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脂血症是指体内脂质代谢紊乱,表现为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或其中任何一项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减少。目前调整血脂的药品繁多,疗效不甚满意。茶色素是从茶叶中提取以儿茶素为主的多酚类物质经转化形成的茶黄素、茶红素及茶褐素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苹果多酚、蓝莓花色苷和天山雪莲总黄酮三种不同来源的植物化学物对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系RAW264.7的生长抑制作用及比较三种不同来源的类黄酮和多酚类植物化学物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作用剂量的三种物质对RAW264.7细胞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三种物质处理不同时间(24h、48h)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环氧化酶2(COX-2)等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三种物质对ERK1、2蛋白的影响。结果三种物质均能诱导TNF—dmRNA的表达,表达量与作用时间呈现正相关;天山雪莲总黄酮对IL-6mRNA诱导作用最明显,三种物质在48h作用点抑制COX-2mR—NA表达水平作用明显强于24h。同时天山雪莲总黄酮能减少RAW264.7细胞中ERK1、2蛋白表达量。结论天山雪莲总黄酮对RAW264.7细胞影响最为明显,而蓝莓花色苷和苹果多酚的影响程度弱于天山雪莲总黄酮。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素E(PGE)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特点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士进修杂志》2011,(6):497-497
答:其作用特点为4点:(1)舒张小血管和增高微血管通透性,促进水肿发生;(2)吸引中性粒细胞,其作用只有在较高浓度时才显示趋化效应,是一种弱趋化因子;(3)致痛作用:注射PCE局部组织可产生痛觉;(4)发热:目前认为在致热原引起的发热中,PGE作为一种中介物质参与发热过程。  相似文献   

4.
浅谈吸烟对孕妇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人都知道吸烟是致癌的诱因。香烟点燃时所释放的主要是焦油和一氧化碳等化学物质。香烟点燃后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大致分为六大类:(1)醛类、氮化物、烯烃类,这些物质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2)尼古丁类,可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血管内膜损害。(3)胺类、氰化物和重金属,这些均属毒性物质。(4)苯丙芘、砷、镉、甲基肼、氨基酚、其他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均有致癌作用。(5)酚类化合物和甲醛等,这些物质具有加速癌变的作用。(6)一氧化碳能减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57-157
答:其作用特点为4点:(1)舒张小血管和增高微血管通透性,促进水肿发生;(2)吸引中性粒细胞。这作用只有在较高浓度时才显示趋化效应,是一种弱趋化因子;(3)致痛作用:注射PGE局部组织可产生痛觉;(4)发热。目前认为在致热原引起的发热中PGE作为一种中介物质参与发热过程。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血清标准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制国内用于HBsAg检测的血清标准物质。方法用HBV血清学标志物、抗-HCV、抗.HIV均为阴性的献血员血浆,混合均匀,将HBsAg阳性血浆稀释至含量约40IU/ml,然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检测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ECLA)、化学发光免疫试验(CIA)和ELISA三种方法与国际标准(NIBSC编号:00/588)同时检测,将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该标准物质定值为:(34.2±4.8)IU/ml。其稳定性实验表明室温(20~25℃,相对湿度20%~50%)可稳定4周;高温高湿度(37℃,相对湿度60%~80%)条件下,可稳定2周;在冰箱冷藏(2~8℃)保存,可稳定1年;-20℃可稳定1年以上。均一性检测结果:所采用的检测方法表明均匀性良好,无明显差异。结论该制备物可以作为HBsAg免疫测定的血清标准物质。  相似文献   

7.
巯基物质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腺细胞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巯基物质在胰腺细胞损伤中的变化及外源性巯基物质对胰腺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n=105)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组(ANP)(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B组为硫普罗宁(巯基物质)预先处理组,C组为正常对照组,三组动物分别于2、4、6、12、24h杀死,检测胰腺组织巯基包括总巯基(TSH)、非蛋白巯基(NPSH)、蛋白巯基(PSH)、丙二醛(MDA)、血清淀粉酶(SAm)、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观察胰腺组织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A、B两组均有SAm和CRP水平的升高,病理组织学上有相应的ANP变化;A组胰腺组织的TSH、NPSH、PSH明显下降(P<0.01),MDA显著升高(P<0.01);B组则NPSH下降幅度较小,4,6h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MDA几乎无升高。结论:ANP时胰腺组织巯基化合物显著下降,巯基物质是参与胰腺细胞保护的重要部分,外源性巯基物质可作为氧自由基清除剂保护胰腺细胞。  相似文献   

8.
植物雌激素(PE)是指某些能结合并激活哺乳类动物及人类的雌激素受体,从而具有雌激素样和/或抗雌激素活性的植物活性成分,是一类天然的存在于植物中的非甾体类化合物,为杂环多酚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即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和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唾液酸(SA)对原发性肝癌(PHC)的早期诊断价值,并根据应用目的,选择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以提高肝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10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54例良性肝病患者(其中急慢性肝炎患者28例,肝硬化患者26例)及40例正常健康人的血清中各项标志物水平进行检测,并对阳性率进行计算。[结果]PHC与良性肝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4项肿瘤标志物指标进行均数t检验,均P〈0.05,差异显著。各种标志物诊断PHC的敏感性依次为AFU〉TSGF〉AFP〉SA;特异性依次为SA〉AFP〉AFU〉TSGF;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平行试验的敏感性大幅提高(98.0%),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系列试验的特异性显著提高(98.1%)。[结论]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PHC有早期诊断意义,平行试验可提高敏感度,适于高危人群的肝癌筛查;系列试验可提高特异性,有利于临床确诊。  相似文献   

10.
答:在炎症过程中激肽主要有4个作用。(1)舒张小血管,激肽是体内最强的舒血管物质,特别是微静脉,其次是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微动脉最为明显。但对大动脉(主动脉、肺动脉)和冠状动脉则使之收缩;(2)增强微血管通透性;(3)对平滑肌,可使非血管平滑肌如支气管、胃肠和子宫平滑肌发生收缩效应;(4)致痛效应,可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引起痛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观察精浆内凝胶状物质消失前后精液分析主要指标的差异,了解该现象在判定精液液化中的意义。方法体外采精后立即充池入精子计数板,置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液化过程中凝胶状物质的形态变化,并于胶状物质消失前后进行精液分析。结果人精液液化过程中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精浆中凝胶状物质呈现特征性的形态变化,32份精液分析结果显示,前向运动精子和精子活动率在此形态变化前后分别为(30.3±12.4)%和(45.0±14.9)%、(44.9±12.7)%和(59.0±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0和5.023,P均〈0.01),而精子密度在液化前后分别为(55.3±33.9)×10^6/ml和(62.1±32.3)×10^6/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0,P〉0.05)。结论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精液中凝胶状物质呈特征性变化,该特征可作为一种客观和简易可行的判定精液液化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SF)预处理对犬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血浆一氧化氮(N0)、内皮素(ET)、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栓素B2(TXB2)浓度的影响。方法:结扎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不同时间点4种血浆活性物质含量,并对心肌组织行电镜观察。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相比,SF高剂量组(4ml/kg)血浆NO、ET和TXB2水平显著降低(P〈0.05),6-keto-PGF1α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心肌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SF预处理能通过显著降低犬血浆NO、ET和TXB。水平,显著升高6-keto-PGF1α水平,从而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1例,采用血液灌流/血液透析(HP/HD)联合治疗方法与常规血液透析(HD)方法对比(自身对比)。治疗前后检测中分子物质(MMS)、血尿素、肌酐、白蛋白、血细胞及临床症状。结果血液灌流能显著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的中分子物质,单次使用治疗2h MMS平均下降25.0%,最高达44.4%。而普通透析对MMS无多大影响,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同时患者的睡眠、食欲、皮肤瘙痒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未发生其他任何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结论作为中分子物质的清除治疗措施,血液灌流临床使用安全、疗效可靠,无毒副反用。  相似文献   

14.
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3A4与药物代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是由许多同工酶组成的超大家族,主要位于肝微粒体中,参与生物体许多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的生物转化,在调节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已知人类的P450有三十多种,重要的有七种,CYP3A4即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现已发现CYP3A4参与了大约38个类别共150多种药物(约占全部药物50%)的代谢,与之相关的药物相互作用亦十分多见,而且CYP3A4对药物的代谢呈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本文从CYP3A4的生物学特征,由CYP3A4参与催化代谢的药物种类.与CYP3A4相关的药物相互作用以及影响CYPaA4活性的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2,4-二硝基苯酚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4-二硝基苯酚,分子式HOC6H3(NO2)2,相对分子质量为184.11,淡黄色固体,熔点为112~114℃,不溶于冷水、乙醇、乙醚、丙酮、苯、氯仿,相对密度(水=1)1.7,相对密度(空气=1)6.4,常温下性质稳定,但遇火种、高温、摩擦、震动或接触碱性物质、氧化剂时均易爆炸。其广泛应用于制备染料、药物、炸药和作为有机合成的中间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伴抑郁障碍患者抗抑郁治疗前后血浆P物质的变化。方法将46例恶性血液病伴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均进行常规内科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伴睡眠障碍者每晚口服米氮平15mg·d^-1治疗,无睡眠障碍者早晨口服氟西汀10mg·d^-1治疗,观察4w。于治疗前及治疗2w、4w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状况;于治疗前及治疗4w末采集空腹静脉血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P物质浓度。结果研究组治疗2w末起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下降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内及两组间治疗前后各时段血浆P物质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抗抑郁治疗可改善恶性血液病患者伴发的抑郁症状,但对血浆P物质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对尿毒症病人血液中中分子物质清除的效果。方法将40例慢性尿毒症病人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联合组采用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连续4周;对照组采用单纯血液透析治疗,连续4周。治疗前后抽取血液检测中分子物质的含量,并观察两组血压、皮肤瘙痒、睡眠不良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分子物质均有下降,但联合组中分子物质下降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t=2.54,P〈0.05),皮肤瘙痒症状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组(x^24.86,P〈0.05)。结论尿毒症病人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可有效清除中分子物质及减轻皮肤瘙痒,改善血液净化效果,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新医学》1998,29(8):414,409
商品名美心力。药理作用环磷腺苷(美心力)是一种核苷酸类药物,为非洋地黄类强心药。其主要药效成分环磷腺苷(cAMP)是细胞内参与调节物质代谢和生物学功能的重要物质,是生命信息传递的“第二信使”。作为一个心血管药物美心力,具有穿透性好、药理作用温和、稳定...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90年以来共收治眼部碱烧伤57例(68眼),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7例(68眼),男49例,女8例,年龄4~58岁。单眼烧伤46例,双眼烧伤11例。水泥烧伤27例(32眼),石灰烧伤历例(19眼),氢氧化钠烧伤10例(13眼),氨水烧伤3例(3眼),其它1例(1眼)。烧伤后就诊时间0.5h~5d,多数在1~2h。烧伤程度按全国眼外伤与职业性眼病协作小组通过的分度标准[1],Ⅰ度13眼,Ⅱ度39眼,Ⅲ度12眼,Ⅳ度4眼。治疗方法:明确致伤物质为碱性后,立即反复用3%硼酸溶液冲洗,细心剔除结膜囊特别是穹隆部残留的碱性物质,视病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结扎冠状动脉(冠脉)左前降支大鼠不同时间整体心肌(包括缺血区和非缺血区)及背根神经节(DRG)内P物质蛋白及其基因水平的变化,探讨神经源性机制在局部急性心肌缺血诱发整体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6):假手术组(S组)以及扎闭冠脉(CAO)1、3和6h组。采用结扎左冠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急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各组在规定的时间点开胸快速取缺血区和非缺血区(缺血区对侧半球)心肌及DRG T1~5制作标本。采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观察各组动物缺血区和非缺血区心肌及DRG内P物质的蛋白和基因水平变化。结果 ①CAO后1、3和6h点大鼠缺血区和非缺血区心肌P物质蛋白及其mRNA水平均较S组显著升高(P均〈0.05),CAO 3h达峰值(P均〈0.05);非缺血区CAO各组P物质蛋白及其mRNA水平低于相应组的缺血区心肌(P均〈0.05)。②CAO后1、3和6h点大鼠DRG内P物质mRNA的表达水平均较S组显著升高(P均〈0.05),在CAO 3h达高峰(P均〈0.05)。结论 结扎冠脉可诱发大鼠整体心肌组织(包括缺血区和非缺血区)P物质水平的增高,同时DRG内P物质mRNA的表达也显著增加,提示神经源性机制可能参与心肌缺血的病理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