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推动协同设计理念在建设工程设计中的有效实施、提高各设计专业之间的协同效率,将云计算技术(Cloud Computing)与建筑信息模型(BIM)集成应用于建筑工程协同设计,构建了一个基于Could—BIM的协同设计平台,设计了其主要功能模块,包括BIM建模、任务划分与设计协同、设计者权限管理、冲突检测与消解、知识管理、基于BIM模型的扩展功能分析等六大模块,提出了该协同设计平台的实施方案,并通过一个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该协同设计平台的实施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云计算技术和BIM有潜力支撑建设工程项目的协同设计。  相似文献   

2.
通过广州市第六资源热力电厂项目的BIM三维协同设计,建立垃圾焚烧电厂项目BIM实施细则(项目级BIM标准),完成垃圾焚烧电厂项目全专业基于BIM平台的三维模型搭建、三维漫游的BIM协同设计.通过分析在工程设计阶段中应用BIM平台技术的优势及待解决的问题,展望基于BIM平台技术在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深化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基于BIM技术的工具软件的不断完善,BIM技术已经逐渐被我国工程界认识与应用。在BIM系统中,协同设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好的协同工作机制可以使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更加有效、更加密切,从而提高设计效率。作者通过对协同设计关键问题的研究以及在PBIMS系统中对协同设计进行的实践,在本文中阐述了如何通过并行工作,冲突消解,消息传递,版本管理等机制来解决协同设计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伊祥  朱仁民 《砖瓦》2023,(3):113-115+119
为促进房屋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提升,以某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为例,开展BIM技术在其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基于BIM技术的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一般知识库构建、房屋建筑工程各专业BIM模型建立、专业内及多专业BIM协同管理,明确BIM技术应用后的管理思路。通过实证分析得出,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促进管理水平提升,实现对工程各专业协同管理。  相似文献   

5.
BIM 技术是解决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协同性问题的重要方法,结合驾驭式计算的建设项目施工协同管理方法能够进行实时可视化并能对计算仿真过程进行动态驾驭。通过分析驾驭式计算和 BIM 结合对于施工协同管理的重要作用,利用BIM 理论、工程协同管理理论以及多目标优化理论建立了基于 IFC 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设计了驾驭式计算、协同进化算法和 BIM 的结合方案用来实现对多目标优化模型的计算。构建了施工阶段的协同管理模型来整合多目标优化流程以及施工各参与方的协同工作流程,该施工协同模型能够有效地实现施工阶段各个参与方之间的协同工作、对于多目标的协同优化以及对于过程的实时可视化与实时控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推行信息化的力度不断加大,BIM在结构工程领域的应用面狭窄问题也越发突出,建立系统的定量化方法体系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而在结构物全寿命周期下针对上述问题所开展的讨论较少,主要工作集中在软件或模型协同应用层面,忽略了对BIM模型本身的研究,没有为结构工程专业内研究与应用BIM建立起一套系统性的方法。针对该现状,以结构BIM模型为中心,采用信息分析方法、文献追溯法及逆向分析法,从BIM的应用价值开始,基于结构物全寿命周期进行文献分析,按照数据元的描述、数据集的划分、信息交互方法、过程控制原理、软件工程方法学、建筑信息化的顺序进行论述。通过上述论述展现了以已有研究成果为基础,建立结构BIM方法构型的文献研究基础和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7.
本文致力于研究基于BIM的设计管理相对于传统设计管理方式的优化作用.首先简要叙述了BIM在设计管理中的运用方式并与传统方式进行了比较,介绍了BIM设计管理在设计变更管理和整个结构设计流程中带来的优化作用,得出结论:通过BIM模型的碰撞检查、信息协同管理和集成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设计管理协同性.  相似文献   

8.
李雪梅 《四川建材》2019,(6):207-208
基于BIM技术把设计、施工、运营全寿命周期的工程信息进行模型化、参数化、集成化、可视化、数据化、协同化、模拟化、可优化,研究了BIM与工程量核定、工程量变更、竣工结算的关系及应用。通过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运用BIM技术建立模型并进行指标分析,得出影响该项目工程造价指标中的关键性因素,为各方责任主体项目管理提供了依据、精细化控制要点。BIM技术的应用必将对工程项目成本全过程控制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BIM 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利工程具有地形条件复杂、设计选型独特、涉及专业广等特点,存在图纸信息繁冗、工程枢纽布置复杂、土方量计算不精确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构建水利工程信息模型的方法,通过绘制水利工程的地形以及水工建筑物BIM 模型,完整实现水利工程仿真信息的数字化查询,并结合多款BIM 软件协同完成水利工程的枢纽布置、土方量计算。以洪都拉斯帕图卡Ⅲ水电站项目工程为例,介绍了BIM 技术在该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点,可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3)
基于BIM平台及相应的改进策略,研究BIM技术在结构设计中的优化问题。以多层框架结构为例,利用BIM平台和PKPM软件进行设计与验算,两个软件间配合与衔接,完成结构计算、校核、结构优化等工作。通过对BIM在工程结构设计优化中的应用研究,发现基于BIM技术参数化结构设计具有全过程3D可视化、建筑与结构专业协同设计、便于结构优化的特点,从而提高工程的设计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本项目运用BIM智慧医院管理平台完成勘察设计、招投标、施工、运维等全过程协同管理工作。通过前期策划、整合协同管理机制,运用BIM技术对应急医院进行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使用Dynamo参数化设计、装配式全装修技术、BIM正向一体化设计对传染病医院的复杂系统、污染流线进行深化设计、模拟分析、全过程监管。  相似文献   

12.
以BIM技术全生命周期为核心理念,以实现隧道工程信息化管理为目标。覆盖隧道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各阶段,形成规划–设计–施工–运维一体化管理平台,促进业主、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等各工程参与方多方协同工作。针对BIM平台开发过程中BIM标准不统一、BIM软件众多、相互间数据交换困难等问题,初步提出了BIM全生命周期意义上的隧道工程协同管理平台,并从阶段、维度、功能、技术和用户多个层面详细阐述了BIM隧道协同管理平台的初步架构体系,为平台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一个基本思路和初期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3.
针对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阶段性介入设计,远滞后于设计,难以及时有效提供成本决策依据问题,以初步设计阶段为研究范围,以设计与造价的协同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 BIM 和数据库技术,设计相应工作流程,实现设计与造价的协同管理。并以某办公楼项目为例,重点介绍基于 BIM 的造价协同管理模式在初步设计阶段成本控制中的应用,通过与传统模式的时间价值指标对比,验证了造价协同管理模式在成本控制中的高效性,为 BIM 技术推动初步设计阶段设计与造价协同管理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BIM环境下高效率的建筑协同设计实现方法,可以提高建筑设计的效率与质量,从而避免在二维建筑设计环境下常出现的不同专业以及不同设计视图之间信息不一致和冲突现象。采用REVIT系列和Navisworks Manage 2013软件,以沈阳建筑大学中德节能示范项目为例,结合BIM执行计划书,研究建筑、结构和机电等多专业在BIM设计环境中的协同技术。通过RVT标准格式将Revit模型导入NavisWorks Manage 2013等软件中进行碰撞检查,实现专业间在BIM环境下的协同设计。与二维协同设计方式相比,在BIM环境下的协同设计增强了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实现了不同专业以及上下游企业在同一个模型中工作,减少甚至避免了因设计、施工人员缺乏协同工作所导致的设计变更和工程返工,从而实现建筑设计的高效率和高质量,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5.
建筑信息模型(BIM)是工程建设行业具有战略意义的新技术。基于BIM理念和技术,本文分析了工程项目全过程BIM技术的现状和前景。结合大栅栏北京坊项目所有参与方共享的协同工作环境,实现了从设计、招投标、施工及交付全过程的BIM模型信息管理,达到提高设计质量与品质、加强施工管理与投资控制、便捷项目交付于运营管理的目标。在项目实施工程中建立了一个面向建设方的企业级BIM实施标准及工程数据管理云平台,实现BIM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城市景观桥梁具有外型美观、线条独特、造型个性化等突出特点。针对上述特点,在桥梁深化设计阶段引入 BIM 技术和精细化管理理论,并采用基于 BIM 的多软件协同作业平台与基于 BIM 和有限元分析联合深化设计方案,提出一种基 于 BIM 技术的全方位城市景观桥梁联合深化设计管理新方法,并以长白山建封路大桥及引线工程典型城市景观桥为例,介 绍基于 Revit 和 Dynamo 的城市景观桥梁参数化建模方法和具体应用。结果表明:在三维可视化设计和工程量统计等方面均 表现了上述管理方法的精准和高效,基于 BIM 和有限元分析联合深化设计为城市景观桥梁深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基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特点,系统分析了 BIM 技术在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线入廊,以及后期运维等阶段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发现,利用 BIM 技术可以提高综合管廊协同设计效率,降低管道设计误差,优化施工方案,确定最佳施工工序及管线入廊方案,提高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节约管廊运营维护成本,有效提高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速公路建设周期长、规模大,设计产生模型体量大和种类繁多,需要占用较大硬件资源的局面,应进行基于WebGL 的 BIM 模型轻量化展示方法研究。通过分析模型重构技术理论进行 Revit-JSON 接口设计来实现模型格式转换,然后利用 WebGL 来实现 Revit 模型的 Web 端重建和渲染,并引入 Three.js 框架实现 BIM 模型的 Web 端交互,进而实现 BIM模型在 Web 端的信息实时查询功能,以满足用户对高速公路 BIM 模型轻量化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