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试验研究胶原三肽(CTP)对NIH3T3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采用"D-半乳糖皮下注射制备小鼠衰老模型",取受试小鼠皮肤测定羟脯氨酸(HYP)含量,观察皮肤胶原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CTP能增强NIH3T3细胞活性,显著增加皮肤胶原蛋白含量。这告诉我们,CTP有助于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从而加强皮肤胶原蛋白的合成,最终增加皮肤中胶原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κ-卡拉胶寡糖对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分泌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传代培养后加入不同浓度的κ-卡拉胶寡糖作用,应用细胞计数法,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κ-卡拉胶寡糖对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法检测κ-卡拉胶寡糖对皮肤成纤维细胞分泌Ⅰ型、Ⅲ型胶原蛋白的影响。结果 12.5μg/mL 100μg/mL范围内,各组κ-卡拉胶寡糖对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均有一定促进增殖作用,其中以100μg/mL时最为显著(P<0.01)。用25μg/mL和50μg/mLκ-卡拉胶寡糖处理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Ⅰ型胶原蛋白分泌明显增加(P<0.05);12.5μg/mL 100μg/mL范围内,各组κ-卡拉胶寡糖均显著促进Ⅲ型胶原蛋白分泌(P<0.05)。结论κ-卡拉胶寡糖能有效促进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分泌。  相似文献   

3.
探讨驴骨胶原蛋白对成纤维细胞(NHDFs细胞)增殖、迁移和I型胶原蛋白分泌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作用通路.通过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法、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法和划痕实验,研究驴骨胶蛋白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分析驴骨胶原蛋白作用于成纤维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4.
胶原蛋白作为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与细胞的增殖、分化等密切相关。为探究制备具有促进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功能的马鹿茸胶原蛋白肽的适宜工艺条件,本研究以马鹿茸为原料,采用Alcalase和胰蛋白酶进行酶解,以水解度、多肽得率和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NHDF细胞)增殖率为目标值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适宜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马鹿茸胶原蛋白肽适宜制备条件为:先在底物浓度1%,酶底比2%,p H 9.0,温度60℃条件下采用Alcalase进行酶解;再在底物浓度1%,酶底比6%,p H 8.0,温度42℃条件下采用胰蛋白酶酶解,酶解产物最终水解度为21.7%,多肽得率是86%,细胞增殖率为22.75%。Alcalase-胰蛋白酶双酶分步水解马鹿茸胶原蛋白可获得促进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率较高的胶原蛋白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透明质酸胶原蛋白冰糖燕窝饮品的安全性及改善皮肤水分的功能。方法 采用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Ames试验、30 d喂养试验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 通过人体受试试验, 评价其对人体皮肤水分改善情况。结果 透明质酸胶原蛋白冰糖燕窝饮品经口最大耐受剂量(maximum tolerated dose, MTD)大于20.00 g/kg?BW, 相当于人体推荐剂量的200倍, 属无毒级,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Ames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30 d喂养试验各剂量组血常规指标、血生化指标于空白和酪蛋白对照组比较, 无显著差异(P>0.05); 人体试验中试验组皮肤水分提高约10.54%。结论 透明质酸胶原蛋白冰糖燕窝饮品具有改善皮肤水分的功能, 且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3款含胶原蛋白肽饮品对衰老小鼠的皮肤改善作用及抗氧化作用。方法 采取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模型, 正常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模型组和产品组每天对小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120 mg/kg。各组小鼠每天按0.1 mL/10 g体积灌胃, 模型组及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 产品组灌胃相应体积样品, 连续8周, 各实验组剂量16.7 mL/(kg·d)。分别检测皮肤羟脯氨酸和透明质酸含量, 血清、肝脏、心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 小肠和结肠的pH、短链脂肪酸含量。结果 相对于模型组, 3款胶原蛋白肽饮品均能提高衰老模型小鼠皮肤透明质酸和羟脯氨酸的含量、提升衰老小鼠的抗氧化能力(P<0.05), 表现为提高血清、肝脏、心脏的SOD和GSH-Px活性, 以及降低MDA浓度, 且3款饮品中以UKDNA胶原蛋白肽饮品的效果最好。对小肠、结肠内容物pH和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 SCFAs)含量检测显示, 3款饮品能提高结肠环境pH并对异丁酸、正戊酸以及总短链脂肪酸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含胶原蛋白肽饮品可能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来改善衰老皮肤中透明质酸和羟脯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7.
比目鱼皮胶原寡肽功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凤杰  赵征 《食品科技》2006,31(5):130-132
比目鱼皮中的胶原蛋白经蛋白酶水解后得到了分子量较小的短肽,利用飞行时间质谱测定其分子量的分布范围,结果表明该水解物的分子量主要集中在0.6~1.8kDa。对该胶原寡肽的功能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胶原寡肽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具有抑制活性,其半抑制浓度为1.65mg/mL,而且分子量越小的组分对ACE的抑制效果越好。涂抹和投食的小鼠动物实验都表明该胶原寡肽还能促进皮肤胶原的合成,涂抹剂量为5%时,P<0.01。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黑咖啡提取物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skin fibroblast,HSF)胶原蛋白合成及衰老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SF细胞,通过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筛选黑咖啡提取物安全剂量;实验分为样品组和空白对照组,用ELISA技术检测黑咖啡提取物对细胞中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ColⅠ)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 MMP-1)含量的影响,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技术检测黑咖啡提取物作用后细胞中ColⅠ和MMP-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黑咖啡提取物可抑制HSF细胞中MMP-1合成(P0.05),促进ColⅠ合成(P0.05);使ColⅠ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而MMP-1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结论黑咖啡提取物通过促进ColⅠ和抑制MMP-1表达,对胶原蛋白代谢具有改善和调节作用,可延缓皮肤衰老。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胶原蛋白多肽-铬(Ⅲ)(CPCC)螯合物提高糖尿病小鼠免疫功能的机制.通过腹腔注射四氧嘧啶造小鼠糖尿病模型,观察胶原蛋白多肽-铬(Ⅲ)螯合物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血细胞染色观察中性粒细胞,用单项琼脂扩散免疫试验测定小鼠抗体,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小鼠外周血细胞因子IL-2、IL-6,TNF-α等指标.结果表明,胶原蛋白多肽-铬(Ⅲ)螯合物可以促进小鼠分泌的IgG抗体明显增加,增强细胞因子IL-2和TNF-α的分泌,降低IL-6的分泌.胶原蛋白多肽-铬(Ⅲ)螯合物能活化免疫细胞,恢复和改善小鼠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小鼠机体的免疫力,一定程度地减轻四氧嘧啶的毒性作用,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黄线狭鳕鱼皮胶原蛋白肽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改善作用,通过建造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模型,以制备的黄线狭鳕鱼皮胶原蛋白肽为研究对象,选用低剂量(200 mg/kg)、中剂量(400 mg/kg)和高剂量(800 mg/kg)胶原蛋白肽灌胃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模型,对皮肤抗衰老作用进行研究。通过测定小鼠皮肤中的水分、胶原蛋白、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含量、小鼠血清和皮肤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以及对小鼠皮肤组织形态学的观察,评价黄线狭鳕鱼皮胶原蛋白肽抗衰老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黄线狭鳕鱼皮胶原蛋白肽可以显著提高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皮肤的水分、胶原蛋白、HYP 和HA 的含量,其中高剂量胶原蛋白肽组的效果最显著。此外,黄线狭鳕鱼皮胶原蛋白肽能显著增加衰老小鼠血清和皮肤中SOD、CAT 活性、提升GSH-Px 活性,并有效抑制MDA 的产生。通过病理切片观察小鼠皮肤组织形态,发现黄线狭鳕鱼胶原蛋白肽能有效减轻因衰老引起的皮肤粗糙、松弛、胶原纤维减少、排列障碍等现象。综上,黄线狭鳕鱼皮胶原蛋白肽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有明显改善作用,有效延缓皮肤的老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肠衣作为食品包装材料,对维持肉制品的品质、延长货架期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肠衣需求量的增加,天然肠衣市场供不应求,为人造肠衣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机会。其中人造肠衣包括塑料肠衣、纤维素肠衣和胶原肠衣。在加工过程中每种肠衣都体现出各自的特点同时存在不同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人造胶原肠衣在可食性、收缩性、黏着性等性能方面与天然肠衣相似,在资源稳定性和食品安全性等方面优于天然肠衣。胶原肠衣兼有天然肠衣和人造肠衣两者的优点,因此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前景。本文在综述了肠衣类型的基础上,对比了国内外胶原肠衣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胶原肠衣的制备方法,并对胶原肠衣尤其是水产胶原肠衣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对胶原肠衣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对4种鱼骨进行胶原蛋白提取与纯化,对羟脯氨酸含量测定确定胶原蛋白含量,对胶原蛋白的黏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鱼骨胶原蛋白分子量主要分布均在80.0ku以上,增大胶原蛋白溶液浓度和添加10%以内丙三醇和乙醇都能使胶原蛋白溶液黏度增加;pH对胶原蛋白的黏度影响很大,pH4时,黏度最大;NaC1和CaC12的存在都会引起胶原蛋白溶液黏度下降。  相似文献   

13.
Summary. Vertical starch gel electrophoresis was used to separate components of neutral salt soluble (NSS) and acid soluble (AS) collagens, and of eucollagens, from muscle, skin and tendon of bovines of different age. The relative proportions of the separated components were assessed spectrophotometrically.
The electrophoretograms indicated that the greater difficulties of extraction which distinguish AS from NSS collagen reflect a greater measure of cross-bonding between the α chains of the former.
They also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a marked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components having intra molecular cross bonds, in both NSS and AS collagens and in the three tissues studied, between the 5th and 9th month of gestation. In older animals there were also indications of an enhanced degree of inter molecular cross bonding.
Such changes help explain the increased toughness of the meat from older bovines despite a lower percentage of collagen.  相似文献   

14.
胡建平 《食品科技》2012,(11):141-148
以鱼鳞为对象,采用胃蛋白酶在酸性(乙酸、盐酸、柠檬酸)条件下进行酶解得到胶原蛋白进行性质研究。探讨酸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及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并对酶解得到的胶原蛋白冷冻干燥提纯进行性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提取率高低依次为乙酸>柠檬酸>盐酸,其中乙酸提取各因素影响效应为乙酸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试验方案为乙酸浓度0.6mol/L,提取温度36℃,提取时间6h,料液比1:30,此时羟脯氨酸含量为2.7522mg/mL,提取率73.32%。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胶原蛋白的溶解性很好,乳化性则是盐酸提取最高59.6%,乳化稳定性都较好,而吸油性、起泡性则为乙酸提取最佳,分别为3mL/g,90%。  相似文献   

15.
用甲基丙烯酸酐改性胶原蛋白,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所得的胶原蛋白乙烯基化改性条件为:温度50℃,反应时间2h,甲基丙烯酸酐的用量为1.5mL。通过核磁(^1H-NMR)和红外光谱(FT-IR)对乙烯基化改性前后的胶原蛋白进行表征,证明胶原蛋白被成功改性并在其分子链上引入C—C双键。并对3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胶原蛋白G1、G2和G3进行乙烯基化改性,发现小分子质量的胶原蛋白改性得到的乙烯基胶原蛋白的取代度较大。  相似文献   

16.
不同鱼鳞胶原蛋白黏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种鱼鳞为原料,用胃蛋白酶提取鱼鳞胶原蛋白,对胶原蛋白的分子量与不同条件影响下的黏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条件下制得的胶原蛋白分子量,鲤鱼主要分布约在94·0kDa以上,草鱼主要分布在约70·0kDa以上,鲫鱼主要分布约在65·0kDa以上,鲢鱼鱼鳞胶原蛋白分子量主要分布约在60·0kDa以上。鱼鳞胶原蛋白的黏度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H在3~4之间时,四种鱼鳞胶原蛋白黏度最大;NaCl与CaCl2对四种鱼鳞的胶原蛋白黏度的影响都呈现出相同的趋势,两者都使胶原蛋白黏度随其浓度增加而减小,但CaCl2对黏度的影响比NaCl的影响幅度变化大;四种鱼鳞胶原蛋白的黏度随丙三醇和乙醇的浓度增加而增加;鲢鱼胶原蛋白变性温度约为26℃,鲫鱼胶原蛋白变性温度约为23℃,草鱼胶原蛋白变性温度约为22℃,鲤鱼胶原蛋白变性温度约为24℃。  相似文献   

17.
胶原在皮肤替代物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淑贤 《中国皮革》2005,34(1):8-11
综述了以胶原为基质的皮肤替代物的研究现状 ,并比较了胶原凝胶、胶原海绵、胶原膜及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特点及应用性能 ,探讨了以此为基础的永久性皮肤替代物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以骨胶原蛋白为原料,采用微波酸处理辅助酶解制备胶原蛋白肽,以水解度及抗氧化能力为指标确定最佳水解条件。通过比较实验确定最佳微波酸处理条件为:微波功率510W作用270s;通过对酸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及碱性蛋白酶水解结果比较,确定中性蛋白酶水解产物的水解度及ABTS、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优化中性酶最佳酶解条件为:酶与底物比10%,底物浓度4%,反应温度55℃,pH7.0。结果表明,与单独酶解相比,微波酸处理能够使骨胶原蛋白酶解时间缩短1/2,水解度上升3.2%,产物的ABTS、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提高8.7%和3.1%。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猪皮不溶性胶原的可溶化率和可溶化物的结构,分别比较了猪皮和牛皮两种试样。由于动物的年龄不同,胶原的性质变化显著,不溶性胶原在pH7.5、60℃水中加热时,4个月龄猪皮和幼牛皮在1h可溶化60%,22h可溶化90%,但1年龄猪皮和成牛皮可溶化率减少30%~40%。用20℃2mol/L氯化钙或45℃1mol/L尿素使其溶化时的可溶化率也有类似的现象。不溶性胶原用胃蛋白酶处理后,由于动物年龄差异引起的可溶化率差别明显减小,猪皮80%以上,牛皮60%以上可溶化。这种可溶化物的SepHarosecl-4B凝胶过滤图谱与胃蛋白酶未处理区比较,显示α成分的比例显著增加,而且猪皮的这种变化较牛皮更大。  相似文献   

20.
研究CTP(胶原三肽)的抗氧化功效并与两种大分子胶原肽进行比较.体外试验采用螯合Fe2+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方法;体内试验采用"D-半乳糖皮下注射制备小鼠衰老模型",以受试小鼠SOD和GSH-PX活力、MDA含量为检测指标,考察CTP等胶原肽产品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下,CTP螯合Fe2+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均高于对照产品;在相同剂量下,胶原三肽能显著提高衰老小鼠体内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并优于对照产品.与大分子胶原肽相比,胶原三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