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亏损上市公司进行了定义和分类,提出将其分为可挽救性亏损公司和实质性亏损公司两类,重点对"虚亏"上市公司的价值卖点进行了分析,并就各卖点对亏损公司的股价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奥尔森(1995)和费森、奥尔森(1995)将以会计信息观为基础的传统公司价值评估模型拓展到了以会计计量观为基础的现代价值评估模型,使学者们研究价值评估问题的视角从价值分配转移到了价值创造上,进而引发了国内外学者们对亏损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行探讨。他们自Hayn(1995)开始相继提出了一系列评估亏损公司价值的理论模型,然而,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学者提出的亏损上市公司价值评估模型,在研究角度、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均存在一些问题,由此,笔者在考虑到亏损上市公司未来发展潜力的预测性和可变性情形下,提出运用投资者预期理论重新评估亏损上市公司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亏损上市公司进行了定义和分类,提出将其分为可挽救性亏损公司和实质性亏损公司两类,重点对“虚亏”上市公司的价值卖点进行了分析,并就各卖点对亏损公司的股价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徐芳 《会计之友》2012,(16):82-86
文章依据2007年到2010年A股上市公司的公司财务业绩波动、公司市场价值波动、公司成长性波动等方面数据,研究了公司业绩波动对其在此期间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公司财务业绩波动和公司市场价值波动对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强度有显著的正效应,然而研发支出盈利效应在短期内对公司业绩波动没有显著影响,说明研发投入对公司业绩提高有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5.
基于亏损异质的上市公司细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分别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亏损上市公司的价值评估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接着笔者基于亏损的异质性将亏损公司划分为四种类型,然后运用四象限分析法对每类亏损公司的财务特征、价值驱动因素进行了细分研究。  相似文献   

6.
基于题材面事件的上市公司亏损特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从亏损上市公司发生的重组、高管变更、盈余管理、关联方交易及政府挽救等事件进行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亏损当年发生的题材面事件频率较高、种类较多,且对公司的价值影响较大;对于亏损上市公司而言,其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相对较弱,而各类题材面事件的预期收益表现出较强的价值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8~2012年披露研发数据的三类A股高科技行业为样本,实证分析RD支出资本化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RD支出资本化前,研发强度增加对上市公司价值提升无显著影响;RD支出资本化后,研发强度增加则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价值,且研发强度较高公司这种影响更大。另外,资产规模对公司价值有负面影响;资产报酬率、盈余平滑动机对公司价值有显著正向影响;资产负债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股权集中度对公司价值提升无显著影响;而股权集中度提高则有利于提升研发强度较高公司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亏损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对1999 ̄2002年度亏损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政策的对比,发现亏损公司在亏损当年计提减值的数额要显著大于未亏损公司;如果公司在第二年扭亏,其在亏损当年计提的数额要显著大于其在扭亏年度的计提数额,而且很多公司在扭亏年度利用资产减值的转回增加当期利润。研究还发现,2001年后上市公司在亏损当年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有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8年以前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129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投资支出的影响以及公司改变投资策略后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能显著增加公司投资支出,并降低投资支出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程度.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对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公司的投资策略变化赋予较高的价值评估,且这一价值增加效应在规模小、成立年限少、非国有企业等遭受严重融资约束的公司中更为明显.研究结果说明,股权分置改革缓解了公司遭受的融资约束,并通过提升公司投资水平而增加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研究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亏损上市公司扭亏的盈余管理行为,发现营业外收入仍是亏损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灾区。其中最常见的是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而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司盈利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汪嵘明 《价值工程》2015,(19):68-71
本文以亏损公司与非亏损公司的财务指标数据运用判别分析建立了一个判别函数,对上市公司是否应特别处理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还运用主成分分析建立了上市公司的综合评价函数,对上市公司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并得到了一个衡量亏损公司与非亏损公司综合评价得分的分割值,不仅能让投资者对目标公司的经济效益有一个大致的预测,还可为决策者判断本公司的经济效益状况提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王丽萍 《财会通讯》2011,(11):30-32
本文以1999年至2008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盈余-股票报酬回报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当不控制亏损公司的影响时,《企业会计制度》(2001)实施后,上市公司的条件稳健性得到显著提升,而《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实施却显著降低了上市公司条件稳健性。控制了损公司影响后这些特征都消失,整体的稳健性是亏损公司"洗大澡"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研发支出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本文以沪、深两市生物医药类A股上市公司2010年至2012年连续披露研发支出数据的32家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研发支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研发支出、对企业价值的提升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具有显著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澳大利亚的三家上市公司Newcrest、BHP Billiton和RIO Tinto的相关数据证实了套期保值亏损不会对公司股东价值带来不利影响,相反,经营业绩的稳定性能够相对提高公司股东的长期价值。因此,建议国内企业重视套期保值的作用,不要因短期的套期保值亏损而放弃价格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澳大利亚的三家上市公司Newcrest、BHP Billiton和RIO Tinto的相关数据证实了套期保值亏损不会对公司股东价值带来不利影响,相反,经营业绩的稳定性能够相对提高公司股东的长期价值.因此,建议国内企业重视套期保值的作用,不要因短期的套期保值亏损而放弃价格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由于存在研发支出资本化是受到盈余操纵所驱动的观点,研发支出的资本化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公司对研究开发支出资本化的决定是受到盈余管理动机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司为了达到盈余平滑的目的而倾向于对研发支出资本化,但公司通过研发支出资本化去降低债务契约违约风险的假设没有获得支持。  相似文献   

17.
稳健性是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我国自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不再以稳健原则为主基调,那么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是否会降低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呢?本文以2001年至2008年深沪两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考察了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盈利上市公司会计盈余不存在稳健性,亏损上市公司会计盈余存在稳健性;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整体会计盈余稳健性下降,这是由于亏损公司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大幅下降,而盈利公司会计盈余稳健性是上升的。  相似文献   

18.
生物资产对于农业类上市公司意义重大,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影响市场对农业类上市公司的价值评估.本文以2013—2017年农林类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度财务报告为基础,对生物资产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熵权法对生物资产信息披露质量进行描述性分析,进一步,实证检验了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生物资产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类上市公司生物资产的信息披露存在不规范的情况,且在会计信息质量上缺乏可比性与一致性;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生物资产信息披露内容指数与公司价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农业类上市公司生物资产信息披露的质量与公司价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稳健性是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我国自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不再以稳健原则为主基调,那么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是否会降低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呢?本文以2001年至2008年深沪两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考察了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盈利上市公司会计盈余不存在稳健性,亏损上市公司会计盈余存在稳健性;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整体会计盈余稳健性下降,这是由于亏损公司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大幅下降,而盈利公司会计盈余稳健性是上升的。  相似文献   

20.
新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2003年至2006年度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比较分析。发现2006年上市公司的长期资产减值转回数显著大于2003年至2005年度的资产减值转回数,而且亏损上市公司2006年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数额要显著大于未亏损公司。研究还发现,2006年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新增数额小于2004年、2005年的减值准备新增数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