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华  徐伟群等 《浙江医学》2002,24(3):182-183
去甲氧柔红霉素 (IDA)是柔红霉素的衍生物 ,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具有疗效好、对心脏毒性低的优点。我院近年来联合应用IDA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14例取得良好疗效 ,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14例均为在我院住院的急性白血病患儿 ,男性9例 ,女性6例 ;年龄5~13岁 ,平均(9.29±2.61)岁。经形态学及免疫学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 ,其中用VDLD、CAT各1疗程及HDMTX3疗程 ,并给予6 -巯基嘌呤 +甲氨喋呤 +长春新碱 +地塞米松维持治疗3月已达完全缓解 (CR)2例 ;用VDLD2个疗程、CAT1疗程、…  相似文献   

2.
大剂量氨甲喋呤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庇护所的防治附属医院儿科赵燕,赵淑娥,沈柏均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期25例,2~13岁。FAB分型,L118例,L26例,L31例。采用大剂量MTX并用四氢叶酸钙解救(HD-MTX+CF)方案对白血病庇护所行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对预防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所致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作用。方法:12例患儿MTX剂量按3.0g/m2计算,总量1/3加等渗盐水30ml于30min内静脉推注,余2/3量加入10%葡萄糖1500~2000ml中24h静滴,结束后鞘内注射MTX加地塞米松1次,24h后应用四氢叶酸钙解救,剂量为每次12mg/m2,每6h肌注1次,共6~8次。结果:血清MTX的最高浓度为(0.87~1.23)×10-4mol/L,用药24h后有效浓度仍在(1.0~7.0)×10-7mol/L范围内。脑脊液的MTX浓度在(2.0~8.8)×10-7mol/L,足以杀灭中枢内白血病细胞,除1例出现严重中毒外,其余病例不良反应均较轻。9例坚持治疗18个月,除1例复发外,8例连续完全缓解。结论:HDMTX治疗有利于减少患儿ALL的发复,有提高长期无病生存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氨甲喋呤 (MTX)是防治髓外白血病的主要药物之一 ,可透过血脑屏障。研究表明氨甲喋呤透过血脑屏障的量随使用量的增大而升高 ,其毒副作用也相应增加。大剂量氨甲喋呤 (HDMTX)引起严重的全身皮肤粘膜损害 ,国内文献报道不多 ,作者将收治的 6例患儿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例患儿均系本科 1996年 8月~ 1999年 6月住院患儿。其中男 5例 ,女 1例 ,年龄 6~ 13岁。经骨髓穿刺、组化染色等证实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L2 型 (ALL L2 ) ,占同期住院采用HDMTX治疗患儿 (6 0例 )的 10 %。 6例患儿均系首次使用MTX…  相似文献   

5.
四氢叶酸钙对解救ALL患儿首疗程大剂量甲氨喋呤毒性 …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大剂量甲氨喋呤-四氢叶酸钙(HD_MTX-CF)地的2种方案的毒副反应。方法:第1组(24例)四氢叶酸钙(CF)总量为MTX的6.8%,解救时间为静滴MTX25h后开始;第2绷(30例)CF剂量为MTX的3.4%,解救时间为静滴MTX36h后开始。结果;2组化疗后皮肤损害、GPT升高、血小板下降,以及感染发生率,第2组较第1组显著。结论:方案2的毒副反应发生率与方案  相似文献   

6.
复发难治性白血病常常对一般剂量的联合化疗无效,一直是急性白血病治疗中的一个难题,也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我们应用国产米托蒽醌(MTZ)、阿糖胞苷(Ara-c)联合化疗16例难治复发性急性白血病取得明显效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 自1993年10月~1998年2月收治16例难治和复发急性白血病,男11例,女5例,年龄11~65岁,平均35.1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13例(M2a2例,M43例,M5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例,淋巴肉瘤性白血病1例。急性…  相似文献   

7.
林愈灯  沈亦逵 《广东医学》2000,21(11):909-910
目的 探讨早期强烈连续化疗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长期无病生存率(DFS)。方法 对102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依次进行①VDLP诱导治疗,②CAT巩固治疗,③HDMTX髓外白血病防治,④VDLP+EA早期强化,⑤维持与定期强化治疗5a。结果 初治诱导治疗的完全缓解(CR)率96%,HR-ALL和SR-ALL的5a持续缓解率(CCR)或DFS分别为62.1%和65.3%。结论 在  相似文献   

8.
例1男,8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1年于1998年7月16日入院。入院后体检及各项常规检查正常。于入院第3天给予大剂量甲氨喋呤(HD-MTX)每平方米3.0,在24h内滴完,应用 MTX后 36h开始四氢叶酸钙(CF)解救,首剂每平方米30mg,静注,之后每平方米15mg,肌注,每6 小时1次,共6次,于应用MTX当天及第2天子水化,碱化液体。治疗第6天,患儿颊粘膜出现小溃疡,诉咽痛,次日发热,T 38.5℃,进食困难,腹痛,解黑便约 50ml,遂追加 8次CF解救,每次每平方米 15mg,口腔…  相似文献   

9.
HDMTX-CFR方案治疗难治性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护理赖宁南南方医院血液科我科从1991年8月以来,对8例难治性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患者采用了大剂量氨甲喋呤(HDMTX)和甲酰四氢叶酸钙(CFR)方案进行治疗,现将有关化疗的操作及护理...  相似文献   

10.
急性白血病(AL)诱导化疗症状完全缓解后,应继续清除体内的微小残留病变(MRD)。MRD是白血病复发及影响预后的根本原因[1]。在延长阿糖胞各(ARA-C)用药时间及加大剂量后可清除MRD,达到巩固强化治疗的目的,我院于1995年1月~1998年6月共收治AL。患者8例,取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例中。男1例,女7例,年龄20~53岁,中位年龄36.3岁,体表面积1.2~1.8m2。平均体表面积1.55m3。其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NIL)3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氨碟呤治疗急性白血病时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了26例次大剂量氨甲蝶呤(HD-MTX1~1.5g/m^2)治疗护理观察。结果 我们认为,HD-MTX治疗患者对该治疗的副反应主要是口腔粘膜炎症,肝功能损害和感染。口腔护理效果在口腔粘膜炎症出现前进行比出现口腔粘膜炎症后再进行的好。若同时进行水化疗法、碱化尿液和防治感染则效果会更好。治疗前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也是确保取得良好疗效的必要措施之一。结论 通过护理观察,我们体会到,HD-MTX治疗患者在进行治疗的同时进行口腔护理并进行水化疗法和碱化尿液及防治感染,对于HD-MTX治疗的患者所出现的副反应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成人急性白血病的复发、原发耐药以及继发性白血病,采用常规或一线的化疗方案治疗往往难以达到完全缓解,从而影响难治急性白血病的预后。我们从1995年起采用AAE方案治疗34例难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获得较好的完全缓解率,现报道如下。1.对象:我院血液科1995年1月至1999年6月住院的34例难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其中缓解后复发14例、原发难治1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CML-AL)4例。FAB分类:M16例、M29例、M44例、M59例、杂合性急性白血病(HAL)2例、CML-AL…  相似文献   

13.
208例小儿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漪  钱菁 《宁夏医学杂志》1996,18(4):222-224
1983年1月~1994年12月12年间,经骨穿确诊收住小儿急性白血病(AL)208例。后6年较前6年增加了39%,其中ALL比ANLL为1.36:1,男比女为1.47:1,2~10岁组占61.06%,以L1和M2型最多。在确诊后、诱导中、巩固中放弃治疗者后6年较前6年有所减少,而维持强化和完成治疗者增多,其原因是采用了BFM方案加HD-MTX庇护所防治;组织培养了儿科血液专业医生。放弃治疗的根本原因是治疗费高、时间长;社会舆论、传媒导向对AL的悲观论调等也影响治疗的积极性。治疗时院内死亡19例,一半人死因与疾病未缓解或骨髓、脑白复发有关,部分人与化疗的毒副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是指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超过100×109/L,是白血病高危因素之一 ,化疗风险又较大 ,临床上早期死亡率高。我们1998年2月~2000年6月利用血细胞分离机对15例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之前采用白细胞分离去除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对象15例白血病均为本院住院患者。男性6例 ,女性9例 ,年龄19~58岁 ,中位年龄30岁。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根据文献 [1],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1例。2.治疗方法应用美国CobeSpec…  相似文献   

15.
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院近10年收治的42例HAL临床特点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42例患者均为我院1987年10月~1997年11月收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占同期住院成人白血病的16.7%。男29例,女13例,年龄14岁~65岁,平均年龄36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16例(L17例、L28例、L3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26例。M15例,M28例,M33例,M41例,M59例)对照组选择同期住院219例成人非高白血细胞急性白血病(NHAL),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35…  相似文献   

16.
急性白血病 (AL)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近年来 ,随着化疗方案的改进 ,AL的疗效明显改善 ,尤其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长期无病生存率大为提高 ,但ALL髓外浸润已成为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我们对应用大剂量甲氨喋呤(HD -MTX)预防小儿ALL髓外浸润 2 2例病例进行了远期随访观察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6年 6月~ 2 0 0 1年 12月 ,我院共收治ALL5 3例 ,其中应用HD -MTX治疗及维持治疗者 2 5例 ,男2 1例 ,女 4例 ;年龄 3~ 14岁 ,中位年龄 6岁。全部为初治患儿 ,均经血液学及骨髓细胞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和了解玉溪地区小儿急性白血病的发病、地区分布及类型。方法:收集、整理和分析1983年4月至1998年4月间我院诊断的小儿急性白血病。结果:15年间诊断的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2型5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2~6型35例。占同期住院小儿总数的0205%,男∶女=124∶1。结论:4~9岁发病高。急淋高于急非淋,以L1型多见。高白细胞白血病占1176%(>100×109/L)。地区分布以玉溪市发病最高占3765%  相似文献   

18.
MDM2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p53基因的拮抗基因MDM2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作者用逆转录聚合酶链(RT-PCR)方法研究了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MDM2基因的表达,发现52.5%的急性白血病患者有较高水平的MDM2基因的表达,MDM2的表达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急性非淋巴白血病之间无明显差别,提示MDM2基因可能在急性白血病的发病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MTS1基因突变与恶性血液病的关系,应用PCR-SSCP和DNA印迹方法检测35例急性白血病(AL)患儿MTS1基因改变。结果显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缺乏(包括点突变)为25.8%(8/13)。B-ALL纯合缺失为16%(4/25),T-AL为33%(2/6)。点突变则两型各1例。结果证明:我国儿童ALL MTS1基因失活的存在,T-AL高于B-ALL,点突变仅见于少数病例。该基  相似文献   

20.
大剂量甲氨喋呤 (HD -MTX )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 ,尤其是能够通过血脑屏障 ,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发生率 ,近年来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及恶性淋巴瘤的巩固治疗中得以广泛应用。我院从 1997年 3月至 2 0 0 1年 6月期间收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48例 ,应用VDP或VCDP或VCDLP方案诱导缓解后 ,其中 36例应用了HD -MTX巩固治疗 ,共应用HD -MTX治疗 136次 ,出现较严重的毒副反应 7次 ,死亡 3例。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3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 ,诊断和缓解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