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贵 《气象》1983,9(7):8-10
一、前 言 云既是天气变化的产物,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未来天气的变化。尤其是一些指示性云,对未来天气的指示意义更为显著。我们分析了本站25年(1957—1981年)云的定时观测资料及1980—1981年对堡状云(包括堡状高积云和堡状层积云)连续观测(定时和非定时)资料结果表明,堡状云出现的时间不同,对本地区降雨天气的指示意义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天空出现的各种云体,都是天气变化的某种反映,对于未来的天气变化都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但限于目前的认识水平,我们对某些云和天气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还不清楚,因此我们把现已初步认识到对天气变化有指示作用的云,称为指示性云。随着工作的发展和认识的逐步深入,将会发现更多与天气变化有内在联系的指示性云。目前,我们将指示性云分为两大类:一、在系统性云中形成的指示性云称系统指示性云;二、由于受地理环境影响形成的指示性云称地方指示性云。下面就扼要介绍这两类指示性云的观测记载方法,及其与未来天气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王桂兰 《山东气象》1999,19(2):48-48
云的形成、演变与天气变化有密切联系,指示性云是未来天气变化的征兆,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气层状况,对未来天气变化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如夏季出现絮状高积云,往往是雷雨天气的前兆。因此,对指示性云的观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德州站1987-1993年7年逐日四次...  相似文献   

4.
云的变化是大气运动的直接表现。它表征着不同天气的变化,是天气和气象要素的综合反映。它对未来天气有一定的指示意义,特别是积云性云(cug)和积云状云(cuf),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大气稳定状况。积云性云表示天气由不稳定趋向稳定,无论是积云性层积云(Sc cug)还是积云性高积云(Ac cug),一般都预示着对流的减  相似文献   

5.
云是天气的“招牌”。它的生成、演变与天气变化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指示性云常常是未来天气趋势的先兆。因此,对其观测、记载及编码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中,对某些指示性云状记载较少,有的趋于消失。是指示性云减少了,还是由于观测人员某种因素而未如实反映云天的变化而造成的。笔者认为后者的原因值得引起广大观测人员的重视,尤其要重视集体观测,帮助年轻的观测员识别指示性云状,使有的指示性云状及云码回到地面气象月报表中和地面天气图上来。指示性云状和云码在高、中、俄各族云中都有,它们预示着空中各个高…  相似文献   

6.
徐萃昌 《气象》1984,10(8):37-39
关于卷云对未来降水的指示作用,已在《卷云对未来降水的指示性》(见本刊1984年第7期)一文中作了简要介绍。本文将讨论波状云对未来降水的指示性,并对指示性云在天气预报中的作用作些综合分析。 一、卷积云对未来降水的指示性 卷积云在夏季一般云高为7千米左右,它多由卷云过渡而成,云块个体很小,结构密实,变化快。有时卷积云由高积云抬高而成,高度稍低,并带有高积云的一些特征:云块个体呈小圆球状、洁白、晶莹闪光。由不同云演变来的卷积云,不但形态不一样,而且所表示的影响系统和未来的雨量也不相同。 1.由卷云向卷积云演变时,往往在500毫巴图上  相似文献   

7.
辐辏状云具有宽广的云区,长条平行的分布反映了高空的流场特征,特别是辐辏状卷云,现在知道它是副高边缘或是南支急流云系的指示云,因而常被用作重大天气过程的征兆。观测事实指出,出现在低空,云条延伸很长的堤状云(常称为长堤云),与大型天气过程关系密切。也是一种很好的天气指示云。本文就我们近年来(1981—1989年)南宁的云天日记和云图拍摄资料,分析探讨辐辏状和堤状云的规律及与未来降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谢柏华 《气象》1982,8(9):24-24
大家知道,系统性云、指示性云、地方性云和天物象与天气演变密切相关。它们常常能反映未来天气系统的转换、持续和演变并能预示本地未来的天气变化。我们在日常天气预报中,除运用天气图和本站指标模式外,还辅以对三性云和天物象的观测并结合农谚来综合分析,从而提高了预报质量。下面介绍我们近几年来验证农谚以及观测三性云与天气变化关系的一些实例。 1.我地有农谚;“云向北,下不测”。意思是云向北  相似文献   

9.
王德元 《气象》1975,1(10):28-28
云的生成演变同天气系统有密切关系。具有指示性的堡状云往往在锋前出现。从堡状云的生成来看,它是  相似文献   

10.
辐辏状云具有宽广的云区,长条平行的分布反映了高空的流场特征,特别是辐辏状云,现在知道它是副高边缘或是南支急流云系的指示云,因而常被用作重大天气过程的征兆[1-2]。观测事实指出,出现在低空,云条延伸很长的堤状云(常称长为堤云),与大型天气过程关系密切,也是一种很好的天气指示云[1-2]。本文就我们近年来(1981-1989年)南宁的云天日记和云图拍摄资料,分析探讨辐辏状和堤状云的规律及与未来降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李春云 《气象》1992,18(1):54-54
开鲁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平原地区为大陆性温带半干旱气候。云的演变除了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性变化外,主要受天气系统的影响。某些云对天气的指示意义,与同行同志们揭示的有许多类似之处,应当借鉴。云的形状、类别、颜色可以预兆未来天气,云出现的季节、一天中出现的时间、与其他云的配合等等也往往是某种天气的征兆。笔者在观测和预报服务实践中除进一步  相似文献   

12.
李源金 《气象》1978,4(1):33-33
散片、荚状高积云(以下简称Ac)对天气具有很好的指示性。比如群众中常用“天上瓦片云,地上晒死人”、“天上鱼荚,找水泡茶”等形象的比喻来指明Ac对未来天气演变的指示意义。这是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对云与天气演变的关系的经验概括,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也有其粗略性和局限性。因为大量实例证明,Ac(有时稳定的)出现,单就短时效而言,并不一定全是好天气的象征,有时却是降水天气甚至是强对流天气的前兆。据此不禁要问,为什么同是Ac这个“表象”,而反映的本质却截然不同呢?毛主席教导我们:“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不要被假象所迷  相似文献   

13.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CINRAD/CC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以及对流云数值模式等,对2011年6月17日发生在南疆塔里木盆地西部麦盖提垦区的一次强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气不稳定层结的存在和有利的高低空环流形势配置的动力作用,是触发这次南疆西部局地强对流天气产生降雹的主要原因。在冰雹天气发展过程中,探测到了如钩状回波、弱回波区、悬挂回波和中气旋等典型的冰雹云回波特征,这对冰雹天气邻近预报具有一定指示意义。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冰雹云具有低层辐合、中层有一对涡旋、高层辐散的结构特征,这种结构有利于冰雹云的发展和维持。  相似文献   

14.
应用滨州 71 4SDN天气雷达观测资料 ,分析了大范围稳定降水天气中锋面、风的垂直切变、辐合辐散等在多普勒径向速度图上的表现特征。表明 :通过多普勒径向速度资料可以了解天气系统的风场信息 ,对天气系统的发展变化有较好的指示性  相似文献   

15.
曾翰清  黄佩玲 《气象》1982,8(12):12-12
C_M8(堡状云)的云天通常代表雷雨出现前中空不稳定现象,它的出现常预兆雷雨的发展,所以称其为指示性云。 暴雨出现前测站气象要素往往有所反映,C_M8云天的出现就是其中之一。在1965—1982年期间,我们在湖南吉首县观测记录了11次C_M8的云天,其中大多数对未来1—2天降水有明显的指示性。C_M8出现后,1—2天出现暴雨的有2次,大雨2次,中雨1次,小雨4次,还有2次未出现降水(见表1)。  相似文献   

16.
F_C、F_n与F_s三者都是破碎的低云,外形相似,有时不容易区别,山地测站,所见的碎云更为复杂,千姿百态,变化无常,常较难正确判定。有些观测员往往缺乏认真全面的考虑,认定那么一条所谓的常规:“下雨时的碎云记为F_n,无雨时的碎云记为F_e,有雾无雨的碎云记为F_s”。表面看来,云与天气现象十分配合,毋庸置疑。事实上,并不完全如此。在天气转折,云的过渡阶段也会遇到:测站无雨也有F_n,测站有雨也有F_c,无雾有雨也有F_s,或者F_c、 F_n、 F_s三者共存的五花八门的复杂情况,一些山区的测站就屡见不鲜。如早晚及雨后,低层空气特别潮湿,测站某一方向半山腰形成F_s,尔后又有对流天气发展或者锋面天气影响,测站开始下小阵雨或小雨、F_s  相似文献   

17.
有几种作为降水过程前兆的卷云是许多气象员和群众所熟悉的。例如系统侵入天空的钩卷云,辐辏状的卷云或卷层云,特别是“马尾状”的(也表现为辐辏状)卷云等。据本站的经验,这里提到的三种卷云在各个季节对短期降水的指示性都比较好。这些云侵入本站天空时,大部分首先见于测站西北方地平线附近,然后逐渐扩展到全天。云条  相似文献   

18.
胡金松 《气象》1977,3(1):23-23
混乱天空高积云(CM9)和堡状高积云(CM8),都属中空不稳定云系。它们对于后期的降水天气都有较好的指示性。但CM9与CM8在指示后期降水发生的迟早、强度、性质和伴随的天气系统是有区别的。就是同一种CM9云,在西风带移动性系统占主导地位的春  相似文献   

19.
河西走廊盛夏一次强沙尘暴天气综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王锡稳  刘治国  黄玉霞  张铁军  程鹏 《气象》2006,32(7):102-109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对2003年7月20日甘肃河西走廊一次历史上少见的区域性夏季沙尘暴天气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高空小槽、切变线、热低压是引发夏季沙尘暴的主要天气系统。夏季沙尘暴发生过程中,各测站出现了气压跃升、风速猛增、气温下降、湿度增加等现象,但变化幅度小于春季。夏季沙尘暴云图特征表现为中小尺度云团,TBB≤-35℃的云团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沙尘暴天气的变化。诊断分析表明,沙尘暴爆发前散度场呈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状态,沙尘暴发生在最大垂直速度出现以后,同时水平螺旋度对夏季沙尘暴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螺旋度正值越大,沙尘暴越强。  相似文献   

20.
在本站平时的云天观测中,遇到几次特殊的云天,结果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重要(转折性)天气,它充分说明三性云对未来天气具有指示作用。 (一)雨后(连阴雨)出现的Ac flo: 大家都知道,Ac flo是一种指示性云,它具有晴→雨天气的指示作用。可是我们遇到一次相反的现象:在1982年8月12日12时30分,即在久雨之后,天气趋于逐渐好转之际(当时还是有时多云,有时阴有小雨),出现一次比较标准的Ac flo,(见照片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