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作为智能控制的重要分支,模糊控制可以用来解决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将模糊控制应用于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对模糊控制器进行了设计,建立了语言变量赋值表、模糊控制状态表以及模糊控制器查询表。应用模糊控制器对空调房间的温度进行了实时控制。控制结果表明模糊控制器设计合理,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自适应模糊控制策略及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逆变电源系统结构特殊且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和参数时变性,尤其在非线性负载下采用常规控制难以获得理想的控制效果.本文将一种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应用到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的控制当中,提出通过设计辅助模糊控制器对比例因子进行在线调整来改善常规模糊控制器的自适应能力和鲁棒性,使逆变电源控制器在兼顾系统动态响应性能的基础上,提高了不同负载特性下系统的输出波形质量.3kW样机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参数自调整的自适应模糊控制能使逆变电源在非线性负载下具有较好的动、静态特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水下机器人的控制效果,进行控制器设计研究.设计一个板极模型控制器,并且对Sigmoid型S面控制器和板极模型控制器进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广义S面控制器.该控制器体现了模糊控制的思想,具有PD控制的简单结构;与模糊控制相比,不仅细化了模糊规则,而且降低了参数调整的复杂度,减少了计算量.将两种方法应用于水下机器人仿真研究和海上实验.仿真及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在同样参数设置情况下,选择收敛性较好的S型非线性函数代替sigmoid型S面控制器中的sigmoid函数生成的广义S面控制器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
带变惯量负载的感应电机模糊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带非线性变惯量负载下感应电机控制系统提出了几种模糊控制策略.将数学模型和启发式学习方法、模糊逻辑和线性多变量控制技术相结合设计了矢量控制系统中的内部电流控制器;采用基于模糊模型的预测控制技术设计了系统外部的转速/位置控制环,以解决电机模型和负载情况的非线性特性.在非线性动态过程的建模中,融入了模糊逻辑和局部线性模型.仿真和实验结果显示,这种新颖的模糊控制策略具备优良的动态性能、较高的鲁棒性,完全满足高精度位置伺服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个由滑模控制器和神经模糊控制器组成的伺服电动机混合速度控制器.为了得到一个既能削弱抖振现象又能得到快速、光滑动态响应的伺服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应用误差带方法,系统用滑模控制在瞬态阶段得到快速动态响应,用神经模糊控制在稳态阶段得到光滑动态响应.分别用滑模控制和混合控制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所设计控制器的性能,并对结果进行了详细对比.  相似文献   

6.
针对水力发电机组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时变性以及运行工况的复杂性,应用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适用于水力发电机组应用的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该控制器采用二维控制方式,以e(t)和Δe(t)为输入语言变量,以KP、KI和KD为输出语言变量,分别量化为5个等级,并根据水力发电机组的实际运行经验构造出相应的模糊控制规则。通过模糊运算,得到了水力发电机组不同工况下PID控制器的不同参数,实现了对水力发电机组的模糊控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PLC的模糊控制程序。对水力发电机组采用模糊PID控制器和传统PID控制器的动态行为进行比较后表明,采用模糊PID控制器的水力发电机组具有更好的动态品质。  相似文献   

7.
赵金  万淑芸 《电气传动》2004,34(1):11-14
文章将模糊逻辑控制和滑模变结构控制两者有机结合,为矢量控制交流伺服系统提出并设计一种新型位置控制器.它由一维模糊控制器和一维模糊逻辑推理机构两部分组成,模糊控制规则由滑动模态到达条件得到.该控制器具备模糊控制与滑模控制两者的优点,同时较好地解决了滑动模态的抖动.仿真结果表明:它能明显增强系统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时滞多变量耦合系统,研究了带有多时滞的多变量稳定过程的解耦内模控制,根据开环系统的时滞给出了一种时滞系统多变量解耦方法,由于理想的多变量时滞系统内模控制器设计复杂,且根据内模控制理论设计的控制器一般是高阶的,因此采用模糊控制方法设计模糊内模控制器。其宗旨是首先根据过程对象的模型,设计多变量时滞解耦的预补偿器,对其进行对角优势化,利用补偿后的主对角元素作为内模控制的预估模型,设计了多通道模糊内模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解耦能力,鲁棒性强;方法简单,易于实现。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在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昆  范少泉 《电气传动》2006,36(4):27-29
针对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因电机参数变化和负载波动等因素性能变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方法的交流调速系统,这种自调整模糊控制器可以根据输入变量的大小调整模糊控制器的量化因子、比例因子和两个输入变量的权重,从而自动调整模糊控制规则。仿真和实验结果说明,具有自调整模糊控制器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不仅动态和稳态性能都得到提高,而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锥形滚柱式磁悬浮轴承的实验系统并利用线性控制原理对其建立了数学模型。应用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非线性控制器。从线性最优控制器设计值中提取经验规则,并将模糊化后的变量引入神经网络结构,然后采用变尺度算法对网络参数进行优化,解模糊后得到反馈增益矩阵。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对静态和暂态稳定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交流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是一个非线性、强耦合、时变的复杂系统,用传统的PID难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基于模糊控制原理与传统PID原理相结合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PID控制器比采用常规PID控制器具有更好的动稳态性能。  相似文献   

12.
直线电机的PID控制与模糊控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通过对直线电机驱动带式高速包刷分拣系统PID控制器的设计和应用 ,在为了求得更好的控制特性的情况下 ,提出并设计了应用于该系统的模糊控制器。文中对这两种控制器在该系统中应用的情况作了比较分析 ,指出了直线电机在驱动类似于这种系统的情况下 ,在控制精度要求更高的条件下 ,采用模糊控制将会更适合。  相似文献   

13.
神经网络控制的两变频调速电机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由两台感应电机和变频器组成的变频调速系统数学模型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组合的神经网络控制器,包括基于对角回归神经网络(Diagon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简称DRNN)的自整定PID控制器和自适应神经元解耦补偿器,并将其应用于两变频调速电机系统的同步控制中.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神经网络控制方法可以实现系统中速度和张力的解耦,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神经网络控制的两电动机同步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两电动机同步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变频器供电的感应电机系统进行重点研究,建立两电机同步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RBF神经网络自适应PID控制器,结合自适应神经元解耦补偿的解耦控制技术,设计了两电机同步调速系统的神经网络控制器,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电机转速和皮带张力的解耦控制.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交流伺服电机调速系统这一非线性控制系统,提出了采用模糊控制理论与常规PID调节器相结合而构建的模糊-PID双模复合智能控制方法。着重介绍了双模复合控制器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并将该控制器应用于交流伺服系统的速度控制中。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较常规PID控制及单纯的模糊控制器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极大地提高了交流伺服调速系统的响应速度、动静态性能,增强系统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6.
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在交流伺服系统中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交流伺服系统的位置控制,提出了一种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该方法设计简单,既不牺牲滑动模态的鲁棒性,同时又有效地减小了抖振。仿真结果表明:由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器构成的交流伺服系统,具有较好的快速性、抗负载扰动及参数摄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高精度交流伺服系统,采用了一种新型的离散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该方法设计简单,既不牺牲滑动模态的鲁棒性,同时又有效地减小了抖振,仿真结果表明由该离散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器构成的交流伺服系统,具有很好的快速性,抗负载扰动及参数摄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两台电机参数和负载不一致的情形,在原有单台电机磁场定向矢量控制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平均的思想,推导出适合一个逆变器控制两台电机的磁场定向控制模型。该数学模型在矢量控制思想的核心下,利用定子电流的q轴分量控制电机的平均转矩,d轴分量控制平均转子磁通。由于PI控制和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在交流调试系统中的局限性,利用它们的各自优点,采用双模态控制方法对交流异步电动机系统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无论在启动时负荷不均衡、运行时负荷不均衡还是运行时负荷均衡情况下,该系统都能平稳运行,且具有较好的动态、稳态性能。该方案的研究对轨道交通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19.
基于模糊控制的交流电机软起动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叙述了交流电机直接起动存在的弊端,讨论了近年来常用的几种软起动方式及其存在的缺陷,重点介绍了基于模糊控制算法的可变电抗器式交流电机软起动器,包括其系统结构、工作方式、模糊控制器及软件设计.通过实验表明,该软起动器具有性能稳定、精度高、可节能等优点,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马磊  林桦  杨武 《电力电子技术》2006,40(3):115-116
传统PI控制对具有非线性、大时滞、时变、强耦合等特性的被控对象的控制效果不理想。针对该问题,将模糊PI控制引入到交-交变频同步电机调速系统中,以模糊PI控制器代替传统的PI控制器。阐述了模糊PI控制器的原理以及算法,最后将其应用到12kW交-交变频三相同步电机系统中。实用表明,系统的各项参数指标均优于传统PI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