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周荣  李玮  胡万华 《金属学报》2018,23(4):434-439
目的:探讨颐脑解郁方治疗肾虚肝郁型帕金森病抑郁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对血清DA、5-HT、NE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肾虚肝郁型帕金森病抑郁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片治疗。研究组采用颐脑解郁方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估患者的抑郁状态。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评估患者帕金森病的病情。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明版(WHOQOL-BREF)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的水平。 结果:研究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UPDRS评分明显降低,WHOQOL-BREF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HAMD评分、UPDRS评分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DA、NE、5-HT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DA、NE、5-HT升高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颐脑解郁方治疗肾虚肝郁型帕金森病抑郁的疗效确切,能提高DA、5-HT、NE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陈连洲  李松华  蒲犇 《金属学报》2019,24(4):446-450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重度抑郁患者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和皮质醇的影响。方法:将94例重度抑郁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17)评估患者的抑郁状态。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A、5-HT、皮质醇的水平。采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包括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皮质醇、HAMD-17评分显著降低,DA、5-HT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皮质醇、HAMD-17评分低于对照组,DA、5-H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可进一步调节重度抑郁患者DA、5-HT和皮质醇的水平,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度洛西汀联合巴戟天寡糖胶囊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10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三组,除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外,分别口服度洛西汀和巴戟天寡糖胶囊、联合度洛西汀和巴戟天寡糖胶囊,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i指数(BI)、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副反应状况。结果: 治疗8周后,度洛西汀组和巴戟天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度洛西汀组、巴戟天组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度洛西汀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极显著下降(P<0.01),巴戟天组显著下降(P<0.05);三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极显著下降(P<0.01),BI评分、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联合组与度洛西汀组、巴戟天组比较,HAMD评分极显著下降(P<0.01);NIHSS评分、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度洛西汀与巴戟天寡糖胶囊对卒中后抑郁均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联合用药疗效和改善认知功能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曲唑酮联合心理治疗对海洛因依赖者脱毒期间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在改善成瘾者心理状况、防复吸等方面的作用。方法: 120例接受丁丙诺非维持治疗(BMT)的海洛因依赖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曲唑酮组、心理治疗组、曲唑酮+心理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前后,采用稽延性症状评定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海洛因渴求评定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分别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曲唑酮和心理治疗均能改善海洛因依赖者脱毒期间的焦虑、抑郁症状;与曲唑酮组、心理治疗组比较,曲唑酮联合心理治疗在改善焦虑、抑郁症状方面疗效更显著。心理治疗还可降低渴求、增加自我控制能力,而曲唑酮在降低渴求、增加自我控制能力方面则无明显疗效。结论: 曲唑酮联合心理治疗可有效控制海洛因依赖者脱毒期间焦虑、抑郁症状,并能增加海洛因依赖者自我控制能力,降低渴求,对预防复吸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曲唑酮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在海洛因成瘾者社区戒毒期的应用价值。方法:140例海洛因成瘾社区戒毒者随机分成4组,予曲唑酮联合认知行为治疗35例(T+P组),予单一曲唑酮治疗35例(T组),予单一认知行为治疗35例(P组),予单一社区戒毒管理35例(S组),疗程均为12周。于基线及治疗4、8、12周末,采用汉密顿焦虑评定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心理渴求评定量表(PCS)、压力知觉量表(CPSS)及尿吗啡阳性率进行临床疗效评估,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和实验室检查评定安全性。结果:4组治疗12周末共脱失15例,余下125例完成12周治疗。T+P组及T组在4、8、12周末HAMA、HAMD和PSQI评分与基线比较均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在4、8、12周末HAMA、HAMD量表评分与基线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量表评分在治疗8、12周末与基线比较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在12周末HAMA、HAMD和PSQI量表评分与基线比较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P组与T组、P组和S组组间在4、8、12周末PCS和CP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P组与S组组间在4、8、12周末尿吗啡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P组与T组组间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唑酮联合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海洛因成瘾者在社区戒毒期的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等精神心理症状,对提高社区戒毒模式管理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晓倩  郭风莲  沈伶俐  林勇 《金属学报》2015,20(12):1418-1422
目的: 探讨度洛西汀联合认知治疗对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慢性盆腔疼痛伴发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认知治疗+度洛西汀组与度洛西汀组各60例,两组均口服度洛西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心理治疗,观察6周。所有入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1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8分,度洛西汀组患者给予度洛西汀 60 mg/d 口服。治疗前、治疗后2、4、6周,两组患者分别进行HAMA和HAMD测评。结果: 治疗6周末,两组HAMA、HAMD、数字疼痛评分(NRS)减分率分别达到 68.32%、65.48%、55.93%以及 53.75%、63.45%、39.82%,两组比较HAMA、NRS减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度洛西汀联合认知心理治疗能显著提高慢性盆腔疼痛伴发焦虑、抑郁、疼痛的临床疗效,更好改善焦虑、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对度洛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的增效情况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建德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90例难治性抑郁患者,并招募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阿立哌唑联合度洛西汀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和度洛西汀治疗组(单药治疗组),经过4周治疗后分别评估两组患者之间疗效、不良反应的差异。对比两个治疗组用药前后及与健康对照组之间VEGF水平差异。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88.8%,单药治疗组有效率为8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联合治疗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单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641, P=0.624)。两个治疗组用药前VEGF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VEGF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VEGF水平低于单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治疗前VEGF水平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R=0.403,P<0.01),治疗前后VEGF下降水平与HAMD减分率呈正相关(R=0.330,P<0.01)。结论:阿立哌唑联合度洛西汀较单用度洛西汀对难治性抑郁症有更好的疗效,并可以显著降低外周血中VEGF水平。  相似文献   

8.
章晓英  王康  邬莎  郭鹏 《金属学报》2018,23(11):1292-1296
目的: 分析低剂量奥氮平控制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精神症状的联系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6例抗NMDAR脑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13例)行常规免疫治疗,观察组(13例)在上述基础上加服低剂量奥氮平,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状况,治疗前、治疗后1、2周分别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护士观察量表(NOSIE)、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判患者精神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OAS与NOSI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两组患者的MOAS与NOSIE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1、2周,观察组患者MOAS与NOSIE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A与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两组患者的HAMA与HAMD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1、2周,观察组患者HAMA与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低剂量奥氮平可显著改善抗NMDAR脑炎患者的精神症状,不良反应较少,但还需要临床更大样本验证。  相似文献   

9.
蔡江怡  刘耀  李嘉诚 《金属学报》2020,25(4):447-454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下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HA)治疗间质性膀胱炎(IC)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40例IC患者,简单随机化分为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各20例。常温组灌注液作用温度为37 ℃,高温组灌注液作用温度为43 ℃,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间质性膀胱炎问题评分(ICPI)、间质性膀胱炎症状评分(ICSI)、排尿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评分(QOL)、日排尿次数、最大膀胱容量、膀胱黏膜肥大细胞计数及免疫因子[白介素(IL)-6、IL-10]表达。结果:高温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ICPI、ICSI、VAS、SAS、SDS评分均低于常温组,治疗3个月后QOL评分高于常温组(P<0.05);高温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日排尿次数低于常温组,治疗3个月后最大膀胱容量大于常温组(P<0.05);高温组治疗3个月后膀胱黏膜肥大细胞计数低于常温组(P<0.05);高温组治疗3个月后膀胱黏膜IL-6、IL-10低于常温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37 ℃相比,膀胱灌注HA治疗IC,灌注液作用温度为43 ℃时,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最大膀胱容量与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膀胱黏膜肥大细胞、IL-6、IL-10有关。  相似文献   

10.
魏锋  王大禹  魏云海 《金属学报》2017,22(3):316-320
目的:探讨疏肝柴胡散联合胆舒胶囊和消炎利胆片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对照组给予胆舒胶囊2粒/次,3次/d,和消炎利胆片6片/次,3次/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肝柴胡散口服治疗,1剂/d。治疗1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腹痛、腹胀、纳差、恶心等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SAS)和自评抑郁量表(SDS)评价患者的不良情绪。 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78%(44/45),高于对照组的77.78%(35/45)(P<0.05)。试验组的腹痛、腹胀、纳差、恶心积分分别为(0.94±0.52)、(0.86±0.45)、(0.73±0.47)、(0.72±0.4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2±0.51)、(1.71±0.43)、(1.51±0.52)、(1.41±0.45)分(P<0.05)。试验组的不良情绪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42.64±7.35)、(32.37±7.0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31±8.62)、(48.41±7.11)分(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疏肝柴胡散联合胆舒胶囊和消炎利胆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剂量利培酮联合曲唑酮治疗海洛因成瘾脱毒期焦虑、抑郁情绪及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50例海洛因成瘾者随机分成3组,利培酮联合曲唑酮组50例(R+T组),予小剂量利培酮联合曲唑酮治疗,利培酮日剂量为1~2 mg,bid,早晚服用,曲唑酮日剂量50~200 mg,bid,早晚服用;利培酮组50例(R组),单纯予利培酮治疗,日剂量1~2 mg,bid,早晚服用;曲唑酮组50例(T组),单纯予曲唑酮治疗,日剂量50~200 mg,bid,早晚服用。疗程均为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评定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疗效评定,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和实验室检查评定安全性。结果: 3组治疗6周末共脱落21例,余下129例完成6周治疗。R+T组在2、4、6周末HAMA、HAMD和PSQI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4、6周末HAMA、HAMD和PSQI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4、6周末HAMA、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量表只在6周末评分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组与R、T组在2、4、6周末HAMA、HAMD和PSQI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TESS评分比较,治疗4、6周末,R+T组与T、R组间T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剂量利培酮联合曲唑酮能够显著改善海洛因成瘾者脱毒期的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12.
周严灿 《金属学报》2019,24(6):699-703
目的:探讨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接受阿戈美拉汀治疗,对照组接受文拉法辛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BDNF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3.33%,对照组有效率为62.2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HA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A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DN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DNF与HAMD、HAMA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HAMD减分率呈正相关(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显著降低BDNF水平,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莫亚莉  夏泳  刘义  陶云海  金曼 《金属学报》2017,22(9):1040-1044
目的: 探讨石杉碱甲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石杉碱甲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均治疗8周,在治疗前后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为疗效指标,以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韦氏记忆量表中国修订版(WMS-RC)评定认知功能,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0%)、痊愈率(50.0%)与对照组的(86.7%、4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HAMD-17、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HAMD-17、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研究组WCST中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总测验次数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WMS-RC中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即刻记忆及记忆商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后研究组WCST中随机错误数低于对照组,WMS RC中长时记忆、短时记忆、记忆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治疗后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石杉碱甲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者相当,能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明显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联合应用丙戊酸钠缓释剂治疗伴有激越、焦虑症状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同时伴有激越症状、焦虑症状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在SSRI的基础上联合丙戊酸钠缓释剂)和对照组(仅仅使用SSRI),每组4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4、8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评定量表(HAMA)、杨氏躁狂量表(YMRS)、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有2例失访脱落,治疗后1、2、4、8周的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是 28.9%(11/38)与 7.9%(3/38)、36.8%(14/38)与 13.2%(5/38)、50%(19/38)与 28.9%(11/38)、89.5%(34/38)与 52.6%(20/38)。对照组因副作用3例脱落、其中1例因转躁退出,治疗后1、2、4、8周的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是 21.6%(8/37)与 5.4%(2/37)、32.4%(12/37)与 8.1%(3/37)、43.2%(16/37)与 18.9%(7/37)、54.1%(20/37)与 32.4%(12/37)。两组治疗后1、2、4、8周末HAMD、HAMA、YMR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从治疗后第1周到第8周,各时点的3个量表评分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或 0.01)。不良反应总体发生数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丙戊酸钠缓释剂联合SSRI治疗某些伴有激越、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疗效优于单一使用SSRI,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盐酸帕罗西汀联合丹栀逍遥丸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抑郁症伴焦虑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20 mg/次,1次/d,根据病情逐渐以每周增加10 mg为阶梯递增,治疗剂量范围为20~60 mg/d)和丹栀逍遥丸(口服,6~9 g/次,2次/d)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盐酸帕罗西汀,两组连续治疗8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HAMA评分、HAMD评分、CGI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AMA、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8周后,实验组HAMA、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GI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8周后CG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期间,实验组嗜睡10例(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例(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口干、便秘、多汗、乏力、心悸、头痛等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帕罗西汀联合丹栀逍遥丸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的临床效果良好,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物联合短期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重性抑郁症对其急性期及远期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重性抑郁症患者共132例分为试验组(58例)与对照组(74例),试验组采用抗抑郁药和短期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急性期分别观察患者在治疗第1天、第1周末、第2周末、第3周末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分结果,用副反应量表(TESS)来评估治疗总的副反应情况,同时记录患者住院天数。随访期分别观察患者在治疗第6月末和第12月末的HAMD和WMS量表结果,并记录患者的复发率。 结果:试验组在第2周末和第3周末的HAMD评分要好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TESS总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住院天数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WMS评分上试验组在第3周时要差于对照组(P<0.05),但在第6月末和第12月末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在第12月内的复发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足量抗抑郁药治疗的同时联合短期MECT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既能迅速彻底地改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及远期复发风险,又能避免MECT治疗次数过多导致的认知功能损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