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业景观结构对麦蚜寄生蜂群落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蚜是中国北方小麦上最重要的害虫之一,既能直接刺吸危害也可传播多种病毒,但麦蚜通常的危害期只有2~3个月。随着现代农业与设施农业的发展,农业景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整个麦蚜寄生蜂群落也随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经典假说认为复杂的农业景观能够维持局部的物种多样性及种间关系,也能够维持更大的天敌资源。作者在4种不同的麦田景观类型下研究了麦蚜及寄生蜂的群落结构,发现简单农业景观与复杂农业景观中寄生蜂寄生率与多样性差异不显著,但初寄生蜂在800m2左右的生境面积中寄生率与多样性最高,重寄生蜂却并没有表现出这种分布,而在更大的生境中重寄生率与多样性更高。研究结果表明:1)生境面积是影响麦蚜及寄生蜂群落的重要因子,2)简单农业景观与复杂农业景观下麦蚜及寄生蜂群落多样性差异不显著,3)一定程度的生境破碎化能够促进初寄生蜂的种群而抑制重寄生蜂的种群,但高度的生境破碎化会同时抑制2种寄生蜂的种群。  相似文献   

2.
区域农田景观格局对麦蚜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生  欧阳芳  门兴元  戈峰  袁哲明 《生态学报》2018,38(23):8652-8659
明确农田景观格局对麦田蚜虫种群的影响,是开展区域性害虫生态调控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以区域性小麦种植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与土地覆盖分类数据以及田间调查的蚜虫种群数据,计算景观格局指数,使用负二项分布的广义线性模型从农田景观、非作物生境景观和区域景观3个方面分析了区域农田景观格局对麦田蚜虫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蚜虫种群的数量与草地的平均斑块面积和最大斑块指数显著正相关,与县域的平均几何最邻近距离和面积加权平均斑块面积显著负相关,与耕地的面积加权平均斑块面积显著负相关,与耕地的斑块密度显著正相关。草地斑块面积的增大、区域景观与耕地的破碎化、区域景观的聚集会促进蚜虫种群数量的增加。使用草地的斑块面积和最大斑块指数、区域景观的平均几何最邻近距离可以预测蚜虫种群的发生量。非作物生境草地的斑块面积、耕地的破碎化、区域景观的空间分布及破碎化是影响麦田蚜虫种群发生的重要景观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保护生态环境兼顾防治害虫的角度出发,研究不同防治方法对麦蚜种群动态的影响,为麦蚜的田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分别设置不同的麦蚜防治田(空白对照田、黄板田、糖醋液田、诱芯田、诱虫灯田、综合防治田),在小麦生长期观察不同的防治田内麦蚜的种群动态的变化。【结果】诱虫灯对有翅蚜的防治效果要好于黄板和糖醋液,但对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innaeus)有翅蚜的诱捕效果不明显,黄板和糖醋液对有翅蚜和无翅蚜均有防治效果,多种防治方法共同利用对麦蚜种群数量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结论】多种防治方法共同使用的防治效果优于单一防治方法,诱虫灯、糖醋液、黄板、诱芯对不同种类麦蚜的防治效果不同。在田间使用时应注意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刘军和  禹明甫 《昆虫知识》2013,50(4):912-920
农业景观结构影响昆虫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本文选择复杂景观和简单景观的麦田景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麦田景观结构对麦蚜天敌种群的影响。在简单与复杂两种景观下,分析了麦蚜寄生蜂和捕食性天敌的迁入时间、迁入量、种群增长率及种群密度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复杂景观中麦蚜寄生蜂和捕食性天敌的物种多样性较高,复杂景观下寄生蜂的迁入量高于简单景观下寄生蜂的迁入量。景观复杂性同样影响捕食性天敌的迁入时间,且捕食性天敌在复杂景观下迁入量均高于简单景观,而且存在显著性差异。两种景观中寄生蜂和捕食性天敌种群增长速率与最大种群密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大量研究表明多样性的农业景观格局能够影响蚜虫及寄生蜂的分布。本文利用并设计了两种尺度的麦田农业景观格局,依据麦蚜种群发生特点,分为迁入期、增长期与高峰期三个时期,论述了不同尺度下农业景观元素对麦蚜及寄生蜂系统的影响,通过逐步回归筛选了不同时期麦蚜及寄生蜂分布的关键景观元素,最后通过CANOCO软件模拟了麦蚜及寄生蜂的分布排序格局。结果表明不同景观因子对麦蚜及寄生蜂种群影响不同,迁入期两种尺度下裸地最有利于两种有翅蚜的迁飞入田,塑料大棚对有翅蚜种群的入田有抑制作用。增长期草地与林地生境对麦蚜种群增长率促进最大,塑料大棚同样抑制了麦蚜的种群增长率;但塑料大棚、草地与林地对蚜茧蜂的种群增长率有促进作用,非麦类作物生境对蚜茧蜂种群增长率抑制作用最大;草地与林地有利于重寄生蜂的种群增长率;高峰期裸地比例大的农业景观下麦蚜的最大种群密度较大,草地与林地对蚜茧蜂与重寄生蜂的最大种群密度均有促进作用。两种尺度下的研究结果一致。不同麦物种的对不同景观元素反应与形态学与生活史特征有关,而且景观结构中特定的植物种类、非作物植物的密度与物候期都可能影响寄生蜂群落的多样性与功能。  相似文献   

6.
关晓庆  刘军和  赵紫华 《生态学报》2013,33(14):4468-4477
农业景观格局与过程能够强烈影响寄生蜂对寄主的寻找及寄生作用,寄主密度亦是影响寄生蜂分布的重要因素,然而农业景观的格局和寄主密度对寄生蜂寄生率的相互影响是一项值得研究的工作.在简单与复杂2种麦田农业景观结构下,调查了麦蚜的分布格局与2种寄主密度下麦蚜的初寄生率与重寄生率,分析了景观结构对麦蚜密度的影响、景观格局与麦蚜密度对寄生蜂寄生率与重寄生率的影响及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景观结构的复杂性对麦蚜分布和寄生蜂初寄生率与重寄生率的影响均不明显,但寄主密度与景观结构的复杂性对寄生蜂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交互作用,寄主密度与寄生率呈正相关,寄主密度较低时烟蚜茧蜂为优势种,寄主密度较高时燕麦蚜茧蜂为优势种.麦蚜初寄生蜂与重寄生蜂对寄主密度的反应与其形态学、体型大小以及生活史特征相关,初寄生蜂与重寄生蜂的群落组成显著影响其对麦蚜的寄生率,而与景观结构的复杂性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7.
麦蚜复合种群发生量的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景观破碎化对植物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景观破碎化是目前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是由于人为因素或其它非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破碎分离并由简单趋向复杂的过程。它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景观的结构、功能及其动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景观破碎化的成因和不同研究角度与水平上景观破碎化影响的表现;然后着重分析景观破碎化对植物种群的大小和灭绝速率、扩散和迁入、遗传和变异以及存活力等的影响;同时归纳现阶段研究景观破碎化对植物种群影响的主要方法和模型;最后提出目前景观破碎化对植物种群影响研究中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缺乏原始的资料、成熟的模型和破碎化与其他因素,如污染、气候变化等,交互作用的识别。  相似文献   

9.
查明麦田害虫天敌有98种,其中捕食性天敌80种,寄生性天敌18种,对天敌种群动态作了系统观察,分析了影响天敌种群数量的环境因素,对大灰食蚜蝇,黑带食蚜蝇,七星瓢虫捕食麦蚜效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小麦各生育期的两种麦蚜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氮肥条件下二叉蚜的种群曲线为"J"形和"S"形、其数学模型依次为y=35.7446e~0.1072x和y=;高、中氮肥条件下长管蚜的种群曲线均为"凸"形,5月3日即灌浆期前的种群数学模型依次为y=16.6515e~0.199x和=18.752e~0.201x,5月3日后种群数学模型依次为y=1156432e~-0.1977x和y=6545903ee~-0.2233x其结果可为两种麦蚜的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小麦不同品种上麦蚜及其天敌的数量变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品种 (系 )的抗性对麦蚜种群数量影响很大 ,百株蚜量随着小麦品种抗性增强而下降。而同一小麦品种对不同种蚜虫的抗性存在质的差异 ,铭贤 1 69品种 ,蚜高峰期百株蚜量麦长管蚜 63 0头 ,禾谷缢管蚜只有 1 1 5头 ,两者相差 5 5倍。另一方面 ,小麦品种抗性对麦田天敌的种群数量影响不大 ,而对天敌的发生期有些影响。因此 ,小麦品种抗性、天敌对麦蚜的自然控制能力 ,可把小麦中后期的蚜虫虫口密度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之下。  相似文献   

12.
Genetic diversity of populations has important ecological and evolutionary consequences, whose understanding is fundamental to improve the sustainabi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tudies of how differences in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 influence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insect pests are central to predict outbreaks and optimize control programs. Here, we have studied the population genetic diversity and evolution of Sitobion avenae and Sitobion miscanthi, which are among the most relevant aphid pests of cereals across Europe and Asia, respectively. We have used genotyping by sequencing (GBS) to identify genome‐wid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to infer the geographic structure and migration pattern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show that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in present‐day populations is different from that described in previous studies, which suggest that they have evolved recently possibly as a response to human‐induced changes in agriculture. This study shows that S. avenae in England is predominantly parthenogenetic and there has been a demographic and spatial expansion of a single genetic cluster, which could correspond with the insecticide resistance superclone identified in previous studies. Conversely, in China, S. miscanthi populations are mostly cyclical parthenogenetic, with one sexual stage in autumn to produce overwintering eggs, and there are six genetically differentiated subpopulations and high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geographic locations, which suggests that further taxonomical research is needed. Unlike S. avenae in England, there is no evidence for insecticide resistance and there is no predominance of a single lineage in S. miscanthi in China.  相似文献   

13.
小麦体内生化物质在抗蚜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小麦体内生化物质的抗蚜作用 ,主要包括不同抗性品种对麦蚜的影响、小麦体内氨基酸、糖类、酚类物质、生物碱和非蛋白氨基酸等与抗蚜性的关系 ,以及蚜虫对小麦体内抗虫生化物质的诱导作用 ,并提出了深入研究小麦生化物质与抗蚜性关系的前景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25%吡蚜酮SC、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25%噻虫嗪WG、14%氯虫·高氯氟ZC、15%高氯·毒死蜱EC、2.5%高效氯氟氰菊酯EW和40%毒死蜱EC 7种杀虫剂对小麦吸浆虫和蚜虫的防治效果,为科学、合理用药防治小麦害虫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喷雾法和剥穗调查法,研究它们对小麦吸浆虫成虫和麦蚜的防效,及防后对小麦吸浆虫幼虫危害损失的影响。【结果】参试药剂药后1 d对小麦吸浆虫成虫防效均高于90%,药后3~5 d防效为84.81%~93.93%,防后挽回损失76%以上;对麦蚜药后1、3、5 d防效分别高于75%、80%和85%。在供试的7种药剂中,15%高氯·毒死蜱EC药后3~5 d对两种害虫防效、挽回吸浆虫危害均超过90%,应用效果最好;其次为25%噻虫嗪WG和40%毒死蜱EC,药后3~5 d对吸浆虫防效高于90%、对麦蚜防效分别高于86%和90%,挽回吸浆虫危害损失88%以上。【结论】供试药剂对小麦吸浆虫和麦蚜防效存在显著差异,15%高氯·毒死蜱EC对两种害虫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新烟碱类杀虫剂拌种对麦蚜田间防效及药剂残留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两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和噻虫嗪拌种对麦蚜的防治效果的差异以及2种药剂在小麦叶片内的残留动态,采用吡虫啉和噻虫嗪有效剂量0.5、1.0、2.0和4.0g/kg小麦种子在播种前进行1次性拌种处理,随后调查了不同处理下田间麦蚜的种群密度,并对不同时期小麦叶片内的药剂残留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吡虫啉有效剂量2.0和4.0g/kg,噻虫嗪有效剂量1.0、2.0和4.0g/kg小麦种子播前拌种能有效的降低田间麦蚜的种群数量。在4月10日前,吡虫啉在小麦叶片内的含量明显高于噻虫嗪,4月28日后两者差异不明显。与吡虫啉相比,噻虫嗪对麦蚜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和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三种杀虫剂对麦田蚜虫和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对施用杀虫剂吡虫啉、抗蚜威、广谱性杀虫剂氧化乐果对麦田蚜虫和天敌的影响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施用杀虫剂对麦田蚜虫防效高 ,对其天敌有保护作用 ,且瓢蚜比降低。使用 1 0 %吡虫啉( 1 0g 667m2 )后 5~ 2 5天瓢蚜比为 1∶34~ 1∶1 70 ;用 50 %抗蚜威 ( 5g 667m2 )后 1 0~ 2 0天瓢蚜比为 1∶31~1∶1 95;而广谱性杀虫剂氧化乐果 ( 50mL 667m2 )对麦田蚜虫防效好 ,对天敌杀伤力大 ,药后 1 5天瓢蚜比为1∶2 65。施用化学农药可使蚜茧蜂寄生率提高。  相似文献   

17.
增强的UV-B辐射对麦田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元  王勋陵 《生态学报》2001,21(1):131-135
研究了大田栽培和自然光条件下,模拟UV-B辐射(UV-B,280~315nm)增强对麦田生态系统杂草、大型土壤动物和麦蚜种群数量动态的影响。在UV-B辐射下,杂草和大型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降低,物种多样性改变,杂草总生物量也降低。UV-B辐射降低麦蚜复合种群数量,并与麦叶粗纤维、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Mg和Zn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UV-B辐射还导致麦蚜与麦叶Mg、Fe和Zn含量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