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5年 9~ 10月 ,本站对管辖区的 2 3所学校的中、小学新生进行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E抗原及抗 -HBs的检测 ,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建华区 2 3所学校中、小学新生 412 3人 ,其中男性 2 0 90人 ,女性 2 0 33人。1.2 内容 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E抗原(HBeAg)、抗体 (抗 -HBs)。1.3 方法 清晨空腹采静脉血 2~ 3ml,分离血清。2 结果被检对象 412 3人 ,全部进行HBsAg、HBeAg、抗 -HBs的检测 ,检测结果见表 1。其中HBsAg、抗 -HBs阳性率分别为2 .6 7%、2 7.89…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乙型肝炎感染率正呈逐年递增趋势 ,因此做好中小学生乙型肝炎的预防工作十分重要。由于寄宿学校的特殊学习、生活环境 ,使其对乙型肝炎的预防更为重要。为了解寄宿学校师生中HBsAg携带情况 ,进一步加强乙肝防治管理 ,我站 2 0 0 0年 10— 11月对本市一所寄宿学校进行HBsAg检查 ,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寄宿学校中、小学生、教师共 1889人。1.2 方法 一年级学生为指端采血 ,二年级以上学生为静脉采血。用ELISA法监测HBsAg。试剂盒由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有限公司提供 ,操作按说明书进行 ,有效…  相似文献   

3.
成年人乙肝病毒感染后进行乙肝五项指标检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探讨乙肝患者传染性的强弱、病情的轻重判断提供依据,现将126例HBsAg阳性者再用ELISA法进行乙肝标志物进一步检验,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4.
我国为乙型肝炎高发区 ,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复杂 ,感染率高 ,HBsAg携带者多 ,携带时间长 ,危害大。为防止乙肝病毒在学生中传播 ,我院健康教育工作者多年来与学工处、产业集团宿管科联合工作 ,采取有效措施 ,达到了良好的预防目的。现就近 3年来对入学新生HBsAg检测及预防情况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1999级、2 0 0 0级、2 0 0 1级的大学本科、专科生 4 42 2人 ,年龄 17岁~ 2 5周岁。2 方法 采血化验肝功能及HBsAg ,对HBsAg阳性者加测HBeAg,抗 -HBc ,抗 -HBe(试剂用上海科华公司ELISA试剂…  相似文献   

5.
血清HBVM的表现模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调查不同人群或肝病患者4624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5项血清学标记的表现模式,结果:体检者及带毒者分别以单项抗-HBc及HBsAg、抗-HBc同时阳性多见;急黄肝、慢迁肝、慢活肝以HBsAg、HBeAg及抗-HBc均阳性常见;重肝、肝硬化、肝癌则以HBsAg、抗-HBe、抗-HBc同时阳性较多。  相似文献   

6.
抗-HBe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乙型肝炎病毒(HBV)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把感染了前C基因突变株的乙型肝炎病毒所致的病毒性肝炎称为抗HBe阳性肝炎。其特点是血清中HBeAg阴性而抗HBe阳性[1]。我科自1996年1月至1998年10月共收治成人慢性乙型肝炎1094例,其中HBsAg、HBeAg、抗HBc阳性患者339例(简称HBeAg阳性),HBsAg、抗HBe、抗HBc阳性患者429例(简称抗HBe阳性),其余326例慢性乙肝重叠感染甲肝、丙肝、丁肝或戊肝等。本文对429例抗HBe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 (HBsAg)携带者有无传染性 ,我们对在健康体检中发现的 5 78名无症状HBsAg携带者进行血清学指标检测 ,就其HBsAg阳性滴度的流行病学意义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1 调查对象和方法1 1 调查对象 :为 1992~ 1995年其间 ,辖区内饮食服务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1 2 方法1 2 1 HBsAg测定 ,采用反向间接血凝法 ,以中和试验 1∶8以上判阳性。使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试剂。1 2 2 抗 -HBs、HBeAg、抗 -HBe和抗 -HBc测定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使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试剂…  相似文献   

8.
HBsAg阴性乙肝型炎临床与发生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帆渊  李韶光 《广东医学》1999,20(2):152-153
乙型病毒性肝炎以HBsAg阳性而诊断。近年发现由于宿主免疫应答亢进或乙肝病毒(HBV)变异等原因形成HBsAg阴性乙型肝炎,现将其临床与发生机理概述如下。1 HBsAg阴性乙型肝炎的诊断HBV感染标志物(HBVM)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及抗HBc等,多项或单项阳性表示HBV感染,HBsAg阳性肝炎称为乙型病毒性肝炎。Wang等[1]报告206例HBsAg阴性献血员,抗HBs阳性21例(102%)、抗HBc阳性10例(49%)、抗HBs及抗HBc皆阳性141例(684%)、抗HBs及抗HBc皆阴性34例(165%),其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55例无症状HBV感染者“e”系统状况。方法:酶联免疫法。结果:HBsAg阳性组中HBeAg和抗HBe阳性率分别为27.84%和25.77%。HBsAg阴性组中无1例HBeAg阳性,抗HBe检出率为28.48%。性别与各年龄组间HBeAg和抗HBe检出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e”系统与HBVDNA联合检测了对解临床乙型肝炎病变的发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HBV感染者血中大颗粒淋巴细胞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5组测定了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中大颗粒淋巴细胞(LGL)的含量,每组各30例。其中(1)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HBcAb)均为阳性;(2)组:为HBsAg和HBeAg阳性者;(3)组:为HBsAg阳性、抗-HBe和抗-HBc阳性者;(4)组:为抗-HBs阳性者;(5)组:为抗-HBs和抗-HBe阳性者。并且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_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分娩的1100 例产妇抽取静脉血和新生儿脐血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结果:母亲HBsAg 阳性合并HBeAg 阳性新生儿脐血HBsAg 阳性明显高于母亲单项HBsAg 阳性(P< 0.01),母亲抗-HBs 阳性新生儿脐血97.5% 抗-HBs 阳性。结论:母亲HBsAg、HBeAg 阳性对胎儿威胁最大,胎儿能从母体获得抗-HBs 抗体  相似文献   

12.
重症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与e系统检测的临床意义焦栓林,申德林,张成道,王铮作者对111例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重肝)患者进行了血清HBV—DNA和e系统(HBsAg、HBeAg、抗-HRc同时阳性简称HBeAg(+);HBsAg、抗-HBe、...  相似文献   

13.
10755例临床标本HBV感染血清学标志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0755例临床标本HBV感染血清学标志模式分析王云李永军李玮聂月梅第二临床医学院检验科(050000)关键词血清模式;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上常用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来预防、观察、诊断乙型肝炎,由于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 ,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ASC)高达 2 0 % [1 ] ,对乙肝病毒感染和传染作出准确的诊断 ,是有效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前提 ,在公共卫生学方面尤其重要。应用PCR技术检测服务性行业从业人员HBsAg携带者血清、唾液、尿液中乙肝病毒DNA ,对检出情况进行分析。ASC血清学感染标志物组合模式 ,A型 :HBsAg、An HBe、An HBc均阳性 ;B型 :HBsAg、HBeAg、An HBc均阳性 ;C型 :HBsAg、An HBc均阳性 ;D型 :HBsAg、HBeAg阳性[2 ]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 ,随着金标法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测试条商品化 ,以操作简单 ,出结果快 ,特异性高等优点 ,被广泛采用。近来有人[1] 报道可用HBsAg测试条同时判定乙型肝炎e抗原 (HBeAg) ,为此笔者进行了对比研究 ,发现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HBsAg不能同时判定HBeAg。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选择来本院就诊的乙肝患者的血清 2 4 0份 ,应用厦门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乙肝两对半试剂盒检测后分为HB 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 (俗称“大三阳”)的血清 …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的效果,对济钢新村882 名在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者进行了调查,检查其五项指标( H Bs Ag ,抗— H Bs , H Be Ag ,抗— H Be 和抗— H Bc) 。发现 H Bs Ag 阳性率明显降低,为023 % ,抗— H Bs 阳性率升高,为4093 % ,但比现场实验低,不同医院接种者抗— H Bs 阳性率不同。结果说明乙肝疫苗效果明显,但实际接种中可能出现问题,包括储存等,需引起基层工作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7.
溶血对乙型肝炎五项血清标志物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血对乙型肝炎五项血清标志物测定的影响田万林余道军胡守峰为探讨溶血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一步法、二步法测定乙型肝炎五项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结果的影响,笔者对264例受检者溶血血清,分别用酶联免疫...  相似文献   

18.
288例胎盘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报告与分析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检验科(110003)李韶英门永继为探讨胎盘血乙型肝炎病毒(HBV)推带情况,采用ELISA方法检测288例剖腹产胎盘血清中的HBsAg、HBeAg、抗-HBs、抗-HBe、抗-...  相似文献   

19.
ELISA法检测血清HBV-m的质量保证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凌蓉(丹阳212300)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导致乙型肝炎的病原体,且与肝炎的慢性化、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因此,血清HBV-m(HBsAg、抗HBs、HBeAg、抗HBeAg、抗H...  相似文献   

20.
谈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张旭东,李银需,张莽河北省人民医院药剂科(050051)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乙型肝炎病毒(HBV)最常用的血清学标志是: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一HBs)、e抗原(HBeAg)和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