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提示胎儿脐带绕颈孕妇临产后动态胎心监护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元月-2007年元月新乡市第四人民医院B超诊断脐绕颈的175例孕妇,常规采用外监测法进行动态性产时胎儿监护。结果175例超声提示脐绕颈孕妇中胎儿严重减速的28例,发生在潜伏期者8例(占29%),活跃期18例(占64%),第2产程2例(占7%)。均及时采取急诊剖宫产。重度新生儿窒息1例;中度新生儿窒息5例;轻度新生儿窒息5例。全部复苏成功,无围产儿死亡。结论对产前超声提示脐绕颈孕妇进行全程胎儿监护,有助于及时发现胎儿窘迫并及早处理,可有效避免新生儿重度窒息和围产儿死亡。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重度窒息是围产儿死亡和神经系统受损害的主要原因 ,因此及时救治新生儿重度窒息对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及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我院 1994年 1月~ 1998年 12月共救治重度窒息儿 10 4例 ,现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4年 1月~ 1998年 12月我院共分娩新生儿 6390例 ,发生新生儿窒息 396例 ,发生率6.2 0 % ,其中重度窒息 10 4例。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均采用Apgar氏评分 ,以生后 1分钟评分 <8分为窒息标准 ,其中 4~ 7分为轻度窒息 ,0~ 3分为重度窒息[1] 。本组重度窒息儿 10 4例中男 60例 ,女 4 4例 ;早产 12…  相似文献   

3.
我院2001年1月~2004年12月共分娩2654例,发生新生儿窒息110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4.14%;其中轻度窒息98例,占89%;重度窒息12例,占11%;新生儿窒息死亡4例,占3.6%,4年围产儿死亡共26例,其中新生儿死亡8例,因窒息造成的死亡占围产儿15.38%,占新生儿死亡的50%。  相似文献   

4.
屈向红 《河北医学》1997,3(2):35-36
为探讨重度妊高征终止妊局征终止妊娠方式及时间,针对本院及全区各医院的病例进行整理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妊高征发病情况:1991年~1996年共收住重度好高征患者68例,占发病率的0.54%。1.2围产儿情况:本组68产中双胎8例.围产儿总数76例.死亡5例,围产儿死亡率为65·79%。1.3胎龄与新生儿窒息关系(见表1)从表1见.36孕周以前胎龄越小,新生儿窒息率越高,达36孕周新生儿窒息率最低,37孕周以后以后窒息率有上升趋势。1.4股龄与围产儿死亡关系(见表2)从表2见.36孕周织围产儿死亡率为零,围产儿死亡率最…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许丽琴 《重庆医学》2005,34(10):1581-1582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儿缺氧后的严重并发症,如抢救不及时或不得力,新生儿可因较长时间的缺氧造成永久性神经系统损害的后遗症,严重者引起死亡,是新生儿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我院150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进行分析,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围产期保健、孕期及产时监护,迅速有效地做好新生儿的抢救工作,这对预防和减少病残儿的发生、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至关重要。1临床资料1.1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新生儿出生后1、5、10min各进行1次Apgar评分,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8分者正常。评分8~10分而数分钟后又降到7分以下者也属窒息[1]。…  相似文献   

6.
李兰  郭启琴 《农垦医学》2003,25(2):89-90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儿死亡和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原因 ,找出预防措施 ,以求提高产科工作质量 ,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围生儿的病死率。现将我院 96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月间共分娩新生儿 1146例 ,其中发生产时窒息 96例 ,窒息率为 8 4 %。 1分钟Apgar评分轻度窒息 68例 ,重度窒息 2 8例。早产儿 10例 ,足月儿 82例 ,过期产儿 4例。其中有 5 8例是胎儿宫内窘迫的延续 ,占60 4 %。1 2 新生儿窒息与产科因素的关系 见表 1。由表 1可见 …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产妇及围产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ICP患者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的预后。结果 (1)ICP组产后出血、羊水粪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轻度ICP组与重度ICP组比较,两组的产后出血、羊水粪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发生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ICP对产妇及围产儿危害较大。加强胎儿的监护,适时终止妊娠,可以改善ICP患者围产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围产儿窒息的死亡率及致残率 ,必须加强围产保健工作。其中 ,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尤为重要。我院自 1999年 2月至 2 0 0 3年 2月 ,采用气管插管抢救重度窒息新生儿共 5 8例。现就气管插管术在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中的重要作用 ,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1999年 2月至 2 0 0 3年 2月在我院共分娩新生儿5 2 32例 ,其中重度窒息儿 5 8例 ,发生率为 1.11%。按妇产科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 ,Apgar评分 0~ 3分为重度窒息。本组中出生后 1minApgar评分 :1分 6例 ,2分 2 0例 ,3分 32例。孕 32~ 34wk3例 ,34~37wk ,10例 ,37~ 4 0wk31例 4 0~ 4 2wk1…  相似文献   

9.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产科自2002年1月至2002年12月分娩的单胎足月新生儿2840例,新生儿窒息124例,窒息发生率4.37%。其中重度窒息48例,轻度窒息76例。新生儿死亡5例,窒息病死率4.03%。围产期死亡9例中新生儿窒息死亡5例占55.56%.畸形及其他原因死亡4例.占44.44%.新生儿窒息死亡为围产儿死亡首位原因。新生儿窒息死亡5例.Apgar评分均低于3分.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窒息40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降抵围产儿病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对我院1993~1995年间分娩的3177例产妇中409例新生儿临床分析,以提高防治措施。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依人民卫生出版社,妇产科学第4版,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在新生儿出生后1min及5min行APgar评分,4~7分为轻度新生儿窒息,0~3分者为重度新生儿窒息。1.2窒息事1993~1995年间我院分娩产妇3177例,发生新生儿窒息409例,窒息率1287%,轻度窒息306例,重度窒息103例,新生儿窒息死亡15例,窒息死亡率为4.72‰。2结果2.1体重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低体重…  相似文献   

11.
40例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爱芳 《河北医学》2000,6(11):1028-1029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围产儿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一般医院发生率约 5% [1]。为了进一步搞好围产期保健工作 ,降低地段内围产儿死亡率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我们对 4 0例新生儿窒息病历资料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 ,以探究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1 临床资料1.1 资料来源4 0例患儿均为 1995年 1月至 1998年 10月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1.2 诊断标准以新生儿出生后 1min时的 Apgar评分作为评分标准。 0~ 3min为重度窒息 ;4~ 7min轻度窒息 ;8~10 min为正常。1.3 一般资料4 0例患儿中 ,轻度窒息 30例 ,重度窒息 10例 ;女婴…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常见的危象 ,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本文对 12 8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进行回顾分析 ,并讨论新生儿窒息的防范措施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我院自 1996年~ 1999年诊治的新生儿窒息病例12 8例 ,其中重度窒息 (出生 1minApgar评分 0~ 3分 )2 0例 ,占 15.6 %。轻度窒息 (出生 1minApgar评分 4~7分 ) 10 8例 ,占 84 .4 %。新生儿窒息可为单一或多个因素引起 ,本文以单个主要因素为代表进行分析。2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2 .1 脐带因素  12 8例中脐带异常者 4 0例 ,占31.2 % ,脐带过短 10例 ,缠绕 15例 ,脐…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我院 2 0 0 0年 6月~ 2 0 0 1年 1 2月分娩时所发生的新生儿窒息 1 3 5例进行相关因素分析 ,以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我院于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1年 1 2月分娩总数为 1 41 0例。分娩后 1 min内Apgar评分≤ 7分 1 3 5例 ,其发生率为 9.5 7% ,其中轻度窒息 1 1 1例 ,重度窒息为 2 5例。全部窒息儿按 Apgar评分标准 ,4~ 7分为轻度窒息 ,0~ 3分为重度窒息。2 方 法 新生儿窒息可由一种病因或多个因素引起 ,本组以其中一项为代表因素统计 :1脐带因素 :包括脐带过短、…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产前胎心监护对围产儿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1200咧孕妇,从妊娠36周起每周行无应激试验检查,根据有无反应型,把反应型1128例为对照组,无反应型72例为观察组,观察两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及死亡率。结果本组1200例孕妇无应激试验检查中,对照组1128例(94%);观察组72例(6%);观察组72例中共有31例发生新生儿窒息,其发生率为43.1%,有2例为重度窒息,无死产及新生儿死亡;而对照组1128例中仅有15例发生新生儿窒息,且都为轻度窒息,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孕36周起每周进行产前胎心监护,发现胎心监护异常者及时处理,对降低围产儿窒息率及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林凛然  夏泳  全松 《海南医学》2007,18(3):104-105
目的 探讨帆状胎盘的发生以及对围产儿预后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1995-2002年间的62例帆状胎盘的孕次、分娩方式、胎心监护、新生儿评分以及围产儿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62例帆状胎盘共合并有副胎盘、前置胎盘12例.共分娩新生儿67例,除死胎1例,死产2例外,阴道分娩20例,有8例新生儿评分≤7分,发生率40.0%,剖宫产分娩39例,有3例新生儿评分≤7分,发生7.7%,明显低于阴道分娩;60例进行胎心监护,有17例出现胎心监护异常,有3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新生儿死亡.结论 帆状胎盘易引起胎儿宫内窘迫,并发胎膜上血管破裂及血管前置,导致胎死宫内、新生儿重度窒息及新生儿死亡.产前早期诊断,及时剖宫产分娩有利于改善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常见的新生儿危象 ,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其发生率与孕期保健、产科处理的质量有密切关系 ,本文对 117例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 ,旨在找出预防措施 ,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率。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共分娩 2 313例、活产 2 30 2例 ,发生新生儿窒息病例117例 ,窒息诊断标准以出生后 1分钟及 5分钟Apgar评分 4~ 7分为轻度窒息 ,Apgar评分 0~ 3分为重度窒息[1] 。1 2 窒息发生率 本组活产 2 30 2例 ,新生儿窒息117例 ,窒息率 5 0 8% ,其中轻度窒息 …  相似文献   

17.
<正> 围产期监护属预防医学范畴,以预防、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疾病为目的。通过围产期监护和据以制定的干预措施的实施,可预防胎儿疾病,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10年来我院不断完善围产期监护方法,有效地减少了围产儿死亡,报道如下。1 资料分析1.1 围产儿死亡情况 1980年1月~1989年12月我院围产儿死亡情况见表1,无论院内死亡或院内外死亡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围产期监护方法与围产儿死亡的关系见图1。前5a  相似文献   

18.
脐带脱垂与新生儿预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脐带脱垂时间长短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脐带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脱垂时间长短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30例患儿脐带脱垂<10min15例,均未发生窒息及死亡事件;脐带脱垂10~30min8例,发生窒息5例(62.5%);脐带脱垂31~120min7例,死亡6例(85.71%),窒息1例。本组脐带脱垂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存活率、新生儿脐血pH值与本院同期新生儿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0.05)。结论脐带脱垂时间越长,新生儿窒息率、死亡率越高。只要早期发现,处理恰当,脐带脱垂并不增加围产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度妊高征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7例重度妊高征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7例中,孕周〈33周15例中新生儿窒息2例,1例围产儿死亡;33~34周12例中新生儿窒息1例;≥35周20例中新生儿窒息1例。其余患者经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剖宫产是重度妊高征终止妊娠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窒息62例产科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420例初产妇分娩的单胎足月新生儿,根据新生儿Apgar评分标准进行诊断。结果,诊断新生儿窒息62例,窒息发生率4.37%,其中重度窒息24例,轻度窒息38例,新生儿窒息死亡5例,同期围产儿死亡9例,窒息死亡占围产儿死亡的55.56%,窒息兀亡是围产儿死亡的第一原因。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中,脐带因素占首位,其它因素依次为产程延长、过期妊娠、宫缩过强、羊水过少、剖宫产血压下降、胎粪吸入等。提示做好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