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交往的基本观点.依据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换,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应是教育者主体与受教育者主体之间以思想政治教育文本为媒介,通过平等对话、相互理解而达成共识的精神交往。目前这种交往方式的缺失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拳蕴是交往式教育,交往式教育的特质是精神交流。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提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作为主体在平等的互动交往之中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在主体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中进行思想、情感和德性的精神交流。  相似文献   

3.
网络交往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境遇.在主客体关系上,网络交往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划分标准、呈现方式、互动关系等发生变化,也带来了教育者权威弱化、教育难度增加等问题;在教育内容上,网络交往丰富了教育资源,也出现了碎片信息冲击主流意识形态、感性化价值观念对宏大叙事理论内容的挑战;在教育方式上,网络交往增强了教育的时效性和覆盖面,也出现了"红色意见领袖"匮乏等问题;在教育环境上,网络交往环境虚实共存的特征契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但作为意识形态交锋地、社会情绪的发泄口和网络谣言的滋生蔓延地的网络交往环境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把握好网络环境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化,是做好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思想引领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4.
从思维方式维度、交往方式维度和行为方式维度考察文化消费观对高职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分析指出,加强对高职大学生的文化消费观的引导,适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5.
交往是人类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人类的交往具有目的指向性、主体互动性、社会历史性和媒介性等共同特点.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理想信念教育、道德观教育、心理调适和利益引导及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具有影响交往方向、调节交往心理并使交往在竞争与合作过程中得到不断提升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引入"交往"的新型教育理念,通过提出交往德育,并大力发展交往德育,使得教育主客体在和谐的关系氛围中,通过对话,达成理解,更好地开展教学和获取知识,从而更好地高校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的本质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社会的不断发展,以人人网为代表的SNS网络交往模式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价值观及行为等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带来了判断事物的价值观出现偏差、网络交往产生心理依赖、社会交往准则规范性的弱化等诸多问题。构建新媒体时代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形成学生个体、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体系,帮助大学生实现虚拟与现实的对接。  相似文献   

8.
在工具理性主义思想盛行的今天,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呼唤人们回归生活世界,重视主体之间的平等交往,其思想对促进高校的实践教学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其对话式的培养模式为实现新型平等教育提供了参考。本论文尝试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剖析当前学生实践活动模式,希望对高校探索和谐实践教学模式,提升专业实习基地的层次和水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专业化、市场化趋势愈加凸显。大学教育在取得解决高考难题,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成就的同时,也逐渐滋生了个人主义,人情冷漠、道德败坏等不良丑恶现象。在这一现实背景下,重新审视挖掘先秦儒家圣贤人格,主体际交往以及有耻且格等优秀思想文化,并将其融汇到当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之中,对矫正医治这些不良教育问题,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无疑具有重大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哈贝马斯针对晚期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端提出交往行为理论,力图重建现代社会的结构,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交往理性和生活世界是交往行为理论中的两个基本内涵,正确认识这些概念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遵循交往理性,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改变生活世界,重塑舆论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1.
比较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和语用学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异同,从语言学的角度探讨普遍语用学的一些基本观点和理论。  相似文献   

12.
走向主体间性的高校德育--高校交往德育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论述了德育即交往的德育本质观基础上 ,针对忽视学生主体性的“主—客”两极的高校工具性德育模式 ,运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重新审视与反思高校德育工作 ,尝试提出了主体间性的高校交往德育模式 ,并分析了模式的四个特征 :德育交往行为在于主体间性的生成、主体具有多极性、主体之间双向建构、德育交往行为的核心要求是理解。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充满情感基调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中教学,能激发教育对象高度关注与理解教育内容,让学生感悟、体验、践行,内化为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得到训练,最终使学生的人格和心灵达到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心理品德素质教育研练中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情境化的教学场,适应了高职教育重实践教学的特点,同时有效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本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特殊内涵,阐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的必要性,探讨如何从制度和机制层面确保"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贯彻实施,建立新的工作思路,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是改变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现实,走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有效方式。文章论述了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特征及其理论依据,并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和教育评价四个方面提出了实施大学生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注重理论的教育与宣传,而与现实生活联系很少,以致有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倾向,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效果不佳。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有着现实的必然的要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应树立"生活中心"的教育理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向"过程化"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注意"渗透生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贯彻落实"交互主体观",重视"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并与"终身教育"相适应,追求"完善的人"。  相似文献   

17.
当代著名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哈贝马斯在分析交往行为与生活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起不同于传统理性现的交往理性,从根本上否定了狭隘的传统"理性"观,从而为当代人逃离现代性困境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方向.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启示:一方面通过交往理性在和谐社会中实现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另一方面交往理性是和谐社会中跨文化交流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在分析自主招生类学生学习和行为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剖析这类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方法、更新教育理念、加大培训力度、拓展实践教学、形成教育合力等方面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灵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质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关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应在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和教师素质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时代丰富了大学生的交往方式,改变了自我存在形态,出现了流变自我。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的交往旨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由于当今部分大学生的现实交往与网络交往之间存在失衡,主流价值观与社会思潮在网络空间受挤压,网络虚拟社交存在先天性缺陷,所以虚拟自我、沉溺自我和分裂自我等流变的病态自我出现了,严重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对此,提出以劳动教育保障大学生现实交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大学生自我认同,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培育大学生和谐自我,希冀帮助大学生正视网络中的流变自我,矫正病态自我,提升大学生自我认同,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