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从事肉鸡饲养多年,并尝试对化店镇焦某的养鸡场饲养的二批肉鸡实行定时定量喂养,小有收益,现提出供同仁参考。1定时定量喂料的意义养鸡上的定时定量喂料就是“饥饿饲养法”,即在鸡的饲养过程中,给鸡适当的断料时间,让鸡在下一次采食前有饥饿感。实际上是更合理、更科学的用好饲料,使鸡吃下去的饲料能够最大限度地转化为鸡肉,最大限度地提高饲养效益,降低饲养成本。实践证明,按传统饲喂的肉鸡出售时,公母鸡体重一般相差500克。而通过定时定量饲养的肉鸡,个体差异不大,公母鸡差异不超过100克,便于集中出售。通过定时定量饲养,使鸡在一定时…  相似文献   

2.
所谓试探性饲养,是指养鸡生产过程中,根据鸡群生长和产蛋情况,通过短期增减喂料量,或短期增减饲料中的营养含量,观察其对群鸡生产影响的一种饲养方法。通过试探性饲养,在不太影响鸡群生产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在鸡群饲养中,温度是养鸡的第一要素,合适的温度不仅能使鸡群得到良好的生长发育,而且可以节约饲料,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性能,增加效益回报。此外,适宜的温度还能便于鸡舍环境控制,提高鸡只抵抗力。所以,温度对养鸡至关重要。1建造科学鸡舍  相似文献   

4.
淘汰低产、病残、无经济价值的鸡,对养鸡经济效益有很大影响。不仅节约饲料,降低饲养成本,提高鸡群整齐度,而且能减少疾病的发生率。蛋用鸡产蛋30星期(210天)后,是第1次淘汰的最佳时期。但是,应对鸡群作出基本估计(事先察看1遍),如果停产鸡达到1%,又恰好有出售鸡,即  相似文献   

5.
养鸡勿忘勤观察雷小英(陕西省华县畜牧站714100)注意观察鸡群动态,不但能捉早发现疾病苗头,而且还可以及时纠正饲养管理中的失误,是提高养鸡效益的关键环节之一。一、喂料时观察喂料时,健康的鸡反应灵敏,往往显示出迫不及待的样子争相采食;而病弱鸡则不食或...  相似文献   

6.
养鸡成本的高低受鸡的品种、饲养管理、饲料质量与消耗利用及饲料的保管等因素影响,其中饲料成本是大头,约占饲养总成本的60%~70%。低成本高效益是养鸡生产追求的根本目标。若要最大限度地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鸡效益,应采取以下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7.
加强饲养管理 鸡舍内要保持温、湿度适宜,通风良好,光线不能太强。做好清洁卫生工作,保持地面干燥。尽量减少噪音干扰,防止鸡群受惊。饲养密度不能过大,不同品种、日龄、强弱的鸡要分群饲养。更换饲料要逐步进行,最好有1周的过渡时间。喂食要定时定量,充分供给饮水,平养鸡舍内要有足够的产蛋箱,放置要合理,定时捡蛋。  相似文献   

8.
在养鸡的生产实践中,往往会由于饲养管理等原因,特别是疾病的影响,造成产蛋鸡群中出现一定数量的低产鸡。这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强低产鸡群的饲养管理及淘汰工作,使其尽快恢复产蛋率。这样不仅能提高鸡群的整齐度,降低饲养成本,还能减少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使鸡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一生态养鸡的内涵 生态养鸡绝不是把鸡群简单地放在地面.饲养,在理念上,生态养鸡必须做到鸡群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互为依托,相互促进,放大效益。在适宜的养殖模式下,鸡为果树,茶园、林地除草、施肥,林地为鸡群遮阴、避雨,并提供部分饲料,形成互惠共生的生物循环体系,达到降低养鸡生产的饲料支出、提高禽产品品质和养鸡收益。  相似文献   

10.
注意观察鸡群动态,不但能提早发现疾病苗头,而且还可以及时纠正饲养管理当中的失误,是提高养鸡效益的关键环节之一。 一、喂料时观察 喂料时健康的鸡反应灵敏,往往显示出迫不急待的样子争相采食。而病弱鸡则不食或被挤在一边,或采食动作缓慢,反应迟钝甚至无反应,病重鸡则表现出精神不振、两眼闭合、低头缩颈、两翅下垂、  相似文献   

11.
在商品蛋鸡生产操作中,要确保养鸡效益,必须按照鸡生长发育规律及生理特点采取综合性技术措施,提高鸡群的整齐度,培育出合格的后备蛋鸡,充分发挥现代蛋鸡品种的生产性能。1 整齐度控制目标蛋鸡整齐度是指蛋鸡群内个体间生长发育的整齐程度,其主要指标包括体重、体尺及性成熟等。整齐度高低是衡量育雏期和育成期饲养管理是否成功的关键指标。鸡群整齐度主要以体重作为控制的指标。随机抽取鸡群总数5%~10%的个体进行称重,  相似文献   

12.
优质肉种鸡的饲养管理技术是决定肉种鸡养殖成败的关键,是肉种鸡场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决定性因素。为此,本文介绍了优质肉种鸡的饲养管理要点:严格控制育雏舍温度、湿度及饲养密度,定期抽样称重、提高鸡群整齐度,断喙,断趾,分群及淘汰,限制饲料的质量,限制饲料的数量,开始限制饲喂的时间,正确判定喂料量等。  相似文献   

13.
养鸡是否获得成功,雏鸡的饲养管理是关键。雏鸡的生长发育、成活率、鸡群的整齐度,乃至于成年鸡的抗病力和产蛋量等都会影响养鸡户后期的经济效益,所以,为了提升养鸡户的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搞好雏鸡的饲养管理十分重要。作者总结雏鸡饲养管理技术和饲养建议,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自动化养殖设备的普及和推广,现阶段的蛋种鸡舍多采用阶梯式笼养方式,使用自动行车喂料系统。然而,由于自动行车喂料系统暂无自动计量装置,无法按照鸡只的日采食量进行定量饲喂,而为了防止鸡群采食量不足,饲养管理者通常在料槽中堆积多余饲料,导致鸡只易养成挑食的恶习,无法摄入均衡的营养。  相似文献   

15.
正养鸡成败的关键在于育雏,育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雏鸡的生长发育、成活率、鸡群的整齐度、成年鸡的抗病力及成年鸡的产蛋量、产蛋高峰持续时间的长短,乃至整个养鸡产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搞好雏鸡的饲养管理十分重要。1育雏前的准备在进雏前必须有计划地留有足够的时间,做好育雏舍的清扫、冲刷、熏蒸消毒等消毒工作,检查供暖保温设施设备,备好饲料及常用药品、器具等。要将育雏舍彻底打扫,把料槽、水槽等用具清洗干净,并进行严格  相似文献   

16.
注意观察鸡群的动态、饮食、外貌和粪便等状况,不但能提早发现疾病,而且还可以及时纠正饲养管理过程中的失误,是提高养鸡效益的关键环节之 1.喂料时观察 喂料时,健康的鸡食欲旺盛,采食迅速,往往显示出迫不及待的样子争相采食,采食量保持稳中有增的势头;而病弱鸡则挑食、拒食或被挤在一边,或采食动作缓慢、反应迟钝甚至无反应,  相似文献   

17.
一肉鸡皮肤损伤的原因 1饲养管理因素 饲养密度过大,活动面积不足,群鸡拥挤、相互践踏而引起皮肤损伤;饮水不足或喂料没有定时、足量,造成鸡只过度饥渴,进行饲喂时,鸡群发生哄抢、啄斗、践踏而导致相互间抓伤;没有做好保温工作,鸡群打堆,某些鸡在打堆鸡背部走动,结果导致皮肤抓伤;没有适时进行公母分养。  相似文献   

18.
养鸡生产上存在着多种应激因素,如鸡只的捕捉、转移鸡群、饲养管理技术规程突变等,它们严重地影响着鸡群的健康和生产力。我县群众大批养鸡仅有几年的时间,在养鸡的生产和管理方面仍缺乏较完备的饲养管理技术,给鸡群造成了很多应激反应,至使一定数量的鸡只发病、死亡、生产性能下降,经济效益降低等。为了避免和消除应激  相似文献   

19.
一搞好后备鸡群调整1提高后备鸡群整齐度培育后备鸡是否成功,其整齐度是一个重要指标。体形差异小,鸡群发育整齐,性成熟才能同期化,将来开产时间才能一致,产蛋高峰也高。在管理中要从雏鸡开始提高其整齐度,除在温度、湿度、饲料、密  相似文献   

20.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高产高效是现代养鸡业的中心任务。为充分发挥鸡种的遗传潜力,提高其产蛋量,以取得最理想的经济效益,在生产管理中应把握好几个关键环节。一、努力提高后备鸡的整齐度培育后备鸡是否成功,其整齐度是一个重要指标。体形差异小,鸡群发育整齐,性成熟才能同期化,将来开产时间才能一致,产蛋高峰也高。在管理中努力从雏鸡开始提高其整齐度,除在温度、湿度、饲料、密度、免疫等各方面进行科学管理外,要注意随时将强弱雏鸡分开饲养,对弱雏加强营养。在育成鸡阶段,按照鸡群中大多数鸡只的需要来管理,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