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解决农用运输车前悬架存在振动过大等问题,基于ADAMS软件对农用汽车前悬架进行模拟仿真试验,以指导农用运输车前悬架的优化设计,使其具备更好的动力学性能。优化结果:上横臂长度、上横臂在汽车横向平面的倾角为332.6mm、12.5°,下横臂长度、下横臂在汽车横向平面的倾角为516.5mm、6.5°,车轮接地点的侧向滑移量由初始的19.783mm下降为3.2911mm。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 ,农用三轮运输车以经济、实用、维护保养方便等优点 ,适应了农村农户的需求 ,其保有量剧增 ,遍布农村而且品牌很多。农用三轮运输车已成为农户不可缺少的农业机械。面对农用三轮运输车还在继续发展的势头和农用三轮车横向稳定性差的特点 ,我们农机管理部门有责任对驾驶员进行普及性的安全操纵等使用方面的教育。由于农用三轮车的结构特点 ,客观上造成了农用三轮运输车横向稳定性差。如果驾驶员缺乏经验 ,操纵使用不当 ,很容易造成向外侧前倾翻事故。为防止翻车事故发生 ,在工作中 ,我们总结出 :农用三轮车驾驶员在操纵使用过程中应…  相似文献   

3.
农用运输车作为我国交通运输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农村道路条件的不断改善,使用户对驾驶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老款式农用运输车的价格优势正在削弱;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汽车产品的进入,使得农用运输车受到性能价格比的挑战。在仍需继续保持农用运输车原有的技术特点的前提下,农用运输车产品更新换代趋势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4.
农用运输车作为我国交通运输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农村道路条件的不断改善,用户对驾驶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老款农用运输车的价格优势正在削弱;由于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汽车产品的进入,使得农用运输车受到性能价格比的挑战。在仍需继续保持农用运输车原有的技术特点的前提下,农用运输车产品更新换代趋势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5.
作为农用运输车驾驶员,除了必须熟练掌握正常情况下的驾驶技术外,还应努力提高在特殊条件下的驾驶技能和应变能力,从而确保行车安全,减少事故发生。 农用运输车在泥泞路面上行驶时,车轮极易产生滑转或横向滑移。当车辆驶近泥泞路面时,应先  相似文献   

6.
汽车悬架中的车轮定位参数对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ADAMS软件自带的麦弗逊前悬架模块,选取车轮定位参数作为目标函数,通过ADAMS/Insight模块对悬架硬点进行灵敏度分析和改进,汽车主销后倾角范围由5.35°~5.60°减小到4.15°~4.35°,汽车主销内倾角变化范围由9.0°~11.3°减小到7.75°~10.25°。车轮定位参数得到明显优化。  相似文献   

7.
信息互联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农用运输车划入汽车队列该标准将代替GB7258-1997,与旧版标准相比,涉及农用运输车的主要修订内容包括:1.将“三轮农用运输车”更名为三轮汽车,将“四轮农用运输车”更名为低速载货汽车,明确“农用运输车”实质上是汽车的一类。2.增加了三轮汽车和低速载货汽车应在设计结构上确保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机动车行驶速度不会超过其最高设计车速的要求,并要求具有皮带传动装置的上述机动车需在车架易见部位打刻能永久保持的标明皮带轮直径的标记。3.增加了用MFDD检测低速载货汽车制动性能的规定,增加了制动台检…  相似文献   

8.
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三轮农用运输车与汽车相撞事故,三轮农用运输车严重损坏,驾驶员受了重伤。经过交警对现场进行勘察分析,发现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三轮农用运输车驾驶员私自更换了发动机传动轮,使农用运输车车速超过了50km/h,延长了三轮农用运输车的有效制动距离。近几年,我们在农用运输车的年度审验中发现,私自改动农用运输车的现象比较普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动传动部分,提高车速。按理说,农用运输车的速度是根据农用运输车的自身稳定状况、农村道路状况、载重状况及农用运输车驾驶员的普遍水平来确定的。…  相似文献   

9.
试论农用运输车工业与汽车工业的接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农用运输车工业与汽车工业的接轨蔡国赓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购买力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农用运输车车型的要求也在同步提高,到一定阶段后,农用运输车工业与汽车工业接轨是发展的必然趋势。1农用运输车工业的形成与发展农用运输车是根据我国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开...  相似文献   

10.
四轮农用运输车在紧急制动时,如果车辆前轴上或后轴上两轮均抱死,该轴上的两个车轮会在地面上完全滑动。这时,如果受到轻微的横向干扰力,车辆就会横向滑动,称作制动制滑,剧烈的侧滑即是所谓“甩尾”,“甩尾”现象常会造成交通事故。一、车辆紧急制动时甩尾的形成四轮农用运输车  相似文献   

11.
以某轻卡麦弗逊前悬架左下摆臂为分析对象,通过在通县试验场进行摆臂结构及轮心载荷的采集,通过ncode软件对已测载荷谱进行分析提取处理,进而进行六分力载荷与摆臂应变载荷的相关性分析,确定造成摆臂损伤的轮心主导失效载荷,进一步确定摆臂载荷与轮心载荷的回归方程。通过载荷回归前后的损伤对比以及功率谱密度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方程的准确性,实现载荷降维。最终,通过摆臂实测载荷实现摆臂加速谱的编制。  相似文献   

12.
对FSAE赛车拉杆式双A臂前悬架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确定了拉杆式悬架导向机构的运动学解析方程,并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Car中建模仿真,分析了所设计赛车前悬架的不足所在,最后在ADAMS/Insight中对拉杆式双A臂独立悬架的运动特性进行了多目标优化。通过优化,悬架的车轮定位参数随车轮跳动变化得更合理,悬架的运动学特性明显改善,提高了整车悬架改进设计的效率和整个赛车的操作稳定性,为拉杆式前悬架赛车悬架运动学的分析及优化提供了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南方山区丘陵地带地形复杂、传统农田运输车辆通过性不足的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具有仿生液压驱动摆臂机构的八轮无人机动平台,其车体姿态可通过四摆臂协同动作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形式地面障碍。越障性能是制约平台通过性的根本因素,建立了无人平台姿态规划模型和关键越障过程动力学模型,得到无人平台在典型垂直障碍的越障性能。为验证理论分析,在ADAMS建立了二次开发仿真平台,并进行了样机动力性试验。研究表明,八轮四摆臂无人机动平台可攀爬高度为轮胎直径1. 13倍的垂直障碍,具有良好的复杂地面环境通过能力,可满足丘陵地带农用运输车辆在复杂农田地形的行走需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燃油农用车辆在环保、动力等性能方面存在的不足,研制一种新型电动四轮农用车辆,对样机进行牵引性能测试。针对作业和行驶工况,提出后轮电机中央驱动、前轮轮毂电机独立驱动的新型电动四驱动力系统方案,对整机牵引动力学进行分析,并进行牵引性能实车试验和经济性分析。研究表明,新型电动四轮农用车具有较好的牵引性能和经济性:牵引性能方面,后轮驱动的最大牵引力为1 925 N,最大牵引效率为74%;经济性方面,中耕作业单位面积能量消耗降至传统燃油拖拉机的42.4%,单位面积成本费用降至传统燃油拖拉机的80.1%。该机适应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等绿色环保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快速发展的需要,也为全新电动农业车辆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Car,建立某载货汽车的前悬架的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以评测其性能的优劣性。首先根据手工测量前悬架系统所获得的数据,在ADAMS/Car中建立前悬架多体系统的动力学仿真模型。然后利用悬挂试验台对车轮施加位移时间历程激励并对其悬挂特性(包括前束角,外倾角,主销后倾角和轮距变化等)进行研究分析,得到前悬架在施加载荷后前束角,外倾角,主销后倾角等随车轮跳动量的变化曲线。通过对变化曲线进行分析,并应用ADAMS/Insight进行优化,得出更为合理的模型。  相似文献   

16.
汽车内、外前轮转角关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1种不同类型汽车的内、外前轮转角关系进行了测量和分析,提出了计算汽车目标内、外前轮转角关系的新公式,需要的参数包括前轮距(或左、右主销延长线与地面交点之间的距离)、轴距和平均百分比阿克曼校正率。基于试验结果,得出了上述汽车的实际平均百分比阿克曼校正率及其统计结果,可以为选择适当的平均百分比阿克曼校正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建立新型三轮运动车的双横臂独立悬架模型,依据设计时的前悬硬点坐标,使用ADAMS/CAR能方便地建立参数化的三维模型,分析前轮定位参数等在车轮跳动时的变化特性,并简要论述了悬架对整车操纵稳定性及平顺性的影响,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目前在中高级轿车中普遍采用双横臂和多连杆独立悬架,两者的不同主要是其导向机构的差异。导向机构的不同必然导致悬架整体性能的差异,本文从该角度入手通过运用多刚体动力学软件ADAMS建立了两种悬架的模型,分别进行了轮跳试验的仿真分析,比较研究了两种导向机构对决定悬架性能优劣的车轮定位参数的影响,为悬架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悬架-转向系统的实际结构和组成构件的运动关系,建立了虚拟样机模型,分析了其模型的空间结构、约束副、输入驱动及自由度,并对前轮定位参数及侧滑量进行建模。在输入路面跳动激励下,对建立的模型进行直线行驶、左转、右转、左转固定角输入及右转固定角输入多行驶工况仿真,并动态测量前轮定位参数及侧滑量值,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指导汽车悬架及车轮定位参数设计。  相似文献   

20.
王威  陈军  宋玉玲 《农业机械学报》2013,44(12):17-21,35
在考虑簧载质量振动的情况下以轿车转向系与前悬架的耦合非线性振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集中参数法建立髙维耦合系统的7自由度非线性动力模型,模型中综合考虑轮胎的非线性侧偏特性,悬架的非线性弹簧-阻尼力以及转向系连杆的弹性作用。通过数值仿真研究,揭示了车轮存在失衡量时耦合系统的动态特性和转向系参数、前悬架参数对整车摆振的影响,明确了转向系振动与前悬架振动的相互作用关系,为耦合动力系统的动态设计与综合动力学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