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了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OD、TNF、CRP和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状况的改变。方法:应用放免法、化学法和单克隆抗体法对4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SOD、TNF、CRP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并以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治疗前血清SOD、T淋巴细胞CD4/CD8值水平低于正常人组(P<0.01),而CRP、TNF水平则明显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后15d,除CRP水平与正常人比较无差异外,SOD、CD4/CD8、TNF水平仍与正常人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SOD、TNF、CRP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对了解病情、观察治疗效果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免疫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杨永清  陈汉平 《免疫学杂志》1995,11(4):242-245,248
本文对16例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粘膜分泌性IgA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状态与21例正常人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唾液SIgA与总IgA含量、外周血淋巴细胞PWM刺激培养上清液中IgA与IgM含量,血清IgG与IgM含量,以及外周血CD3^+与CD8^+T淋巴细胞数目均较正常人明显降低,而患者鼻分泌液中SIgA、IgA与总IgA含量,外周血IL-2R^+T细胞数目均较正常增加。  相似文献   

3.
本文观察过敏性哮喘(简称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在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并与健康人作对照;观察这两种疾病在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评价治疗效果、监测复发及估计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T淋巴细胞抗原表位,就是抗原蛋白中经抗原提呈细胞处理由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分子提呈给T淋巴细胞受体的多肽片断。确定T淋巴细胞抗原表位,对于研究细胞免疫的机理、过程及研制针对病毒的亚单位多肽及基因疫苗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对MHC分子构象的阐明,APC细胞提呈抗原过程的逐步了解及试验资料的积累,有可能对T淋巴细胞抗原表位进行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5.
<正> 人脾转移因子为一免疫增强剂,具有调节和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简称老慢支)患者常伴有免疫功能减低,但用转移因子治疗不多,有关实验室考核疗效的证据,国内更少报道。为此我们试用人脾转移因子(TF)作为老慢支患者的辅助治疗。在用药前后检测其T、B淋巴细胞,借作考核疗效的参考,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mPFG阻断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机理。方法用浓度梯度法修饰淋巴细胞表面抗原,通过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及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检测mPEG对HLA的遮蔽效果;通过淋巴细胞表面CD分子及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检测对细胞免疫的阻断;体外保存淋巴细胞检测其寿命。结果修饰后淋巴细胞表面HLA-I类抗原与其相应抗体的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为阴性且淋巴细胞相对转化指数明显降低;修饰后淋巴细胞表面CD分子荧光强度及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降低;修饰前后淋巴细胞寿命无明显改变。结论用mPEG对淋巴细胞表面抗原进行修饰后,可以阻断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而不影响淋巴细胞的存活。  相似文献   

7.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卫文 《医学信息》2010,23(5):1460-1461
目的 分析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治;资料:我科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34例;方法对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采取不同方法,有针对性地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0.6%;结论慢性支气管炎通过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结合、标本结合治疗,能增强抗感染效果,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机体的免疫功能与肺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机体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方面发挥抗肿瘤的作用.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在抗肿瘤免疫中,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占主导地位.但在临床上却经常可以观察到在肺癌组织中有B淋巴细胞浸润.国外学者研究发现,肿瘤浸润B淋巴细胞(TIB)可以产生一种IgG,可以识别肺癌组织中的某种抗原,使其对肺癌的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了急性支气管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SOD、TNF-α和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状况的改变。方法:应用放免法和单克隆抗体法对39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SOD、TNF-α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并以35名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急性支气管炎患儿在治疗前血清SOD、T-淋巴细胞CD4/CD8值低於正常儿组(P〈0.05),经2周治疗后则与正常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血清SOD、TNF-α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了解病情、观察治疗效果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献报告,检测血清IL-2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是反映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一个有用的检测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与临床各种关系十分密切。近十多年来颇受临床和科研工作者的兴趣,文献报道屡见不鲜。本文报告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SOD、IL-2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目的 探讨弥漫性泛细支气炎(DPB)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分析6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组织形态特点。结果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过程,它的特点是慢性复发性鼻窦炎、肺部感染和呼吸性细支气管炎。病理形态特点是呼吸性细支气管全层受累。细支气管壁有多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等慢性炎细胞浸润,细支气管腔内可有中性白细胞或者粘液。在小的细支气管壁和肺间质内可见慢性炎细胞浸润,其中有成团泡沫状吞噬细胞。观察6例中有2例同时伴有胸腺瘤。结论 DPB具有一定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临床表现不典型的DPB患者,开胸肺活检或胸腔镜下肺活检进行病理检查对确定诊断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唾液SIgA、溶菌酶含量与慢性支气管炎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唾液SIgA和溶菌酶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3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唾液SIgA含量,免疫扩散法测定溶菌酶含量,并与35名正常人作比较。结果: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唾液SIgA和溶菌酶含量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2周治疗后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唾液SIgA和溶菌酶含量的变化对临床观察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临床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听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出针对性的治疗办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8月~2014年11月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治疗,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有较明显的改善,治愈27例,显效20例,9例有效,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33%,且本组患者中,并未出现死亡比例,且患者用药期间,也未出现诸如心、脑、肾等是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于不同时期的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需采取不同的治疗办法,以获得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张劭夫  徐军 《现代免疫学》1994,14(1):54-54,52
肺癌患者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受体及转铁蛋白受体的表达张劭夫,刘树芬,陈建立,张波,徐军,武翠华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和转铁蛋白受体(TfR)均为淋巴细胞经抗原或丝裂原刺激后所表达的活化抗原,因此IL-2R和TfR的检测对于评价机体的细胞免疫功...  相似文献   

15.
我们用醣类抗原CA15-3、癌胚抗原(CEA)及反映细胞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联合检测30例经手术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观察她们的术后情况,从而探讨其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临床免疫分子学的深入研究,细胞免疫越来越倍受重视,尤其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如CPHD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常常低于正常人,其T淋巴细胞亚群及淋巴细胞转化率有明显异常,呈下降的趋势。T细胞的改变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密切相关。CPHD为慢性炎症性疾病,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酶及氧化物引起肺部损伤和肺气肿是疾病持续进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本社区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90例,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性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而实验组的患者则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并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结果 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行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并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能够有救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一定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大肠癌患者的细胞免疫活性状态及大肠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活性,分析比较了 TIL 区域淋巴结淋巴细胞(RNL)、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对 rIL—2刺激的增殖反应、表型特征、细胞毒活性及 IL—2产生能力.TIL 在 rIL—2培养早期呈现延迟的增殖反应和较高的总扩增能力.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肿瘤局部 T 细胞为主,各组淋巴细胞 T 亚群中 CD4~ 细胞减少,CD8~ 增加,Tac 抗原表达增加.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结果显示大肠癌患者淋巴细胞 NK 活性、ADCC 普遍降低,同位素掺入法显示 IL—2产生能力亦降低.IL—2培养后淋巴细胞的 NK 活性、ADCC 提高,并获得得 LAK 活性.  相似文献   

19.
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在控制病毒感染和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研究、制备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I类分子的α链和β2微球蛋白、抗原肽以及有荧光染料标记的连接蛋白组成的四聚体,能够为鉴定特异性CTL及研究细胞免疫机制提供简便、有效途径,同时也为有关疾病的细胞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肾小球疾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免疫在肾小球肾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 ,但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在临床上尚无一致的结论[2 ] ,可能与运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有一定关系。本文运用流式细胞仪 ,检测肾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藉以探讨对二者之间的关系。1 临床资料共检 15 4例 ,年龄 14~ 78岁 ,中位数 38岁。慢性肾炎41例 ,肾病综合征 44例 ,慢性肾衰 (原发性肾小球 ) 5 4例 ,狼疮性肾炎 (LN ) 7例 ,紫癜性肾炎 8例。另外 ,根据血浆白蛋白情况将肾病综合征分为白蛋白 >2 5g/L组 (A组 )和白蛋白 <2 5g/L组 (B组 ) ,A组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