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脑功能连接分类方法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为了进一步提高脑功能连接的分类准确率,获得与疾病相关的鉴别性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原型学习与深度特征融合的脑功能连接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栈式自编码器从脑功能连接中提取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深度特征;然后利用原型学习在自编码器的各隐层中提取表示样本类别信息的距离特征;最后采用深度特征融合策略将这些距离特征融合,并将该融合特征用于脑功能连接的类别标签预测.在ABIDE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同类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具有较高的分类准确率,而且能够更加准确地定位与疾病相关的脑区.  相似文献   

2.
针对在超网络上提取局部脑区指标作为特征,忽视了全局的拓扑信息,继而影响网络拓扑的评估,降低分类器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脑功能超网络的多特征融合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抑郁症数据集上构建超网络,其次将局部脑区特征和子图特征进行融合。最后采用基于多核的SVM分类器进行分类。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选取28例正常被试和38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分类准确率,平均可达91.60%。获得的异常区域包括左侧舌回、左侧尾状核、左侧丘脑等重要的抑郁症病发区域。故而该基于脑功能超网络的多特征融合分类方法可以有效地用于分类正常人和抑郁症患者。  相似文献   

3.
提出共空间模式算法和脑网络拓扑属性融合的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特征,结合深度学习模型时序卷积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 network,TCN)对抑郁组和对照组进行分类。根据相位锁值构建电极通道间相位同步性功能网络,分析不同频段下两种类别的功能连接模式。采用多特征融合方法将共空间模式特征和脑网络拓扑特征结合起来,最后结合Fisher score特征选择方法和分类器依赖结构,得到低维高效的特征子集并应用TCN进行分类。在抑郁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静息态脑功能网络的社团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人脑的工作机制,提出将社团划分算法应用于人脑功能网络。利用功能磁共振(fMRI)采集28名健康被试静息态脑功能数据,构建了基于时间序列的脑功能网络;根据模块度和网络全连接理论对网络中的边数划定阈值范围,利用层次聚类算法和贪心算法对脑网络进行社团划分,实验结果证明两种算法的划分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人脑功能网络具有模块化结构;进而分析了脑网络社团结构在跨阈值范围内的差异化表现,提出了研究脑功能网络的边数有效阈值范围是180至320条边。挖掘脑网络的社团结构有助于研究脑病变机理,以辅助脑疾病的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5.
静息态功能脑网络在脑疾病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传统的功能连接网络分析主要集中在确定图上,忽视了大脑区域之间的不确定信息。基于此,对不确定脑网络进行了研究,该方法不需要进行阈值选择,而且可以更准确地对功能连接网络进行建模。同时,将频繁子图挖掘应用到了不确定图上,并提出了几种新的判别性特征选择方法。分类结果显示,基于不确定脑网络的磁共振影像分类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抑郁症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脑功能超网络已成功应用于脑疾病的诊断。在之前的研究中,集中通过改变超边的方法来改善超网络的构建,忽略了不同尺度的节点定义对脑功能超网络拓扑的影响。考虑到该问题,提出了基于不同尺度的脑区划分来进行脑功能超网络的创建,从而分析其对脑功能超网络拓扑和分类性能的影响。具体来说,首先,基于自动解剖标记模板,利用聚类算法和随机动态种子点的方法对大脑进行细分割;其次,基于每种节点规模下所得的平均时间序列,利用LASSO方法分别进行脑功能超网络的构建;接着分别提取功能超网络的多组局部特征(节点度、最短路径长度、聚类系数),并利用非参数检验和基于相关的方法选取每种节点规模下的差异特征;最后,分别利用支持向量机构建分类模型。分类结果显示,随着节点规模的增大,所构建的脑功能超网络分类准确率增高,在节点尺度1 501下,准确率高达95.45%。同时,多尺度融合的分类准确率优于任一尺度下的分类准确率,这表明不同尺度的节点定义会影响脑功能超网络的拓扑,在未来的脑功能超网络研究中,除了关注超边的构建方法外,应更加关注大脑划分方案的选择,而且多种基于大脑划分的尺度融合特征可以补充更多的分类信息,提高抑郁症与正常人的分...  相似文献   

7.
针对在低阶脑网络应用图论忽视了功能连接高阶动态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阶动态功能连接的图论网络构建方法(GNC-HodFC),提取高阶FC网络的图论特征以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和健康被试者进行差异性分析及分类。首先定义了表征高阶动态脑网络连接的图论节点和边;然后利用滑动窗相关技术提取低阶功能连接信息,提出平稳性判据,选取最优特征子集以构建图论的节点;最后提出自适应阈值策略对高阶动态功能连接信息进行选取以构建图论的边,最终完成高阶动态脑网络的图构建。实验结果表明,GNC-HodFC的平均分类准确率可以达到70.5%,优于其他三种对比方法,且患者组和健康组的图论特征中存在显著性差异,GNC-HodFC方法可以为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提供新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8.
冀俊忠  龙腾  杨翠翠 《控制与决策》2023,38(4):1092-1100
脑功能连接判别特征可以作为神经精神类疾病诊断的一种生物标记物,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对其进行识别是脑科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已有脑功能连接生物标记物的识别方法大都忽视了脑功能连接数据高维、连续、多噪声的特性对识别性能的影响,导致所得到的生物标记物的分类能力不强.对此,提出一种基于邻域决策粗糙集的脑功能连接生物标记物识别方法.首先,针对脑功能连接数据连续性和高噪声的特点,引入能有效处理连续和高噪声数据的邻域决策粗糙集来识别分类能力更强的脑功能连接判别特征作为生物标记物;其次,针对脑功能连接数据的高维特点,通过快速生成邻域和缩小特征搜索空间来保证邻域决策粗糙集识别脑功能连接生物标记物的效率.在ABIDE I和ADNI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获得分类能力更强的脑功能连接判别特征,有望为神经精神类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准确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准确地进行癫痫预测,提出基于特征融合的脑电通道选择算法。将样本熵、排列熵和方差特征根据脑电电极位置进行特征融合,融合特征作为脑电通道选择算法的输入进行癫痫预测。结果表明,融合特征在使用9个脑电通道的情况下得到96.74%的准确率和0.93的适应度函数值,远高于其他特征组合。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航空发动机剩余可用寿命(RUL)预测任务中代表性特征提取不充分导致RUL预测精度较低等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航空发动机RUL预测方法. 利用指数平滑法(ES)降低原始数据中的噪声干扰, 得到相对平稳的特征数据. 使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提取特征数据的时序特征, 利用多头注意力机制(Multi-attention)为时序特征赋予权重; 设计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Conv-LSTM)提取特征数据的时空特征; 提取特征数据的手工特征并使用Softmax函数计算权重. 设计一个特征融合框架将上述特征进行融合, 然后通过全连接网络回归实现最终RUL预测. 使用C-MAPSS数据集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 与Bi-LSTM等模型进行对比, 模型RUL预测精度更高, 适应性更好.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图论方法设置阈值等问题,采用最小生成树方法进行脑网络的构建。传统的分类方法是从脑网络中提取一些可量化指标用于分类,忽视了多个脑区之间的拓扑信息。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脑区特征和连接模式相结合的多特征融合的分类方法,利用不同类型的特征来量化不同的网络性能。结果表明,抑郁症患者的最小生成树更趋向于随机网络,且局部属性出现显著异常的脑区集中在边缘系统-皮层-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神经环路(Limbic-Cortical-Striatal-Pallidal-Thalamic, LCSPT)。此外,与单一类型特征的分类方法相比,多特征融合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分类精度。进一步分析表明,最小生成树方法可以用于抑郁症的辅助诊断;不同形式的特征表示方法具有信息描述方面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2.
司帅宗  赵海  于冲  刘晓  朱剑 《控制与决策》2019,34(7):1441-1448
人类脑功能网络的小世界拓扑组织形式能够促进信息在脑功能区域间以低能量成本和较短连接代价实现高效的转发与集成.然而,使用传统的小世界网络度量指标对人类脑功能网络的小世界特性进行判定时,存在着判定精确度不高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并考虑到人脑工作的高效率特性,提出基于网络效益的小世界度量指标(Efficiency based small world index,ESW).通过与传统的基于聚集系数、特征路径长度的度量指标以及新型的小世界指数sigma、omega进行对比,验证ESW对不同边密度和不同节点规模下仿真网络进行小世界判定的有效性.同时,对真实的人类脑功能性网络的小世界特性进行判定.首先,发现不同阈值下健康志愿者(Healthy volunteers,HV)真实脑功能网络小世界特性的变化规律;然后,通过对比分析HV与患有儿童精神分裂症(Childhood onset schizophrenia,COS)患者以及患有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者的小世界特性,发现COS患者以及ADHD患者的小世界特性明显减弱.关于人类脑功能网络小世界特性的研究,为相关研究人员从网络的拓扑组织形态探索人脑的工作与连接模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论文引用预测方法在特征稀疏时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异构特征融合的方法,可同时利用定长特征、引文网络特征和引文时序特征,有效提升了引用预测方法的精度。本文针对论文引用预测任务定义了引文属性网络,对3类异构特征进行建模;提出了面向异构特征融合的论文引用预测方法,使用图神经网络处理定长特征和引文网络特征,使用循环神经网络处理引文时序特征,基于多头注意力机制对提取到的异构特征进行融合并预测被引次数。在大规模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有效利用多种异构特征并缓解数据稀疏问题,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tr error,RMSE)比最好的基准方法降低了0.31。  相似文献   

14.
屈景怡  曹磊  陈敏  董樑  曹烨琇 《计算机应用》2020,40(8):2420-2427
针对目前民航运输业延误率较高,而传统算法难以解决高精度延误预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连接团簇网络(CliqueNet)航班延误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对航班数据和相关气象数据进行融合;然后,充分利用改进后的网络模型对融合后的数据集进行特征提取;最后,使用Softmax分类器进行航班离港延误各等级的高精度预测。模型的主要特点是:在团簇特征层的随机连接,以及在转换层引入通道和空间注意力残差(CSAR)模块。前者以更为有效的连接方式传递特征信息;后者则对特征信息进行通道和空间维度的双重标定,以提高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对融合数据进行预测,引入随机连接和CSAR模块后,新模型的准确率分别提高了0.5%、1.3%,最终准确率能达到93.4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传统的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的功能脑网络(FBN)研究是基于在整个扫描过程中FBN固定不变的假设。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FBN是动态变化的,而且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本文提出一种多任务融合最小绝对值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方法来构建静息态fMRI的动态FBN。 方法 提出的多任务融合Lasso方法可以在构建动态FBN时,保留网络的稀疏性及子序列的时间平滑性。具体来说,首先用滑动窗方法得到交叠的静息态fMRI子序列;然后用多任务融合Lasso方法联合地估计一个样本的所有子序列的功能连接从而构建动态FBN,用k均值聚类算法得到每类样本子序列的功能连接的聚类中心,并将所有类的聚类中心组成回归矩阵;最后根据回归矩阵求样本的回归系数,将其作为特征进行分类,验证多任务融合Lasso方法对动态FBN建模的有效性。 结果 采用公开的fMRI数据集来验证多任务融合Lasso模型构建动态FBN的分类效果。实验使用阿尔兹海默症神经影像学计划(ADNI)公开的fMRI数据集中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早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和健康被试3组数据,并用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来评估算法的分类性能。在3组二分类实验中,本文方法分别达到了92.31%、80.00%和84.00%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与静态FBN模型和其他传统的动态FBN模型相比,本文方法能取得更好的分类效果。结论 本文提出的多任务融合Lasso构建动态FBN的方法,能有效地保留网络的稀疏性和子序列的时间平滑性,同时提高算法的分类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为脑部疾病的诊断提供帮助。多任务融合Lasso模型可以用于动态FBN的构建,挖掘功能连接的动态信息,同时整个算法可以用于基于fMRI数据的脑部疾病的分类研究中。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的基于单一特征的植物lncRNA识别的局限性,提出了融合RNA序列的开放阅读框、二级结构以及k-mers等多特征方法,训练高斯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和梯度提升决策树3种经典的分类模型,并实现分类结果的集成,利用交叉验证对模型的性能进行了评估,整体性能优于目前较流行的CPAT、CNCI和PLEK预测软件,在拟南芥数据集上总体的准确率达到了89%。另外,基于内源性竞争规则以及RNA结构信息,分别对lncRNA-microRNA和microRNA-mRNA进行靶向预测、筛选,再通过整合预测数据建立互作网络,并对网络模块中的lncRNA进行功能预测。通过GO术语分析,对与mRNA相关的lncRNA可能参与的生物调控过程进行预测,推测它们的相应功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方法在表格结构识别问题中存在的先验知识依赖、鲁棒性不足、表达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融合边特征与注意力的表格结构识别模型——GEAN-TSR。首先,提出图边注意力网络(GEAN)并作为模型的主干网络,在边卷积结构的基础上引入并改进图注意力机制聚合图节点特征,解决图网络在特征提取过程中的信息损失的问题,提高图网络的表达能力;然后,引入边特征融合模块融合浅层图节点信息与图网络输出,增强图网络的局部信息提取能力与表达能力;最后,将门控循环单元(GRU)提取的图节点文本特征融入文本特征融合模块对边进行分类预测。在SciTSR-COMP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中,相较于目前最优的模型SEM,GEAN-TSR的召回率与F1值分别提升2.5与1.4个百分点。在消融实验中,GEAN-TSR采用特征融合模块后,所有指标都取得了最优值,验证了模块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GEAN-TSR能够有效提升网络性能,更好地完成表格结构识别任务。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特征提取单一,分类识别准确率低等现象,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提出了一种多维度特征加权融合的特征融合算法来提高运动想象脑电识别率。对预处理后的脑电信号进行小波包变换,提取其共空间特征、能量特征、边际谱熵特征以及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然后加权融合,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分类。为验证算法的合理性,使用BCI-IV Dataset 2a数据集对提出的特征融合算法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加权特征融合算法结合CNN分类器可以有效提高运动想象识别准确率。实验中,9位志愿者平均分类准确率达到75.88%,平均Kappa系数为0.70。  相似文献   

19.
现有的精神疾病分类模型仅采用脑网络的静态指标作为特征,忽略了脑网络的空间动态信息,导致分类性能不高。为克服这一局限性,提升分类模型的性能,提出了基于功能脑连接空间动态的分类方法。通过高维模板对脑连接进行空间动态分析,提取脑连接空间动态特征。利用统计分析进行特征选择,构建基于静息态功能脑连接的分类模型。通过对抑郁症患者与正常被试的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脑连接空间动态特征的分类准确率(83.0%)比传统采用脑网络的静态指标特征的分类准确率(77.8%)高5.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王鑫  高原  王彬  孙婕  相洁 《计算机应用》2019,39(12):3703-3708
针对早期轻度认知障碍(MCI)根据医学诊断认知量表评估极有可能无法判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模态网络融合的MCI辅助诊断分类方法。基于图论的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在神经影像领域的应用已得到广泛认可,但采用不同模态的成像技术研究脑部疾病对大脑网络拓扑结构属性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结果。首先,使用弥散张量成像(DTI)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数据构建大脑结构和功能连接的融合网络。然后,融合网络的拓扑属性被施以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选择具有显著差异的属性作为分类特征。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SVM)留一法交叉验证对健康组和MCI组分类,估算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分类结果准确率达到94.44%,相较单一模态数据法的分类结果有明显提高。所提方法诊断出的MCI患者在扣带回、颞上回以及额叶和顶叶部分区域等许多脑区表现出显著异常,与已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