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兆祥 《煤炭工程》2003,(11):51-52
为深入分析研究陶阳煤矿深部矿井显现规律,解决深部矿压巷道支护难题,应用RAMAC/GPR地质雷达对陶阳煤矿四条典型巷道进行了围岩松动圈测试,就地质雷达实测巷道围岩松动圈的原理、方法、测试结果及意义进行了阐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西部许多小煤矿存在地质资料不全或根本没有地质资料等问题,很难对小煤矿的采空区进行划定,对煤矿后期生产规划更无从谈起,对百姓生活和煤矿安全生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瞬变电磁法的基本工作原理、技术方法等方面,以山西省炭窑积煤矿为例介绍了重叠回线瞬变电磁技术在煤炭采空区的应用及相应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3.
煤矿地质保障系统是智能化煤矿建设和生产的重要内容,地质透明化是智能地质保障的努力方向。首先从地质勘探设备、地质建模软件、地质数据处理、智能工作面装备等多方面回顾了国内外煤矿地质信息技术发展;然后重点分析了我国智能地质保障系统的技术进展,包括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探测技术、地测数据动态获取与地质灾害监测技术、多源数据融合与地质大数据技术、煤矿GIS“一张图”与地质云技术、透明化地质建模与可视化技术、地质保障智能分析技术等。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智能地质保障系统建设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煤岩层识别、地震智能解释和点云三维重建等动态地质测量数据获取技术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各类地质软件在数据开放性上存在不足,数据格式不能兼容和统一,多源地测数据共享与融合处理能力有待提高,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地质预测预报和地质隐患防控还需要深入研究。最后探讨了煤矿智能地质保障系统的发展方向,认为地球物理探测装备与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解释、全要素多尺度动态地质模型及数值模拟、隐蔽致灾因素智能分析与预测、基于地质模型的矿山动态生产规划等四大方向将在智能矿山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能为矿山智能化地质保障...  相似文献   

4.
TSP地质超前预报系统在煤矿生产中的运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TSP(隧道地震勘探)超前预报系统的原理把它的运用范围扩展到煤矿巷道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条件预报,结合煤矿巷道的实际情况和几次探测的经验得出了在煤矿巷道探测时应注意的具体问题:TSP超前预报系统在煤矿巷道的应用满足了生产单位对了解掌子面前方地质条件的需要,对于降低塌方、突水等地质灾害的发展概率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煤矿采空区、构造及陷落柱等不同地质条件,介绍了应用三维地震及电磁法探测采空区边界及含水性的技术方法与地质效果.分析了煤矿开采中地质灾害与地质风险的地球物理特征,对采区地震勘探、电法勘探等方法的特点与勘探效果以及在煤矿灾害防治中如何正确运用综合物探技术进行了阐述,并展望了综合物探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了弥补煤矿矿区地质勘探资料不足的缺陷,介绍了地质雷达技术探测煤矿地下断层的原理,并利用pulse EKKO 100型地质雷达对煤矿井下断层进行了现场实测。实测结果验证表明:地质雷达技术可以对煤矿井下断层的适宜标志层的位置进行探测,准确确定断层的位置。这一技术为有效地预防煤矿突水事故及采掘设计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程虎 《云南煤炭》2007,(3):32-36
文章从采矿影响、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对露天开采活动对地质生态环境的影响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指出了露天矿邻近村庄房屋开裂、地面裂缝及边坡变形等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为解决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煤矿与地方的纠纷提供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随钻测量定向钻进技术原理介绍,阐述了定向钻进技术在煤矿井下地质探测领域定向钻孔的适用条件、布孔方式、成孔原理及应用效果,并在陕西彬长集团孟村矿井DF29断层探测工程中得到应用。为我国煤矿,特别是彬长矿区井下地质探测工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9.
根据煤矿采空区积水、构造及陷落柱等不同地质条件,介绍了应用三维地震及电磁法探测采空区边界及含水性的技术方法与地质效果。分析了煤矿开采中地质灾害与地质风险的地球物理特征,阐述了采区地震勘探、电法勘探等的特点与勘探效果,以及在煤矿灾害防治中如何正确运用综合物探技术。  相似文献   

10.
焦唐高速汝州至方城段下伏原荣发煤矿、苗李煤矿、金裕煤矿、外窑煤矿及外窑联办煤矿的采空区,这些采空区的残余变形将影响高速公路的稳定与安全。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地质调查与测绘、物探探测、工程钻探查明了拟建高速公路下伏煤矿采空区的地质、采矿等特征,对煤矿采空区稳定性进行分析与评价,预测残余沉降变形量。鉴于高速公路下伏的煤矿采空区局部尚未达到稳沉状态,其引起的地表变形将对互通立交的施工及运营安全造成危害,采取了相应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沈国栋  高为 《煤炭技术》2012,31(8):126-128
以郭官煤矿矿区井田的矿井地质、水文地质、煤系地层等地质特征为基础,分析了矿区煤层古地理条件、开采水文地质条件、瓦斯、煤尘等因素对煤矿开采的影响;研究了煤层顶底板稳定性等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问题对煤矿开采带来的问题。为矿区今后正确地估价开采地质条件和确定开采规模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王子玮  李斌 《中州煤炭》2022,(11):18-23,28
煤矿区生态地质环境问题时有发生,针对减少地质损害方面,研究了煤矿区生态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设计,分析了当前矿区的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生物、土壤等特征;研究了煤矿区生态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预防措施,并基于实际地质概况,对其进行具体的设计;最后,研究了煤矿区生态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监测技术以及技术保障措施。这些措施对煤矿区生态地质环境以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起到了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煤矿地质勘查工作中对地层、构造、勘探类型的研究,浅析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及今后煤矿地质勘查的研究方向及深度。  相似文献   

14.
为了神府煤矿区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文章以赵家粱煤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外业调查和工程类比法探讨神府煤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恢复治理方法。首先研究当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影响程度,然后针对矿山工程可能遭受或工程建设可能加剧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预测评估,最后研究地质环境与保护恢复治理分区,提出了以工程治理、回填裂缝、生态恢复、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等为主的监测与防治措施,使煤矿开采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恢复治理工作同步进行,为神府煤矿区在保护地质环境下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石壕煤矿工作面瓦斯地质信息的规范化统一管理以及瓦斯地质赋存状况、突出危险区域的智能化分析预测,基于Super Map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设计并开发了工作面瓦斯地质系统,阐述了工作面瓦斯地质系统的建设原则,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软硬件结构,论述了其工作面指标评价体系及软件功能划分情况,以石壕煤矿2个工作面为实例,制作出了分阶段工作面瓦斯地质评价图,并进行突出危险区分析。应用结果表明,工作面瓦斯地质系统的建设及应用可显著提高石壕煤矿工作面瓦斯地质资料管理水平,促进瓦斯地质赋存分析及突出评价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平塘县牛头沟煤矿区内地形条件复杂,工作地面勘查选择地表地质填图、小煤矿与老窑调查方法,深部采用钻探与测井、坑道测量、采样及样品测试等手段,确定矿区地质特征和开采条件。首先阐述了矿区地质特征,其次分析了井田地质与煤层、煤质,然后对工程地质条件与开采技术条件进行总结,为类似矿区勘查方法与生产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由数字煤矿地面资源规划和数字煤矿地下工程系统两部分组成的数字煤矿的模型及主要内容。地面部分包括了煤炭企业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管理及建立以3S为手段的地面空间信息数据库。地下部分是以矿井地质、测量等数据为基础,采煤、掘进等若干个子系统为基本信息数据形成空间信息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建立全矿的井下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与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8.
从青河县第一煤矿区内煤层埋藏及开采深度,成煤期条件、地质构造和环境地质效应等方面综合分析了矿区内矿井瓦斯地质的现状及原因,并对矿井未来开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运用理论分析、现场参数测定、数据统计、软件开发等手段,对五虎山煤矿区域构造及沉积、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煤层气资源量计算、煤层瓦斯地质图编制等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了五虎山煤矿9#、10#、12#煤层瓦斯赋存与地质构造、沉积、煤层埋深等之间的关系和煤层瓦斯赋存主控的因素,开发了瓦斯地质动态分析系统,并绘制出五虎山煤矿9#、10#、12#煤层瓦斯地质图。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采用DTC-150型防爆地质超前探测仪与sir-10H型探地雷达仪综合物探技术在煤矿岩巷掘进超前探测岩溶中的应用情况,以及两种物探方法的原理及工作方法,通过实例说明采用综合物探手段在煤矿岩巷掘进超前探测岩溶可以达到仅采用一种物探手段而不能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