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任婉文  张颖  龙森  毛洪京  陈树林 《金属学报》2015,20(11):1287-1292
目的: 探讨度洛西汀对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设计和跟踪随访研究,选择70例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口服度洛西汀片)和对照组(口服安慰剂),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2、4和6周末采用简易McGill疼痛量表(SF-0MP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并对试验组治疗6周末SF-MPQ疼痛分级指数(PRI)总分减分率≥50%者进入随访研究。结果: 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SF-MPQ、HAMD、HAMA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周末现有疼痛强度PPI,第2周、4周和6周末 SF MPQ、HAMD、HAMA各项评分试验组较对照组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例次较对照组高(P<0.05),但单个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共有17例患者PRI总分减分率≥50%者进入随访研究,随访3个月和6个月与治疗6周末各项评分变化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度洛西汀对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剂量利培酮联合曲唑酮治疗海洛因成瘾脱毒期焦虑、抑郁情绪及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50例海洛因成瘾者随机分成3组,利培酮联合曲唑酮组50例(R+T组),予小剂量利培酮联合曲唑酮治疗,利培酮日剂量为1~2 mg,bid,早晚服用,曲唑酮日剂量50~200 mg,bid,早晚服用;利培酮组50例(R组),单纯予利培酮治疗,日剂量1~2 mg,bid,早晚服用;曲唑酮组50例(T组),单纯予曲唑酮治疗,日剂量50~200 mg,bid,早晚服用。疗程均为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评定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疗效评定,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和实验室检查评定安全性。结果: 3组治疗6周末共脱落21例,余下129例完成6周治疗。R+T组在2、4、6周末HAMA、HAMD和PSQI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4、6周末HAMA、HAMD和PSQI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4、6周末HAMA、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量表只在6周末评分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组与R、T组在2、4、6周末HAMA、HAMD和PSQI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TESS评分比较,治疗4、6周末,R+T组与T、R组间T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剂量利培酮联合曲唑酮能够显著改善海洛因成瘾者脱毒期的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符合ICD-10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阿戈美拉汀组(n=58)和米氮平组(n=54),阿戈美拉汀组接受阿戈美拉汀治疗,米氮平组接受米氮平治疗,治疗持续8周,基线及治疗第1、2、4、8周末同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抑郁状况,同时用亚利桑那性体验量表(ASEX)评定患者的性功能,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末阿戈美拉汀组和米氮平组的HAMD 评分分别为6.9±3.7、7.8±3.4,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是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t=1.337,P=0.184)。治疗前阿戈美拉汀组和米氮平组男性的ASEX评分分别为13.5±3.3、13.0±3.1(t=0.825,P=0.411) ;女性分别为12.8±3.5、13.1±2.8(t=0.179,P=0.859),均没有统计学差异。治疗8周末阿戈美拉汀组男性、女性ASEX评分分别为10.8±2.5、10.5±2.4,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米氮平组男性、女性ASEX评分分别为18.2±4.5、19.1±4.1,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两组男性、女性研究对象间ASEX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末两组性功能障碍例数分别为8例(13.8%)和22例(40.7%),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χ 2=4.35,P<0.05)。结论: 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同时对抑郁症患者的性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曲唑酮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在海洛因成瘾者社区戒毒期的应用价值。方法:140例海洛因成瘾社区戒毒者随机分成4组,予曲唑酮联合认知行为治疗35例(T+P组),予单一曲唑酮治疗35例(T组),予单一认知行为治疗35例(P组),予单一社区戒毒管理35例(S组),疗程均为12周。于基线及治疗4、8、12周末,采用汉密顿焦虑评定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心理渴求评定量表(PCS)、压力知觉量表(CPSS)及尿吗啡阳性率进行临床疗效评估,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和实验室检查评定安全性。结果:4组治疗12周末共脱失15例,余下125例完成12周治疗。T+P组及T组在4、8、12周末HAMA、HAMD和PSQI评分与基线比较均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在4、8、12周末HAMA、HAMD量表评分与基线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量表评分在治疗8、12周末与基线比较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在12周末HAMA、HAMD和PSQI量表评分与基线比较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P组与T组、P组和S组组间在4、8、12周末PCS和CP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P组与S组组间在4、8、12周末尿吗啡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P组与T组组间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唑酮联合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海洛因成瘾者在社区戒毒期的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等精神心理症状,对提高社区戒毒模式管理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广泛性焦虑伴失眠患者在抗焦虑治疗(艾司西酞普兰)初期合用或不用右佐匹克隆对患者失眠、焦虑症状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广泛性焦虑伴有失眠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试验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右佐匹克隆治疗,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期为8周。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患者焦虑症状及疗效,用睡眠障碍量表(SDRS)评定失眠症状和疗效,同时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和实验室检查评估治疗安全性。结果: 试验组在治疗第1周末HAMA评分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在第2周末HAMA评分明显下降(P<0.01),试验组在治疗后第1、2、4、6周末HAMA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第8周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在治疗后第1、2、4周末SDRS总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试验组在第1、2、4周末SDR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更易发生头痛、口苦、口干、恶心及困倦感(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右佐匹克隆治疗广泛性焦虑伴失眠,有助于快速改善患者的失眠和焦虑症状,但副反应相对明显。  相似文献   

6.
莫亚莉  夏泳  刘义  陶云海  金曼 《金属学报》2017,22(9):1040-1044
目的: 探讨石杉碱甲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石杉碱甲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均治疗8周,在治疗前后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为疗效指标,以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韦氏记忆量表中国修订版(WMS-RC)评定认知功能,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0%)、痊愈率(50.0%)与对照组的(86.7%、4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HAMD-17、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HAMD-17、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研究组WCST中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总测验次数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WMS-RC中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即刻记忆及记忆商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后研究组WCST中随机错误数低于对照组,WMS RC中长时记忆、短时记忆、记忆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治疗后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石杉碱甲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者相当,能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明显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周严灿 《金属学报》2019,24(6):699-703
目的:探讨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接受阿戈美拉汀治疗,对照组接受文拉法辛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BDNF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3.33%,对照组有效率为62.2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HA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A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DN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DNF与HAMD、HAMA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HAMD减分率呈正相关(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显著降低BDNF水平,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盐酸帕罗西汀联合丹栀逍遥丸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抑郁症伴焦虑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20 mg/次,1次/d,根据病情逐渐以每周增加10 mg为阶梯递增,治疗剂量范围为20~60 mg/d)和丹栀逍遥丸(口服,6~9 g/次,2次/d)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盐酸帕罗西汀,两组连续治疗8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HAMA评分、HAMD评分、CGI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AMA、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8周后,实验组HAMA、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GI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8周后CG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期间,实验组嗜睡10例(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例(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口干、便秘、多汗、乏力、心悸、头痛等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帕罗西汀联合丹栀逍遥丸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的临床效果良好,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低剂量巴氯芬辅助治疗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56)和对照组(n=56)。对照组使用奥卡西平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低剂量巴氯芬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MD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SOD、GSH-Px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OD、GSH-Px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巴氯芬辅助治疗对三叉神经痛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度洛西汀联合巴戟天寡糖胶囊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10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三组,除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外,分别口服度洛西汀和巴戟天寡糖胶囊、联合度洛西汀和巴戟天寡糖胶囊,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i指数(BI)、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副反应状况。结果: 治疗8周后,度洛西汀组和巴戟天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度洛西汀组、巴戟天组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度洛西汀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极显著下降(P<0.01),巴戟天组显著下降(P<0.05);三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极显著下降(P<0.01),BI评分、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联合组与度洛西汀组、巴戟天组比较,HAMD评分极显著下降(P<0.01);NIHSS评分、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度洛西汀与巴戟天寡糖胶囊对卒中后抑郁均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联合用药疗效和改善认知功能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4例符合《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ICD)第10版》(ICD-10)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艾司西酞普兰组(n=38)和文拉法辛缓释剂组(n=36),治疗持续8周,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患者焦虑症状及疗效,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同时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和实验室检查评估治疗安全性。结果: 治疗1周末两组HAMA评分开始明显下降(P<0.01),第1、2、4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HAMA减分率明显高于文拉法辛缓释剂组(P<0.05),但是第8周末两组的减分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8周末两组的治愈率分别为 60.5%和 66.7%,有效率分别为78.9%和 86.1%,文拉法辛缓释剂组显著高于艾司西酞普兰组(P<0.01)。8周末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也均有明显下降(P<0.01)。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广泛性焦虑总体疗效优于艾司西酞普兰,但是艾司西酞普兰起效快于文拉法辛缓释剂,两者安全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周荣  李玮  胡万华 《金属学报》2018,23(4):434-439
目的:探讨颐脑解郁方治疗肾虚肝郁型帕金森病抑郁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对血清DA、5-HT、NE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肾虚肝郁型帕金森病抑郁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片治疗。研究组采用颐脑解郁方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估患者的抑郁状态。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评估患者帕金森病的病情。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明版(WHOQOL-BREF)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的水平。 结果:研究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UPDRS评分明显降低,WHOQOL-BREF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HAMD评分、UPDRS评分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DA、NE、5-HT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DA、NE、5-HT升高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颐脑解郁方治疗肾虚肝郁型帕金森病抑郁的疗效确切,能提高DA、5-HT、NE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坦度螺酮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98例伴有焦虑抑郁的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和莫沙必利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坦度螺酮口服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的FD症状、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DDQL)评分则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5.7%)显著高于对照组(63.3%)(χ2=6.49,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坦度螺酮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的FD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比索洛尔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微炎环境、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7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均行PCI术,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施予常规治疗,实验组于此基础施予比索洛尔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微炎环境及血液流变学等。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TNF-α、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及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molecula-1,sVCAM-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粘度、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浆粘度均比对照组低,而红细胞变性指数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均比对照组低,而左室射血分数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浓度及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水平均比对照组低,而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有助于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微炎环境、血液流变学及心功能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