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基于CBTC城市轨道交通模拟运行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了CBTC制式下的模拟运行控制硬件系统和列车控制系统.根据系统连锁关系和运营时刻表,制定了列车、信号机、转辙机的控制逻辑,在VC++平台开发了控制中心软件系统.经调试,该系统能够模拟实现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列车运行间隔自动防护和列车自动监控等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依赖于车载设备和地面区域控制器之间的实时连续双向通信,通过不停地更新移动授权指挥列车运行,达到较小的行车间隔。介绍了当CBTC列车降级为非CBTC列车后,两种车型混跑模式下的移动授权具有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的3G、4G等无线信号,对使用相邻频段2.4G的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CBTC)的地铁车地通信系统的干扰越来越严重,为了对干扰源进行识别,CBTC系统干扰源的定位技术成为亟需被研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基于干扰信号强度(RSSI)的测距定位算法,可有效、快速地对干扰源进行定位。仿真结果表明,对运行速度不同的列车仿真时,该算法定位干扰源的精度不同,得出该算法对运行速度越低的列车干扰源定位精度越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采用独立于轨道的车—地双向通信设备实现列车与地面控制系统之间的连续式双向通信.介绍了CBTC系统下无线车地通信原理及通信异常情况,并针对其关键设备无线接入点(AP)进行一定程度的剖析.利用上海地铁11号线的设备,通过现场抽样调查、故障汇总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引起AP设备故障的各个末端原因进行分析,确定了AP设备故障的3种要因及解决方案,提出了建立采用TD-LTE技术的通信架构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集中型WLAN架构使用LWAPP(Lightweight Access Point Protocol,轻型接入点协议),该协议被设计用来传输和控制LAP(Lightweight Access Point,轻型接入点)和WLC(Wireless LAN Controller,无线局域网控制器)之间的通信。通过传统的WLAN和集中型WLAN的比较,介绍了LWAPP要实现的目标。从LWAPP的"MAC分离"概念、传输实现和隧道技术,分析了LWAPP的工作机制,探讨了LAP与WLC之间的通信过程。  相似文献   

6.
无线局域网(WLAN)的直接链路协议(DLP)是WLAN服务质量(QoS)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移动站点提供了Ad hoc的通信方式。本文描述了Ad hoc网络的发展及重要作用;接着详细地分析了WLAN网络中新型的协议——直接链路协议(DLP)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DLP的Ad hoc网络拓扑结构,研究并提出了其接入控制及服务质量保证方案;最后给出分析结论,并对下一步工作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随着相关技术和产品日益成熟,无线局域网(WLAN)已倍受各行业青睐.在医院信息化工程(E-Hospital)中融入WLAN,是将医院传统医疗方式转变成基于无线移动网络、以临床和管理数据为中心的现代医疗方式的有效途径.在分析WLAN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医院行业特点提出了一套WLAN和临床信息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利用移动机器人对未知的人类难以到达的环境进行远程作业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无线局域网(WLAN)的引入,也给远程控制系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网络本身固有的一些特点———变时延和丢包。本文就针对这些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就时延造成的系统稳定性和动作同步问题进行了探讨,从理论上分析了一种基于事件参考的控制方法,并在基于WLAN的远程控制系统平台上实现了这种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无线局域网概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局域网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和现代通信方式的不断变化,尤其是移动和便携式通信的发展,无线局域网(WLAN)便应运而生。本文介绍了WLAN的标准、工作原理和常见的网络拓朴结构形式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CBTC系统移动授权计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已成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发展趋势。该系统的核心功能是为每一列车提供移动授权,实现列车的安全间隔。通过分析移动授权的含义及作用,介绍了在正常与非正常情况下移动授权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混合动力汽车(HEV:Hybrid Electric Vehicle)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根据混合动力汽车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的要求,设计了一个混合动力系统通信协议。采用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标准完成系统各个控制单元的连接,软件采用SAE(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J1939协议完成数据的装配和传送,并根据需要进行了CAN协议与J1939协议之间的转换。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通信协议能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上的数据通信与应用层上的信息通信有机地结合起来,简单高效,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具有频谱利用率高、抗干扰性能好等优点,在基于发光二极管(LED)的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减小LED非线性的影响,将幅度-相移联合键控(APSK)与OFDM技术相结合的传输方式引入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同时为了提高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实现系统带宽资源的充分利用,将OFDM调制与自适应技术相结合,即根据信道状况的不同,在各个子信道上使用相应阶数的APSK调制方式。文章介绍了3种典型的基于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的OFDM技术,并与基于相同阶数APSK调制的OFDM技术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APSK信号的包络要比QAM信号小,自适应OFDM技术的性能要明显优于基于相同阶数APSK调制的OFDM技术。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电视(IPTV)、视频点播(VOD)等数字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无线通信系统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宽带业务需求。毫米波光纤无线通信技术既充分利用了现有光纤的高带宽、低损耗等特点,又发挥了无线通信的高度灵活性优点。因此,有机结合了光纤和无线通信优点的毫米波光纤无线通信技术是最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 (CBTC) system is based on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overcomes fixed blocks in order to increase track utilization and train safety. The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DCS) between trains and wayside equipment is a crucial factor for the safe and efficient operation of CBTC system. The dependability under various transmission conditions needs to be modeled and evaluated. In this paper, a stochastic reward net (SRN) model for DCS based IEEE 802.11 standard was developed, which captures all relevant failure and failure recovery behavior system aspects in a concise way. We compared the 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for DCS with and without access point (AP) and antenna redundant configuration. We als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d and compared the frame loss probability for three DCS configurations with different train velocities and train numbers in one radio cell. Fixed-point iteration was adopted to simplify the analysis. Numerical results showed th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the 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and the frame loss probability index for the full redundant configuration.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s. 60634010, 60736047) and the Doctoral Program Foundation of Institutions of High Education of China (Grant No. 20070004005)  相似文献   

15.
以开发高速高精度测控系统为目标,研究了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测控卡的设计问题.采用PDIUSBD12作为USB的接口芯片,以89C52作为微控制单元(MCU),完成了对USB接口通信的控制.最后利用美国国家仪器公司的虚拟仪器驱动软件生成驱动,实现了与上位机LabVIEW的通信.USB接口测控系统适用于高速高精度数据采集,同时也为便携式系统提供了方便、快捷和可靠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无线网络技术已被广泛的应用在工业控制系统中,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作为工业控制系统无线网络通信的底层基础,是保证无线网络高效通信的关键协议.针对搭载多收发器无线终端的工业控制系统设计了一种能源有效的MAC协议—MH-MAC,该协议可根据不同网络环境和应用的需求,灵活地配置信道分配方案和介质访问策略,采用MH-RS调度算法来协调多个收发器高效工作.最后与B-MAC协议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表明MH-MAC协议在提高网络带宽、降低传输时延、增加网络吞吐量和减少能量消耗等方面明显优于B-MAC协议,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移动IP网络,由于资源有限、有效带宽不可预测、差错率高等原因造成的QoS(Quality of Serv-ice)问题,提出了在移动IP网络中的QoS保证方法。该方法将资源预留协议(RSVP: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和区分服务(DiffServ:Differentiated Services)协议相结合,采用映射技术,实现了在移动IP上提供端到端的QoS保证机制,从而解决了传统移动IP网络中端到端通信时扩展性差的问题,与原有网络相比,其通信质量提高了30%。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学习这种新型学习方式将在高校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阐述了无线校园网的设计方案,对基于校园无线局域网移动学习系统的学习模式、系统结构、平台构建策略进行了研究,积极探讨移动学习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