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小时内诊断病原体(细菌)对临床治疗十分有用.本文介绍DNA探针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扩增技术以及荧光法等在临床实验室快速诊断试验中的应用,并就如何提高其敏感性和排除假阳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检测人乳头状病毒(HPV)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收集160例无妇科临床症状的女性,采用液基细胞学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PV感染,同时采用细胞病理学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两组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费用和时间。结果①与液基细胞学相比,荧光定量PCR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②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时间长于液基细胞学(P=0.036),虽然荧光定量PCR法费用高于液基细胞学,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8)。结论对于HPV的早期筛查,与液基细胞学相比,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分别用mecA基因PCR扩增法、PBP2a胶乳凝集试验法、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和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的13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榆测.结果 mecA基因PCR扩增法显示阳性79株,阴性56株;PBP2a胶乳凝集试验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2%和100.0%;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9%和96.4%;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9%和62.5%.结论 PBP2a胶乳凝集试验法和头抱西丁纸片扩散法与mecA基因PCR扩增法的检测结果高度一致;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特异性低,不再适用于MRSA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小儿哮喘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P.结果 84例患儿阳性27例,阳性率为32.14%;病程在7天内者,阳性率为19.51%;病程超过7天者,阳性率为44.1 8%;两组阳性率经卡方检验有差异性(χ2=5.86 P<0.05).结论 在儿童喘息性疾病中应重视MP感染.PCR技术用于检测MP,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标本易于采集等优点,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重PCR检测在儿童肺炎细菌性病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7月在我院就诊的300例肺炎患儿,收集患儿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提取DNA,利用多重PCR扩增14种呼吸道病原菌靶基因,统计分析多重PCR检测儿童肺炎细菌性病原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从300例标本中,细菌培养出184株病原菌,阳性率为61.33%(184/300)。经多重PCR扩增检测118例样本呈阳性,阳性率为39.3%(118/300)。对14种病原菌多重PCR的敏感性为51.6%,特异性为68.6%,符合率为58.9%。多重PCR对SPN检出率(15.7%,47/300)高于培养(5.7%,17/300)(P0.05);联合检测细菌性病原检出率为80.67%(242/300),联合检测显著提高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结论多重PCR技术对肺炎链球菌检测的敏感性较高,联合检测能提高儿童肺炎细菌性病原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检出携带vanA基因耐万古霉素溶血葡萄球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本院万古霉素敏感性减低葡萄球菌的流行情况,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 分别采用菌谱分析法、万古霉素脑心浸液平板筛选法从临床分离菌株中筛选万古霉素敏感性减低葡萄球菌,并以琼脂稀释法、E-test法检测其最低抑菌浓度(MIC),以PCR方法检测耐药基因(van,mecA).结果 检出32株异质性万古霉素耐药葡萄球菌(h-VRS),1株万古霉素耐药溶血葡萄球菌(VRSH),对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MIC分别为256μg/mL和128μg/mL.33株万古霉素敏感性减低葡萄球菌均检出mecA基因,32株h-VRS中均没有检出van基因;从VRSH菌株中检出vanA基因,该菌株从临床标本中检出,比较罕见.结论 万古霉素耐药葡萄球菌在我国已经出现,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注射毒品者中常见肝炎病毒感染,作者分别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酶免疫法(EIA)对含有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和丙型肝炎病毒(HCV)RNA的注射器及含有抗HBV核心抗体和抗-HCV的注射器进行测定,并模拟注射器的使用以确定这些方法的敏感性.结果表明,PCR的平均敏感性:测HBV为0.082μl血液,保存时间对其敏感性无影响;测HCV为0.185μl血液,保存时间大于8个月,敏感性下降9倍,而对18SrRNA的敏感性无影响.EIA法的平均敏感性:测HBv为0.185μl血液,保存时间大于8个月,敏感性下降5倍;测HCV为0.023μl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PCR法与培养法在检测解脲支原体中的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选取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来自我院诊治的158份样本,并对其进行了PCR法和培养法测试比较,以对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进行比较。结果 PCR法检出阳性率为70.3%;培养法检出阳性率为43.0%。经配对计数和χ2检验,PCR法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培养法(P<0.05)。结论 PCR较培养液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值得在实验条件较好的医疗机构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核酸DNA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8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4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水进行结核杆菌DNA检测,同时涂片镜检与培养,并对3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8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4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水荧光定量PCR阳性率分别为56.2%、27.5%;涂片镜检阳性率分别为16.2%、0.0%;结核培养法阳性率分别为37.5%、2.5%.结论 荧光定量PCR技术较传统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尤其对涂片染色与结核培养阴性的结核病具有更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振华  王和 《贵州医药》2004,28(2):103-105
目的 检测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的IS986和embB基因序列,了解结核分支杆菌及其药物敏感性的基因检测同Bactec-460自动检测系统的相关性。方法 用Bactec-460检测系统对获自肺结核患者的8株临床分离菌和1株质控菌进行菌种及EMB药物敏感性的鉴定,采用PCR和PCR—DS技术对菌株进行IS986和embB基因检测和序列分析。结果 8株临床分离菌经Bactac-460自动检测系统鉴定为结核分支杆菌,其中7株对EMB敏感、1株耐药,质控株耐药。各分离菌株及质控株PCR检测出IS986和embB基因序列,符合率100%。1株临床分离耐药株embB基因的第306位密码子发生突变,1株敏感株embB基因的第278位和279位密码子有突变,其余6株敏感菌及质控株未发现序列改变,符合率77.8%。结论 PCR扩增是一种快速、敏感、特异性的结核分支杆菌鉴定方法,鉴定结果同Bactec~460 TB捡测系统一致。结核分支杆菌对EMB耐药性的形成同embB基因突变有关。Bactec-460TB系统检测药物敏感性可发生漏诊或误诊,可能造成药敏结果与临床治疗效果不一致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PCR法和液体培养法检测支原体结果与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原体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研究表明,支原体感染与不孕不育、早期流产、慢性前列腺炎等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目前实验室用于检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方法主要有PCR法和液体培养法,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其中PCR法阳性检出率高,而液体培养法可同时检测支原体体外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用药等特点而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一种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变异rtI233V的方法 .方法 参照GenBank收录的HBV基因逆转录(RT)区序列设计PCR引物,根据HBV RT区rt233位野生型和变异犁的序列,分别选择Bst1107I和Bsp1407I两种内切酶.以rtI233V变异株及野毒株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PCR产物分别用Bst1107I和Bsp14071两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观察酶切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条带变化.并以变异型和野生型质粒的不同配比,分析该检测方法 的敏感性.结果 本研究建立的PCR-RFLP方法 可同时检测野毒株和rtI233V变异株.PCR扩增后,野毒株和rtI233V变异株的PCR产物长度均为255 bp.以Bst 11071酶切,野毒株质粒的PCR产物可以切成75 bp和180 bp两段,rtI233V变异株PCR产物的长度保持不变.以Bsp1 4071酶切,rtI233V变异株质粒的PCR产物可以切成75bp和180bp两段,野毒株质粒的PCR产物长度保持不变,测序结果 与上述结果 一致.敏感性检测表明,此方法 至少可检出标本中10%的变异株.应用此方法 检测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筛选出2例rtI233V变异患者.结论应用PCR-RFLP方法 可检测rtI233V变异,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用于HBV变异rtI233V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端粒酶检测在胸腹水脱落细胞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端粒末端重复序列 (PCR TRAP)技术结合ELISA法检测胸腹水脱落细胞的端粒酶。结果 在恶性胸腹水中端粒酶阳性率显著高于染色体多倍体检查的阳性率 (P <0 0 1)。结论 胸腹水端粒酶检测可提高单纯细胞学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 ,在恶性肿瘤的诊断上为临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实时定量方法(PCR)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疱疹病毒的检验效果,并做出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3月来皮肤性病门诊确诊的患者190例,其中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患者140例分为观察组,分别采用实时定量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对患者的血液以及分泌物、疱液进行检测,得出两种方法的结果阳性检查率。结果 140例患者分泌物、疱液中检测出的阳性率实时定量方法为87.2%,ELISA为44.8%,在血液标本中检测出的阳性率PCR为30.4%,ELISA为59.5%。对照组为50例,属于非疱疹病毒感染患者。结论 PCR在分泌物中检测出的结果比ELISA的检测率更高,PCR更具临床使用价值,不仅节省了时间,为疱疹病毒的诊断赢得了治愈的良好时机,其特异性好、敏感性强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PCR不适合在血液中检测。  相似文献   

15.
聚合酶链反应(PCR)是扩增小量 DNA和RNA的最有力的工具,并广泛应用于核酸研究领域。然而RNA很容易因RNA酶的污染而降解,并且,在进行PCR扩增之前.RNA必须用逆转录酶反转录成 DNA,因此,RNA检测的敏感性一般比DNA低两个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万古霉素敏感性减低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对-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以及万古霉素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采用含61tg/mL万古霉素脑心浸液琼脂从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中筛选万古霉素中介葡萄球菌和万古霉素耐药葡萄球菌;采用菌谱分析法筛选异质性万古霉素耐药葡萄球菌:E-test法和琼脂稀释法检测其MIC值;PCR技术扩增mecA,aac(6')/aph(2'),aph(3)-Ⅲ,tetM,vanA.vanB和vanC基因,并对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 从100株临床分离葡萄球菌中检出7株异质性万古霉素耐药葡萄球菌,并从部分菌株中检出耐药基因,mecA,aac(6')/aph(2'),aph(3')-川基因检出率分别为85.7%,57.1%和85.7%,没有检出tetM,vanA,vanB和vanC.对PCR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BLASTn比对分析,与已登录基因库的相同基因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结论 同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相似,万古霉素敏感性减低葡萄球菌携带多种耐药基因,耐药表型与基因分析支持该菌株多药耐药,该类菌株的检测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向膜杂交技术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支杆菌(TB)DNA的价值。方法:用PCR反向膜杂交技术检测522例结核及60例非结核患者临床标本中的TB-DNA,同时用培养,抗酸染色涂片及常规PCR法作对照。结果:PCR反向膜杂交法阳性率为80.6%(411/690),培养为18.1%(125/690),镜检为13.95(96/690),常规PCR为59.6%(411/690),PCR反向膜杂交法与常规法比较(P<0.001),差异有显著意义。PCR反向膜杂交法阳性检出率高于常规PCR(P>0.05),但差异无显著意义;该技术假阳性为零。结论PCR反向膜杂交技术检测临床标本中TB-DNA具有快速、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为结核病的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一种新的病原学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MRSA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基因同源性,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K-B法检测临床分离MRSA对16种抗生素的敏感性,PCR法检测mecA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FGE)检测MRSA基因同源性.结果 21株MRSA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和青霉素100%耐药,对喹诺酮类耐药率相对较高,未发现MRSA对利奈唑胺、替考拉林和万古霉素耐药.21株MRSA的mecA基因全部阳性且它们的基因同源性差.结论 本院临床分离的MRSA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高,应规范临床用药,加强MRSA耐药性监测.临床分离MRSA基因同源性差,未发现医院内克隆传播.  相似文献   

19.
三种分子生物学方法诊断手足口病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三种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临床手足口病标本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优缺。方法采用一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巢式PCR和实时RT-PCR(Real-time RT-PCR,RRT-PCR)三种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临床手足口病标本,分别计算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率差异的显著性。结果住院及重死病例以EV71感染为主,轻症病例以柯萨奇A组16型(CA16)感染为主;一步法RT-PCR检测EV71病原的阳性率与另外两种差异均有显著性,另外两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巢式PCR及实时RT-PCR检测能显著提高检测的敏感性,一步法RT-PCR可以用在病毒株的鉴定及分析中。  相似文献   

20.
巨细胞病毒感染3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15例诊断为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病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发现:(1)315例中有176例在生后14天内即发现有CMV感染;(2)CMV分离、CMV-IgM和CMV-PCR三种诊断方法中CMV-PCR方法临床诊断敏感性最高,且可对多种标本进行检查;(3)CMV宫内感染常引起先天缺陷,尤以神经系统先天缺陷率最高;(4)对14例病儿随访发现CMV可在体内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