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研究了冷镦钢40CrMoV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及表面处理对脱碳层深度和组织形貌的影响,并分析了表面脱碳随温度变化的演变机理。结果表明,冷镦钢40CrMoV在700~1 100℃加热时,其总脱碳层深度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750~850℃为完全脱碳层生成的敏感温度区间,其在800℃时达到峰值;保温时间的延长使得脱碳层深度进一步加深;表面车削处理后使总脱碳层降低50%,完全脱碳层得到恶化。对冷镦钢40CrMoV在工业生产中表面脱碳的控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T8碳素工具钢在热轧环节表面极易出现脱碳现象,脱碳后的热轧卷经后序冷轧易起皮、开裂,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及使用性能。为探明其表面脱碳规律,设计试验模拟加热过程,通过改变加热温度、保温时间等参数来开展研究。结果表明:T8碳素工具钢的脱碳层深度随时间的延长呈抛物线形不断递增关系,脱碳敏感度从950℃开始,出现脱碳;在950~1 100℃,脱碳层深度随温度上升呈线性增长;1 100℃时,温度越高脱碳层深度增长得越快;热卷温度应控制在950℃以下。  相似文献   

3.
戴成珂  赵刚  徐耀文  毛新平  韩斌  蔡珍 《钢铁》2016,51(7):60-64
 在实验室模拟CSP工艺的加热条件,对30CrMo钢进行试验,用金相法测量脱碳层厚度,用失重法对30CrMo钢的氧化层厚度进行估算,结合氧化烧损研究了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30CrMo钢的实际脱碳层厚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试验气氛为(体积分数,%)CO216.5、O20.8、H2O13、N269.7,加热温度范围为1 000~1 150 ℃时,30CrMo钢的实际脱碳层厚度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低于1 050 ℃时,脱碳层厚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高于1 050 ℃时,脱碳层由于氧化加剧而减少,1 050 ℃为脱碳敏感温度。  相似文献   

4.
利用加热炉、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钢帘线用热轧盘条SWRH72A中间坯表面脱碳情况,分析了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及冷却速度对脱碳层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温度800℃时,SWRH72A基本不发生脱碳;加热温度 850℃时,脱碳层深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900℃保温时SWRH72A表面为完全脱碳;保温时间越长,SWRH72A脱碳层深度越大。脱碳深度与保温时间的平方根成线性关系。生产时应尽量降低加热温度,缩短高温段的保温时间,事故时尽量避开900℃待温;控冷工序提高冷却速度,以降低二次脱碳程度。  相似文献   

5.
摘要:硬线在加热、轧制等过程中会发生表面脱碳,严重影响工件的性能。通过等温加热实验,研究了加热温度和碳含量对硬线60、70和82B钢表面脱碳层类型和深度的影响,及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对弹簧钢60Si2MnA表面脱碳类型和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温90min后,60钢在700~750℃时仅存在完全脱碳层,在850~900℃时仅存在部分脱碳层,其完全脱碳层深度随温度增加而逐渐减小,部分脱碳层则相反。70钢仅在850~900℃时存在部分脱碳层。82B钢的脱碳层深度随着温度增加先增加后减少至消失,然后又逐渐增加。硬线在碳含量处于γ单相区时主要发生部分脱碳,且深度随碳含量的升高而增大;碳含量处于α+γ两相区时主要发生完全脱碳,且深度随着碳含量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弹簧钢60Si2MnA的完全脱碳层深度随着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增大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6.
采用金相显微镜、洛氏和显微硬度计对40Mn钢链片淬火硬度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淬回火试样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因素。结果表明,40Mn钢链片淬回火后表面脱碳300μm左右时,表面洛氏硬度只有HRC 16.8;脱碳66~84μm时,表面洛氏硬度约为HRC 30,表面洛氏硬度随脱碳层的增加而急剧降低。较高的淬火加热温度能促进马氏体转变,回火组织更粗大,从而提高淬火硬度。40Mn钢热轧状态容易形成带状组织,带状组织在热处理时增加奥氏体化难度,从而影响淬硬性。理论计算40Mn钢的Ac_3点为795℃,6 mm厚度的试样淬火所需最小保温时间约为7 min。  相似文献   

7.
试验过程模拟武钢CSP均热炉的加热条件,分别研究加热温度、保温时间、炉内气氛对弹簧钢50CrV4表面脱碳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50CrV4钢脱碳厚度随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保温时间为30和60min,加热温度低于1050℃时,脱碳层厚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高于1050℃时,脱碳层由于氧化加剧而减少,1050℃为脱碳敏感温度;O_2+CO_2+H_2O+N_2混合气氛比O_2+CO_2+N_2和H_2O+N_2降低脱碳层厚度更加明显。结合氧化模型和菲克第二定律,建立并修正了脱碳计算模型,利用试验数据验证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在实验室模拟现场加热炉加热过程,在CO_2、O_2、H_2O、N_2体积分数分别为16.5%、0.8%、13%、69.7%的混合气氛下对75Cr1钢加热保温。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加热温度(975、1 050、1 125、1 200℃)和保温时间(10、20、30、40min)对75Cr1钢脱碳的影响规律。并与菲克第二定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脱碳层深度随着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当温度为1 200℃时,增幅明显变大;975℃时的实测值接近理论值,1 050、1 125、1 200℃时,实测值远小于理论值;扩散系数修正后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9.
用箱式电阻炉研究了不同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弹簧钢60Si2Mn A脱碳层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脱碳层深度增加,加热温度1 000℃时,脱碳层最大,而随保温时间的增加脱碳层增加速率变缓。调质处理后试样的疲劳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夹杂物和脱碳层的存在导致了试样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10.
利用S60/58507型高温热重分析仪研究了加热温度对42CrMo钢脱碳的影响,分析了脱碳组织形貌规律,对传统脱碳模型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总脱碳深度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加热温度为900℃时,42CrMo钢表面出现完全脱碳层和部分脱碳层,当温度为950℃及以上温度时,42CrMo钢表面只出现部分脱碳层。部分脱碳层中铁素体沿晶界分布,形成网状铁素体组织。由于合金元素的作用,传统的脱碳模型不能适用于42CrMo,修正之后的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42CrMo钢的总脱碳深度。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基于PPTP的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的相关概念、工作原理以及在阿姆瑞特防火墙上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2.
褚燕华 《包钢科技》2007,33(2):51-52,64
电子商务流程的易变性对工作流系统提出了增加柔性的要求.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商务的柔性工作流系统结构,并给出了其在电子商务中的一个具体应用网上购物的例子.  相似文献   

13.
镁合金表面磷化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了一种适合镁合金磷化处理的磷化液配方,并对传统的磷化工艺进行了改进,得到的镁合金磷化膜不仅致密、均匀,而且与基体金属之间有很好的附着力,因此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4.
聚氨酯泡沫上化学镀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给出了聚氨酯泡沫的粗化和化学镀镍工艺参数;研究了对化学镀镍沉积速度影响的因素,发现温度、还原剂和金属镍盐浓度是主要影响因素,随着温度的升高及还原剂与镍盐浓度的增大,镀速增加。化学镀镍后经电镀、热解和热处理制得泡沫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紫铜基体采用超音速喷涂自溶性合金并进行热处理,使紫铜与自溶性合金界面产生微冶金结合区,从而增强结合力。  相似文献   

16.
The surface treatments on CdSe wafers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SEM, XPS and micro-current test instrument. The relations between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CdSe wafers and surface topography,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nge of surface composition by etching is beneficial to decrease leakage current. Meanwhile, the increase of oxygen on surface caused by passivation can largely decrease leakage current. When passivating time is 40 min, the wafers surface appears smooth and compact, which will decrease the density of surface state, the optimal electrical property of the wafer is therefo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17.
Comments on J. Radford's (see record 1974-26503-001) reflections on introspection as event and process and argues that they reflect prevalent misconceptions and distortions of the behaviorist view of the status of introspection in psychological inquiry. (PsycINFO Database Record (c) 2010 AP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8.
19.
结合生产实际介绍了冷轧机轧辊边部啃伤的现象及成因,并提出预防轧辊啃伤的措施,为冷轧机生产操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Alist of 11 "troublesome, unanswered questions about gifted children, questions for which the lack of experimental answers is probably directly interfering with such children's receiving optimum guidance in homes, schools, and the community." (PsycINFO Database Record (c) 2010 AP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