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前馈控制管理在血液样本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采取常规管理期间收治的168例住院患者及同期24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该院采取前馈控制管理期间收治的168例住院患者及同期24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管理前后血液采集相关知识评分、抽血时间、血液标本送检时间、交接时间、血液标本不合格率、护理人员工作能力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管理后,两组采血目的、采血准备、采血时间和注意事项等血液采集相关知识评分均高于管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抽血时间、血液标本送检时间、交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责任感、解决问题能力、工作积极性和自我表现能力等工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操作技术、沟通态度、健康教育、安全管理、管理方式、管理效果等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机械通气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NICU收治的64例机械通气患儿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另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该院NICU收治的64例机械通气患儿设为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皮肤损伤发生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皮肤损伤发生率为3.12%(2/64),低于对照组的14.06%(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沟通态度、操作技术、护理服务等各项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NICU机械通气患儿,可降低其皮肤损伤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家长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3例即将出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复发率和再住院率,患儿家长遵医率、疾病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和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ZB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复发率为23.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再住院率为9.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遵医率为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长疾病知识知晓率为86.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家长ZBI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可降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复发率和再住院率,提高患儿家长遵医率、疾病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以及降低患儿家长ZBI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评分、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SRAHP)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DASS-21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SRAHP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可提高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SRAHP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降低DASS-21评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基于KANO模式的护理干预策略在恶性肿瘤患儿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安徽省儿童医院住院的恶性肿瘤患儿81例及其家长(每例患儿对应1名家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及其家长分为对照组(40对)和观察组(41对)。对照组患儿化疗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化疗后给予基于KANO模式的护理干预策略。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化疗依从性、家长满意度及患儿化疗后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儿化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儿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家长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化疗后主要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KANO模式的护理干预策略在恶性肿瘤患儿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有效降低化疗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化疗依从性,提高家长对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品管圈(QCC)管理在血液标本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6月该院收治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血液检验管理);回顾性分析2021年7—12月该院收治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实施QCC管理)。比较两组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工作能力评分、血液标本异常率和满意度评分。结果:管理后,两组积极性、责任感、问题解决能力、凝聚力和沟通配合能力等工作能力评分均高于管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标本异常率为3.36%(8/238),低于对照组的8.40%(20/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操作技术、沟通态度、工作效率、管理效果等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CC管理应用于血液标本检验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和满意度,降低血液标本异常率,效果优于常规血液检验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可视音乐结合引导式护理在肺炎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66例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可视音乐结合引导式护理,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量表评分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家长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广泛性焦虑、学校焦虑、社交恐惧、分离性焦虑及躯体化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音乐结合引导式护理应用于肺炎雾化吸入患儿,可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情绪,并可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其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6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止泻时间、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和患儿护理依从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和患儿护理依从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可缩短患儿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和患儿护理依从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轮状病毒性肠炎(RVE)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RVE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症状(腹泻、脱水、发热)改善时间,中文版儿童生命质量测定量表(PedsQLTM)评分和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腹泻、脱水、发热等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生理功能和角色功能等PedsQLTM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健康教育、护患沟通、病房环境及护理技术等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RVE患儿可缩短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提高生命质量评分和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基于护理层级的链式流程护理在心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2例心外科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护理层级的链式流程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人员职业满意度评分和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管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急救药品管理质量和重患护理质量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人员对排班的满意度、福利待遇、与同事的关系、工作/家庭的平衡、专业发展机会、专业/社会交流机会等护理人员职业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对工作支配及参与决策机会、工作获认可或称赞、总满意度等护理人员职业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沟通方式、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病房管理、护理质量、护理技术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护理层级的链式流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预警联合循证护理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8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49例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49例患儿接受早期预警联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家长认知水平、患儿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儿家长的疾病知识、传播情况、预防方法、消毒隔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8,P=0.025)。干预组患儿的皮疹消退时间、咽痛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家长的满意度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6,P=0.037)。结论 早期预警联合循证护理应用于手足口病患儿,可有效提高家长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及患儿治疗依从性,并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及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小儿耳鼻喉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7月于贵阳市花溪区人民医院行耳鼻喉外科手术的患儿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处理,观察组采取ERAS模式下的围手术期处理。对比两组焦虑情绪、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躁动评分、术后恶心呕吐情况及住院时间、家长满意度。结果:入院时,两组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日、术后,两组SCARED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12、24 h,观察组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CHEOPS)、躁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家长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应用于小儿耳鼻喉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管理中效果良好,能有效减轻患儿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朱海燕  孙小叶  仲跻慧 《中外医疗》2023,(19):163-166+171
目的 探究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应用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江苏省海安市中医院儿科治疗的106例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信封法随机分组,对照组53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3例实施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家长满意度、生活质量以及遵医嘱行为状态。结果 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率为98.11%,高于对照组的8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1,P<0.05);观察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遵医行为各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对小儿肺炎患儿临床症状具有良好改善作用,可尽量减轻患儿负面情绪,积极配合相应治疗,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增强自身生活质量,保证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张咏梅 《中国民康医学》2024,(4):172-174+178
目的:观察基于SERVQUAL模型的护理在直肠前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82例直肠前突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SERVQUAL模型的护理,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水平、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负性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舒适度[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单次排便所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DS、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环境等GCQ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38例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38例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重症监护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命质量[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重症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S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2/38),低于对照组的21.05%(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知质量、患者预期、患者满意、患者忠诚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抱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提高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缩短重症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呼吸困难量表(MRC)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量表(SGRQ)评分和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X线片显示结果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MRC和SGRQ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缩短肺炎患儿退热时间、止咳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X线片显示结果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MRC评分和SGRQ评分,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7.
井登宙 《中外医疗》2014,(17):173-174
目的:观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应对措施与健康教育。方法临床纳入7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儿入院后对家长进行传统健康宣教,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系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知识掌握程度、并发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等。结果研究组并发症14.29%,护理满意度97.14%,对照组并发症20.00%,护理满意度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家长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知识掌握得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做好相关应对措施,能够减少住院期间并发症,提高家长对护理满意度及知识掌握程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陈新欣  陈丽敏 《中外医疗》2023,(10):176-180
目的 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对住院患者留取尿标本依从性和正确率的影响。方法 简单随机抽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的宣教方法分别为常规健康教育、强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留取尿标本依从性、留取尿标本正确率、宣教前后的负面情绪、自我管理能力及宣教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留取尿标本依从性和留取尿标本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宣教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宣教后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宣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住院患者的留取尿标本依从性和留取尿标本正确率,还可以减轻其负面情绪,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其宣教满意度,临床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层级链式护理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97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与研究组4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层级链式护理,比较两组依从率、护理质量、护理前后家长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依从率为91.63%(40/49),高于对照组的62.50%(3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责任心、健康宣教、病房环境、服务态度、心理干预、技能护理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家长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7.96%(48/49),高于对照组的83.33%(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链式护理应用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可提高依从率、护理质量评分、家长健康知识认知度评分和家长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家长参与型护理在支气管肺炎恢复期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85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家长参与型护理,比较两组治疗依从优良率、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护理前后家长照顾能力[照顾者照顾能力测量表(FCTI)]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优良率为83.72%(36/43),高于对照组的59.52%(2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6.05%(37/43),高于对照组的61.90%(2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FCTI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家长参与型护理可提高支气管肺炎恢复期患儿治疗依从率和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降低FCTI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