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保证安全钻井、提供储层参数、进行产能分析,进而提高录井服务的质量,该文对后效数据的处理与应用做了一些探讨。考虑了钻具、气体浮力等因素对油气上窜速度的影响,推导出新的油气上窜速度、油气渗浸速率公式,并在此基础上反演出油气层位置。这对现场准确应用后效数据,指导平衡、欠平衡钻井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后效气录井油气上窜速度的准确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瑞强 《录井工程》2010,21(4):14-16
通过后效气录井能够判断地层流体性质和在一定时间内钻井液侵入情况,可以间接地对储集层进行评价分析,但后效气录井使用常规的油气上窜速度计算方法常常无法得到准确的数据。在新疆等工区进行试验发现,利用总泵冲数方法精确计算从开泵到后效气显示出峰之间的迟到时间,可以对油气上窜速度计算方法进行改进,不仅能够较准确地确定油气层的归位深度,并可利用油气上窜速度等数据指导钻井井控工作,保证钻井安全施工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3.
油气上窜速度计算方法的改进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气上窜速度反映了钻开油气层能量的大小,其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钻井施工的井控安全,也与评价和保护好油气层有密切的关系。为了确保施工井控安全和后效原始资料准确,针对目前施工现场油气上窜速度计算方法不统一、误差大等问题,结合现场实际,通过对油气上窜速度计算中存在误差原因的分析,从如何确定关键计算参数出发,提出了完善油气上窜速度计算的具体方法和措施。该方法经过一年来近50口井的现场试用,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以在钻井施工现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油气上窜速度计算方法的修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气上窜速度对于钻井和井下作业施工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但是用已有的迟到时间法公式计算新疆油田深井、超深井的油气上窜速度存在误差。根据油气在钻井液中运移的规律分析认为,原有公式中钻井液静止时间是引起误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使求出的油气上窜速度更加准确,提出用油气上窜时间代替钻井液静止时间,并介绍了对油气上窜速度计算公式的修改。通过在新疆油田近50口井的现场实际应用,表明该计算方法正确可靠,效果明显,为钻井和井下作业安全施工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循环钻井液气测录井资料即后效气测录井资料在录井资料的解释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正确计算油气上窜高度和上窜速度是循环钻井液资料解释应用的关键。由于传统的循环钻井液气测录井资料解释应用时忽视了钻井施工起下钻钻具对静止钻井液的排替影响和起下钻过程中全井段钻井液静止时间的不同,以致不能客观反映油气上窜高度和油气上窜速度,也就不能客观地反映地层的原始油气信息,甚至会起到误导作用——当油气层对应的静止钻井液因排替作用上返时可能被误认或者夸大为油气上窜。为发挥该项资料在气测解释和井控指导中的应用价值,从分析传统的解释和应用方法入手,首先分析被排替的钻井液在井筒环空内的上返情况,通过计算等体积钻井液在井筒内静止时的等量深度,还原钻井液静止时气侵顶部深度位置;其次通过分析起下钻作业的井下状态,得到不同深度静止钻井液的实际静止时间,进而结合实钻气测录井资料,求得准确油气上窜高度和上窜速度,认识不同深度静止钻井液所受地层气侵程度。大庆油田13口井校正前后数据对比与应用分析表明,校正后的数据可靠性好,解释符合率高。  相似文献   

6.
油气上窜速度的计算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庆河 《录井技术》1998,9(3):12-15
该推荐了一种新的油气上窜速度计算公式,认为该公式可使计算结果更准确,并对上窜速度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阐明了上窜速度在合理调整钻井液密度,保护油气层,保障钻井安全施工,对油气层物性、产能做定性评估,验证随钻监测地层压力梯度的误差大小等方面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研究精确计算油气上窜速度为目的,基于对影响油气上窜速度计算值精确性的因素和国内现有"油气上窜速度计算方法"的分析,提出了计算油气上窜速度的新方法——实测迟到时间法。该方法在应用于后效气钻头下深迟到时间实测时,用电石代替有色固体材料作指示剂,其优点是以气体指示剂做气体的迟到时间,消除了用固体指示剂测迟到时间时由于重力下沉、岩屑床等因素影响造成的测定结果大于气体迟到时间的弊端,能更真实准确地获得钻头下深的气体迟到时间,同时对全烃初始峰取值时间做出了经验定义(即全烃基值2倍左右的时间点)。通过对理论迟到时间法计算油气上窜速度公式中全烃初始峰显示时间的准确确定和用实测迟到时间代替理论迟到时间,发现用实测迟到时间法计算出的油气上窜速度更符合实际。在吐哈油田12口井84次后效气录井应用表明,实测迟到时间法比理论迟到时间法计算的见油气显示时间误差可缩小25%左右。应用该方法计算过程简单、结果准确,最大限度地排除了影响计算油气上窜速度值精确性的因素,而且其迟到时间值为实际测得,故该方法可以推广应用于不同井型和不同井身结构的后效气录井作业中。  相似文献   

8.
该文推荐了一种新的油气上窜速度计算公式,认为该公式可使计算结果更准确,并对上窜速度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阐明了上窜速度在合理调整钻井液密度,保护油气层,保障钻井安全施工,对油气层物性、产能做定性评估,验证随钻监测地层压力梯度的误差大小等方面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简要分析了传统的迟到时间法、容积法计算油气上窜速度的主要不足,提出了一种用相对时间计算钻井及井下作业施工中油气上窜速度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一次下钻测量记录未受油气侵钻井液和受油气侵钻井液的两个显示时间,就能计算油气上窜速度,解决了一般开发井不测量迟到时间和传统计算方法中数据取值一致性差、精度低的问题。推导出了等直径井眼与复合直径井眼不同情形的油气上窜速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钻井现场计算油气上窜速度的传统公式(迟到时间法)由于忽视了井眼内钻具体系对油气液面上升的影响,造成计算结果与实际相差偏大。通过对现场实际情况及传统计算公式的分析,提出了修正的油气上窜速度计算公式。从而使钻井液密度的调整更趋合理,有利于保护油气层。  相似文献   

11.
油气上窜速度是现场进行油气层评价和井控安全评估的重要参数。在南海东部海域深水作业过程中,使用常规油气上窜速度计算方法,发现计算结果会产生较大误差。通过使用泵冲数与容积相结合的方法,并在开启增压泵的情况下引入有效泵冲数,解决了增压泵开启对油气上窜速度计算的影响。通过在南海东部多口深水井的现场实际应用表明,该计算方法正确可靠、效果明显,为钻井和井下作业安全施工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油气上窜速度的现场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维民  胡耀德 《海洋石油》2002,(2):63-64,19
完井作业中测量油气上窜速度极为重要 ,文章叙述了一定条件下现场采用累计泵冲数法代替迟到时间法计算油气上窜速度。  相似文献   

13.
现场录井过程中,准确计算油气上窜速度为指导钻井安全、检验地层压力提供了重要依据。新计算方法考虑了下钻过程中钻具的排替作用对油气上窜高度的影响和其它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油气上窜速度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油气层被钻穿后,地层中的油气以扩散、渗滤两种形式进入井筒液柱并沿液柱上窜,现场通过对后效气测录井资料的分析可以对已钻油气层的地层原始压力、储层的物性等方面进行定性的评价,为下步勘探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在准确计算油气上窜速度及高度的前提下,可以利用该项数据合理选择钻井液性能参数实现近平衡钻进,达到既保证井下安全又能保护油气层的目的。在新探区,充分利用后效录井资料还可以检验地层压力预测结果是否准确,随钻地层压力监测的效果如何等。  相似文献   

15.
葡萄花油田北部地质情况比较复杂,钻调整井时出现未钻至油层就发生油气水侵、井涌等复杂情况,不仅影响钻井施工,而且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依据相关资料,对油气水上窜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注水井套损时间、高压注水时间与油气水上窜距离之间的关系。通过确定油气水上窜井区。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井下复杂情况发生,提高了开发效果和钻井效率,为该区安全快速钻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气测后效油气上窜高度计算方法完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气测后效录井是对储集层流体动态进行及时观测的有效手段,有利于保证钻井安全、保护油气层。但以往后效检测中油气上窜高度的计算方法存在一定误差,经分析研究认为,是钻具对钻井液排替因素的影响所致,针对此问题提出了新的校正上窜高度方法。通过现场试验应用证实,该计算方法准确可靠,提高了后效录井资料品质,为指导钻井安全施工、检验地层压力预测准确度和随钻监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录井工程》2021,32(2)
油气上窜速度是现场录井的重要参数之一,随着深井和超深井的开发,传统的迟到时间法和容积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因此提出了一种计算油气上窜速度的方法——分段判定累计泵冲法。分段判定累计泵冲法可以有效解决深井在起下钻过程中分段循环时油气上窜速度的准确计算问题。经过在实际中的应用论证,该方法可以在青海油田区块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在现场计算油气上窜速度过程中,由于井身结构以及钻具组合较为复杂,通过解方程的方法计算上窜高度计算量大。为此,介绍了一种油气上窜高度计算方法,考虑钻具排替的影响,采用VB.NET编程语言实现油气上窜速度的计算,将复杂的求解过程交给计算机来处理。经过若干口井的计算结果对比发现,通过程序代码可以更高效而又准确实现油气上窜速度的计算,为现场录井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便利。  相似文献   

19.
油气上窜速度是涉及井控安全的一项重要参数,其计算过程涉及的各项参数取值必须精准无误,才能确保油气上窜速度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油气层深度、钻头位置、开泵时间、见显示时间、静止时间等数值均可直接从录井实时数据和各项资料记录中读取,而迟到时间参数却因频繁变排量导致无法直接有效取值,影响了油气上窜速度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分析影响迟到时间准确取值的浮阀和泵排量变化两方面因素,并采用扣除灌水眼背景值法和平均排量法计算出平均迟到时间,实现了多种排量下油气上窜速度计算中迟到时间的精准取值。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频繁变排量工况下迟到时间无法准确取值的难题,为油气勘探过程中井下安全和井控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油气井钻探过程中一旦发生井控事件往往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不可估量的社会影响。油气层起下钻过程中井控事件多发,确定安全起钻的条件是起钻前井控工作的第一道关口,对于油气井井控工作意义重大。通过对不同层级、不同地区的典型井控标准的分析,结合现场施工,对以油气上窜速度确定安全起钻条件是否合理进行了探讨。仅以油气上窜速度判定是否满足起钻条件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提出在其他起钻条件满足现有井控标准的前提下,油气层井段起钻前先进行溢流检查,然后根据气测录井全烃峰值及全烃曲线变化情况综合判断,最后再以计算的油气上窜速度作为参考,确定是否满足起钻条件。现场施工过程中,可通过科学合理的判断起钻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井下无井控风险,以及因油气上窜速度过高不能起钻的情况,同时也能确保起钻过程中的井控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