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石生产是以颗粒石灰和焦炭为原料,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电石。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废弃物,如石灰粉、焦炭粉、高含 CO的密闭电石炉气、高温含尘半密闭电石炉气、电石渣等,同时一般的电石生产企业为了保证石灰的质量,都配套有石灰窑,石灰窑在生产石灰的过程中,会排出大量的富含 CO2的石灰窑气。   以往的电石生产企业,都是将这些废弃物直接排放、扔弃或低价销售。如浙江巨化电石有限公司,前几年将密闭电石炉排出的高含 CO的密闭电石炉气直接燃烧排放,将富含 CO2的石灰窑气直接排入大气,石灰粉、焦炭粉、烟囱灰低价销售,有…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5月2日15时,伴随着出炉机器人将1#炉2号炉眼捅开,红色的熔融电石顺着炉舌流淌进电石锅,神木市电石集团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电石出炉机器人调试开炉成功。电石出炉机器人项目是该公司结合并购重组神木电石  相似文献   

3.
电石是由焦炭与石灰按一定的配比混合后在电石炉内于高温条件下熔炼而成,并放出一氧化碳: CaO 3C 高温 CaC_2 CO 为了降低电耗、回收利用CO、改善生产环境,在电石炉上加装水冷的炉盖、下料管等,便构成密闭电石炉。它是现代先进的电石生产装置,其优点是开放式电石炉无法比拟的。但是,如果电极操作不当或炉内翻电石,都有可能烧坏水冷设备,造成向炉内漏  相似文献   

4.
电石的化学名称为碳化钙。工业电石是由生石灰和碳素原料在电炉内高温条件下,按照化学方程式: CaO+3CCaC_2+CO-4.66×10~5焦耳(1)而制得的。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生成一摩尔的电石,就副产一摩尔的一氧化碳,以一氧化碳为主体构成了密闭电石炉的尾气,一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能源。由敞开式电石炉演变到全密闭电石炉生产电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电石生产厂中,从电石炉排出的熔融状态电石,是放置在空气中靠长时间自然冷却固化的。这种让大量热能任意散失的工艺是不合理的。其主要缺点是:(1)熔融碳化钙固化时放出的溶解热(潜热)和固化后降温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显热)均未被回收利用。而  相似文献   

6.
山西三维集团公司2000年投资新建了一台25000kVA密闭式电石炉,又称3^#电炉。自2002年到2003年,在生产过程中电石炉内电极外围经常发现有空洞现象出现,空洞内聚集着炽热炉气,使炉内空洞不断扩大,炉内料层结构时常遭到破坏,电极不能深人炉内,电石生产成绩下降;同时由于炉气不能均匀放出,形成炉内局部压力、温度过高,时有烧坏设备和烧塌炉眼现象,如不及时处理还容易烧坏炉壁,从而缩短了电石炉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全密闭加热法制电石是以生石灰和焦炭为原料,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贮存、石灰破碎、焦炭干燥、电石生产、固态电石冷却、破碎、储存以及电极壳制造、炉气净化回收和石灰烧制等几个部分,并可分大体划分为原料处理、配料、电石炉反应制电石和尾气处理4个单元。  相似文献   

8.
传统电石生产以块状生石灰和块状焦炭为原料,在电石炉内电热高温(2000℃以上)作用下完成电石熔炼反应。均混预热电石熔炼新工艺以低阶煤粉和生石灰粉为原料,增加压球和热解工序,以期获得降低成本和节能降耗效果。本文建立了两种工艺的能质平衡模型,分别对两种工艺在相同电石出炉条件下进行物质流和能量流的模拟,探讨新工艺的能源替代效果;基于(火用)流和(火用)单价,建立了热经济学成本分析模型,对比两种工艺的热经济特性。结果表明,在新工艺中,每吨电石需消耗低阶煤粉810.0kg,热解过程产生副产能源206.2kg,其碳质能源的净消耗与传统工艺耗量(583.5kg焦炭)基本相当,新工艺具有“以煤代焦”特性;热解出炉球团的物理热通过热送热装直接带入电石炉,可节约加热电耗约11.2%,具有“以热代电”的按质用能效果;传统工艺和新工艺的吨电石热经济学成本分别为2208元和1919元,新工艺电石成本下降主要源于电力消耗降低、副产气净产量提高和低阶原料替代,其贡献度分别为8.7%、6.0%和3.5%;新工艺的设备成本偏高,其热经济性优势会在后续工艺推广中逐步展现。  相似文献   

9.
2007年7月10目10时20分左右,某电石厂电石车间1#电石炉发生一起因炉内料面塌陷,致使电石炉内高温炉气夹杂着炽热的生料和熟料从炉面推料孔喷溅而出,造成3人重度烫伤、3人轻度烫伤事故。  相似文献   

10.
电石是生产乙炔的主要原料,是由生石灰和焦炭在电石炉内反应生成的.衡量电石质量的主要指标是发气量,采用发气量低的电石生产乙炔,会造成生产成本增加、机器磨损严重、辅材用量增加、排渣量增加、乙炔损耗加大、电石渣后续处理困难;所以提高电石发气量是提高电石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日前从中国电石工业协会获悉:目前,我国从国外引进的近20套电石生产装置由于种种原因难以正常运行;而占总生产能力三分之二的国产装置属于国家明令限制淘汰的开放式电石炉。因此,业内有关人士指出,迅速提升我国电石工业技术与装备水平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相当一部分电石生产企业里,使用氧气吹眼出炉。在现场首先看到的是在电石炉出炉操作台附近,氧气瓶横七竖八象炮弹林立;吹氧管好似长蛇布阵。使人感到缺乏安全。然而人们将出炉吹氧视为正常操作,而将吹氧材料列入预算,纳入生产成本。出炉工上班把准备吹氧工具做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有时因吹氧工具、材料准备欠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电石生产过程及炉内各区的结构和化学反应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电石生产过程的物料传输模型和热化学计量模型。结合电石生产实际,对电石生产的能量状况进行了模拟。研究表明,电石生产的基本能量需求为2716 kWh,料面温度和炉气温度对电石生产的能耗影响很大,炉气温度每增加1℃,电耗增加0.25 kWh/t。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海吉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电石炉的所有电气设备分为:①电石炉的上料部分,包括电振机、皮带、环形加料机等;②电石炉的电源部分,包括各种变压器、配电柜等;③电石炉的控制部分,包括电极的压放及电极的升降等;④电石炉的辅助部分,包括各种风机、除尘机、电葫芦等。以上分类排序也表示这几大环节影响电石炉正常生产由轻到重的顺序。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电石生产是在电石炉内用电能转换成热能,然后再用热能把炉料加热到反应温度,使炭素原料中的碳原子与生石灰中的钙原子化合生成电石。生产过程中,电石炉二次短网的主要设备集电环、导电管(垂直)、鄂板、形环等  相似文献   

16.
《煤化工》2016,(3):62-65
过程平衡对冶炼系统正常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以电石冶炼反应关系为基础,对典型密闭式电石炉冶炼过程进行建模研究,得到与过程相关的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数据;并通过该模型研究了出炉温度、物料参数对冶炼工序电耗的影响。结果显示,冶炼过程能量消耗主要表现在电石反应热、电石显热、冷却水吸热和副反应上;为提升冶炼效率、降低电耗,应严格控制原料质量并稳定电石出炉温度。  相似文献   

17.
《煤化工》1979,(4)
粉煤气化系属同向气化过程。同向气化的特点决定了: 1.原料煤必须磨成细粉,粒度越小越好。 2.必须使用纯氧以获得高温,保证气化反应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在炉内实际上进行的是一种火焰反应。 3.生成的煤气离开反应区时温度很高,因此废热回收很重要。 4.带出物中不可避免地含有残炭,煤的活性对此影响极大。 5.在高温下煤中灰分呈熔融状态排出,因此对气化炉内衬耐火材料要求严格。  相似文献   

18.
1988年底由我厂引进,负责设计、安装、指导试车投产的2500吨/年开放式电石炉在宁夏吴忠市化工厂建成。各项工艺指标达到了80年代先进水平。现为该装置的主要技术参数作一论述,与同行共同探讨。一、反应原理电石生成的基本反应是由石灰和碳素材料在电石炉内于高温条件下化合而成。但实际上生成电石的反应过程是相当复杂的,电石炉不但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场所而且也是一个电磁感应和能量交换的场所,反应所需热量由电能转换之。  相似文献   

19.
<正>在电石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原料中含有一定量的Fe_2O_3、SiO_2等杂质,其会在高温条件下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矽铁。电石渣中的矽铁中硅含量较低,铁含量较高,具体成分取决于原料中的杂质含量,并随电石的品质不同而变化较大。1现状分析~([1-3])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人工作业正逐渐被自动化操作所替代。电石法PVC生产时,一般依靠人工筛选的方式完成电石渣中粗颗粒矽铁  相似文献   

20.
SC室工况与改进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peratingConditionandOptimizationofRSP-SCChamber我公司2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采用了带四级预热器的RSP预分解技术。因分解炉存在问题,致使大量煤粉出炉燃烧,造成三级、四级预热器挂料,甚至粘结堵塞,出炉物料CaCO3的分解率个足80%;后经改造将分解炉的MC室由原来的8.7m接高到17m,虽有好转,但有时仍有较多的煤粉出炉燃烧,影响生产。为此我们又做了一些改善SC工作状况的尝试,现对此谈一点肤浅的认识。l炉内工况分析l.1RSP炉的工作特点要充分发挥RSP炉悬浮分解的优点,必须使风、煤、料在炉内混合分布均匀,这样.煤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