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技术是人的科学技术或关于人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人的发展在本质上一致。科学技术是人的发展的推动力量,人的发展也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但在一定条件下,科学技术对人的发展也会产生负效应,造成这种负效应的根源既有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盲目性,也有复杂的社会根源。创造科学技术与人协调发展的机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不可忽视这样一个历史事实:科学技术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政治文明的发展。从三种文明的关系看,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基础。从科学技术在物质文明建设中的功能看,科学技术是推动政治文明的基本力量之一。从民主政治在政治文明中的核心地位看,科学技术是推进民主政治的重要力量。社会政治的发展要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同时又对科技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首先,政治决定科技发展的方向、规模、速度;其次,民主政治对科技发展起着制约和保障作用。科教兴国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具体学科和技术对道德的特点及其外在表现形式有重大影响,对人们的风俗习惯、道德情感和社会行为起着巨大作用,同时,科学也使道德逆向发展。道德推动科学技术的双向发展,因为道德修养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它自觉地调节心理机制,克服种种困难,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但道德对科学技术也起阻碍作用。科学技术和道德应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科研资源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段尧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科研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事实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包含科学技术自身发展和科技管理水平的提高两个方面。科学技术管理不仅保障科学技术自身的正常运行和进步,而且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从科技管理的角度来看,...  相似文献   

5.
作为人类文明动力的科学技术,推动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20世纪后半叶以来,科技的高度发展却造成了人的异化,导致了人文失落和价值盲区。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精神,寻求科学技术价值的人本回归.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李斯特科学技术生产力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推动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应采取的措施,从而得出李斯特是科学技术生产力理论的先驱者结论。  相似文献   

7.
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黄元生,苑英科,王银弟邓小平同志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概括反映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是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指物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和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之间的相互影响模式逐步由原来的“生产——技术——科学”转变为“科学——技术——生产”,这一转变更加明确地突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当中对于具体的生产过程和社会进步发展是有极其重要的先导作用,是社会历史进步的重要因素和主要力量,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9.
技术创新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形式与发展动力。技术创新为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社会发展是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谈科技人才的集体主义精神修养魏中文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并且,广泛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地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直接推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纵观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以下显著的特征:首先,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作为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思考苏多杰随着历史的发展,科学技术日益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制高点。为了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而少数民族地区今后的发展,更离不开科技进步,否则将寸步难...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是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它是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具有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价值;它能够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关系的变革。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开发科技动力的途径主要有:实现劳动者的"智化";推动生产资料的"物化";消弭科学技术的"异化"。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初,科学研究正式成为大学的职能之一,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相继促成了德国与美国的崛起。我国“后发外生”型的大学借鉴了西方大学发展的诸多经验,积极鼓励大学进行科学研究,但发展成效不突出,对国家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不明显。究其原因,政府行政的泛化、大学环境的僵化、个人精神的淡化,共同制约了大学科学研究使命的达成。  相似文献   

14.
论创造能力及创造型人才的培养王兴南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人类社会的进步史证明,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推动人类...  相似文献   

15.
科技期刊是科技知识、成果、信息的重要载体和媒体,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基础作用、导向作用和促进作用,能够推动科学技术社会化进程,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发展科技事业、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16.
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杜红波邓小平同志以其伟大革命家和战略家的敏锐眼光,透彻地分析了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对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强调经济和社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丰...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文选》(1~3卷)中,有39篇论述了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大致可以划分为九个方面。邓小平的科技思想有两个显著特征,其一是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生产力观,得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有着鲜明创造性;其二是重视科学技术的现实效益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生产方式变革的历史。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由生产力决定的。每一次生产力突破性的发展,都与当时的科学技术的重大进步有直接关系,已被史实所证明的这种趋势,到了近代更加明显,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生产高度一体化;科学技术已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决定作用,从而也必须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与社会进步。一、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决定作用科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本身并不是生产力,只有并入生产过程,才能转化为生产力。马克思在19世纪论述科学性质时曾指…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和经济基础是息息相连的,中国的农业文明推动了与农业经济相适应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文明的五大特征反映了决定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基础文明,反映了农业文明的局限性及制约性.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与管理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两只轮子,两者共同发展,科学技术孕育着管理的变革,管理的创新引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近代科技革命催生了科学管理,使管理领域发生了重大的理论与实践的变革与创新;现代科技革命使管理的变革与创新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和趋势,文章从创新、知识管理、学习型组织和信息化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