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肩部疼痛是腹腔镜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腹腔镜术后肩部疼痛发生率为35%~63%[1]。疼痛原因与气腹有关,实施腹腔镜手术时气腹的目的是获得理想的操作空间和视野,目前常规压力控制在12~14mmHg,这一气腹压力会导致患者术后短期内肩部  相似文献   

2.
术后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何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轻患者的痛苦是每个医护人员的职责。本文针对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控制,对国内外疼痛管理中的各项因素,包括疼痛评估、疼痛知识教育、药物指导、心理护理以及满意度评价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的关键因素和要点,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结合实践帮助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质量,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对患者带来的痛苦,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非切口疼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的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采用查阅文献和求证等方法寻找引起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非切口疼痛的原因,及时给予对症护理。结果循证引起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非切口疼痛的原因,主要包括隔神经牵拉、术中腹膜内酸性环境、术后腹内残留气体等。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术中、术后采取主动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是预防术后非切口疼痛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及疼痛干预在妇科腹腔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20例妇科腹腔镜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及疼痛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焦虑程度及术后6h、24h、48h、72h的肩痛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前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h时的肩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24h、48h、72h的肩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及疼痛干预有利于提高妇科腹腔镜患者的心理应激水平和对疼痛的耐受能力,使其安稳的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改善急性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65例急性术后疼痛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 65例术后急性疼痛患者经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疼痛总有效率为73.8%,满意率为92.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结论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可有效改善急性术后疼痛,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n疼痛的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查阅文献和求证等方法寻找引起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非切口疼痛的原因,及时给予对症护理.结果 循证引起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非切口疼痛的原因.主要包括隔神经牵拉、术中腹膜内酸性环境、术后腹内残留气体等.结论 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术中、术后采取主动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是预防术后非切口疼痛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患者应用帕瑞昔布对腹腔镜下手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妇科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于手术结束前20min静脉推注帕瑞昔布40mg,对照组静脉推注生理盐水。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静息时和咳嗽时的疼痛强度,并观察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术后12h静息时和咳嗽时的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镇痛效果显著。结论帕瑞昔布可有效缓解腹腔镜手术的术后疼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手术因其具有损伤小、切口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泌尿外科上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开放手术,并得以推广。根据临床观察发现,腹腔镜手术中会出现由切口和非切口造成的疼痛并发症,这要求及时对病情观察和护理。本研究针对132例泌尿外科腹腔镜术后显著疼痛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疼痛发生因素和相关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维思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7):1228-1228
妇科腹腔镜手术因其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微而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但腹腔镜手术的人工气腹可明显影响患者的呼吸生理。自我院开展妇科腹腔镜手术以来,基本采用持续硬脊膜外麻醉复合静脉全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改善急性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 174例急性手术患者,根据入院序号的奇偶数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护理,实验组实施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与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术后疼痛患者实施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增强护理安全性,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肾结石腹腔镜微创手术患者于围手术期给予术后疼痛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肾结石腹腔镜微创手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选择数字奇偶法分组;于围手术期分析护理方案期间,对照组(60例):选择基础护理方案展开;观察组(60例):选择术后疼痛护理方案展开;最终就两组肾结石腹腔镜微创手术患者VAS评分、SDS评分以及SAS评分结果加以对比。结果同对照组肾结石腹腔镜微创手术患者VAS评分对比,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P<0.05)。同对照组肾结石腹腔镜微创手术患者SDS评分以及SAS评分结果对比,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P<0.05)。结论于围手术期对肾结石腹腔镜微创手术患者选择术后疼痛护理方法加以干预,于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以及疼痛感改善方面获得确切效果,从而促进肾结石腹腔镜微创手术患者的病情好转以及恢复。  相似文献   

12.
后腹腔镜手术与经腰肋部开放手术后疼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手术与经腰肋部开放手术后疼痛的具体程度.方法 采用疼痛分级调查表进行前瞻性调查,后腹腔镜组手术患者72例,经腰肋部开放手术患者80例.分别记录患者术后回病房时、术后3~4小时、术后1天、术后3天的疼痛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回病房时、术后3~4小时这两个时段疼痛无明显差异;在术后1天、术后3天这两个时段有显著差异.结论 后腹腔镜手术后第2天始较开放手术疼痛有明显缓解;在手术当天可能因为手术创伤、麻醉等原因仍有相当程度的疼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妇科患者术后进行综合护理来减轻患者的疼痛。方法122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的术后疼痛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的总有效率观察组(90.16%)明显高于对照组(7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妇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综合护理,有效缓解了患者的术后疼痛,促进了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针对妇科腹腔镜患者应用呼吸训练联合功能康复操对其术后非切口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大埔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患者,通过数字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划分为常规组(n=53)与联合组(n=53),常规组患者接受妇科腹腔镜术后常规护理,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呼吸训练联合功能康复操。结果 两组患者首次疼痛程度和术后12 h疼痛程度对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 0.05);联合组患者术后24 h、48 h、72 h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的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 <0.05);联合组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者(P <0.05);联合组患者的术后非切口疼痛发生率为5.66%,低于常规组的20.75%(χ2=5.267,P <0.05);联合组患者术后排尿状况优于常规组患者(P <0.05)。结论 针对妇科腹腔镜患者应用呼吸训练联合功能康复操对其术后非切口疼痛的临床效果突出,可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输卵管妊娠应用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的临床干预疗效。方法临床组行双孔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实施开窗取胚术或输卵管切除术,气腹组行常规腹腔镜CO2气腹下实施开窗取胚术或输卵管切除术。比照两组的手术耗时、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评价两组实施开窗取胚术患者输卵管通畅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临床组手术耗时显著少于气腹组。两组术后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相比无显著差异。临床组术后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气腹组。两组术后高热及皮下气肿发生率相比较无显著差异。临床组实施开窗取胚术的46例中,25例输卵管复畅、21例阻塞,故通畅率54.35%;气腹组实施开窗取胚术的47例中,16例输卵管复畅,31例阻塞,故通畅率34.04%,临床组输卵管再通率显著高于气腹组。结论输卵管妊娠应用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术后疼痛率,并且保留输卵管患者可有效提高其术后输卵管通畅率。  相似文献   

16.
李全伟 《哈尔滨医药》2021,41(6):102-103
目的 比较4K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与普通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方法 搜集商丘市连续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共10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4K腹腔镜手术组(4K组)与普通腹腔镜手术组(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尿储留、疼痛、血清肿的发生率.结果 4K组58例,斜疝50例,直疝6例,股疝2例;对照组50例,斜疝41例,直疝7例,股疝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尿储留、疼痛及血清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K腹腔镜修补腹股沟疝较普通腹腔镜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疼痛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对278例骨折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疼痛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来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程度以及评估患者术后24 h内生活质量高低程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4 h、12 h、24 h、48 h内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干预组在24 h内的镇痛药物应用率为32.37%,低于对照组的51.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夜间睡眠时间为(6.71±1.37)h、疼痛控制满意率为91.37%、医疗效果满意率为98.56%,均高于对照组的评估分值(5.03±1.13)h、74.10%、90.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增加药物的前提下,采取疼痛综合措施护理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骨科患者术后的疼痛,确保了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妇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运用的效果。方法成立FMEA管理小组,分析妇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管理流程中容易发生失效环节,分析出引起妇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管理失效原因,针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管理关键环节,进行为期半年的整改。比较两组妇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管理失效模式医疗风险危机值(RPN)、患者术后疼痛管理质量变化。结果实验组妇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管理RPN值为36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管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FMEA模式在在妇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运用可以预见和量化妇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管理流程中的失效环节和安全隐患,制定出整改措施,从而规范妇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管理,提高妇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管理质量,加速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并观察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改善急性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将本组研究的210例急性手术患者分组,使对照组和实验组均由105例急性手术患者组成。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不做疼痛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在患者急性术后进行规范化疼痛护理干预,对比上述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水平、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后3天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以及嗜睡等不良反应的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其临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急性手术后疼痛的患者而言,给予其规范化的疼痛护理干预可以加强对其进行疼痛管理,进而改善其术后疼痛状况,并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改善急性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94例急性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急性术后规范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水平、不良反应情况及患者护理总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急性手术患者规范化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的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减少不良反应,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