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研究海参脑苷脂(sea cucumber cerebroside,SCC)及其长链碱基(long-chain base,LCB)对营养性肥胖小鼠的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海参脑苷脂组(0.025%SCC)和海参脑苷脂长链碱基组(0.025%LCB),每组8只。通过高脂饲料建立肥胖模型,观察记录小鼠饮食及体重,喂食4周后测定糖耐量,5周后测定脂肪组织重量、脏器指数、血清脂质及血糖含量、肝脏脂质含量。结果:经实验饲料喂食4周后,SCC组和LCB组的糖耐量有明显改善,血糖浓度和脂肪组织重量降低,肝脏TG的含量减少,与模型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海参脑苷脂及其长链碱基对营养性肥胖小鼠糖代谢和脂代谢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血府逐瘀汤抗缺氧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中药古方血府逐瘀汤及其成分对小鼠整体耗氧量及心肌和脑对缺氧的耐受力等方面的作用。方法 :用物理、化学、药物等方法制备急性缺氧动物模型 ,对血府逐瘀汤的抗缺氧作用进行研究。结果 :血府逐瘀汤及其成分对物理、化学、药物等方法所制备的急性缺氧动物模型均有抗缺氧作用 (P <0 .0 1) ,其中全方的抗缺氧作用优于单味用药 (P <0 .0 5 )。结论 :单用具有抗缺氧作用的药物 ,经合理配伍后组成血府逐瘀汤全方的抗缺氧作用优于各单味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银黄微型灌肠剂(compound of Yinhuang micro-enema,YHCE)及其拆方的解热作用,为探讨其作用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用酵母混悬液复制发热大鼠模型,用电脑数字式体温计观察YHCE及其拆方灌肠给药后发热大鼠肛温的变化.结果:YHCE高剂量组的解热作用最明显且稳定持久(P<0.01或P<0.05);YHCE拆方后的3个单药也各有一定的解热作用(P<0.05或P<0.01),以黄芩最明显,柴胡次之,金银花最弱,但3个单药的解热作用均小于复方(P<0.05或P<0.01).结论:YHCE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且与剂量相关;YHCE复方的解热效果比拆方好,各单药之间可能有协同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4.
观察研究了四君子汤在辰、戌时辰治疗“脾虚证”对大鼠血清胃泌素含量及其昼夜节律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正常大鼠血清胃泌素含量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P<0.01),峰相位在08:40,“脾虚证”大鼠血清胃泌素含量下降(P<0.01),节律性消失(P>0.05),节律中值及振幅显著降低;辰时治疗能显著提高“脾虚证”大鼠血清胃泌素水平(P<0.05),恢复其节律性(P<0.01),提高节律中值及振幅;戌时治疗能够提高“脾虚证”大鼠血清胃泌素总体水平(P<0.05),但对其节律性的恢复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2-(E)-取代苯亚甲基-5-二甲氨甲基环戊酮(MB4)的抗炎镇痛及对胃黏膜的刺激作用.方法:对小鼠分别局部涂搽二甲苯致鼠耳肿胀,腹腔注射醋酸致扭体反应,灌胃给药致胃黏膜的刺激作用.结果:MB4 20 mg/kg、40 mg/kg对鼠耳肿胀度均有抑制作用(P<0.05和P<0.01),明显提高小鼠痛阈(P<0.01),但未见明显的胃刺激作用.结论:MB4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且对胃黏膜刺激性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53的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66例乳腺癌组织中P53及其他生物学指标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P53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4.66%,P53表达与乳腺癌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有关(P<0.01),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组织的C-erbB-2呈正相关性(P<0.01),与PR的表达呈负相关性(P<0.05),与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数目和ER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P53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是一个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7.
1077名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量化评估入伍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并探讨其相关因素,为有效实施新兵心理健康宣教和心理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特质性元情绪量表(TMMS)和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对1 200名新兵实施团体心理测验,回收有效问卷1 077份,将SCL-90结果与军队常模和地方常模进行比较,SCL-90总分与TMMS总分及其分量表分作相关性检验.结果:新兵SCL-90各因子均显著高于地方常模(P<0.01),与军人常模比较强迫、焦虑因子偏高(P<0.01,P<0.05),而忧郁偏低(P<0.05),其他因子无显著差别;不同来源、文化程度的新兵的SCL-90各因子存在不同程度差异,是否独生子女对躯体化和偏执2个因子得分有影响(P<0.01,P<0.05),而父母关系对其影响较大(P<0.05);SCL-90总分与TMMS总分及其分量表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入伍新兵虽然表现出一定的心身症状,但从总体看心理健康状况尚可.结果提示对新兵进行心理干预时,要充分考虑其家庭关系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重视培养其对情绪的辨别和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8.
血清N端前体脑钠肽在心血管病患者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清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浓度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试验(ECLIA)测定4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及5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NT-proBNP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NT-proBNP与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LVEF、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心血管病组患者血清LgNT-proBNP浓度为3.74,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42;单因素方差分析示不同的心血管病组间患者血清NT-proBN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761,P<0.001).心血管病患者血清NT-proBNP浓度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升高而显著上升,相同NYHA心功能和LVEF分级下,不同心血管病组间血清NT-proBNP浓度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变量相关分析表明,血清NT-proBNP浓度与患者年龄、NYHA心功能分级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r=0.152,P<0.001及r=0.725,P<0.001),与LVEF分级、预后之间呈良好的负相关关系(r=-0.634,P<0.001和r=0.581,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是心血管疾病事件强的预测因子(HR=2.763,P<0.01),并与患者的临床治疗结局密切相关.结论 心血管病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可用来评价患者的心功能状况,且与临床预后关系密切,但其对心血管疾病的分层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氯化锂对小鼠体细胞及生殖细胞的遗传毒性特征对其毒作用机制做一初步探讨,方法以氯化锂为受试物,昆明种小鼠为受试对象,进行小鼠体细胞和生殖细胞遗传毒性试验。结果 氯化锂经口灌胃染毒后,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增加(P〈0.05);骨髓细胞微核率,胎肝细胞微核率增高(P〈0.05,P〈0.01)。小鼠睾丸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增加(P〈0.05);着床前胚泡细胞微核率增加(P〈0.01)。结论:一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山楂叶总黄酮(Hawthorn Leaves Flavonoids,HLF)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脑组织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8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HLF低、中、高剂量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其中HLF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于术前1周分别给与不同剂量的HLF(20、40、60 g/kg).检测脑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结果:HLF低、中、高剂量可明显提高模型小鼠脑组织LDH及SOD活力(P<0.05,P<0.01),HLF中、高剂量可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P<0.01).结论:HLF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脑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延边农村地区朝鲜族和汉族男性居民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与高血压及其亚型检出率的相关关系.[方法]对延边农村地区30~70岁常住男性居民进行血压测量及血清GGT检测.[结果]除各GGT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高血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及收缩期高血压合并舒张期高血压检出率均随着GGT水平的升高呈增高趋势(P<0.000).GGT平均水平(朝鲜族:F=14.757,P<0.000;汉族:F=16.664,P<0.000)及其异常者检出率(朝鲜族:χ2=13.745,P<0.000;汉族:χ2=16.550,P<0.000)均随血压水平的升高呈显著增高趋势.[结论]延边农村地区男性成人GGT水平与血压水平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COX-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淋巴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胃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及肿瘤内淋巴管密度(LVD).结果:胃癌组织中COX-2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淋巴管密度与COX-2表达(P<0.01)和淋巴结转移(P<0.01)呈正相关.结论:COX-2表达可能和胃癌的发生、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DMBT1体外过表达对胆囊癌细胞同质、异质粘附能力及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脂质体为介导在体外建立稳定表达DMBT1的胆囊癌细胞系,细胞分组:GBC-SD/DMBT1,转染DMBT1组;GBC-SD/Vector,转染空载体组;GBC-SD,未处理组;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细胞聚集实验观察细胞同质粘附能力,层粘蛋白实验及人脐静脉上皮细胞(HUVEC)粘附实验观察细胞异质粘附能力。统计学采用配对或独立样本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平板克隆实验发现GBC-SD/DMBT1组克隆形成数20±3,GBC-SD/Vector组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聚集实验表明GBC-SD/DMBT1聚集指数在振摇时间40、60min时分别为0.471±0.041、0.610±0.050,显著高于GBC-SD/Vector(40、60min时分别为0.250±0.024、0.312±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层粘蛋白Ln粘附实验表明GBC-SD/DMBT1在培养60、90min时残留细胞吸光度分别为0.157±0.008及0.139±0.010显著低于GBC-SD/Vector(60、90min时分别为0.347±0.026、0.476±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脐静脉粘附表明GBC-SD/DMBT1粘附率为0.341±0.042、GBC-SD/vector粘附率为0.694±0.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MBT1在体外过表达抑制胆囊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胆囊癌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粘附,抑制细胞与基质或异种细胞的粘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解毒中药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和P-选择素影响,进而探讨中药疗效的作用机理,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ITP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补肾化瘀解毒中药和泼尼松治疗,通过临床观察和对血浆蛋白C和P-选择素治疗前后的检测结果,分析补肾化瘀解毒中药对前述两项指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其血小板计数,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P<0.05),但两组间对照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其血浆蛋白C均有增高(P<0.01),P-选择素则有所降低(P<0.01). 结论补肾化瘀解毒中药对ITP患者有较好疗效,其疗效与泼尼松相近,但却没有泼尼松之类激素的毒副作用.其治疗机理可能与有效有效调节的血浆蛋白C和P-选择素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相关的危险性因素,为相关的预防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道溃疡的病例180例,统计其中合并出血的病例数,并通过调查问卷的设计,对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相应的危险性因素。结果:18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道溃疡中,合并出血的病例为68例,占37.78%。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嗜酒(OR=3.43,P<0.05)、工作压力大(OR=2.22,P<0.05)、睡眠差(OR=1.45,P<0.05)、食用非甾体消炎药如布洛芬(OR=3.45,P<0.05)、辛辣饮食(OR=1.69,P<0.05)、不按时三餐进食(OR=1.54,P<0.05)等构成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的发生率较高,相关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预防策略,预防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白细胞计数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白细胞(WBC)计数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亚组分的关系。方法:对662例重庆地区成年人测定了血糖、血脂、胰岛素、WBC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根据2005年IDF标准诊断MS。结果:有MS者WBC计数明显高于无MS者(P〈0.01),且WBC计数增高与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等MS亚组分均有关。根据WBC计数的四分位数,将受试者分为4组,结果提示随着WBC水平增加,腰围、BMI、SBP、DBP、TG、TC、LDL-C、HomaIR、hsCRP增高(P〈0.01),而HDL-C水平降低(P〈0.01)。结论:WBC计数作为炎症标志物,与MS及其亚组分关系密切,WBC计数增高可能是MS发生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益寿汤对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抗衰老作用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益寿汤滋补强壮作用的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益寿汤组、八珍汤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3组采用皮下注射D-半乳糖法制备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观察各组小鼠治疗前后血清及脑组织中SOD、GSH-Px活力及NO、MDA水平,治疗前后胸腺及脾脏指数、胸腺皮质厚度及胸腺皮质淋巴细胞数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益寿汤组和八珍汤组小鼠血清及脑组织中SOD、GSH-Px酶活力升高,MDA及NO含量降低(P〈0.01);胸腺皮质厚度、胸腺皮质淋巴细胞数增加(P〈0.01),胸腺指数及脾脏指数增加(P〈0.01)。结论:益寿汤可能通过抗氧化、提高免疫力而发挥其传统的滋补强壮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深圳市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方法:以户籍分层,随机抽取82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当地社区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与两周患病率相对较低,户籍人口的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非户籍人口。多因素分析表明,饮用水类型(<0.05)、主要从事职业(<0.05)、平均每周锻炼次数(<0.01)、平均每天吃新鲜蔬菜(<0.01)、新鲜水果的数量(<0.01)与高血压病的发生显著相关;两周患病的影响因素为常吃腌熏的肉、蛋制品(<0.05)。结论:该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相对较好,但其卫生服务的利用度尚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9.
探讨氯丙烯对神经细胞NO生成系统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用NO、MDA、 NOS、SOD、GSH-PH检测试剂盒研究了氯丙烯对鸡胚脑神经细胞NO、MDA含量和NOS、SOD、GSH-PX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氯丙烯浓度的增加,NO含量细胞内明显增加(P<0.01),细胞外无显著差异;NOS活性细胞内中、高剂量组显著增加(P<0.05,P<0.01),细胞外活性仅高剂量组显著增加(P<0.01);细胞MDA含量明显降低,并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r=-0.9693,P<0.05);GSH-PX活性细胞内逐渐升高,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r=0.9872,P<0.05),细胞外仅高剂量组明显升高(P<0.01);细胞内T-SOD和CuZn-SOD活性在3个剂量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氯丙烯可影响NO生成系统和细胞内抗氧化系统,这可能是氯丙烯引起细胞内Ca2+稳态失调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Tau 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10例正常胃组织与60例胃癌组织Tau mRNA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TaumRNA的表达高于明显正常胃组织(P0.05)。低分化胃癌Tau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胃癌,有淋巴结转移者Tau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TNMⅢ+Ⅳ期者Tau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者(P0.05)。结论:胃癌Tau mRNA的高表达可能在胃癌的分化、转移及侵袭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