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腺病毒介导的LacZ基因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腺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在乳腺癌细胞的转导效率及腺病毒转导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腺病毒介导的基因转导。结果:在病毒的重复感染率为500时细胞的转导效率达到100%;不同数量的病毒转导乳腺癌细胞对癌细胞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低温冻存可使病毒的感染性明显下降。结论:腺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在乳腺癌细胞中有高的转导效率,而病毒载体本身对细胞的生长没有影响,可用作乳癌特异物前体酶激活基因治疗的基因转移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LacZ基因在人肝癌细胞HepG2中的转染表达效率。方法常规重组腺病毒Ad-LacZ扩增、滴度测定及转染HepG2细胞,并检测细胞表达LacZ的情况。结果当病毒感染繁殖数(MOI)为100时,24小时后接近100%的HepG2细胞被感染并表达LacZ。感染后HepG2细胞的增殖能力无明显异常。结论腺病毒介导的LacZ基因在HepG2细胞中能获得较高的转染效率和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3.
腺病毒介导的CD基因在人胰腺癌细胞中的靶向性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 (E .coliCD)基因在胰腺癌细胞中靶向性表达的可能性及其作用。【方法】将含癌胚抗原 (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启动子的重组腺病毒感染人胰腺癌SW1990细胞 (CEA )、Capan 2细胞 (CEA-)和人宫颈癌Hela细胞 ,观察CD基因在 3种细胞中的表达及细胞对 5 FC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腺病毒介导CD基因仅在SW1990细胞中呈专一性表达 ,转导CD基因的SW1990细胞对 5 FC的敏感性明显提高。【结论】含CEA启动子的CD基因疗法可能是胰腺癌靶向性基因治疗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4.
3腺病毒介导的LacZ基因在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的LacZ基因转移在B1 6细胞的转导效率。方法 腺病毒介导的LacZ基因转导B1 6细胞。结果 当MOI为 50~ 1 0 0 ,即可获得较高的转导效率 ,达 90 %± 1 %。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在B1 6细胞能获得较高的转导效率和目的基因的有效表达。提示腺病毒载体作为一种高效的基因转移载体 ,在肿瘤的基因治疗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周围静脉注射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外源基因在体内不同组织的表达。方法 :将重组LacZ腺病毒经尾静脉注射导入Wistar大鼠体内 ,以X -gal染色法明确腺病毒载体介导的标识基因 (LacZ)在大鼠体内的表达部位和时间。结果 :β- gal表达具有剂量依赖性 ,而且存在器官、组织和细胞三种水平的表达差异。剂量较小时 ,肺、肾、肝、脾优先表达 ,而心肌在 1× 1 0 1 1 pfu/kg剂量组才有少量表达 ,大血管和脑组织始终未见表达。注射后 1~ 2周 ,大鼠的肾、肺、肝、脾、肾上腺高表达 β -半乳糖苷酶 ,3~ 4周表达量减少 ,5周基本消失。 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外源基因经静脉途径转移 ,可能是肾、肺、肝的部分疾病基因治疗的有效基因转移途径 ,而对心脑血管疾病不适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E.coli CD)基因在胰腺癌细胞中靶向性表达的可能性及其作用。方法:将含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启动子的重组腺病毒感梁人胰腺癌SW1990细胞(CEA^+)、Capan-2细胞(CEA^-)和入宫颈癌Hela细胞,观察CD基因在3种细胞中的表达及细胞对5-FC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腺病毒介导CD基因仅在SW1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THANK腺病毒载体,观察腺病毒感染后THANK在SMMC-7721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把THANK基因克隆入腺病毒穿梭载体pAdTrack-CMV中,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转染大肠杆菌BJ5183,获得腺病毒重组质粒,再将获取的腺病毒重组质粒转染入293细胞进行包装,获取THANK重组腺病毒,以不同感染复数(MOI)腺病毒感染SMMC-7721细胞,观察腺病毒对SMMC-7721细胞的感染情况.结果:成功地构建了THANK腺病毒,该腺病毒可高效介导THANK在SMMC-7721细胞中表达,基因转染后第5天,THANK表达高于35 ng/ml,且随时间延长增加.结论:腺病毒可诱导THANK基因在SMMC-7721细胞中高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mda-7/IL-24)对乳腺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作用.方法 将腺病毒mda-7/IL-24进行病毒的扩增、纯化和滴度测定.将纯化好的腺病毒mda-7/IL-24感染乳腺癌细胞,用Western印迹方法 检测mda-7/IL-24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结晶紫和4甲基偶氮唑蓝染色法(MTT)观察腺病毒mda-7/IL-24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Hoechst染色和膜联蛋白(Aanexin)V检测腺病毒mda-7/IL-24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在裸鼠上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结果 腺病毒mda-7/IL-24感染的乳腺癌细胞上清液中可以检测到mda-7/IL-24蛋白的表达;腺病毒mda-7/IL-24能明显地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Hochest染色和Annexin V提示腺病毒mda-7/IL-24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凋亡.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腺病毒mda-7/IL-24可以显著抑制裸鼠乳腺癌荷瘤的生长.结论 腺病毒mda-7/IL-24能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并诱导乳腺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由Egr-1基因启动子驱动CDglyTK基因表达的腺病毒载体,通过放射诱导调控CDglyTK基因的肿瘤靶向表达,用于肝癌的基因-放射治疗,方法:利用细菌内高效同源重组法,制备腺病毒载体AdEger-CD/TK.MM45T.Li肝癌细胞感染AdEger-CD/TK后,体外观察γ射线照射诱导CDglyTK基因表达及在前药5-FC、GCV存在的条件下钉对存活率的变化。利用荷瘤小鼠肝癌模型观察不同处理的抑瘤效应。结果:体外实验结果显示,γ射线照射可诱导CDglyTK基因在MM45T.Li肿瘤细胞内的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显著增强细胞对前药5-FC、GCV的敏感性(P<0.01);当5-FC和GCV同时存在时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体内抗肿瘤实验结果提示,与单纯肿瘤局部照射(TLI)、瘤内注射AdEger-CD/TK+腹腔注射5-FC+GCVD土产且相比,瘤内注射AdEger-CD/TK+腹腔注射5-FC+GCV合并TLI组的抗瘤效果最好(P<0.01),并可使30%的肿瘤完全消退,且未见全身毒性反应的增加,结论:利用放射调控CDglyTK基因的肿瘤靶向表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肿瘤基因治疗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Promyelocyticleukemia,PML)编码的蛋白质是一种广谱的细胞生长抑制因子,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过度表达能够有效地抑制细胞生长和裸鼠体内致瘤能力。在前列腺癌、乳腺癌及结肠癌中的表达变化可能与肿瘤的分化、局部浸润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53基因点突变。方法应用非同位素PCR -SSCP技术检测 4 8例石蜡包埋乳癌组织中p53基因点突变。结果  4 8例乳腺癌中 2 0例出现异常电泳 ,表明这些病例相应DNA片段中发生了点突变 ,其中 8例位于第 5- 6外显子 ,9例位于第 7外显子 ,3例位于第 8外显子。免疫组化检测突变p53蛋白的表达 2 5例为阳性 ( 52 % ) ,其中 5例SSCP未发现基因突变 ,突变可能发生在所检测的基因片点以外。结论 非同位素PCR -SSCP是一简便、快速、有效的检测基因点突变的方法 ,特别适用于大量标本基因点突变的筛选 ;p53基因点突变与突变型蛋白表达呈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n-3,检测小球藻n-3脂肪酸脱氢酶基因CvFad3在人乳癌MCF-7细胞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 通过RT-PCR法扩增得到CvFad3基因,将CvFad3基因cDNA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GFP-C3-n-3,并将其转染入MCF-7细胞中,设空载体pEGFP-C3为对照组.采用RT-PCR检测CvFad3基因的表达,MTT法分析CvFad3基因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气相色谱检测CvFad3基因对MCF-7细胞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 构建的重组载体pEGFP-C3-n-3转染入乳癌MCF-7细胞48 h后可检测到CvFad3基因mRNA的条带,而转染pEGFP-C3的MCF-7细胞48 h后检测不到CvFad3基因mRNA的条带.与对照组比较,转染pEGFP-C3-n-3的细胞MTT吸光度明显降低(t=6.039,P<0.01);人乳癌细胞MCF-7细胞膜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升高.结论 重组载体pEGFP-C3-n-3构建成功,CvFad3基因能在MCF-7细胞内有效异源表达,且抑制了MCF-7细胞的增殖,增加了细胞膜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将IL-2基因转入K562细胞及表达情况.方法应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法,将质粒PGEN/IL-2导入包装细胞PA317,将K562细胞与PA317/IL2细胞共培养,检测IL-2cDNA整合,mRNA转录情况,以IL2依赖性CTLL-2细胞测定培养细胞上清中IL-2产量,比较转染前后细胞的体外生长情况和致瘤性.结果IL2 cDNA成功整合入K562细胞基因组中并稳定表达,K562/IL-2细胞培养24h上清中IL-2活性为100U/ml,体内外观察均见细胞生长减慢.结论以脂质体介导的以双顺反子逆转录病毒为载体的基因转移方法,可成功地将人IL2基因转入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并持续分泌高活性的IL-2,为下一步将IL-2基因转入CML造血细胞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采用PCR-SSCP方法,研究了9例人原发性乳腺癌和20例肺癌中BRCA1基因外显子2及外显子21区域上的突变情况。结果显示:3例乳腺癌存在突变(3/9),其中1例发生于外显子2,2例发生在外显子21上;1例肺癌在外显子2上发生突变(1/20,5%),该结果表明BRCA1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关系密切,同时该结果首次发现BRCA1基因突变可能与肺癌发生有关,但所有这些结果尚需进一步的序列分析证实。  相似文献   

15.
建立外源基因转导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基因转移系统,为系膜增殖性肾小球疾病的机制和治疗研究提供条件。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反义CyclinD1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重组体经Lipofectin转染第3代包装细胞,建立了能持续分泌假病毒颗粒的无性细胞系,重组病毒经DEAE-葡聚糖转导肾小球系膜细胞,并对系膜细胞转录表达CyclinD1反义RNA水平进行原位杂交分析。结果:建立的无性细胞系上清中病毒滴度达1×10~6CFU/ml以上;假病毒重组体成功转导系膜细胞,并高效表达CyclinD1反义RNA。结论:该逆转录病毒载体基因转移系统能很好地适用于系膜增殖性肾小球疾病的间接体内基因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将人铜锌SOD基因导入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内,获得高表达。检测其对HepG2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SOD基因转染后的肝癌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细胞体积变大,分裂象减少,S期细胞比率减少,软琼脂集落形成率低,裸鼠成瘤瘤体小。结论:铜锌SOD基因具有抑制HepG2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谷胱甘肽S转移酶M1基因缺失与乳腺癌易患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 S转移酶 ( 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 GST)基因缺失与乳腺癌易患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 polym erase chain reaction,多重 PCR)方法对 4 2例乳腺癌患者和 10 8例健康人外周血细胞进行 GSTM1 基因检测。结果 :乳腺癌组 GSTM1 基因缺失率为 5 7.1% ,对照组为 4 8.1% ,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χ2 =0 .98,P>0 .0 5 )。结论 :GSTM1 基因缺失与乳腺癌的发生无显著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不同剂量的维生素K_3(5、10和20μg/ml)对体外人直肠癌细胞系(HR-8348)及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均显示明显抑制作用,且有剂量依赖性.随着维生素K_3与HL-60细胞接触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亦增强,维生素K_320μg/ml与细胞接触48h作用已近高峰.当5-氟尿嘧啶10μg/ml和维生素K_35μg/ml同时加入体外培养的HR-8348细胞后48h,未显示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野生型p53对胃癌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将野生型p53基因导入胃癌细胞系MKN28和BGC823,检测p53对肿瘤细胞的影响。结果:p53在转染细胞中表达水平提高。外源性p53的导入使肿瘤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水平明显降低;G0/G1期细胞数增加,S期降低。转染p53基因的MKN28细胞探鼠体内成瘤能力明显下降。结论:野生型p53基因参与调节DNA复制及细胞周期,抑制癌细胞过度增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反义TIMP1基因对贮脂细胞及细胞外基质降解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将大鼠全长TIMP1 cDNA反向插入哺乳表达载体pCI-neo中,构建反义TIMP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反义TIMP1基因导入贮脂细胞株CFSC-2G中,选择稳定转染的贮脂细胞培养,采用RT-PCR、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及RIA等方法,观察TIMP1 mRNA和蛋白、α1(Ⅲ)mRNA、FN蛋白表达及细胞培养上清中PCI、PCⅢ、HA、LN水平的变化。结果:反义TIMP1基因能明显地抑制贮脂细胞中TIMP1 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P<0.01)。转基因细胞中α1(Ⅲ)mRNA、FN蛋白的表达与未转基因细胞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转基因后贮脂细胞培养上清中PCI、PCⅢ、HA、LN水平明显低于未转基因细胞(P<0.01)。结论:反义TIMP1基因可抑制贮脂细胞内源性TIMP1产生,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为肝纤维化的逆转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