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基于等效电量函数法的含DG配电网接线方式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等效电量函数法的基础上,引入了DG的出力模型与负荷的持续曲线模型,并以此计算出含DG的负荷的失负荷概率与系统失负荷电量期望值。再与常见的配电网网架结构相结合,将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or,DG)等效为具有等效故障率的常规电源,进而计算线路可靠性指标。算例比较了常见接线方式接入DG后的可靠性指标变化,分析了DG容量与模型参数对等效故障率的影响,探讨了接入DG后不同配电网接线方式可靠性的改善情况,分析了通过选择接线方式或配置合理的DG容量满足可靠性要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计及天气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分布式电源(DG)的接入和恶劣天气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天气作用和DG接入后配电网的可靠性计算模型,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进行DG孤岛划分,并对传统的最小回路法进行改进使之适用于计及天气和DG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分析计算。分别对既无DG接入也不考虑天气影响、只考虑DG影响、只考虑天气影响、同时考虑DG和天气影响四种不同方案的负荷点、馈线和系统可靠性指标进行计算并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恶劣天气对配电网可靠性影响极大,考虑天气后配电网可靠性降低,DG的合理接入能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综合考率气候和DG的影响的配电网可靠性能更准确地反应实际,证明了该方法和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分布式电源并网对配网馈线供电能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缺乏评估分布式电源DG接入对配电网馈线供电能力影响的有效手段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电源置信容量角度的评估方法。首先基于自回归移动平均ARMA模型和小时晴空指数分别建立了风光的随机出力模型,采用全年时序模型叠加随机正态分布模拟负荷。其次应用场景削减技术提高配电网可靠性计算效率,进而基于等可靠性原则提出了考虑网架故障的DG置信容量的求解流程,并从该角度提出了定量计算馈线供电能力增量的算法。最后结合IEEE-RBTS算例分析了馈线负荷、负荷曲线与DG出力相关性以及DG接入位置和容量对馈线供电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DG接入负荷曲线与其出力相似度较高的馈线,以及优先规划DG以适当容量接入馈线末端有助于提升馈线的供电能力,延缓配网改造升级进程。  相似文献   

4.
分布式电源(DG)接入配电网后对节点电压、潮流分布、网损等方面带来的影响与DG的接入位置及容量密切相关。以网损最小为目标函数,针对网络中不同位置的负荷节点对网损的敏感度分析来确定DG的最佳接入位置,进一步以根节点向配电网输出的有功功率最小为目标函数,将电压不越限、网损最小作为约束条件建立了计算DG最大准入容量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改进遗传算法(IGA)进行求解。实际算例的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可以为快速确定DG的最佳接入位置和最大准入容量提供参考决策。  相似文献   

5.
在配电网故障恢复过程中常出现因电压越限、线路过载等需进行切负荷操作,降低了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分布式电源(DG)的接入会影响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但是其影响性质和程度均取决于其接入位置与容量。分析了DG接入对配电网可靠性、电压及网损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DG选址与定容方法:随机生成事故集,以配电网故障平均停电量最小为目标函数,以线路不过载、电压不越限等配电网稳定运行要求为约束条件,利用和声算法搜索最优方案。算例分析表明本方法能提供合理的DG位置与容量方案。  相似文献   

6.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会对配电网潮流、线路损耗、继电保护等方面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接入位置和接入容量进行研究。以配电网馈线潮流为基础,考虑到分布式电源的最大供电范围,利用功率圆的概念,建立了含分布式电源的有功功率网损目标函数,通过在功率圆内利用支路权值的启发式搜索策略,得出DG在配电网中的最佳接入位置。对实际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分布式电源(DG)的大规模应用,提升了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也改变了配电网中馈线电压的分布。建立节点的电压增量模型,分析DG功率因数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规律。根据电压敏感度分析节点电压对DG准入容量的约束,提出求解DG准入容量的模型。采用IEEE 69节点配电网标准算例,验证DG在不同功率因数和电源类型下配电网电压的分布规律,分析功率因数对DG可接入容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分布式电源(DG)接入配电网后,低电压等级电网可能倒送功率至高电压等级电网,对电网造成不利影响。在各种影响因素中,倒送功率限制是影响DG接入电网的主要因素。从倒送功率约束的角度出发,结合节点电压及潮流约束,建立了以DG接入容量最大为目标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最大接入容量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DG的接入对配电网有功网损的影响。考虑节假日对负荷的影响,给出了调整倒送功率约束以增大DG接入容量的建议。以一个33节点的10 kV配电网接入分布式光伏电源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考虑电压质量的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布式电源(DG)对配电网的影响与其接入的位置及容量密切相关,为此对DG的选址定容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不同类型DG在潮流计算中的模型,详细分析电压稳定性指标,然后提出基于电压稳定性指标的DG选址方法,分析DG接入对配电网网络损耗和电压质量的影响,提出以降低网络损耗和改善电压质量为目标的分布式选址定容目标函数,并采用混合智能算法进行DG定容的优化计算.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在DG选址和定容问题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电源(DG)的接入改变了传统配电网的单电源辐射式供电模式,可能导致原有继电保护装置出现误动、拒动或无法识别故障的情况。为解决此问题,以配电网中DG的接入容量最大化为目标函数,配电网三段式电流保护正确动作为约束条件,建立了DG准入容量的优化模型。对于多个DG接入配电网的情况,采用小生境遗传算法求解模型。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分布式电源具有经济、高效、灵活、环保等特点,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商用价值.在分析了分布式电源(DG)接入配电网的3种方式及分布式电源的3种等效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计及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计算模型,采用改进的最小路法对1个典型的配电网系统进行计算,并与加入DG之前的配电网可靠性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适用于DG接入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评估.  相似文献   

12.
针对配电系统中分布式电源的配置问题,考虑负荷模型下的不同电压来分析DG模型对DG的选址和容量大小的影响。通过结合不同性能指标为优化子目标的多目标函数,并利用遗传算法对适当的配置地点及DG的容量进行评估,从而根据多目标函数解决接入配电网的DG的配置问题。在IEEE 25节点系统中进行的仿真结果表明,负荷模型对DG在配电网中的配置影响很小,而DG模型对其在配电系统中的配置地点、单机容量和渗透率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马晓博 《中国电力》2016,49(4):88-92
分布式电源(DG)的接入改变了传统配电网的单电源辐射式供电模式,可能导致原有继电保护装置出现误动、拒动或无法识别故障的情况。为解决此问题,以配电网中DG的接入容量最大化为目标函数,配电网三段式电流保护正确动作为约束条件,建立了DG准入容量的优化模型。对于多个DG接入配电网的情况,采用小生境遗传算法求解模型。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供用电》2020,(7)
在国家加大配电网升级改造力度的背景下,将需求侧管理及分布式电源接入纳入配电网规划中,提出了考虑需求侧管理的配电网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模型。首先,分析空调负荷作为需求响应资源的潜力评估方法;其次,建立了分布式电源(DG)优化配置容量最大化模型;再次,以配电网网损最小为目标,得到了DG在配电网中的最佳配置方案;最后,仿真结果表明,考虑需求侧管理的DG优化配置能够增强系统承受负荷增长的能力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分布式电源的准入容量与优化布置的实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电网节点电压、网络潮流、网损等方面带来的影响与分布式电源的准入容量及接入位置密切相关。应用静态负荷模型,以电压不越限与线路载流量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分布式电源准入容量与接入位置之间的函数关系。进一步以网损最小为目标函数,将准入容量纳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分布式电源的最优布置函数关系,并针对典型的配电网负荷分布,提供了经简化的实用化计算函数。结论表明所研究的分布式电源准入容量与优化布置的实用化方法可以为快速准确地解决分布式电源在电网规划中的定址优容与定容选址等相关问题提供重要的参考决策。  相似文献   

16.
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架多目标协调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式电源(DG)接入对配电网损耗、电压及可靠性指标有很大影响。针对当前DG与配电网架分开独立进行规划的问题,提出一种综合协调两者的规划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DG位置及容量、线路升级改造、新增负荷点接入方案的综合优化,以设备投资成本、系统有功损耗、停电损失及购电费用4个指标最小为目标函数,利用判断矩阵获得各目标函数权重,通过加权将多目标优化转化成单目标优化问题,采用染色体分段编码方式、精英保留策略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为了避免因DG可选布点太多导致算法计算速度慢的问题,根据配电网损耗、电压及可靠性指标改善效果,提出一种实用的确定DG候选位置的方法。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确定DG候选位置的方法能够有效缩小搜索空间,提高优化效率;对DG和配电网架进行综合协调规划,能够有效提升配电网投资的综合经济效益,获得的建设与改造方案更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7.
供电可靠性一直都是供电企业最关心的指标之一,随着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配电网,主动配电网应运而生,如何评估其供电可靠性成为新的研究问题。基于用户层一负荷点层一单元层的单元制主动配电网结构,设计了基于配电网故障停电信息并结合分布式电源贡献度的单元制主动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新方法,该方法可以量化分布式电源对主动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提升效果。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大规模分布式电源接入是今后配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及继电保护等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研究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对常规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在ETAP仿真平台上搭建配网供电可靠性评估模型,然后分别在不同位置接入相同容量的分布式风电,最后根据仿真计算结果分析分布式电源接入前后及接入位置对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在某城市配电网10kV馈线系统上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分布式电源接入后能有效提高常规配网的供电可靠性,且当分布式电源由末端分支线接入时对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提升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富含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在中长期规划中电压等级的合理配置,从成本特性入手,剖解微电网成本与供电区域的电压等级、供电半径、负荷规模、分布式电源容量规模和供电可靠性的数学关系。根据现有的配电网电压等级序列,构建多电压等级微电网结构优化模型,以其成本特性函数最小为目标函数,采用改进的混合优化遗传方法对目标微电网的电压等级进行选择与优化。通过实例对各电压等级序列在微电网的适用情况进行对比,得出未来发展中富含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的最佳电压等级序列。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和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下系统供电可靠性的变化趋势等问题,并基于发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提出了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模型及算法。该模型应用于贵州某地区配电系统,结果表明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可以提高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但是随着负荷和分布式电源接入比例的增加,系统供电可靠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从可靠性角度而言,分布式电源接入比例存在一个最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