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北方因地理环境、风俗文化的显著差异,人们的生活状态不同,因而对社区养老环境的要求也具有地域性特征.本文以武汉和沈阳两座老龄化典型城市的调查为蓝本,结合问卷访谈,比较武汉与沈阳的社区养老环境现状,对南北方因气候等地域性差异造成的老年人行为习惯、需求特点进行对比研究,统计数据分析,并针对南北方地域性差异,从绿化空间配置、住宅空间设计和休闲设施设计三方面提出社区养老环境建设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2.
付瑶  王枢文  王梓通 《建筑技艺》2021,27(3):110-113
通过对沈阳市42所居家养老设施、825名各年龄段受访者进行问卷、访谈、统计等调查研究,分析了全龄人群对居家养老设施的使用需求,得到其对不同功能类型的空间需求排序.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功能类型的居家养老设施进行功能空间设置的权重分析并提出建议,为营造安全、适用、舒适的居家养老设施提供基础性研究依据,实现养老设施功能设置的合理性、有效性以及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区养老设施是支持老年人实现“在地化养老”的重要环节,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将大量配置。文章聚焦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以深圳市为例,通过走访调研,收集老年人使用设施的出行数据,并基于设施供需匹配水平及布局公平性,综合评价设施配置的现状。研究发现:第一,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配置落后于老年人口增长,且存在设施运营不佳等现实问题;第二,老年人使用社区日间照料设施出行,可接受的最大范围远大于设施的服务半径;第三,综合分析设施供需匹配情况及布局公平性评价,认为目前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配置处于供给不足且分配不均阶段。文章结合老年人使用设施的出行特征、设施供应能力与空间服务水平评价,从设施分级体系构建、设施15分钟生活圈配置优化和设施功能空间耦合三方面,提出促进设施配置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西安市典型社区进行养老服务设施现状调研,发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存在养老服务设施匮乏、服务内容单一、服务人员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社区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文章基于需求导向,结合社区老年人特征,提出细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分类配置、资源整合配置的方法建议,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落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5)
基于辽宁省S镇农村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查发现,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更加符合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意愿。依据克雷顿·奥尔德弗"ERG"需求层次理论,将农村老年人需求分为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赡养三个层次。通过李克特量表法衡量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强度得出,农村老年人所需的医疗保健和精神赡养与生活照料相比需求强度较高。运用spearman相关系数模型测算了年龄、性别、生活自理能力、婚姻状况、健康自评等因素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强度的影响程度。为此,我国发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需要尊重老年人的养老意愿,以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强度为依据实施精准供给,积极完善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政策支持体系,逐步满足农村社区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6.
数据构成了城市社区空间规划、社区基层治理的新环境,探索利用数据赋能社区治理的完善路径,对社区治理精细化发展至关重要。聚焦北京“回天地区”社区治理中的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工作,基于典型人群特征的公共服务设施需求分析,通过数字网络手段获取城市POI数据,并结合社区类型识别方法,对社区人群与公共服务设施即人与空间环境的关系进行适应性评价。研究发现“回天地区”针对职住分离人群和老年人群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呈现中心完善、东强西弱的空间结构,同时基于不同群体的空间分布描述,为优化社区服务圈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规划提供依据,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数据在社区微观层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十四五”期间我国老龄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是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但城市既有社区内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无法满足养老需求的变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水平亟待提升。近年来生活圈理论的提出为社区服务设施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而步行可达性作为生活圈理论的关键要素,是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置的重要影响指标。本文针对严寒地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优化的需求,选择典型城市哈尔滨的中心城区道里区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软件中的OD成本矩阵模型,分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现状问题,并在可达性优化目标下对严寒地区生活圈重构方式进行分析,提出严寒地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置原则,为严寒地区养老服务设施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上海市Y区K街道康复类社区综合养老设施为研究对象,以供需关系为主线,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密度分析,探索各影响因素对设施布局的影响,确定其选址范围,并以老年人可步行范围内的设施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运用选址配置模型,完成康复类社区综合养老设施选址。  相似文献   

9.
李潇 《城市建筑》2022,(4):64-68,156
本文以海南省为例,基于多元人群需求分析,对公共文化设施配置展开研究.在总结相关理论与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状调查和数据分析,对候鸟人群、旅游人群、高端度假区人群、少数民族人群、老龄化人群及其他本地居民的文化需求进行分析,从人群需求角度指出设施门类与未来发展需求不适应、设施配置与地区差异需求不关联、设施功能与实际使用需求不...  相似文献   

10.
面对国内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及养老设施“社区化”和“综合化”的趋势,文章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社区综合性养老设施的实践趋势,总结了上海市关于社区养老设施的政策导向及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基于相关建设标准的研究和案例调研,提出了“社区养老综合体”的建筑模型,并对此类设施的配建规模、功能配置、空间组织模式等提出了设计建议,希望为上海乃至全国的养老设施设计和开发提供一些参考,同时也让相关社会工作者对社区养老设施建筑空间的使用方式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以来,国家和北京市陆续出台的与人口老龄化相关的政策文件均明确了以社区为主导的养老模式。因此,摸清城市社区养老设施现状与老年人需求的规律,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规划战略迫在眉睫。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通过对三个典型片区的调研发现,目前高老龄化地区养老设施普遍存在设施类型与数量短缺、配建规模偏低、功能不全、供需不平衡等问题,进而提出完善社区养老设施体系、调整社区养老设施配套标准、优化社区养老设施空间布局和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养老设施智能化的四大规划战略。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西安市莲湖区典型社区基层医疗服务设施现状、社区老年人对设施使用状态、老年人医养需求的实态调查,分析城市社区医疗服务设施在为老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提升设施功能、优化设施配置、系统整合方法3个方面阐述社区医疗服务设施的功能提升和优化配置策略,为社区医疗及养老服务设施资源的整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保障性社区的快速推进造成公共服务设施供应普遍滞后,严重危害了居民生活、保障效果及社会公平.运用实证研究和数理分析方法,以上海宝山顾村"四高小区"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从居民群体特征和居民行为偏好特征着手剖析了保障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特征,并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法分析了需求行为偏好与居民群体特征的相关关系;辨析了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及其供应特征,用因子分析方法遴选了影响保障性社区的设施满意度关键因子.成果揭示了保障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供求特征,对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理论,推进我国保障性住房和郊区大型社区建设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勇  李林  万丹 《室内设计》2017,(5):52-58
快速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养老服务 需求日益剧增,城市养老设施配置出现“一床 难求”的问题。相较于增加配置规模,从城市 养老设施空间分布及其结构特征出发,探讨 养老设施的空间配置显得更为重要。因此, 在城乡规划学和复杂性科学的交叉领域,运 用复杂网络分析原理和方法,选取重庆渝中 区、沙坪坝区、南岸区、九龙坡区(以下简称 主城四区)养老设施为研究样本,构建养老 设施供给网络模型,建立网络评价指标体 系,综合床位利用率,分析养老设施空间配 置结构特征。研究得出,重庆城市养老设施 网络整体稳定性较差、养老设施供需失衡的 原因在于配置类型单一、供给格局错位。为 此,规划提出相应的优化配置策略,为养老 设施专项规划与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家庭需求。然而,现阶段社会机构养老设施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社区养老已成为我国现实可行的养老模式之一。在已建成的社区,大部分缺乏养老设施,或养老设施无法满足现实养老需要。该文通过对漳州市区既有社区的实际调研,分析和总结这些典型社区养老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利用现有社区空间资源结合老年人的需求提出了相应的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16.
研究以广州市的10个典型保障性社区为研究对象,开展针对老人的评价问卷调查(N=632)和现场质性观察.调查数据基于列联表分析、聚类分析,从老年居住人群认知评价的角度,揭示广州保障性社区养老服务与设施配套的差异特征、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样本社区的总体满意度偏低,且不同社区和养老配套的评价差异明显,中低收入老人的年...  相似文献   

17.
《新建筑》2016,(6)
通过理论、经验、模式和实证讨论国家老龄化工作重大转变的原因、目标与适宜建筑类型。工作重心转向社区居家的原因是养老机构床位建设已因应老年人的突出需求,现阶段须积极应对老年人的普遍、全面需求。发达国家的原居安老经验呈现回归社区、代际融合与功能复合的趋势,具备复合功能、全人群服务与小规模特征的社区复合养老设施是未来社区居家养老的适宜建筑类型。通过对典型项目A机构的实证研究,证明了社区复合养老设施在建设与经营层面完全可行,也发现了一些未来设计优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保障性社区养老设施的规划设计理论和实践都不成熟。在全面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动向的基础上,进行了广州保障性社区养老照顾配套设施现状与问题的调研。以"社区照顾"的理论视角,从工业化发展背景的角度讨论了构建适应性老年照顾设施标准的技术思路,并提出依据老人生活方式及空间需求的等级确立设施配建标准、以模块化的理念进行空间配置的创新规划理念,以期适应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养老照顾需求,达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给。  相似文献   

19.
夏固萍 《华中建筑》2020,38(6):53-57
积极应对社会老龄化应以人为本,机构养老设施公共服务用房的配置应以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为基础,但目前机构养老设施已配置的公共服务用房各不相同,层次不齐,与老年人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该文通过调研和访谈机构养老设施老年人,综合分析老年人对公共服务用房的使用和需求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机构养老设施结合具体建设条件配置公共服务用房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养老居住设施空间配置程度直接影响到社区老年人实现就地老化和社区长期照顾的便利性。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运用两步移动搜寻法,选取与居住功能相关的西安市养老机构进行可达性现状评价,提出分区指导、优化布局的空间配置发展原则,以及社区嵌入、集约复合的空间规划发展策略,尝试从规划发展目标、规划空间导引、规划配置标准、规划设计原则四方面为城乡养老居住设施规划与社区老年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