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11岁。3岁时出现活动后心悸、气促、轻度紫绀。查体心尖搏动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外侧7.5 cm,胸骨右缘外侧第3、4肋间可见2.0 cm×3.0 cm搏动区,心尖部及胸骨右缘可触及震颤,叩诊心界向右侧扩大,心尖部及胸骨右缘第2肋间可闻及4/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向颈背部传导,P2消失。超声心动图提示:镜面右位心、右心室双出口、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口重度狭窄、室间隔缺损(V SD)、房间隔缺损(A SD);16层CT血管成像(CTA)检查示:镜面右位心、双上腔静脉、V SD、A SD、右心室双出口、右心室流出道狭窄和肺动脉发育良好;胸部X线片示:右位…  相似文献   

2.
正临床资料患儿,女,1岁,因发现心脏杂音8个月余入院。1个月前心脏彩超示:镜面右位心,右室双出口,室间隔缺损11 mm×14 mm(主动脉瓣下),肺动脉瓣狭窄(轻度),卵圆孔未闭,肺动脉高压65 mm Hg(重度),内脏转位。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120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75/52 mm Hg,发育落后,营养不良貌,哭闹后口唇明显紫绀。心前区无异常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右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侧1 cm,搏动弥散,心界较大,心率120次/分,心音有力,律齐,胸骨右缘第3、第4肋间可闻及收缩期3/6级杂音。心电图:右位心心电图。心脏和邻近大血管CTA(图1)示:先天性心脏病,镜面右位心(MID),室间  相似文献   

3.
病人女,39岁.活动后胸闷、憋气2年,加重3周.曾按支气管炎、肺动脉高压治疗,无效.查体:血压105/65mm Hg(1 mm 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于、湿性哕音,心率80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2/Ⅵ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心脏超声示肺动脉不宽(2.6 cm),主肺动脉外侧壁见-4.3 cm ×2.5 cm稍低同声团块附着堵塞部分左、右肺动脉口;右房大(4.8 cm),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主肺动脉血流增快,团块前后压差46 mm Hg,考虑实性占位性病变(血栓).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T波低平,电轴右偏.CT示肺动脉主干、左肺动脉、右肺动脉主干内低密度充盈缺损,局部显示高密度软组织病灶,CT值约60~80 HU,左下肺动脉纤细(图1).肺动脉造影示肺动脉内占位病变,累及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左下肺动脉未显影.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 ,36岁。因活动后心悸、气促 16年 ,双眼巩膜黄染 2年 ,下肢水肿 7天以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心房颤动 ,心功能 级入院。入院后查体 :颈静脉怒张 ,心界扩大 ,双肺底闻及细湿口罗音 ,二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和舒张期杂音 ;肝脏在右锁骨中线肋下 6 cm,腹水 ( ) ,双下肢水肿。胸部 X线片示心影增大 ,心胸比率 0 .83,双肺淤血。心电图示心房颤动 ,心肌劳损。彩色超声心动图示巨大左心房 ,左心室增大 ,二尖瓣瓣口面积 0 .9cm2 ,二尖瓣增厚、腱索和乳头肌挛缩 ,提示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 1…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33岁,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1年余于2008年4月9日入院.患者2006年12月常规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示右心室内高回声团块,大小约2.6 cm ×2.5 cm,伴有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及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未予治疗.1年多来,患者偶有活动后胸闷气短,休息后即可缓解.体格检查:心律齐,胸骨左缘第4、5肋间可闻及Ⅱ/6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胸部X线片示心脏轻度增大,心胸比0.53.初步诊断:右心室肿块,性质待定.2008年4月14日在全身麻醉心肺转流下经胸骨正中切口行右心室肿块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患婴 女,1.3岁;10.5 kg;生后发现心脏杂音.查体:生命体征平稳,上肢血压80/50 mm Hg(1 mm Hg =0.133 kPa),下肢血压90/55 mm Hg,四肢经皮氧饱和度(SPO2)0.83.心率108次/min,律齐,胸骨左缘2-4肋间闻及3/Ⅵ级收缩期杂音,传导局限.余未见异常.X线胸片示心影近似二尖瓣型,上纵隔影宽,主动脉结观察欠满意,双心室增大,心胸比率0.55.入院超声心动图检查见室间隔嵴下回声连续中断15 mm,主动脉增宽骑跨于室间隔缺损上,骑跨率40% ~ 50%;紧邻肺动脉瓣下可见肥厚肌束回声致右心室流出道局限性狭窄,最窄处4.6mm;肺动脉瓣增厚、回声增强,瓣叶粘连,开放受限,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发育尚可.  相似文献   

7.
病人 女,59岁.反复胸闷、气促、伴咳嗽及双下肢轻度水肿近2个月.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4/Ⅵ级收缩期喷射样杂音,P2亢进.胸部X线片示双肺纹理减少.心电图示SⅠ QⅡ TⅢ,电轴右偏.心脏超声(图1)示右心房、右心室增大,肺动脉内径为2.3 cm,主肺动脉内充满中等回声物,大小约为1.7 cm×6.0 cm,与肺动脉壁附着,该回声物近肺动脉瓣口探及长约0.5 cm条索状回声物,随血流漂浮,肺动脉压71 mm Hg(9.46 kPa),伴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临床初步诊断为肺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8.
病人 女,59岁.反复胸闷、气促、伴咳嗽及双下肢轻度水肿近2个月.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4/Ⅵ级收缩期喷射样杂音,P2亢进.胸部X线片示双肺纹理减少.心电图示SⅠ QⅡ TⅢ,电轴右偏.心脏超声(图1)示右心房、右心室增大,肺动脉内径为2.3 cm,主肺动脉内充满中等回声物,大小约为1.7 cm×6.0 cm,与肺动脉壁附着,该回声物近肺动脉瓣口探及长约0.5 cm条索状回声物,随血流漂浮,肺动脉压71 mm Hg(9.46 kPa),伴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临床初步诊断为肺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36岁,身高160 cm,体重46kg,无手术、外伤史,主诉右下腹痛1年,B超发现盆腔肿物后5 d入院。查体:口唇紫绀,杵状指,颈静脉无怒张,右侧胸壁下部隆起,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右缘,可触及震颧,胸骨右缘第2—4肋间可闻及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两肺呼吸音清,双下肢无水肿, 胸片示:心脏复杂畸形,镜面右位心;心电图示:左房心律;右房、右室扩大;心脏超声示:复杂先心病(右位心,单心室,大  相似文献   

10.
患者,21岁,体重60 kg.因停经27+3周,发现胎儿死于子宫内后2 d入院.患者主诉平时剧烈活动可诱发明显心悸和呼吸困难.查体:神志清楚,营养状况一般,勉强平卧,可见明显杵状指.听诊:二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隆隆样杂音,肺动脉瓣区可闻及第2心音亢进.心电图示:窦性心律,HR 139次/min,双心房肥大,右心室肥大,ST-T改变(Ⅱ、Ⅲ、V2~3导联ST段压低,V1~5导联T波高尖).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肺动脉高压[估计肺动脉收缩压110 mm Hg(1mm Hg=0.133 kPa)],肺动脉增宽;风湿性心脏病样改变:轻度二尖瓣狭窄,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心房肥大,右心肥大,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轻度肺动脉瓣关闭不全.胸部X光片示双肺淤血.腹部B超示:胎儿死于子宫内.诊断:孕27+3周,胎儿死于子宫内,重度肺动脉高压.拟在全麻下行剖宫取胎术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1.
病人 女,59岁.反复胸闷、气促、伴咳嗽及双下肢轻度水肿近2个月.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4/Ⅵ级收缩期喷射样杂音,P2亢进.胸部X线片示双肺纹理减少.心电图示SⅠ QⅡ TⅢ,电轴右偏.心脏超声(图1)示右心房、右心室增大,肺动脉内径为2.3 cm,主肺动脉内充满中等回声物,大小约为1.7 cm×6.0 cm,与肺动脉壁附着,该回声物近肺动脉瓣口探及长约0.5 cm条索状回声物,随血流漂浮,肺动脉压71 mm Hg(9.46 kPa),伴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临床初步诊断为肺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12.
病人女,23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近2个月活动后胸闷、气促.查体:口唇无发绀.脊柱侧弯畸形,心率90次/min,律不齐,强弱不等,第2心音亢进,胸骨左缘第2肋间及心尖部可闻及3/Ⅵ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超声心动图示动脉导管未闭(PDA),管腔内径0.8 cm;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瞬时反流量72 ml);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瞬时反流量4.3 ml);左心、右房增大(左房容积418 ml,左室容积246ml,右房容积62 ml);肺动脉高压.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左心室肥厚伴心肌劳损.X线胸片示心影增大,心胸比率0.6.  相似文献   

13.
患儿,女,8岁.因反复右腰部胀痛1周加重2 d于2008年7月17日入院.无尿频、尿急、尿痛,无畏寒、发热.查体:右肾区叩击痛,无压痛,双输尿管移行区未扪及包块及触痛.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红细胞(+++),脓细胞(+++).肾功能正常范围.B超检查示右肾窦分离(0.9 cm)、输尿管轻度扩张(0.6 cm),右输尿管下段结石4.3 cm×1.3 cm.  相似文献   

14.
患儿,女,8岁.因反复右腰部胀痛1周加重2 d于2008年7月17日入院.无尿频、尿急、尿痛,无畏寒、发热.查体:右肾区叩击痛,无压痛,双输尿管移行区未扪及包块及触痛.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红细胞(+++),脓细胞(+++).肾功能正常范围.B超检查示右肾窦分离(0.9 cm)、输尿管轻度扩张(0.6 cm),右输尿管下段结石4.3 cm×1.3 cm.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年龄18岁,体重38 kg.主诉:出生后体检即发现心脏杂音,伴口唇、指趾甲床紫绀,平路行走10 min余需蹲踞.查体:体温36.8℃,脉率118次/min,呼吸频率16次/min,BP 94/65 mm Hg(1mm Hg= 0.133 kPa),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 cm,胸骨左缘2~4肋间可闻及Ⅲ~Ⅵ级收缩期杂音,心界不大,HR 118次/min,律齐,肺动脉瓣关闭音稍弱,可见杵状指趾,周围血管征阴性.心脏彩超示:法洛四联症、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狭窄、室间隔缺损(双向分流)、主动脉骑跨、右室壁增厚、永存左上腔静脉、冠状静脉窦增宽及三尖瓣关闭不全.诊断为法洛四联症.拟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  相似文献   

16.
2010年8月收治一对同卵双胞胎同患室间隔缺损型肺动脉闭锁(PA/VSD),经一期根治手术治愈.现报道如下.患婴 例1男,18月龄.足月顺产,出生体重2.5 kg.生后即发现口唇肢端发绀,无晕厥史.查体:营养不良,发育差,口唇发绀,杵状指(趾),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前区触及震颤,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连续性杂音,P2消失,腹膨隆,肝右肋下2指,质中,移动性浊音阴性.动脉血气分析提示血红蛋白(Hb) 156 g/L,红细胞压积(HCT)0.46,脉搏氧饱和度(SPO2)0.52.胸部X线片提示心影增大,肺动脉段凹陷,肺血少.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电轴右偏40°.心脏超声提示右室流出道管状发育不良,肺动脉瓣未见明显启闭,肺动脉主干明显狭窄;嵴下型室间隔缺损(VSD),房间隔缺损(ASD),动脉导管未闭(PDA).心脏大血管磁共振成像(MRI)证实超声诊断,肺动脉瓣口高度狭窄或闭塞,瓣环内径约0.32cm,肺动脉干发育不良内径0.39 cm,左、右肺动脉内径为1.2cm、1.39 cm,VSD内径1.5cm,ASD内径0.5 cm,降主动脉与左肺动脉间可见内径0.32 cm异常管道相通,余未见主肺动脉侧支血管,主动脉骑跨,左、右心室发育可,右心室肥厚.临床诊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型肺动脉闭锁,合并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相似文献   

17.
患儿,女,8岁.因反复右腰部胀痛1周加重2 d于2008年7月17日入院.无尿频、尿急、尿痛,无畏寒、发热.查体:右肾区叩击痛,无压痛,双输尿管移行区未扪及包块及触痛.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红细胞(+++),脓细胞(+++).肾功能正常范围.B超检查示右肾窦分离(0.9 cm)、输尿管轻度扩张(0.6 cm),右输尿管下段结石4.3 cm×1.3 cm.  相似文献   

18.
患者 女 ,12岁。因反复发热 12年 ,前胸部疼痛 1年入院。查体 :心尖搏动在右第 5肋间锁骨中线内 1cm ,范围1cm× 1cm,胸骨右缘第 3、4肋间扪及收缩期震颤 ,闻及 级全收缩期杂音。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右位心 ,室间隔上份回声中断 6 mm,缺损处探及左向右过隔分流 ,Vmax=4.0m  相似文献   

19.
病人 男,16岁.发现心脏杂音伴心悸10余年.心浊音界稍向左扩大,心率78次/min,律齐,胸骨右缘第2肋间闻及舒张期叹气样杂音,向心尖部传导.心脏彩超示主动脉瓣轻度狭窄并中-重度关闭不全,升主动脉增宽,左心室增大(舒张期末径57 mm、收缩期末径40 mm).  相似文献   

20.
患者 女性,17岁.因发现心脏杂音伴紫绀16年入院.查体:口唇中度紫绀,杵状指(趾)阳性,胸骨左缘闻及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P2减弱,双侧下肢动脉搏动减弱,外院诊断为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重度肺动脉高压.入院心电图检查示:电轴左偏,I度房室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ST-T改变;胸部X线片示:肺门不大,心胸比率为0.45,左下心影延长,心尖下移;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33.8mm,左心室58.8mm,右心房43.1mm,右心室横径31mm,右心室流出道7mm,右心室前壁厚6.3mm,室间隔回声中断范围3.2cm,彩色多普勒(血流)超声成象可见双向过隔血流,三尖瓣反流面积为5.17cm2;2次心导管检查均因髂内静脉狭窄而失败.实验室检查结果无异常.术前诊断为:VSD,右心室流出道狭窄,三尖瓣骑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