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陈曹杰  徐驰 《金属学报》2017,22(11):1274-1277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9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米力农治疗。观察组采用艾司洛尔联合米力农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CI)、每搏输出量指数(SVI)、血乳酸(Lac)。采用心脏彩超仪检测患者心功能变化,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二尖瓣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评估患者病情变化。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CI、SVI均明显升高,Lac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I、SVI明显高于对照组,La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E/A的水平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PCT、CRP、WBC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CT、CRP、WB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洛尔能显著减轻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血流动力学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应用C反应蛋白(C reaction protein,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指导高危新生儿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效果、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慈溪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高危新生儿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实验组(62例),对照组患儿均给予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实验组根据CRP和PCT选择性应用抗生素。比较两组患儿的细菌培养阳性率、脓毒症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的CRP和PCT水平和阳性率间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t/χ2=0.299,-0.461,0.292,0.544,0.186,P=0.766,0.646,0.589,0.461,0.666)。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菌培养阳性率间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χ2=0.040,0.287,P=0.842,0.592);两组治疗后的菌培养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χ2=47.825,40.367,P=0.000,0.000);两组患儿脓毒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2.90%和14.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8,P=0.794)。实验组的NICU治疗和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904,2.729,2.152,5.337,P=0.004,0.007,0.033,0.000),两组的机械通气率间无统计学差异(χ2=0.372,P=0.542)。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35%,明显高于实验组的6.46%(χ2=4.593,P=0.032)。结论:应用CRP和PCT指导高危新生儿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效果与普遍性应用相似,可以明显减少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明显降低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郑伟伟  王嘉嘉 《金属学报》2019,24(2):198-204
目的: 探究清肠止痢汤和艾灸辅助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温州市中医院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间诊断及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0.8 g,3次/d,口服,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清肠止痢汤,100 mL,1次/d,口服,及艾灸治疗,30 min/d,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改良Mayo活动指数、Baron内镜分级评分、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联合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111,P=0.013),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联合治疗组的证候积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ayo活动指数与Baron内镜分级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联合治疗组显著小于对照组(t=-17.407,-13.671;P=0.000,P=0.000);治疗前两组TNF-α、IL-6、IL-8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19.611,-7.391,-5.404;P=0.000,P=0.000,P=0.000);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7.27% vs.14.55%;χ2=0.842,P=0.359)。结论:清肠止痢汤和艾灸辅助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肯定,且能更好控制肠道黏膜炎症及体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4.
伍长娟  汤天生 《金属学报》2017,22(3):299-304
目的:系统评价振源胶囊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搜集振源胶囊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经过文献筛选和评价质量后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 个RCT 合计1 00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振源胶囊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在提高临床疗效[OR = 4.35,95% CI(2.97,6.36),P<0.000 01],增加左室射血分数[MD=7.89,95% CI(4.24,11.54),P<0.000 1], 降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MD=572.24,95% CI(427.16,717.32),P<0.000 01],增加心输出量[MD=0.79,95% CI(0.61,0.98),P<0.000 01]等指标上均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证据显示,振源胶囊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但受纳入研究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内皮祖细胞(EPCs)在心脏移植术患者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按年龄、性别匹配抽取12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MMP-9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PCs,对比分析两组MMP-9和EPCs差异及相关性。结果:病例组心脏移植术后血浆MMP-9和EPCs较移植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心脏移植前后MMP-9和EPC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移植术发生并发症病例组血浆MMP-9和EPCs分别为(128.46±7.32) mg/L、(166.84±14.82)个,明显高于正常病例组的(94.25±7.14) mg/L、(134.68±13.68)个(P﹤0.05);心脏移植术死亡病例组血浆MMP-9和EPCs分别为(137.36±8.13) mg/L、(168.24±14.62)个,明显高于正常病例组的(92.85±7.06) mg/L、(98.41±13.24)个(P﹤0.05);心脏移植术患者血浆MMP-9表达与EPCs表达呈正相关(r=0.686,P=0.000)。结论:血浆MMP-9和EPCs水平与心脏移植术后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早期病理变化有密切关系,通过监测血浆MMP-9和EPCs动态变化可能有助于尽早发现心脏移植术后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倾向的高危患者,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头针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分(MoCA)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认知训练组,A组)、按摩组(头部自我按摩+认知训练组,B组)、头针组(头针+认知训练组,C组),每组30例。分别检测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5 d后MoCA量表评分和血清Hcy含量。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5 d后Hcy含量比较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oCA评分比较示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后与B组比较,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B=1.30,P>0.05);与C组比较,A组、B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A-C=3.66,tB-C=2.48,P均<0.05)。结论:头针治疗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血清Hcy含量变化无影响,但可提高MoCA评分,即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钟海潮  范芳华 《金属学报》2016,21(9):1024-1027
目的: 探讨IL-32在重症肺炎患者血浆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金华市第二医院住院的肺炎患者120例,将肺炎入选病例分为普通肺炎组(72例)、重症肺炎组(48例)。同时选取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白介素-32(IL-3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普通肺炎组和重症肺炎组IL-6、IL-8、IL-10、TNF-α和IL-3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组IL-6、IL-8、IL-10、TNF-α和IL-3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普通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r=0.86,P﹤0.05)、IL-8(r=0.77, P﹤0.05)、IL-10(r=0.89, P﹤0.05)、TNF-α(r=0.82, P﹤0.05)与IL-32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IL-32与重症肺炎的病情程度密切相关,可能是重症肺炎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参与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应用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间于我院就诊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16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ADV组和ETV组,分别给予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进行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8周和3年后的肝脏纤维化弹性指数、肝纤维化治疗疗效,病毒学指标[如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HBV-DNA转阴率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换率]以及远期预后(3年死亡率、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失代偿发生率)。结果: 治疗48周后,ETV组患者的肝脏纤维化弹性指数[(1.89±0.23)m/s和(1.49±0.28)m/s,P=0.000 16];ADV组和ETV组肝纤维化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6.25%和81.25%,ETV组明显高于ADV组(P=0.033)。治疗3年后,ETV组患者的HBV-DNA载量[(2.91±0.90) log10 IU/mL和(2.26±0.68) log10 IU/mL,P=0.000 007 5]和无应答率明显低于ADV组(2.50%和11.25%,P=0.029),HBV-DNA转阴率(86.25%和68.75%,P=0.008)和HBeAg转换率显著高于ADV组(27.50%和11.25%,P=0.009)。ETV组患者的肝功能失代偿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分别为26.25%和6.25%均明显低于ADV组(43.75%和17.50%,P=0.020,P=0.028);两组患者的原发性肝癌发生率分别为13.75%和5.00%(P=0.058),ADV组患者的肝癌发生风险明显高于ETV组[HR=2.996,95%CI(1.009,7.656),P=0.048]。ADV组和ETV组患者相关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间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13.75%和11.25%,P>0.05)。结论:与阿德福韦酯相比,应用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病毒学应答,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凉血活血汤联合走罐疗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来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138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9例)和对照组(69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凉血活血汤联合走罐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凉血活血汤治疗,连续治疗8周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皮肤CT的变化情况、安全性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存在差异(Z=-2.045,P=0.041),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8.55%和79.71%,χ2=12.641,P=0.000);治疗后4周、6周、8周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S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患者PA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棘层厚度和乳头环宽度均显著减小,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三大常规、凝血功能、小生化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23%和25.81%,χ2=4.679,P=0.031)。结论:凉血活血汤联合走罐疗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棘层厚度以及乳头环宽度,减少患者复发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楼晓佳 《金属学报》2013,18(8):914-917
目的: 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46例,按是否有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分为两组,均检测血γ-谷氨酰转移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水平。心脏超声评估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与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的比值(E/A)以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组γ-谷氨酰转移酶明显高于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组患者γ-谷氨酰转移酶与E/A值明显负相关(r=-0.681,P<0.000)。结论: 2型糖尿病伴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升高。γ-谷氨酰转移酶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免疫球蛋白对婴儿脓毒症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92例脓毒症并发DIC婴儿纳入研究,依随机数表法分观察组、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疗效、DIC指标恢复正常、出血停止及重症护理病房(ICU)住院时间、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凝血酶时间(TT)]、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3.48%(43/46)高于对照组的78.26%(3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DIC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出血停止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两组患儿的血浆FIB、D-D、TT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两组患儿血清PCT、hs-CRP、TNF-α表达均减少,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2.17%(1/46)vs. 6.52%(3/46)]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婴儿脓毒症并发DIC疗效确切,能缓解或消除出血等症状,缩短ICU住院时间,改善凝血功能,减少血清PCT、hs-CRP及TNF-α表达,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少,临床治疗价值高。  相似文献   

12.
薛骅  鲁丽利  向辉  钱振华 《金属学报》2019,24(3):313-317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氢化可的松治疗重症脓毒血症休克的疗效及对血清因子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诊的87例重症脓毒症继发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试验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20万U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200 mg氢化可的松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血清降钙素原(PCT)、IL-6、IL-10、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及28 d死亡率。 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6.36%(38/44)、67.44%(29/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收缩压(SBP)分别为(85.82±6.25)、(78.80±9.26) mmHg,C反应蛋白(CRP)分别为(34.78±4.79)、(46.76±5.93) mg/L,白细胞计数(WBC)分别为(7.85±2.02)、(12.49±2.14)×109/L,PCT分别为(1.50±0.22)、(2.70±0.46) ng/mL,IL-6分别为(59.13±12.73)、(82.32±18.40) pg/mL,IL-10分别为(10.04±1.25)、(14.41±1.88) pg/mL,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分别为(10.30±1.41)、(14.51±1.6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0.02±1.65)、(16.00±1.36) d,对照组分别为(17.58±2.54)、(24.00±1.69)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试验组出现1例注射部位皮疹,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28 d死亡率为4.55%(2/44)、20.93%(9/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乌司他丁联合氢化可的松用于重症脓毒症继发休克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病情、降低死亡率,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应佳微  吴亮  盛少琴 《金属学报》2018,23(4):446-450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孕晚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的治疗作用。方法:按照ICP诊疗指南(2015)分别筛选出ICP孕妇轻度289例,重度157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轻度对照组:予熊去氧胆酸250 mg,口服,每日3次治疗;重度对照组:予熊去氧胆酸250 mg,口服,每日3次+S腺苷蛋氨酸1.0 g,静滴,每日1次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静滴,每日1次。以7 d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各组血清总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脐动脉血流S/D值及评估各组瘙痒分值。 结果:轻度ICP的两组孕妇TBA、ALT、AST、hCG、S/D值及瘙痒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变化相近(P>0.05);重度ICP的两组孕妇TBA、ALT、AST、hCG、S/D值及瘙痒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G与脐动脉血流S/D值呈正相关关系(轻度组r=0.498,0.479,P<0.01;重度组r=0.491,0.475,P<0.01)。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降低重度ICP孕妇生化指标、S/D值及hCG水平,改善瘙痒症状,但对轻度ICP孕妇无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4.
董海鹰  王知非 《金属学报》2015,20(5):537-540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对人乳腺癌MCF-7血管生成及浸润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人乳腺癌MCF-7裸鼠移植瘤模型,给予不同剂量青蒿琥酯治疗并观察其对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用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瘤组织细胞中VEGF、HIF-1α、uPA、E-cadherin蛋白表达和Western blot检测移植瘤组织细胞中HIF-1α、VEGF蛋白表达。结果: 青蒿琥酯低、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24.39±10.20) %、(40.24±7.02 )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青蒿琥酯低、高剂量组VEGF、HIF-1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uPA和E-cadherin蛋白在生理盐水组和青蒿琥酯低、高剂量组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VEGF之间表达呈正相关(r=0.983,P=0.000);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青蒿琥酯低、高剂量组中VEGF、HIF-1α蛋白下调,表达量低于生理盐水组,青蒿琥酯高剂量组的蛋白表达量最低。HIF-lα与VEGF蛋白表达之间存在一致性。结论: 青蒿琥酯可显著抑制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抗肿瘤血管及抑制肿瘤侵袭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在膝骨关节炎(KOA)大鼠体内通过调节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TAT1)、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从而对关节软骨退变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采用Hulth法建立KOA大鼠模型,实验8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α及IL-1β的表达水平,膝关节X线影像学检查,关节软骨HE染色行病理学观察,检测软骨组织内p-STAT1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及IL-1β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低于模型组(P<0.01)。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X线表现与模型组相比,膝关节关节间隙、关节软骨破坏和骨赘形成等均有改善。阿托伐他汀钙能明显减轻膝关节病理变化,与模型组相比,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关节软骨Mankin's评分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关节软骨p-STAT1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低于模型组(P<0.01),且相关分析表明,p-STAT1和cleaved caspase-3之间呈直线正相关(r=0.986, 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经STAT1-caspase-3信号轴抑制膝关节炎症反应,从而改善KOA关节软骨的退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