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油气田地面工程》创刊于1978年,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的办刊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发展石油天然气工业的方针政策,报道油气田地面工程所属各专业的最新科技成果,推动学术交流,推广应用新技术,充实更新科技人员的专业知识。"创刊40年来,《油气田地面工程》致力于期刊质量的提升与品牌建设,目前已成为油田重点期刊,以及油气田地面工程领域技术交流与传播的重要窗口与载体。  相似文献   

2.
正《油气田地面工程》创刊于1978年。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的办刊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发展石油天然气工业的方针政策,报道油气田地面工程所属各专业的最新科技成果,推动学术交流,推广应用新技术,充实更新科技人员的专业知识。"创刊40年来,《油气田地面工程》致力于期刊质量的提升与品牌建设,目前已成为油田重点期刊,以及油气田地面工程领域技术交流与传播的重要窗口与载体。  相似文献   

3.
正《油气田地面工程》创刊于1978年,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的办刊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发展石油天然气工业的方针政策,报道油气田地面工程所属各专业的最新科技成果,推动学术交流,推广应用新技术,充实更新科技人员的专业知识。"创刊40年来,《油气田地面工程》致力于期刊质量的提升与品牌建设,目前已成为油田重点期刊,以及油气田地面工程领域技术交流与传播的重要窗口与载体。  相似文献   

4.
正《油气田地面工程》创刊于1978年,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的办刊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发展石油天然气工业的方针政策·报道油气田地面工程所属各专业的最新科技成果,推动学术交流,推广应用新技术,充实更新科技人员的专业知识。"创刊4 0年来,《油气田地面工程》致力于期刊质量的提升与品牌建设,目前已成为油田重点期刊。以及油气田地面工程领域技术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油田地面工程》杂志创刊十周年.为了总结创刊十年来的工作;交流编委、通讯员、作者的工作经验;探讨如何深入改革,进一步办好刊物;评选奖励优秀作品、优秀通讯员、优秀作者;协商产生《油田地面工程》第三届编辑委员会,9月17日至21日,在安徽屯溪召开了《油田地面工程》第三次编委及通讯员、作者会议.来自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海洋石油公司、各油田和各有关单位及院校的编委、通讯员和作者,部分兄弟编辑部的代表以及特邀来宾出席了会议.与会者衷心地祝贺《油田地面工程》创刊十年来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青年工作部于 2 0 0 1年 5月 19日至 2 3日在青岛召开了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青年论文发布会。本次会议共收到征文 189篇 ,经评审会议录用 65篇 ,会上宣讲 5 2篇 ,书面交流 4篇。论文专业涉及到油田开发、采油、钻井、装备、环保、地面工程、经济等。论文发布会得到了广大石油工程青年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 ,并受到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一致欢迎。会议代表来自中石油、中石化、中海石油三大石油公司的研究院、所、油田和石油院校的科研和现场一线。青年科技工作者们精心准备的论文和制作精美的多媒体使成果展示取得…  相似文献   

7.
石油工程建设>创刊30年了.在国内石油系统的期刊中,拥有30年历史的不多,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一期刊为国家的石油工业,做出了引以自豪的贡献.我最早接触这本刊物,是3、4年前,当时看到刊物上一篇介绍海洋石油工程方面的技术文章,感到其技术对实际工程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而且其内容编辑很有条理.还由于这一刊物所在的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在石油工程建设方面颇有研究特色,所以这篇文章受到我格外的注意.后来,这篇文章的主要技术观点,被我运用到工作中去,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油气田地面工程》杂志创刊20周年。1978年1月创刊了《油田设计》,季刊,内部发行;1982年更名为《油田地面工程》,公开发行;1985过双季刊为双月刊;1995年扩大报道范围,即纳入气田地面工程部分,因此就更名为《油气田地面工程》,并改为大16开本。自创刊以来,已连续出版107期,发表科技论文和技术应用类文是2100多篇,近1300万字。科技期刊是总结科技成果,深化科技理论,推动学术交流,介绍和推广应用新技术,传播科技新信息的手段和工具,是促进生产发展,转化科学技术为生产刀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有时,刊载的一顶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龙年叙话     
《油田地面工程》第7卷第1期与读者见面了.在这龙年之春,卷首之页,与读者说几句话. 今年,是《油田地面工程》创刊十周年.十年来,本刊的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回顾创刊之初,稿源缺乏,质量较低,脱期严重,远不象国家级刊物的样子;而现在,稿件的利用率40%,刊物的质量达到规定要求,并做到了按时出版.同时,已由限国内发  相似文献   

10.
全国能源刊物第五届年会,于1987年7月9日至13日在大庆油田召开.全国能源刊委会所属编辑部的41名代表;湖北省黄石市能源研究所、河北省河间县经委、石油编协等单位的7名特邀代表以及《油田地面工程》杂志的13名通讯组长共60余人出席了会议.大庆石油管理局副局长、大庆市能源学会理事长钱棣华、大庆石油管理局总工程师王德民出席了开幕式.钱棣华同志介绍了大庆油田的节能降耗工作,王德民同志作了题为"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油田生产、节约能源"的报告.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大庆能源  相似文献   

11.
大庆油田地面工程科技创新五十年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大庆油田发现于1959年,1960年开始进行全面开发,至今已经走过5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油田地面工程的科技创新始终坚持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配套技术集成创新,这三种创新有机结合、贯穿始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侧重,确保油田地面工程技术不断进步,满足了大庆油田不同开发阶段的需求。从1960年到1975年的16年时间里,大庆油田地面工程科技创新项目总计约874项,在萨尔图油田、杏树岗油田和喇嘛甸油田的开发建设中,在油气集输工艺、原油脱水技术、油田加热设备、含油污水处理、原油破乳剂和非金属储罐等地面工程技术上坚持自主创新,保证了油田产量逐年递增时期地面工程建设的配套发展,提高了科技研发的贡献率。1976年我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大庆油田也迈入"年产5000万"的高产稳产阶段。从1976年到2002年,实现连续27年高产稳产;2002年到2009年,大庆油田进行开发调整,原油产量稳定在4000万吨以上。油田地面工程为了适应油田开发的调整,在调整中寻找服务领域,在调整中确定研发立项,在调整中进行集成创新,共开发科研课题约331项,其中国家级一级课题4项、二级课题30项,省部级课题40项,油田企业课题257项,这些课题的开发为油田的二次创业做好了技术支撑和储备。  相似文献   

12.
出版消息     
《油田地面工程设备筛选报告汇编》出版在总公司油田地面工程设备开发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七五”期间,石油规划设计总院在总公司有关部门及各油气田设计院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油田地面工程设备的筛选开发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在设备的筛选定型、系列型谱、系列设计和研制开发四个方面都获得了一批新的成果。为了总结和交流“七五”期间油田地面工程设备的开发成果,推动油田地面工程设备开发向更高层次和更广泛领域深入发展,石油规划设计总院油田地面工程设备开发研究中心对“七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石油工业也在迅速发展。采油工程作为油田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对油田的产量总量起着决定性。在科技水平快速提高的背景下,石油生产效率和石油工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受到广泛关注。采油企业要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创新和发展采油工程。文章简单阐述了采油工程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分析了采油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研究了新时期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全国能源刊物第五届年会,于1987年7月9日至13日在大庆宾馆召开。全国能源刊物工作委员会会员中的27家编辑部的代表;石油编协、湖北黄石经委、黄石能源研究所、河北河间县经委等单位的特邀代表以及《油田地面工程》杂志在各主要油田的通讯组长共6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正>《石油地质与工程》杂志创刊于1987年,是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主管、河南油田分公司和河南省石油学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类期刊,连续出版物号:CN41-1388/TE,ISSN1673-8217。《石油地质与工程》主要报道国内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油气藏工程及石油钻采工程技术科研和生产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经验,以及国内外相关专业发展水平综述等。设有地质勘探、油田开发、石油工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中国石化主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完善石油工程科技创新体系,中国石化优化整合石油工程科技资源,组建了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工程院"),以引领和加速推动石油工程技术发展,为中国石化"打造上游长板"夯实上游发展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石油地质与工程》杂志创刊于1987年,是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主管、河南油田分公司和河南省石油学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类期刊,标准刊号:CN41-1388/TE,ISSN1673-8217。《石油地质与工程》是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石化集团公司优秀科技期刊,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石油地质与工程》主要报道国内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油气藏工程及石油钻采工程技术专业科研和生产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和先进经验,以及国内外相关专业发展水平综述等。设有地质勘探、油田开发、石油工程栏目。读者对象包括石油勘探开发行业的科技人员、管理干部和大专院校师生。  相似文献   

18.
正《石油地质与工程》杂志创刊于1987年,是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主管、河南油田分公司和河南省石油学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类期刊,连续出版物号:CN41-1388/TE,ISSN1673-8217。《石油地质与工程》主要报道国内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油气藏工程及石油钻采工程技术科研和生产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经验,以及国内外相关专业发展综述等。设有地质勘探、油田开发、石油工程栏目。读者对象包括石油勘探开发行业的科技人员、管理干部和大专院校师生。  相似文献   

19.
<正>《石油地质与工程》杂志创刊于1987年,是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主管、河南油田分公司和河南省石油学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类期刊,连续出版物号:CN41-1388/TE,ISSN1673-8217。《石油地质与工程》主要报道国内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油气藏工程及石油钻采工程技术科研和生产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经验,以及国内外相关专业发展综述等。设有地质勘探、油田开发、石油工程栏目。读者对象包括石油勘探开发行业的科技人员、管理干部和大专院校  相似文献   

20.
论老油田实施二次开发工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基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所属油田目前所处的开发阶段、资源基础、地面系统现状和原油呆收率水平等,分析了中国石油所属油田面临的开发形势,提出老油田二次开发的概念.二次开发的对象必须符合3个条件:①油田服役年限在20年以上(稠油油田服役年限在12年以上);②标定的油田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在70%以上;③油田综合含水率达到85%以上.二次开发是项系统工程,"十一五"以来中国石油在油藏研究、钻采工程,地面系统等方面形成了特色技术.按照"整体部署,分步实施,试点先行"的实施原则,中国石油老油田原油采收率可提高10%~20%.中国石油老油田二次开发前景广阔,实施二次开发工程是中国石油老油田开发的必然选择.参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