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福建省不同地区的8条高等级公路路基填土为例(低液限细粒土与低液限粗粒土),采用不同的压实机械组合,按照路基不同层位的压实标准对其进行碾压试验.结果表明:当路基填土松铺厚度为30 cm、碾压机械吨位为20~22 t、机械行驶速度在2~4 km·h~(-1)时,压实度达到93%、94%、96%所需强振碾压遍数分别为2~3、3~4、4~5遍.对黏土质砾路基,松铺厚度为40 cm、碾压机械吨位为22 t,压实度达到93%、94%、96%所需强振碾压遍数分别为1、2、4遍.对低液限粉土路基,碾压机械吨位为30 t,松铺厚度为35 cm,压实度达到93%所需强振碾压遍数为2遍;松铺厚度为45 cm,压实度达到94%、96%所需强振碾压遍数分别为4、5遍.  相似文献   

2.
赵洁  张青杰 《科技信息》2010,(23):J0349-J0349
路面结构中的基层是整个路面结构的重要骨架,它紧密连接路基与面层,起着保护路基及支撑面层传来的荷载的重要作用,而压实成型是基层施工后最重要的环节,压实度指标是检验基层压实效果的重要标准,工程实践证明压实度指标主要受含水量、压实机械及压实方法、碾压层的厚度和碾压遍数等几个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城际铁路黄土路基压实质量,结合当前主流压实设备研究了黄土填料路基振碾特性,分析了水对黄土路基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实度最大为原则,最优碾压方式为振动压路机静压1遍、强振6~8遍、静压收面1~2遍;松铺厚度分别为30、35、40 cm时,22 t振动压路机最大可压实水平分别为0.956、0.953、0.913;...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黄土拓宽路基的变形规律及其相关的施工技术,进行黄土拓宽路基足尺模型试验。方法根据产生不协调变形的组成部分,采用新老路基结合面处理、拓宽路基填料压实度控制、新旧路基结合面加筋处理以及拓宽路基检测技术等分析手段,明确施工控制的技术要点和施工方法。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拓宽路基最佳摊铺层厚度为20cm,碾压遍数为8~10遍,可以达到设计的压实效果;2)路基填料中,灰土的最佳含水量为13.7%,最大干密度为1.87g/cm3;黄土的最佳含水量为12.3%,最大干密度为1.95g/cm3;3)灰土路基的回弹模量明显高于黄土路基,较好地实现了新旧路基材料沉降变形特性的模拟。结论可以通过模型试验施工技术研究成果进一步了解拓宽路基施工的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以及为其它路基拓宽工程中的处理措施的选择、设计和施工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张佳晔 《科技资讯》2011,(13):98-99
为确定8%电石灰改良盐渍土路基施工技术参数,开展了现场铺筑试验研究.压实机械分别为16T和18T振动压路机,试验的碾压方式分别为从弱振到强振和从强振到弱振两种,试验松铺厚度分别为15cm.20cm、25cm、30cm、35cm、40cm、45cm.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碾压方式为从弱振到强振,最佳碾压遍数为6遍,最后1遍为静压,16T压路机的最佳松铺厚度为30cm,18T压路机的最佳松铺厚度为35cm.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坝式路基泥岩掺黄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作为路基填筑过程中填料含水率和压实度控制标准,并进行了承载比、液塑限及拖碾振动和平光碾压实度的实测。压实度现场测定表明,拖碾四遍、光碾三遍可以达到设计规定压实度不小于95%的要求,经取样分析得出了路基填料压实度与压路机碾压遍数之间的变化关系经验曲线,最后分析了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选取福建省典型黏质土路基填料,对不同松铺厚度、采用普通压路机与大吨位压路机(32t)等不同压实机械的路基填土进行压实试验并进行压实效果分析。结果表明:以压实度和沉降率为控制参数,大吨位压路机的压实效果比普通压路机好;与其它松铺厚度相比, 厚度为60cm时大吨位压路机压实效果最好;松铺厚度为60cm时,大吨位压路机不同层位的压实度并不一直随着碾压遍数的增加而增大,其上层和中层压实层的压实度随着碾压遍数的增加先增大后出现较小的下降,上层压实度的下降趋势更明显;下层压实度基本上是先上升后趋于稳定。成果可为福建省典型黏质土路基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常张高速公路土石混填路基冲击压实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常张高速公路采用冲击压实技术压实土石混填路基的问题,选取试验段进行了不同虚铺厚度路基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试验研究,提出了虚铺厚度、冲压遍数、冲压沉降率(单级沉降量)、填料最大粒径等施工控制参数.其中不同虚铺厚度填料有相应的最佳碾压遍数,并从技术经济的角度提出了最佳的虚铺厚度及其碾压遍数,并建议施工控制以沉降率为主.图3,表4,参9.  相似文献   

9.
结合工程实际,通过对石方路基试验段的施工质量的控制,总结出了石方路基工程的质量控制标准:当石方填料最大粒径≤47.5 cm,石块含量超过总量的75%,选用50 t振动压路机,松铺厚度不大于50cm,碾压遍数不少于8遍,沉降量指标≤5 mm时,可视为石方路基的压实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10.
路基工程中的石方路基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工程实际,通过对石方路基试验段的施工质量的控制,总结出了石方路基工程的质量控制标准:当石方填料最大粒径≤47.5 cm,石块含量超过总量的75%,选用50 t振动压路机,松铺厚度不大于50 cm,碾压遍数不少于8遍,沉降量指标≤5 mm时,可视为石方路基的压实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11.
强夯振动影响与构筑物安全距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是一种常见、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但由于其施工时 的噪音、振动等对周围建筑物和环境的影响而限制了它的作用,通过对某高速公路强夯地基工程的实践,对不同夯击能下强夯地基处理施工时所产生的地面振动进行了现场监测,经过对这些实测振动资料的深入分析,认为当强夯所引起的地面振动加速度衰减到0.1g时,对建筑物几乎没有危害,同时得出当强夯夯击能为1.5,2.0,2.5和3.0MN.m时,其对构筑物的安全距离分别为14,17.5,18.7和19.5m。  相似文献   

12.
利用自主设计的仿冲击振动压实装置,选取21种试验工况,分别调节各影响参数,进行了多组压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的压实度和表面沉降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且与碾压遍数有着某种内在的变化规律;在压实的前几遍,相对沉降量越大,则对应的压实度增加幅度也越大,而后期压实过程中,沉降量减小的趋势与压实度增大的趋势相似,并分别趋于某稳定值。根据压实度变化的一般规律及仿冲击振动压实试验离散点曲线,建立了压实度与压实遍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采用Matlab编程,分别对21种工况及4种型号的压路机现场试验数据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很接近,相对误差为0.2%~6%。  相似文献   

13.
振动密实法是提高抛石基床承载力的一种方法,它通过重锤振动使小颗粒物质挤入孔隙,增加介质密实度进而提高承载力。采用振动密实法必须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包括振动遍数、振动锤质量等,其选取缺少理论依据。基于工程实践中的随机抛石尺寸,通过随机填充法形成颗粒簇,利用颗粒流数值模拟软件PFC2D,探讨了振动密实抛石基床的动态作用过程及遍数、锤重对密实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床获得最佳密实时重锤的质量为8 t,振动次数为6遍,此时振动效果最佳。研究成果可为抛石基床振动锤的选用和深化认识振动密实法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填料压实质量是机场高填方工程成败的关键。振动碾压、冲击压实是目前机场高填方填料分层填筑压实的两种常见处理方法,它们具有不同的工作性能。针对西南某山区高填方机场中风化块碎石填料的压实处理,采用振碾及冲压两种工法进行压实试验,并分别进行了沉降量检测、压实度检测、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综合对比分析,以确定合适的压实方法和施工参数。研究表明冲压处理的施工单价比振碾处理稍高,但其处理效果和工艺效益均优于振碾处理:振碾有效影响深度为60 cm,最大压实度仅为90.3%;冲压有效影响深度为120 cm,冲压20-30遍后压实度达到93%,且施工速度快。由此,确定了用于指导整个工程填筑施工的冲压施工参数,该施工参数在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压实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某站场地基强夯振动影响范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某站场地基采用6 000 kN.m夯击能强夯加固海漫滩填海区工程,现场测试了地表振动速度,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振动在水平方向的衰减规律、主振频率等,分析了拟建场地边立交桥在不同夯击能下的安全距离.结果表明:地表最大振动速度的衰减规律满足乘幂关系;强夯产生的振动的主振频率均处于10 Hz以下;以地表振动速度作为判别标准,测得该场地在6 000 kN.m夯击能下对立交桥的安全距离为30 m.  相似文献   

16.
强夯地振动统计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强夯法加固地基由于其施工简单,工程造价低,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强夯引发的地振动对邻近的建(构)筑物的影响受到业内的日益关注.基于高速公路强夯加固地基施工现场采集的207条振动记录,对强夯振动的峰值加速度与峰值速度随振源距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参照中国地震烈度表(GB/T 17742-1999)的烈度分级和《安全爆破规程》(GB6722-2003)的允许振速,对强夯的地震动效应作出评价,并建议在该强夯能级下不同结构类型的允许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强夯法加固地基对相邻建筑物的危害与影响,用强夯振动反应谱分析了其形成机理与规律,提出了强夯法的使用范围与应采取的隔震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采用传感器对振动成型基层材料的塑性变形、振动加速度和压实力进行了采集.通过振动三参数对振动压实工艺输出能量的分析,定义了评价振动压实工艺压实能力的评价参数——激振强度;通过对基层材料振动压实塑性变形曲线的分析,定义了被压材料可压实性评价参数——可压实性系数;对典型道路材料的可压实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压实效果的影响上,当激振强度大于3.5时,振动压实工艺才具有较强的压实能力;材料的振动压实塑性变形与振动时间呈对数关系,在振动压实50 s后,塑性变形处于稳定状态;在材料可压实性方面,沥青混合料的可压实性最差,二灰结合料可压实性最好,基层材料的可压实性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研究结果还表明,用振动压实工艺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能量和道路材料产生单位塑性变形所需的压实应力,来评价振动工艺的压实能力与被压材料可压实性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9.
为寻找一种无损、快速和准确地检测土压实度的新方法,基于振动能量在土壤中衰减的基本原理,使用重锤冲击压实度不同、含水质量分数不同的土壤,在与冲击点一定距离处的土壤中测取振动响应信号,并对测取的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上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测试距离一定、含水质量分数相同时,在同一脉冲宽度内振动加速度信号的幅值、有效值均随压实度的增加而增大;在最佳含水质量分数附近的范围内,土壤中含水质量分数对压实度计算结果的影响不大,误差小于1%;在冲击距离为200~400 mm时的测量和计算结果,比较接近真实测量值,距离较近、较远时误差均较大。  相似文献   

20.
强夯加固地基振动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工程实例对强夯地基时振动加速度进行测试,分析了振动加速度的传播规律,提出建筑物安全距离判别方法及估算方法,研究了隔振沟的隔振效果及其对振动传播规律的影响,采用量纲分析原理,探讨了振动加速度与夯击能量,土的特性及传播距离之间的关系,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统计,得到经验公式和经验参数,由此可作为强夯加固地基安全距离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