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陶维梅 《学术交流》2007,(11):42-45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透视和谐文化的概念内涵、表现形式和形成机理,蕴涵着制度与诚信、理想与信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伦理底蕴。建设和谐文化,道德建设所具有的社会意识形态性、特殊规范性和主体实践性为之提供了充分保证。鉴于此,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将道德理想内化为公民的实践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从而,使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的道德基础和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2.
王凡 《学术交流》2005,(6):122-12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出发,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新理念,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进一步阐述.这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其中,利益整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党和政府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核心主体;民主法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制度创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方式;道德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石;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增强社会活力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源泉和动力.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之一,将和谐社会建设放到了突出位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十一五”时期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方针和部署,将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为了推动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本刊编辑部近日组织了一组专家笔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定春 《社科纵横》2006,21(1):23-2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转型期中国社会发展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早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提出并多次使用“和谐”一词,强调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社会更加和谐”。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并把它作为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再一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要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并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当前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过程中的主体发展进行分析.以生成性思维为指导,主体发展的起点即是对片面发展的人的超越,人与自然、他人和自我的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中主体发展的内涵,实现主体发展的途径是回归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6.
严跃英 《探求》2006,(Z1):30-31
一、民生和谐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和谐社会建设,是促进经济、政治、科教、文化发展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解决民生和谐问题.如: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特别是人民内部矛盾,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经济生活中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在政治生活中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在社会生活中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民生和谐了,从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楚丽霞 《社科纵横》2008,23(9):22-23
公民的道德责任在构建社会和谐中具有四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是增强和谐社会能力的关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健康发展的保障.公民的道德责任教育实质就是一种使社会成员成为具有高度责任心的公民价值观教育.为此,在公民的道德责任教育的实践中,应注重发挥主体性、体现自主性、注意层次性,以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解放思想是根本,改革开放是由思想解放开始的,而解放思想,需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关注群众的思想,把群众当作思想解放的主体。浙江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始终牢记党的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始终把群众的思想解放放在十分重要地位。坚持改革开放"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引导群众解放思想,鼓励群众开拓思路和大胆创造。群众和百姓是市场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也是构建及享有全面小康及和谐社会的主体。浙江改革开放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唤起百姓主体自觉,培育主体性。现在人们常说浙江人特别能自主创业,将自主创业看作是浙江的一条重要经验来学习。但其实能够自主创业只是表象,其背后的本质是主体自觉和主体性。进一步激发百姓的主体性意识和主体自觉,有赖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完善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因此,政府职能的转变,已经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一个现代发达社会的政府,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不仅应该是依法执政、执政为民的政府,而且应该是节约的政府、责任的政府。这样一个政府,对于提升中国民众的主体性,对于建设全面小康的和谐社会以及对于中国不久将来的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卓 《学术交流》2007,(4):32-3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随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社会转型带来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多样化。遵循矛盾思维的规则,正视社会矛盾、深入分析社会矛盾,才能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平等、平和、有序、融洽相处的局面。鉴于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自身建设,以党的先进性统领社会和谐。在此前提下,发展社会事业,以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协调社会运行机制;创新社会制度,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主持人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新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和谐"成了中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  相似文献   

11.
王维国 《唐都学刊》2005,21(4):11-13
自从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学术界及时展开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许多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见解,这无疑丰富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但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探索和谐社会之构建的各个环节。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丰富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为此,本刊认为有必要就和谐社会之构建问题继续展开讨论以期引导社会文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行政指导看和谐社会之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从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学术界及时展开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许多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见解,这无疑丰富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但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探索和谐社会之构建的各个环节。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丰富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为此,本刊认为有必要就和谐社会之构建问题继续展开讨论以期引导社会文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关于构建和谐大学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德静 《学术交流》2006,(8):145-148
构建和谐大学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和谐大学的核心在于“和”。和谐大学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的统一性,具有学校与社会、教育主体、教育功能、学生群体、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等诸多特征。构建和谐大学要处理好权力关系、利益关系、人际关系、改革与发展等方面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从社会有机体看和谐社会之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学术界及时展开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许多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见解,这无疑丰富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但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探索和谐社会之构建的各个环节。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丰富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为此,本刊认为有必要就和谐社会之构建问题继续展开讨论以期引导社会文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要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学术界及时展开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许多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见解,这无疑丰富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但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探索和谐社会之构建的各个环节。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丰富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为此,本刊认为有必要就和谐社会之构建问题继续展开讨论以期引导社会文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韩伟  程金城 《唐都学刊》2005,21(4):9-11
自从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学术界及时展开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许多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见解,这无疑丰富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但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探索和谐社会之构建的各个环节。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丰富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为此,本刊认为有必要就和谐社会之构建问题继续展开讨论以期引导社会文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相互关联性和互动性.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一条切合实际、现实可行、易于见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之路,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8.
潘志国 《社会工作》2008,(12):55-56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明确社会管理格局中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定位、社会组织的协同功能、公众参与的积极作用,以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推动“多中心主体”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19.
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引领。建设和谐文化,要处理好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文化冲突和文化相融的关系、文化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人与社会发展的"两本"关系。  相似文献   

20.
黄海华 《探求》2006,(Z1):13-14
党中央明确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腐败是社会存在的毒瘤,是导致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它直接降低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度.反腐倡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做好反腐倡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