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3 毫秒
1.
为避免在施工场地加工钢筋这一传统模式所存在的弊端,结合郑州新田印象商业中心项目,验证了钢筋集中加工模式在施工效率、施工成本、工程质量等方面的积极效果。从钢筋集中加工场地布置、机械选型和设备、管理流程等方面,分析并总结了钢筋集中加工的措施,并从项目管理、钢筋管理、劳务管理等3个方面总结了相关经验,可为钢筋集中加工模式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角部钢筋锈蚀引发混凝土保护层开裂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角部钢筋非均匀锈蚀膨胀引发的混凝土保护层开裂行为,提出了角部钢筋的非均匀锈胀模式.并将混凝土视为由骨料、砂浆和界面过渡区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建立了混凝土细观随机骨料模型.以施加非均匀径向位移方式来表征钢筋锈胀对周围混凝土的力学作用.基于该方法对钢筋非均匀锈蚀引发的混凝土保护层开裂行为进行了细观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已有文献中试验结果的良好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另外,对比了宏观均质模型和细观非均质模型下不同角部钢筋锈胀模式导致的混凝土保护层开裂模式;并探讨分析了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对保护层开裂模式以及钢筋锈胀压力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3.
任彧  徐沛韬 《福建建筑》2022,(10):47-52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合足尺试验的方法,对国内常用钢筋桁架类型进行施工阶段的屈曲分析。通过对12个桁架组合梁模型的计算,探讨国内外常用钢筋桁架受力模式的区别,确定了A型钢筋桁架的屈曲失效模式,及钢筋桁架高度对组合梁的刚度和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分析结果用于计算钢筋桁架上弦杆的屈曲长度和计算长度系数μ。  相似文献   

4.
由于分散生产、专业化程度不高 ,钢筋工程长期以来一直是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一个工序。本文探讨了实现钢筋工程专业化施工的一条可行途径 :利用在制造业中业已成熟的成组技术改造建筑业传统分散的钢筋工程施工模式 ,通过建立为多个施工现场提供成品钢筋的综合加工厂 ,利用不同类型的钢筋在加工过程中的相似性 ,对钢筋分类成组 ,组织大批量生产 ,按照订单将成品钢筋运往施工现场 ,从而实现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的目的。在此基础上 ,可组建专业化的钢筋工程公司 ,从事钢筋工程的专业化分包 ,其业务可以涵盖钢筋工程的施工全过程 :从原料采购、钢筋成型与运输、直至成品钢筋的绑扎安装。相对于传统的钢筋工程施工模式 ,专业化的钢筋工程公司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可以向承包商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  相似文献   

5.
推广应用高强钢筋已成为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筑业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途径。阐述了目前在高强钢筋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广应用高强钢筋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常用的变形肋钢筋和光圆钢筋进行拔出试验,钢筋的锈蚀率为0~12.2%,钢筋锈蚀采用电化学加速锈蚀方法,研究了钢筋表面形状和锈蚀率对粘结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低锈蚀率时,两种类型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有所提高,随着锈蚀率的增加,钢筋的粘结力急剧下降;变形肋钢筋试件的破坏模式均为劈裂破坏,光圆钢筋在无锈蚀和较高锈蚀率时,发生钢筋拔出破坏,在低锈蚀率时,发生劈裂破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钢筋通电加速锈蚀的方法,对12根不同钢筋锈蚀率下粗骨料取代率为100%再生混凝土梁的三分点加载试验,分析相同强度条件下不同钢筋直径和锈蚀率的再生混凝土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钢筋锈蚀率小于10%时,钢筋与再生混凝土的粘结强度足以保证两者能够共同工作,此时试验梁发生材料强度破坏模式;当钢筋锈蚀率超过了10%时,钢筋与再生混凝土的粘结强度不足以保证两者共同工作,此时试验梁发生粘结失效破坏模式。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对不同钢筋锈蚀率的再生混凝土梁进行模拟分析,并对锈蚀钢筋再生混凝土梁跨中截面的荷载应力关系曲线进行验算,通过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中等直径(10~16mm)钢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新型连接方式,通过焊搭混合连接降低施工难度、节约钢筋用量。对比现行规范规定的钢筋连接方法,研究其受拉性能,制作了非埋入式和埋入式钢筋连接2组试件,共完成了138个钢筋连接的拉伸试验,得到无横向配筋约束的改良焊搭混合连接钢筋的破坏模式和承载力,并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模拟和验证,对破坏机理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能够实现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可靠连接,承载力满足要求,破坏模式合理。基于试验结果,对焊搭混合连接的工程应用提出了建议。进行了工程实例的经济性分析,证明了该连接具有很好的经济前景。  相似文献   

9.
设计制作了9组共78个螺旋箍筋约束高强钢筋浆锚搭接试件,通过单向拉拔试验,研究了其破坏机理以及钢筋强度、混凝土强度、钢筋搭接长度、螺旋箍筋形式等因素对搭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配置螺旋箍筋的浆锚搭接试件主要破坏模式为混凝土的锚固失效开裂,且其承载力和强屈比随钢筋搭接长度的增加逐渐增加;配置螺旋箍筋后,钢筋搭接长度大于0.80lab(lab为钢筋基本锚固长度)时,试件主要破坏模式为钢筋受拉屈服且其极限承载力较稳定;钢筋搭接长度为0.56lab时,试件端部混凝土出现开裂,部分试件的极限承载力显著降低。建议实际工程中钢筋直径为16mm时,螺旋箍筋约束高强钢筋浆锚搭接的搭接长度取0.80lab;其他直径钢筋可参考该搭接长度并经过试验验证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结合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数据,分析了温度和相对湿度对混凝土中钢筋腐蚀控制模式及速率的影响规律.首先基于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电化学原理,并考虑电极反应的逆向反应速率对活化极化过电位的影响,改进了传统钢筋腐蚀宏电池模型中的阳极腐蚀电位;然后分析了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平衡电位、交换电流密度、极限电流密度等参数的影响,建立了能够有效考虑温度和相对湿度影响的钢筋腐蚀宏电池模型;最后利用人工和自然气候环境下的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并分析了温度和相对湿度对混凝土中钢筋腐蚀控制模式及速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1.
顾名思义,基本模态应该是结构所有模态中最重要的一阶模态,在动力响应分析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传统习惯将第一阶模态作为基本模态,这对于风振响应分析是不恰当的.本文通过对模态应变能公式进行定性分析,归纳出脉动风作用下模态应变能最大的那阶模态的振型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并将这阶模态定义为结构在脉动风作用下的基本模态.按照这个定义,脉动风作用下高层、高耸结构的基本模态位于第一阶,这与传统定义相同;而对于平均风荷载全为吸力的小矢跨比穹顶结构,脉动风作用下基本模态位于高阶.脉动风空间相关性的强弱对这两种类型结构的影响正好相反.算例分析表明,模态贡献系数可以准确地识别出基本模态在模态序列中的阶次.  相似文献   

12.
首先简单介绍静荷载参与比例的概念和基于虚拟激励法的风振响应分析原理。考虑脉动风荷载的空间相关性,推导出脉动风作用下系统背景响应总应变能的计算公式,以及模态对背景响应总应变能的贡献,从而定义了各阶模态的模态贡献系数及模态组合的累积模态贡献系数计算公式,其中模态贡献系数可以准确地识别出所有能被脉动风激振的模态,而累积模态贡献系数可以作为模态组合合理性判别的量化标准。然后介绍了一种简单的补偿模态构造方法,并提出了模态组合的选取方法和步骤。算例分析验证了模态贡献系数和累积模态贡献系数的有效性,以及低阶主要贡献模态和高阶主要贡献模态的重要性,进而指出目前通过比较前若干阶模态的相对误差或仅考虑补偿模态的模态组合选取方法并不合理。合理的模态组合应包含绝大部分主要贡献模态,以满足累积模态贡献系数大于0.9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应用型本科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教学在土建类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文章在分析实践教学指导思想和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实践意识理论等,建立了多元立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其涵盖了开放性实验模式、基于项目的多学科交叉和多元智能小组模式、产学研合作模式、双导师制模式、虚拟实践模式。此模式在武汉科技大学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BT项目实施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魁  刘卫功 《市政技术》2007,25(4):327-330
根据实践中出现的各种BT项目管理模式,归纳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施工二次招标型BT模式,直接施工型BT模式,施工同体型BT模式,带资承包型BT模式”四种BT项目管理模式,并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对其适用性和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BT模式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传统BT模式的基本内涵的分析,总结BT模式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演化方向和主要特点,并对弱控制型BT模式和强控制型BT模式进行详细阐述和剖析,为BT项目发起人对BT模式的选择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陆皓煜 《山西建筑》2007,33(11):208-209
针对《建筑应用电工》课程现行作业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实物作业模式,并对该模式的实施方法进行了介绍,指出实施实物作业模式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实物作业模式较好地解决了传统作业模式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结合首博新馆现浇混凝土椭圆斜筒模板施工的具体情况,从空间解析模型和空间立体模型两方面,研究了现浇混凝土椭圆斜筒墙大模板体系的配制,得出了空间解析模型比较适合该工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合理振型数的确定及扭转振型判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合理振型数的确定及扭转振型判定,提出了特征参数法控制振型数,并与有效质量进行比较;定义了新的振型方向因子来判定扭转振型。  相似文献   

19.
将适用于污水处理PPP项目的几种计费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影响计费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以及各影响因素作用下项目计费方式选择的优先度。综合多个影响因素对计费方式的作用,确定与之相适应的计费方式,为此类项目实施过程中选择计费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砂土中挡墙不同变位模式主动土压力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刚性挡墙不同变位模式,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作用于墙上的主动土压力进行模型试验研究。试验模拟了在平移(T模式)、绕墙趾转动(RB模式)和绕墙顶转动(RT模式)3种基本刚性变位模式下挡墙土压力的变化,得到了墙背主动土压力的基本规律。试验观察发现,挡墙平移时,主动土压力呈重心下移的抛物线形,挡墙变位最大位移约0.002H时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挡墙绕墙趾转动时,主动土压力近似呈三角形分布,约0.0035H时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挡墙绕墙顶转动时,主动土压力呈上部大而下部小的抛物线形,约0.0025H时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本文还将得到的主动土压力规律进行简化,得到了3种基本变位模式下的主动土压力简化图,对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