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研究航电优化控制系统,针对目前综合航电火控系统提高研发质量的要求,在研究中大多只选取单个静态点数据来计算可信度值,不能较好体现系统可信度全貌的现状,采用了综合航电任务机仿真系统的评估方法.根据 VV&A 思想给出了综合航电任务机仿真系统可信度评估流程,从功能角度划分了可信度研究层次,建立了研究模型,并综合运用相似理论和模糊数学方法,提出了新的可信度计算公式,应用最小二乘法对动态变化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可信度值变化曲线.用改进方法对任务机连续计算投放点(CCRP)水平轰炸模型进行了仿真评估.结果表明,改进方法指挥战斗效果好,为任务机仿真系统可信度研究提供了一种较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飞机功能的增多以及设计需求的增加,航电系统逐步向综合化、模块化、开放式的方向发展.综合模块化航电(IMA)作为航空电子领域的重要发展成果,代表了现代航电发展阶段的最高水平.IMA核心处理机是IMA演示验证平台的核心,它能够为综合化航电系统及非航电系统提供通信、运算以及输入输出(I/O)资源.基于下一代航电IMA系统的架构以及总线技术开展研究,探索IMA系统的多核处理器应用及配套总线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下一代IMA演示验证平台,为IMA系统的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航空电子系统朝着体系化发展,依靠网络构建包含不同飞行器航电资源在内的多平台航电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综合利用不同飞行平台的资源,发挥不同平台资源的优势,利用协同提升执行任务的能力。多平台航电系统的资源管理和任务调度是其核心功能。为了仿真和验证多平台航电系统资源管理功能,进一步研究资源调度方法,对多平台航电资源建模方法和调度算法进行研究,解决了对多平台航电系统上硬件资源的合理调度问题,增加了任务接受率。首先,利用多层分级拓扑结构对多平台航电资源进行建模,并对多平台航电任务需求进行分析;其次在SST自适应调度算法的基础上增加传感器、优先级等因素,以达到更高的接受率目标,改进后的算法完成一系列任务请求对航电资源的需求分配过程;最后,利用CloudSim仿真实验环境实现改进后的算法,从不同场景对实验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算法相比于原始算法任务请求的接受率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机载航电系统仿真模型存在的问题,给出了XML数据模型描述的方法和特点,提出了以想定任务需求为仿真建模的驱动数据的方法,基于XML技术设计了想定任务-飞机-机载装备三层描述关系。分别给出了想定任务和航电系统仿真模型的组成、结构化语言描述、有向树模型及XML技术描述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规范的系统接口,为系统建模平台的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基础。最后,根据有向树和XML技术的特点,以节点和元素为基本单元,设计了XML文件数据访问的操作函数,形成系统建模平台的基础资源,利用设计的XML任务描述文件给出了航电系统仿真应用平台的设计架构。分析表明该方法用于航电系统仿真平台的建设将很大程度上提高仿真模型资源的重用性和共享性。  相似文献   

5.
ARINC653分区操作系统多核处理器任务调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电子架构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Integrated Modular Avionic,IMA)已成为主流航空电子系统,ARINC653作为航空电子设备IMA架构的标准应用接口,符合ARINC653标准的分区实时调度算法成为了航空电子系统领域研究的重点.多数分区实时调度算法针对的是单核处理器.如何在多核处理器环境中对任务进行高效的调度成为ARINC653多核任务调度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核负载比例轮转的调度方法,该方法以任务的负载比例计算任务权值,完成任务在多核处理器上的调度,从而满足多核分区操作系统的实时性要求.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是可行且高效的.  相似文献   

6.
航空电子综合系统动态品质分析涉及多目标跟踪、多目标攻击等一系列相关内容。本文研究了基于聚矩阵分解的多目标跟踪算法,基于微分对策和强迫奇异摄动建立了三维空战次最优火控模型。结合空空导弹模型以及驾驶员一操纵模型等,建立了一种符合实战情况的航空电子综合仿真系统。1:2多目标跟踪攻击仿真验证了航空电子综合系统的良好动态品质,从而为航空电子系统的评价以及顶层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AHP-Fuzzy的航电综合化仿真系统可信度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电综合化仿真系统的可信度研究越来越成为航电综合化仿真方面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对航电综合化仿真系统的可信度评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针对航电综合化仿真系统的具体特点,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航电综合化仿真系统的层次模型并确定各子系统的权重,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整个系统的可信度进行评判,充分体现评价因素和评价过程所固有的模糊性,比一般的评价打分等方法更符合客观实际,从而使得评价结果可信、可靠。  相似文献   

8.
层次分析法在制导仿真系统可信度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制导仿真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多步骤的仿真系统,该文通过对制导仿真系统进行VV&A分析,并且结合具体型号的制导仿真系统,最终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导仿真系统可信度评估指标体系;其次,通过对层次分析法的原理进行研究,该文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制导仿真系统可信度评估的方法和流程,并且利用此方法对制导仿真系统的可信度评估指标进行了综合,最终得到整个制导仿真系统的可信度.为了工程上的应用方便,编写了“制导仿真系统可信度评估软件”,并且利用此软件对某型号制导仿真系统的可信度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制导仿真系统可信度的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庞敏  张建东  刘明阳 《计算机仿真》2012,(4):112-115,129
航空电子综合系统是作战飞机的神经中枢,准确评估航电系统的效能对我国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用灰色白化权函数聚类法对基于1553B总线的航电系统进行效能评估。首先将1553B总线负载、延迟时间、总线使用效率三项指标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灰类,综合各指标的白化权函数和其隶属于不同灰类的权重得到航电系统聚类系数向量,然后由该向量中的最大聚类系数所属灰类来确定该航电系统的灰类等级。灰色白化权函数聚类方法为航电系统的设计和效能评估提供了重要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现役飞机的联合式航空电子综合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基于ICD库控制的总线仿真测试方法,从而为新机航电综合实验室建设和各类型测控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简单有效和降低成本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航空电子网络无法满足复杂战场环境下航空编队协同作战需求的现状,对综合模块化系统航空电子网络与软件定义网络进行介绍,从航空编队协同作战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传统航空电子网络架构在编队协同作战条件下的局限性。结合航空编队协同作战的信息交互需求,构建软件定义多平台航空电子网络架构,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该架构的数据平面与控制平面进行设计与描述。仿真结果表明,该网络架构可使信息接收平台在单位时间内获取的信息价值更高,并保证信息快速收敛于当前执行任务,为软件定义多平台航空电子网络应用于未来战场中的航空编队协同作战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为了辅助航空电子系统进行综合设计,提出了用Signal语言对新一代综合航电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和性能评估的方法。Signal语言是一种同步语言,它通过时钟推理机制来反映复杂系统的确定性、安全性、有界性等问题,能够直观地表示系统元素之间的约束关系及特性,通过构造同步实时评估模型来反映系统的实时性。基于ARINC653标准,对新一代模块化综合航电系统进行了建模仿真。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人在回路”和“硬件在回路”仿真系统规模大,实体多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仿真系统可信度评估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飞机虚拟维修训练系统不同层级的仿真模型的可信度进行分析,从而建立一种基于二级层次模型的复杂仿真训练系统的可信度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与专家评价法相结合的可信度评估量化方法,实现了对虚拟仿真训练系统的量化计算;在此基础上,利用典型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证明该方法对可重用复杂仿真系统实现精确地量化评估;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仿真系统的改进方向,对其提高仿真效果和实训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主观信任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开放网络环境下的电子交易存在的安全性、可信度低和信任评估难的问题,在文中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主观信任的度量与评估,提出了一种新型主观信任评估方法,即针对一个给定实体,根据不同用户对这一实体多个关键属性的评价,经过灰色关联度分析以及灰色聚类分析综合出对于此实体的总评价.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评价可信度未知的情况下,该方法可以较好地保留样本的完整性,提高了信任值的准确性,能够有效地遏制虚假评价对最终评价的影响,弥补了传统方法在客观性和可信性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电磁兼容性是航空电子系统(简称航电系统)计算机中一项重要特性。通常航空电子计算机是非常复杂且规模巨大的,涉及到多模块甚至多产品。在电磁兼容性的测试和验证过程中,即使各模块和子卡的电磁兼容性都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也并不意味着将各部分集成到整机平台上时,电磁兼容性一定能符合要求。因此,整机级别电磁兼容性和抗电磁干扰能力的检验和仿真论证要贯穿整个产品的论证和研发阶段。但是要考虑航电综合处理平台整机,甚至整个航电系统的电磁兼容性,需要综合考虑多模块、多产品之间的干扰,仿真难度非常大。利用对开关电源、核心电路的场扩散强度和外壳屏蔽效能等方面进行着重建模,介绍并实现了基于航电综合处理平台的整机级别的电磁兼容仿真。  相似文献   

16.
研究Android平台启动过程的安全隐患问题,由于启动时易受到攻击,影响系统的安全性.移动计算平台建立信任链的现行方法须要改变现有硬件架构,存在不易实现与推广问题.借鉴可信计算的思想,提出一种可信度量代理(trust measurement agent,TMA)的移动计算平台信任链构建方法,保证Android平台启动过程的安全、可靠.通过设计一个可信度量代理TMA作为软件TPM,实现硬件TPM在度量过程中的部分核心功能,在不改变现有硬件架构的基础上实现了信任链的构建与传递,逐级度量Bootloader、系统内核和上层关键应用程序的完整性,为移动计算平台底层提供了安全基础.仿真结果表明,上述信任链构建方法能够及时发现底层系统遭受的篡改行为,且对于系统性能影响较小,实现简单、易于应用.  相似文献   

17.
航电武器系统精度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航电武器系统完成空空和空地任务精度评估的需要,对航电武器系统评估系统进行了方案设计,建立了航电武器系统基于统计的评估数学模型、基于粗糙集神经网络算法的评估数学模型,设计并实现了航电武器系统评估软件。运用该软件对航电武器系统进行评估研究,根据不同的评估信号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估,仿真结果表明,算法是合理和有效的。评估系统已成功应用于航电武器系统的辅助设计、系统综合、性能在线测试、靶试评估和故障定位。  相似文献   

18.
综合航电开放式软件设计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合航电开放式软件设计技术是新一代航电系统支持平台机载实时容错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重点,它的设计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新一代综合航电系统的性能和成本.针对先进综合航电系统的特点、性能要求,对目前机载计算机软件系统存在的可靠性、安全性低,不易移植,成本高,层次分割不清晰,功能独立性差,对系统容错支持能力弱等缺陷,提出了"三层栈结构"的软件设计新思想,通过标准接口(物理接口和逻辑接口)使得层与层,模块与模块之间得以分开,实现了功能模块化、软硬件隔离性、软件的再利用性、可剪裁性、易维护性,以适应不断增长的航空电子系统任务能力需求,为新一代航电系统支持平台机载实时容错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开发、研制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作为分布式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DIMA)的基础和保障,在实现DIMA资源组织与系统重构、提升系统容错能力以及提高系统任务可信度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在梳理PHM技术内涵及DIMA体系架构的基础上,分析了DIMA任务组织和调度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DIMA面向任务需求的系统重构机制,给出了基于PHM的DIMA动态重构模型及重构策略,最后展望了PHM技术在航空电子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针对开放网络环境下的电子交易存在的安全性、可信度低和信任评估难的问题,在文中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主观信任的度量与评估,提出了一种新型主观信任评估方法,即针对一个给定实体,根据不同用户对这一实体多个关键属性的评价,经过灰色关联度分析以及灰色聚类分析综合出对于此实体的总评价。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评价可信度未知的情况下,该方法可以较好地保留样本的完整性,提高了信任值的准确性,能够有效地遏制虚假评价对最终评价的影响,弥补了传统方法在客观性和可信性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