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综述了水性胶黏剂的发展前景、应用情况及技术和研究的进展。世界各国都很重视环保型胶黏剂的发展,在一些发达国家,水性胶黏剂的发展一直呈上升趋势,差不多占到胶黏剂总用量的50%。一些高性能的水性胶黏剂-如丙烯酸酯类、聚氨酯类、环氧类等,在很多场合已经能够完全代替溶剂型胶黏剂。在建筑、包装、运输、胶带等领域,水性胶黏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胶黏剂从溶剂型向水基型(或热熔型)的转变已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新型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α,ω-二(烷基吗啉鎓)烷烃的性能测定,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结构中疏水基和连接基碳链长度对表面性能、润湿性能、泡沫性能以及乳化性能的影响,确定了产物结构与其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α,ω-二(烷基吗啉鎓)烷烃双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泡沫性能以及乳化性能均优于其相应单子表面活性剂,润湿性能单子表面活性剂要比双子表面活性剂好;双子表面活性剂中,疏水基相同时,缩短连接基,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更优;连接基相同时,缩短疏水链,表面活性剂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3.
着重从炔醇多功能表面活性剂的双子结构特征入手剖析了其性能特点,通过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的对比分析,展现其在水性木器涂料中的应用优势,不仅可有效解决体系的润湿性能同时可控制体系的泡沫,还可提高涂膜的耐水性能,改善涂料的重涂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结构和性能,及其作为润湿剂和消泡剂在水性木器涂料中的应用。表明基于双子型结构开发的表面活性剂具有高效、多功能的特性,不但可以保证水性涂料产品对低表面能基材的优异润湿,而且还可以提供卓越的消泡抑泡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低渗透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储层极易受到水锁损害的特点,对低渗透砂岩岩心进行了水锁损害研究。在分析了产生油井水锁损害机理的基础上,合成了一种含氟链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FS以减弱水锁损害。室内试验表明:该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20×10~(-3)N·m~(-3);与多元醇溶液复配后,水锁损害的渗透率恢复率高达86%以上,具有明显的降低水锁损害的作用,对改善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在机用洗碗剂产品中的应用。重点测试了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在碱性条件下的泡沫、去油率等性能,探讨天然来源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替代石油来源的传统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应用于机用洗碗剂中的可行性,并研究了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应用于含酶、含过氧化物的机用洗碗剂的泡沫、去污等方面的应用性能,及其应用于自动洗碗机中清洗不同餐具时的去污效果,并做了对比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在所测试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中,谷氨酸类表面活性剂具有碱性条件下低泡、去油率高等性能,在应用于洗碗机清洗效果测试中也具有优秀的去污能力.  相似文献   

7.
哌嗪系列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探索哌嗪类双子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EOR)、新材料制备及生物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合成了两个以哌嗪为基的双子表面活性剂Ⅰ和Ⅴ,一个含有两种阴离子的Bola型表面活性剂Ⅱ和一个大环表面活性剂Ⅲ。表面张力测定结果显示,Ⅰ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6.47×10-4mol/L,优于传统的表面活性剂;Ⅴ的CMC为1.17×10-3mol/L,说明连接基团长度一定时,增加疏水链的数目,表面活性降低。Ⅱ和Ⅲ水溶性较好,可应用于生物技术领域或在新材料中作为模板剂。MM2能量最小法计算结果显示,在有限长连接基团中引入较多疏水链的化合物不易合成。用溶剂可接触面积说明了Ⅲ水溶性较好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以油酸酰胺丙基叔胺、3-氯-2-羟基丙磺酸钠和1,4-二溴丁烷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合成了一种甜菜碱双子表面活性剂B18-4-18,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波谱仪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用表面张力仪测定不同浓度下的双子表面活性剂(B18-4-18)的表面张力,用携液率装置测定了其在清水中、矿化水中、凝析油溶液中、甲醇溶液中的携液率,用罗氏泡高仪测定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的泡沫高度。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与预期目标产物结构一致,在25℃时,B18-4-18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5.0×10-6mol/L,相应的表面张力γcmc为31.67mN/m;质量分数为0.5%的B18-4-18在清水、矿化水、凝析油溶液、甲醇溶液中的最高携液率分别可以达到90%、87%、78%、87%;对比不同的表面活性剂的泡沫性能,优选出在泡沫酸中使用最佳的起泡剂为B18-4-18。  相似文献   

9.
李钦  陈馥 《日用化学工业》2004,34(3):173-175
介绍了黏弹性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性质,确定黏弹性表面活性剂性质的测试方法和实验手段,以及其内部微观结构和流变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当黏弹性表面活性剂溶液浓度增加到某一临界浓度时,球形胶束开始向蠕虫状胶束转变,溶液黏度突然增大,随着浓度的进一步增大,蠕虫状胶束快速生长、增长并形成线型柔性棒状胶束,柔性棒状胶束相互缠绕、粘附甚至融合,形成某种超分子三维网状结构,溶液黏度急剧增加,并表现出较强的黏弹性。概述了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在油田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压裂液、酸液、钻井液及提高采收率等方面的应用,指出了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广泛运用的前景和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国内外稠油乳化降黏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一非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及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和氟碳表面活性剂等新型表面活性剂在稠油乳化降黏中的应用,评价了各种表面活性剂的优缺点,并提出了稠油乳化降黏用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水性聚氨酯(WPU)胶粘剂分子极性、相对分子质量、交联、分子结晶度等分子结构因素对粘接性能的影响及进展,提出了改善WPU粘接性能的几个有效措施,并展望了WPU胶粘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复合薄膜用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文静  傅和青  黄洪  陈焕钦 《精细化工》2007,24(10):1022-1025
以聚醚二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为原料合成了聚氨酯预聚体,用丙烯酸羟丙酯(HPA)将其部分封端,制得一种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分散体,再加入乙烯基单体进行自由基引发聚合,制备出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用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量热扫描仪(DSC)、热重分析(TG)、马尔文粒度分析等测试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研究了软硬段质量比、亲水基团含量、丙烯酸酯单体的加入对PUA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软段)∶m(硬段)=2∶1,m(PU)∶m(PA)=4∶1,—COOH质量分数为2.8%,以该乳液配制的胶粘剂应用于包装用CPP/CPP薄膜、OPP/VMOPP薄膜的剥离强度分别达31.9N/m和28.1 N/m。  相似文献   

13.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改性的方法,其中包括交联改性、共混改性、共聚改性及复合改性;并展望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改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复合薄膜用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已二酸1,4-丁二醇酯(PBA)、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水性聚氨酯复膜胶,讨论了亲水性扩链剂DMPA用量对水性聚氨酯复膜胶的稳定性、耐水性、粘接强度等的影响;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分子结构中的软、硬段微相结构分布。结果表明,当DMPA质量分数占预聚体总质量的2.67%~5.34%时能够制得稳定乳液;水性复膜胶乳液的粘度以及胶膜的吸水率随着亲水性扩链剂DMPA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乳液的粒径随着亲水性扩链剂DMPA用量的增加而减小;硬段含量的增加会降低软段结晶,增加水性聚氨酯复膜胶高分子链的极性和粘接强度,当硬段质量分数为22.79%时,胶膜具有较好的T型剥离强度;提高复合压力能够显著提高T型剥离强度;该复膜胶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有着比聚丙烯(OPP)膜更好的粘接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具有自乳化功能的二羟甲基丙酸(DMPA)、聚醚二元醇(N210)、甲基丙烯酸-β-羟丙酯(HP-MA)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 I)反应生成C C双键封端的水性聚氨酯(PU)种子乳液。然后利用钴60-γ辐射法乳液聚合工艺,使其与丙烯酸酯单体、有机硅发生接枝共聚制备出水系聚氨酯—含硅丙烯酸酯(PUAS)乳液。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热分析(DSC)、透射电镜(TEM)等方法对PUAS乳液粒子的形态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根据涂层织物的种类及性能要求,加入柔软剂和增稠剂,制备出PUAS织物涂层胶,并对涂层织物性能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6.
文章合成了一种乙二氨基乙磺酸钠盐(AAS),并以其为亲水单体,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PBA)为原料,采用丙酮法合成了一种用作层压胶的水性聚氨酸分散体(WPU),并通过纳米二氧化硅乳液(SiO2)对其进行改性。研究表明当NCO/OH值为1.25时活化温度最低,剥离强度最大;SiO2添加比例为10%时耐热性及剥离强度最佳。  相似文献   

17.
张毅  霍冬  梁勇 《辽宁化工》2012,41(3):286-288
通过测定双子表面活性剂与原油的界面张力,发现双子表面活性剂在缺碱的条件下,也可以使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超低的能力,证明了其对碱的依赖性较小,优于普通表面活性剂.单独使用双子表面活性剂或者与其他表面活性剂协同使用,均可以使多种原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超低范围.对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浓度等因素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发现双子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主要与表面活性剂和油的性质密切相关.研究了其界面张力行为,发现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比普通表面活性剂较高的界面活性,并且与盐具有很好的协同性,可以在较宽的盐度和表面活性剂浓度范围内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至超低范围.  相似文献   

18.
以咪唑、以咪唑,溴乙酸,溴代十四烷和二元醇为主要原料,采用三步法合成了三种新的咪唑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简记[C_(14)-n-C_(14)]Br_2。通过核磁氢谱和红外光谱对三种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证明合成的产物为目标产物。并采用表面张力法得出三种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曲线,进而计算临界胶束浓度(CMC)等一系列表面性能参数,结果表明,连接基越短的咪唑型双子表面活性剂拥有更低的CMC,更高的界面活性。  相似文献   

19.
刘平  吕成远  李阳 《精细化工》2011,28(12):1169-1172
考察了自制的双直链烷基硫酸盐型孪连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性能和驱油性能。结果表明,双直链烷基硫酸盐型孪连表面活性剂的CMC在10-5~10-6 mol/L;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界面张力达到平衡时所需要的时间明显延长;随着连接基团碳链长度的增加,油水界面张力先增大再减小;该类孪连表面活性剂具有非常好的抗一价盐二价盐的能力;用2C13-C2-2SO4Na作为驱油剂进行驱油实验时,可以使采收率在水驱基础上提高5%以上,具有比较好的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