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快速过敏皮试仪常见故障分析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0月~2003年10月,采取实地询问、临床观察、资料筛评等方法,对一年来本区8所医院12台快速过敏皮试仪(简称皮试仪)维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各医院对新一代皮试仪使用过程中存在人为或机械、仪器故障等因素,现将管理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7年7月以来,我们将快速过敏皮试仪应用于患儿的皮试中,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快速过敏皮试仪应用于药物皮试的平行自身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华康YLM—Ⅱ型快速过敏皮试仪用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精制破伤风抗毒素药物皮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选择需要注射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或精制破伤风抗毒素的志愿者作为受试者,其中青霉素组受试者239例,头孢菌素组受试者216例,精制破伤风抗毒素组受试者204例,在患者一侧前臂用常规皮试法做皮试,同时在另一前臂使用华康快速过敏皮试仪做皮试,观察并记录两种方法的皮试结果。结果3组患者均未出现全身过敏反应,经Yates校正卡方检验,3组患者两种皮试方法的阳性率和假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过敏皮试仪用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精制破伤风抗毒素药物皮试结果安全、可靠,并节省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快速过敏皮试仪试验结果的最优观察时间,降低护理用药风险。方法 2007年8月至2011年7月,使用快速过敏皮试仪做药物过敏试验23 258例次,延长观察时间至30~60 min,分阶段或持续观察,并做详细记录,统计每5 min检出的阳性结果例数。结果共检出阳性患者186例(青霉素110例,头孢菌素类76例),186例中5 min内检出151例(青霉素88例,头孢菌素类63例),占81.18%;5.1~20 min内检出35例(青霉素类22例,头孢菌素类13例),占18.82%;20 min后无阳性结果检出。结论使用快速过敏皮试仪做药物过敏试验,结果在试验结束后20 min内持续观察,可防止少数阳性者漏检,减少假阴性率,降低护理用药风险,有效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5.
对560例需做皮试的患儿左右手同时使用皮试仪法和传统皮试法。结果560例患儿中皮试仪法阳性者6例,阳性率1%;传统皮试法阳性者89例,阳性率16%。两种皮试方法均阳性者2例,对传统皮试法阳性皮试仪法阴性的87例在严密观察下输入皮试药物,无一例过敏反应。认为快速过敏皮试仪皮试准确,假阳性率低于传统皮试法。  相似文献   

6.
评价快速过敏皮试仪在青霉素药物过敏试验中的应用价值。对本院门诊 5 0 0例欲使用青霉素类制剂的患者左右手同时行皮试仪法与传统皮内注射法过敏试验。皮试仪法与皮内注射法阳性率分别为 3 8% (19/ 5 0 0 )和 5 2 % (2 6 / 5 0 0 ) ,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合并阳性率为5 6 % (2 8/ 5 0 0 ) ,与单项试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 11例可疑阳性病人中 ,皮试仪法与皮内注射法假阳性分别为 9% (1/ 11)和 6 4 % (7/ 1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皮试仪法过敏试验是一种无痛、快速、安全、准确的方法 ,优于皮内注射法 ,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皮内注射药物过敏试验法。  相似文献   

7.
对560例需做皮试的患儿左右手同时使用皮试仪法和传统皮试法.结果560例患儿中皮试仪法阳性者6例,阳性率1%;传统皮试法阳性者89例,阳性率16%.两种皮试方法均阳性者2例,对传统皮试法阳性皮试仪法阴性的87例在严密观察下输入皮试药物,无一例过敏反应.认为快速过敏皮试仪皮试准确,假阳性率低于传统皮试法.  相似文献   

8.
为减轻患儿痛苦,我们于2005年8月-2006年10月,用QY-1A型(改进型)快速过敏皮试仪对儿科门诊及住院、年龄为出生后1h~17岁的常见病患儿进行青霉素过敏试验,阳性2例,阴性者均未发生青霉素延迟反应。再次证明:快速皮试仪法做青霉素药物过敏试验安全可靠,准确率高,假阳性率低,优于皮内注射法,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皮内注射法。  相似文献   

9.
为减少患者的痛苦,增进患者的舒适程度,我们引进快速过敏皮试仪(华康牌,YLM-Ⅱ型双路,广州伟杰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需做药物过敏皮试的383例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试验,分析其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08年3月,我们应用快速过敏皮试仪做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无一例因判断失误引起过敏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传统皮内注射法与快速过敏皮试仪在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的差异。[方法]174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皮内注射的方法,观察组采用快速过敏皮试仪的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皮试效果。[结果]两种皮试方法在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快速皮试仪与传统皮内注射法在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中的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12.
刘昌林  廖容 《全科护理》2008,6(34):3148-3150
[目的]比较传统皮内注射法与快速过敏皮试仪在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的差异。[方法]174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皮内注射的方法,观察组采用快速过敏皮试仪的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皮试效果。[结果]两种皮试方法在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快速皮试仪与传统皮内注射法在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中的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临床使用过敏皮试仪的增多,使用过程中人为因素或机械、仪器故障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本作为此对区内8所医院12台YLM—I快速过敏皮试仪(以下简称皮试仪)一年来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即是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新一代青霉素皮试仪仍需对其性能及操作不断学习、反复实践。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快速过敏皮试仪在儿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7月以来,我们将快速过敏皮试仪应用于患儿的皮试中,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应用快速过敏皮试仪进行皮试的4320例患儿为观察组;选择应用传统皮试法进行皮试的4320例患儿为对照组,两组均无青霉素及头孢类过敏史.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与常规皮试法进行对照,验证华康YLM—Ⅱ型快速过敏皮试仪做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精制破伤风抗毒素(TAT)等药物皮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随机选择临床需要注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TAT的病人作为受试者,每组200例,同时使用华康YLM-Ⅱ型快速过敏皮试仪和常规皮试两种方法做皮肤过敏试验并进行对照观察。结果两种皮试方法,皮试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华康@YLM—Ⅱ型快速过敏皮试仪做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TAT药物过敏试验,其结果安全可靠,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快速过敏皮试仪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减少患者的痛苦,增进患者的舒适程度,我们引进快速过敏皮试仪(华康牌,YLM-Ⅱ型双路,广州伟杰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需做药物过敏皮试的383例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试验,分析其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青霉素快速皮试仪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霉素使用前必须进行皮试,以防过敏反应的发生。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帮助病人合理、安全使用青霉素,我科使用了上海申克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Q Y-1A型青霉素过敏快速皮试仪(下称:皮试仪)进行青霉素过敏试验。现将应用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2003年4-9月1288例青霉素皮试病人,由经验丰富的专职护师负责,应用皮试仪进行青霉素过敏试验。受试病人均为女性,年龄15~65岁,平均36岁。其中阴性1221例,强阳性反应2例,迟缓反应65例。对65例迟缓反应病人进行了青霉素皮内注射对照试验,其中21例病人因害怕注射疼痛而放弃青霉素治疗,28例阳性反应,16例皮内…  相似文献   

18.
应用快速过敏皮试仪做青霉素药物过敏试验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评价快速过敏皮试仪在青霉素药物过敏试验中的应用价值。对本院门诊500例欲使用青霉素类制剂的患左右手同时行皮试仪法与传统皮内注射法过敏试验。皮试仪法与皮内注射法阳性率分别为3.8%(19/500)和5.2%(26/500),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阳性率为5.6%(28/500),与单项试验差异无显性意义。在11例可疑阳性病人中,皮试仪法与皮内注射法假阳性分别为9%(1/11)和64%(7/11)两差异有显性意义。皮试仪法过敏试验是一种无痛、快速、安全、准确的方法,优于皮内注射法,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皮内注射药物过敏试验法。  相似文献   

19.
严秋芳 《全科护理》2010,(11):970-970
[目的]探讨碘过敏试验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将920例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皮试,观察组采取皮内注射加静脉注射试验法,并对两组病人碘过敏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皮试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皮试阳性病人伴随全身症状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内注射加静脉注射试验法是安全有效的碘过敏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碘过敏试验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将920例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皮试,观察组采取皮内注射加静脉注射试验法,并对两组病人碘过敏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皮试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皮试阳性病人伴随全身症状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内注射加静脉注射试验法是安全有效的碘过敏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