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医科大学毕业生应激性生活事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医科大学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618名毕业生进行测试.结果 生活事件发生的频度前三位依次为考试(就业)失败或不理想、升学或就业有压力、被人误会或错怪;应激量前三位依次为升学或就业有压力、考试(就业)失败或不理想、被人误会或错怪;男女生的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毕业生对应激性生活事件以采取积极应对的方式为主;毕业生的消极方式与近一年的生活事件的应激总量呈正相关(P<0.01).结论 就业问题是毕业生首要的应激生活事件,对毕业生进行职业教育和心理辅导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就业心理危机感及应对的关系,探讨应对策略和机制.方法 采用自制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问卷、应付方式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两个时间段测查了452名、415名毕业生.结果 女生在就业环境[(21.88±3.69)分]、岗位要求[(18.26±3.19)分]的压力显著高于男生(P<0.05)、农村生源的就业环境压力[(21.68±4.05)分]、个人内在因素体验[(27.28±6.12)分]、社会与家庭支持的压力感[(10.82±3.12)分]显著高于城镇生(P<0.01);普通学生的个人内在因素体验压力感高于学生干部(P<0.01).毕业生除人际敏感和其他因子外,8个症状因子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P<0.01);第2次调查中,就业环境压力与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因子相关程度更为明显(P<0.05);个人内在因素体验、心理体验压力与各症状因子均显著相关(P<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解决问题(t=-3.331)和自责因子(t=6.265)在就业压力心理症状评定中有较大影响(P<0.01).结论 毕业生就业压力、压力应对与心理危机感关系密切,就业指导应建立针对性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某医学院2007届本科毕业生对就业指导工作满意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为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对某医科大学2007届本科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相关信息调查.[结果] 某医学院574名本科毕业生对就业指导非常满意及满意的仅占12.20%,不满意及非常不满意的为36.02%;逐步回归分析后,学生对接受学校开展的就业指导情况不理想、宣传就业政策和规定力度不足、学生对就业的信心不足,需要学校提供心理咨询方面的就业帮助等是就业指导满意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某医学院应届本并斗毕业生对就业指导工作满意程度较低,建议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就业信息网的建设、个性化的就业指导等方面进行加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性质及对策.方法 采用自制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问卷,在2个时间段分别测查了452和415名毕业生.结果 在社会支持和社会资源利用方面,有64.1%刚进入毕业班的学生表现了更多的顾虑,有63.3%邻近毕业阶段的学生则更感叹就业形势的严峻和岗位不足;女生在就业环境及岗位要求压力高于男生(P<0.01;P<0.05),农村生源的环境压力、自我认同及就业压力心理体验的压力感高于城镇学生(P<0.01,P<0.01,P<0.05);普通学生的个人内在因素维度的压力感高于学生干部(t=2.634,P<0.01);文科类与农科类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压力感高于理工科学生(P =0.029,P=0.014).结论 高校毕业生存在不同的就业压力问题,在就业指导方面应有针对性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某高校毕业生心理健康调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刘俏梅 《中国校医》2005,19(2):177-178
目的对高校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探讨解决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方法笔者自行设计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对深圳某大学应届毕业生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结果高校毕业生因近年来就业压力增加,交际困难、学习与生活的压力、情感问题、对前途的担忧引发的心理问题,已成为高校毕业生不容忽视的心理健康问题。结论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北京市ICU护士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工作压力的现状,分析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工作压力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对工作压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CNSS)、心理资本问卷(PCQ-R)、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北京市9所三甲医院288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其中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问题的得分为(2.73±0.86)分,护理专业和工作方面问题的得分为(2.43±0.76)分。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得分[(2.04±0.66)分],高于消极应对得分[(1.38±0.73)分]。心理资本各维度得分和总分均高于既往研究。工作压力与心理资本呈负相关性(r=-0.250,P<0.01),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性(r=0.266,P<0.01)。心理资本对工作压力产生负向影响(β=-0.295,P<0.01),消极应对对工作压力产生正向影响(β=0.363,P<0.01)。结论提升护士心理资本,改善应对方式有助于提高护士调节工作压力能力,降低工作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北京市ICU护士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工作压力的现状,分析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工作压力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对工作压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CNSS)、心理资本问卷(PCQ-R)、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北京市9所三甲医院288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其中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问题的得分为(2.73±0.86)分,护理专业和工作方面问题的得分为(2.43±0.76)分。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得分[(2.04±0.66)分],高于消极应对得分[(1.38±0.73)分]。心理资本各维度得分和总分均高于既往研究。工作压力与心理资本呈负相关性(r=-0.250,P<0.01),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性(r=0.266,P<0.01)。心理资本对工作压力产生负向影响(β=-0.295,P<0.01),消极应对对工作压力产生正向影响(β=0.363,P<0.01)。结论提升护士心理资本,改善应对方式有助于提高护士调节工作压力能力,降低工作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与社会支持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压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187名大学毕业生进行压力感与社会支持的问卷调查。结果已签订就业协议和未签订就业协议的2组毕业生社会支持水平比较,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社会支持作为个体应对压力的一种主要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感受,增强心理承受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校毕业生职业价值观、就业应对方式与择业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卷、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问卷和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问卷对1380名高校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职业价值观的声望地位、保健因素与择业焦虑具有明显的正相关(r=0.174、0.145,p<0.01),就业应对方式的问题解决方式、合理化方式、消极情绪方式与择业焦虑具有明显的相关(r=-0.137、-0.143、0.218,p<0.01)。高校毕业生职业价值观、就业应对方式对择业焦虑具有明显的预测效应。结论高校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可直接对择业焦虑产生影响,也可间接地通过就业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对择业焦虑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课题背景当下,很多高中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后自卑心理非常严重,对就业及创业自信心不足,这种复杂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到高职大学生的就业。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是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只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拥有平和的就业心理。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往往会导致心理问题,因此应做好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就业压力管理,控制和调节学生过度的就业压力,充分发挥自我心理调适和自我行为的管理作用。为此,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应该运用压力与应对理论,深入探究学生的就业心理与心理健康融合的意义。基于此,笔者在近年开展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课题研究过程中,探究了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结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以下简称“思政”)理论课教学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探究了当下我国高职学生的健康心理对就业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近5年(2016—2020届)中国疾控中心培养的研究生毕业、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利用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平台及资源管理系统毕业生数据,分析研究生毕业、就业情况和特点。结果 2016—2020年累计毕业生共计687人,其中定向生119人,占17.3%,非定向生568人,占82.7%;非定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3.2%,其中2016—2018年的就业率比较稳定,均为100%;考研或继续从事博士后工作人数比较平稳,共55人,占9.7%;出国仅占0.4%。非定向毕业生就业去向疾控中心、卫生监督中心和妇幼保健院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最多,占53.5%;其次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占18.1%)、企业(占9.3%)。就业去向选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近几年来保持平稳,选择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有略微增长趋势。结论 可通过提升公共卫生机构吸引力、加大教育培训等措施为我国公共卫生机构输送高质量公共卫生人才,推动我国卫生健康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A sample of 505 medical students from five medical colleges with urban and regional environmental settings was selected. The subjects belonged to three groups:
  • (1)

    students having covered only 3-4 months in college;

  • (2)

    students exceeding 18 months in college; and

  • (3)

    internes (students having graduated)


A comparison was mad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belonging to high and low socio-economic status groups from both urban as well as regional colleges separately.
Findings suggest that in urban colleges males report significantly more problems than females in areas like: courtship, sex and marriage; morals and religion; adjustment to college work; and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procedure. In regional colleges, males as compared with females reveal significantly more problems in areas like: finance, living conditions and employment; courtship, sex and marriage; home and family; the future: vocational and educational matters; and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procedure.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本市高中生对性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性态度、性行为和性教育现状,探索开展青少年性教育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方法 对吴江市2所重点中学和1所职业中学1 980例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女生初潮年龄最早在9岁,12岁以前占69.17%(837/1 210);男生首次遗精年龄最早在11岁,12岁前占28.96%(223/770);男女生对早恋持赞成态度的分别为56.23%(433/770)和43.64(528/1 210),谈过恋爱的分别为48.83%(376/770)和26.53%(321/1 210),对婚前性行为持赞成态度的分别为41.82%(322/770)和8.10(98/1 210),出现性困惑或性冲动向父母请教的分别为6.10%(47/770)和33.97(411/1 210),家长对性健康教育避而不谈的分别为70.00%(539/770)和54.05%(654/1 210);学校有开展性健康教育情况少于30%;男生的性知识的主要来源于同学、课外书和老师,女生主要来源于同学、老师和家长. 结论 高中生性知识掌握程度不高,中学生在校性教育匮乏,其获取性知识的主要途径存在不足,其性态度、性观念、性行为产生一定程度的认知偏差.应探索有效的性知识的健康教育方式,并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中学生性知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青少年学生掌握必要的性知识和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避孕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选择12 450名未婚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共回收12 129份有效问卷,其中女生的避孕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赞成未婚同居及性解放的比率男生分别为81.9%和60.2%,女生分别为74.8%和54.3%;74.3%的男生和24.9%的女生有性自慰史,18.4%的男生和10.5%女生承认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29.4%的男生曾导致性伴意外妊娠,23.1%的女生发生过意外妊娠;在对以上知识的态度和行为中男女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意外妊娠P=0.004,其余P=0.000).在首次性行为中使用避孕措施的男生和女生均为51.3%;没有使用避孕药具的主要原因是性行为没有计划而未备避孕药具,认为使用麻烦、影响情趣及认为偶尔性行为不会导致怀孕.结论 大学生未婚性行为发生率呈日益上升趋势,未婚性行为中避孕药具使用率低,意外妊娠发生率高,亟需在大学生中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避孕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选择12 450名未婚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共回收12 129份有效问卷,其中女生的避孕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赞成未婚同居及性解放的比率男生分别为81.9%和60.2%,女生分别为74.8%和54.3%;74.3%的男生和24.9%的女生有性自慰史,18.4%的男生和10.5%女生承认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29.4%的男生曾导致性伴意外妊娠,23.1%的女生发生过意外妊娠;在对以上知识的态度和行为中男女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意外妊娠P=0.004,其余P=0.000).在首次性行为中使用避孕措施的男生和女生均为51.3%;没有使用避孕药具的主要原因是性行为没有计划而未备避孕药具,认为使用麻烦、影响情趣及认为偶尔性行为不会导致怀孕.结论 大学生未婚性行为发生率呈日益上升趋势,未婚性行为中避孕药具使用率低,意外妊娠发生率高,亟需在大学生中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避孕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选择12 450名未婚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共回收12 129份有效问卷,其中女生的避孕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赞成未婚同居及性解放的比率男生分别为81.9%和60.2%,女生分别为74.8%和54.3%;74.3%的男生和24.9%的女生有性自慰史,18.4%的男生和10.5%女生承认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29.4%的男生曾导致性伴意外妊娠,23.1%的女生发生过意外妊娠;在对以上知识的态度和行为中男女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意外妊娠P=0.004,其余P=0.000).在首次性行为中使用避孕措施的男生和女生均为51.3%;没有使用避孕药具的主要原因是性行为没有计划而未备避孕药具,认为使用麻烦、影响情趣及认为偶尔性行为不会导致怀孕.结论 大学生未婚性行为发生率呈日益上升趋势,未婚性行为中避孕药具使用率低,意外妊娠发生率高,亟需在大学生中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不同性别的医学本科应届毕业生心理和情绪问题及其需要的帮助。方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访问广州地区6所医学本科院校2008年的毕业生,对困扰毕业生心理和情绪问题及常用的舒压方式和需要的帮助按性别分2组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广州地区医学本科毕业生中最常见的6种困扰心理和情绪的问题中,学业压力和对就业前景迷惘男生、女生均居前2位(男生分别占受访人数的70%和66%,女生分别占受访人数的66%和64%),其后是担心招聘及用人单位处事不公、家长对自己不理解、学费和生活费等问题(占受访人数的42%~25%之间),而女生与同学之间难沟通和男生的恋爱困扰是男女学生间6大困扰心理问题中惟一的区别;男女生前3种最常用的舒压方式皆为运动、向好友倾诉和深呼吸(占受访人数的49%到31%之间);他(她)们最需要的帮助均以关爱、心理辅导和金钱上的帮助排在前3位(占受访人数的54%到34%之间)。结论医学院校本科男女毕业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基本一致,解决困扰毕业生的心理问题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参与,根据不同性别学生的实际需求给予关爱和指导;其次政府和社会各方面要努力和协作,有条件的学校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开展相关的讲座,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避孕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选择12 450名未婚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共回收12 129份有效问卷,其中女生的避孕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赞成未婚同居及性解放的比率男生分别为81.9%和60.2%,女生分别为74.8%和54.3%;74.3%的男生和24.9%的女生有性自慰史,18.4%的男生和10.5%女生承认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29.4%的男生曾导致性伴意外妊娠,23.1%的女生发生过意外妊娠;在对以上知识的态度和行为中男女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意外妊娠P=0.004,其余P=0.000).在首次性行为中使用避孕措施的男生和女生均为51.3%;没有使用避孕药具的主要原因是性行为没有计划而未备避孕药具,认为使用麻烦、影响情趣及认为偶尔性行为不会导致怀孕.结论 大学生未婚性行为发生率呈日益上升趋势,未婚性行为中避孕药具使用率低,意外妊娠发生率高,亟需在大学生中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避孕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选择12 450名未婚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共回收12 129份有效问卷,其中女生的避孕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赞成未婚同居及性解放的比率男生分别为81.9%和60.2%,女生分别为74.8%和54.3%;74.3%的男生和24.9%的女生有性自慰史,18.4%的男生和10.5%女生承认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29.4%的男生曾导致性伴意外妊娠,23.1%的女生发生过意外妊娠;在对以上知识的态度和行为中男女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意外妊娠P=0.004,其余P=0.000).在首次性行为中使用避孕措施的男生和女生均为51.3%;没有使用避孕药具的主要原因是性行为没有计划而未备避孕药具,认为使用麻烦、影响情趣及认为偶尔性行为不会导致怀孕.结论 大学生未婚性行为发生率呈日益上升趋势,未婚性行为中避孕药具使用率低,意外妊娠发生率高,亟需在大学生中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避孕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选择12 450名未婚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共回收12 129份有效问卷,其中女生的避孕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赞成未婚同居及性解放的比率男生分别为81.9%和60.2%,女生分别为74.8%和54.3%;74.3%的男生和24.9%的女生有性自慰史,18.4%的男生和10.5%女生承认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29.4%的男生曾导致性伴意外妊娠,23.1%的女生发生过意外妊娠;在对以上知识的态度和行为中男女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意外妊娠P=0.004,其余P=0.000).在首次性行为中使用避孕措施的男生和女生均为51.3%;没有使用避孕药具的主要原因是性行为没有计划而未备避孕药具,认为使用麻烦、影响情趣及认为偶尔性行为不会导致怀孕.结论 大学生未婚性行为发生率呈日益上升趋势,未婚性行为中避孕药具使用率低,意外妊娠发生率高,亟需在大学生中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