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8种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石家庄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7545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对血清进行8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抗体检测.结果 本地区2014年检出率较高的呼吸道病原体依次是流感病毒B(17.5%)、流感病毒A(12.9%)、肺炎衣原体(11.8%),2015年检出率较高的呼吸道病原体依次是流感病毒B(20.6%)、肺炎支原体(20.0%)、流感病毒A(11.0%).2015年较2014年流感病毒A、流感病毒B、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4种病原体IgM抗体阳性率有所降低,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有所升高;各年龄组八种病原体抗体阳性率均存在差异,与0~3岁组比较4~15岁组肺炎衣原体、流感病毒A、流感病毒B、副流感病毒、嗜肺军团菌、呼吸道合胞病毒IgM抗体阳性率较高,15岁以上组腺病毒、嗜肺军团菌、呼吸道合胞病毒IgM抗体阳性率较高;与4~15岁组比较15岁以上组腺病毒、嗜肺军团菌IgM抗体阳性率较高;且秋冬季与春夏季比较流感病毒A、流感病毒B、副流感病毒IgM抗体阳性率较高,而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较低.结论 本地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以流感病毒A(INFA)、流感病毒B、肺炎支原体为主,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不同年龄组病原体的种类和感染率具有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临床提供一种快速诊断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方法.方法 对131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标本应用九项呼吸道联检试剂(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九项主要病原体的IgM抗体,包括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和副流感病毒1、2和3型(PIVS).结果 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率为33.3%(439/1318),其中以肺炎支原体最为多见,其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B、A次之;混合感染率达15.7%(207/1318);感染人群以儿童多见.结论 九项呼吸道联检试剂(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快速、操作简便、准确性高,检测范围广、利于早期发现,费用不高,适合各大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MRT-PCR)检测9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rimer Express3.0(ABI)和Primer3 Input 4.0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MRT-PCR法,通过构建质粒标准品分析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和特异性。并对204例临床标本中副流感病毒1、2、3型、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进行回顾性检测。结果 MRT-PCR法检测病原体的最低检出限达103copies/m L,特异性达100%,无交叉反应。204例咽拭子标本中,MRT-PCR检出呼吸道合胞病毒23例,副流感病毒1、2、3型13例,腺病毒15例,肺炎支原体15例,肺炎衣原体3例,甲型流感病毒13例与乙型流感病毒6例。该结果与其他试剂报告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具有快速、准确、特异性强等特点,在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病毒病原构成,掌握主要病原体活动水平及变化规律,了解丰台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谱.方法 以2010-2012年成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例基础信息,采集鼻咽拭子标本,使用多重PCR及RT-PCR对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偏肺病毒、冠状病毒、鼻病毒、博卡病毒和肺炎支原体等9种病原进行检测,数据分析使用SPSS 17.0软件.结果 254例标本中154例检测阳性,阳性率为60.63%,男女阳性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冬春季致病病原体以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支原体为主,夏季仅检出副流感和支原体.流感样病例的主要病原体为流感病毒及副流感病毒;肺炎病例致病病原体主要为肺炎支原体.2010-2011年流感流行季甲型流感病毒为优势病原,2011-2012年流感流行季乙型流感病毒为优势病原.结论 2010-2012年间,北京丰台地区引起成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为流感病毒、支原体和副流感病毒.不同季节的优势病原不同.  相似文献   

5.
无锡地区儿童呼吸道炎症者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了解无锡地区儿童呼吸道炎症者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状况。方法 收集儿童上感、支气管炎、肺炎、哮喘和新生儿肺炎的咽拭子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 (Mpn)、人型支原体 (Mh)、肺炎衣原体 (Cpn)的联合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PCR ,nPCR)检测。结果 无锡地区各种儿童呼吸道炎症组均有Mpn、Mh、Cpn感染者检出。儿童上感、支气管炎、肺炎、哮喘和新生儿肺炎组支原体和衣原体总阳性检出率分别达 1 5 7%、1 5 4 %、2 8 1 %、50 0 %、1 5 2 %。结论 支原体、衣原体已为无锡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九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在我院的检测结果,了解其流行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使用九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P1)、腺病毒(ADV)、Q热立克次体(COX)、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INFA)、流感病毒B(INFB)和副流感病毒1、2、3(PIVs)] IgM检测试剂,检测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门诊与住院患者血清中各种病原体的检出情况,以及各种病原体阳性率与性别、年龄及季节性的相关性.结果 共检测4205份血清,1055份阳性,总阳性率为25.09%;其中MP为阳性率最高的病原体,阳性率达到了18.36%;各病原体在不同性别间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不同年龄段方面,MP和PIVs在60~ 103岁年龄段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其他人群(P<0.05),INFB在儿童期0~ 14岁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 <0.01);LP1春季和冬季较其余两个季节高(P<0.01);MP和ADV秋季感染率明显高于春季(P<0.01);PIVs春季感染率明显低于其余三个季节(P<0.01).结论 MP是引起我院呼吸道感染的最重要的病原体;同时应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季节病原体的流行情况,做好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九江地区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体流行及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013-05-01/2014-06-30期间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INFA)、INFB和副流感病毒(PIV)、柯萨奇病毒A(COXA)、COXB、ECHO病毒(ECV)的Ig M,分析感染情况及季节性变化。结果共检测1672份血清,病原体的Ig M阳性率为62.97%(1053/1672);不同病原体抗体可在同一患者中检出,随种类增多数量减少。被检患者中,INFA阳性率最高,达31.64%,其次为CP(19.62%)、INFB(12.08%)及MP(10.77%)。4种病原体Ig M四季均可检出,其中INFA和INFB冬春季的阳性率高于夏秋季,CP夏季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冬季。结论 INFA和CP是引起九江地区呼吸道感染的最重要的病原体;感染可呈现多重性,多种病原体呈现季节性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垫江地区儿童呼吸道病原体流行情况,为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382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入院时检测的血常规、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结果及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的11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结果。结果:病毒IgM抗体总检出率为51.65%(1973/3820),以流感病毒B(Influenza virus B,INFB)、流感病毒A(Influenza virus A,INFA)和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为主;在1973例呼吸道病原体阳性患者中有321例患者存在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率为16.27%;女性患儿阳性率高于男性患儿(χ2=9.67,P=0.002);学龄前组与学龄组呼吸道病原体阳性率较高,婴儿组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季病原体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其它三个季节(χ2=25.62,P=0.00);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组SAA水平最高,明显高于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PIV)组(P<0.05),INFA组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明显高于其它4组,其中INFA组以单核细胞(Monocytes,MONO#)增高为主,RSV组以淋巴细胞(Lymphocyte,LYMPH)增高为主。结论:INFB,INFA和MP是垫江地区儿童最主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季节病原体感染率存在显著差异,且感染不同类型病原体后实验室检测结果也有所差异,应针对性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感染和合理诊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一种呼吸道病原体多重PCR结合核酸侵入反应及纳米金显色的检测方法.方法 针对几种重要的呼吸道病原体(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SARS冠状病毒、嗜肺军团菌、脑膜炎奈瑟菌以及腺病毒)保守区基因设计引物,进行多重PCR反应、核酸侵入反应及纳米金显色反应,对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同时进行检测,以人偏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鼻病毒、肺炎链球菌4种呼吸道病原核酸评价其检测特异性,以体外转录的病毒RNA或扩增的PCR片段评价其检测敏感性.结果 成功建立了一种呼吸道病原体多重PCR结合核酸侵入反应及纳米金显色的检测技术.建立的检测方法可特异的检测目的病原体,且与人偏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鼻病毒、肺炎链球菌无交叉反应.该方法对不同靶标的检测灵敏度介0.5 ~50拷贝/μL.结论 建立的呼吸道病原体多重PCR结合核酸侵入反应及纳米金显色技术的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特异性及灵敏度,检测通量高,肉眼即可观察结果,在传染病病原体检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并探讨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9 种呼吸道病原体IgM 抗体检出情况及其与空气污染的相关性。方法:实时记录天津市2015 年6 月~2017 年5 月空气质量检测数据,并收集同期于天津市儿童医院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 种呼吸道病原体,了解其检出情况并分析其与空气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检测33 078 例患儿,其中病原体阳性者共有8 364 例,病原体检出总阳性率为25.29%,包括腺病毒(ADV)152 例(0.46%)、Q 热立克次体(COX)9 例(0.03%)、肺炎衣原体(CPN)14 例(0.04%)、甲型流感病毒(FLuA)3 例(0.01%)、乙型流感病毒(FLuB)930 例(2.8%)、嗜肺军团菌(LP)96 例(0.29%)、肺炎支原体(MP)6 719 例(20.3%)、副流感病毒(PIV)326 例(0.99%)、呼吸道合胞病毒(RSV)115 例(0.35%)。MP 和FLuB 为最主要病原体。天津市调查期间PM2.5、PM10、NO2 的平均浓度值均处于较高水平;PM2.5 浓度最高,PM10 次之。AQI、PM2.5、PM10、NO2 、SO2 浓度与住院病例数均具有相关性,PM10.0、NO2 、SO2浓度与病原体总的阳性例数具有相关性,SO2 浓度与MP 阳性病例关系最为密切。结论:天津市儿童医院2015 年6 月~ 2017年5 月就诊患儿9 种呼吸道病原体检出阳性率以MP 最高,其次是FluB。天津市空气污染严重,AQI、空气污染物浓度与住院病例数以及病原体总的阳性例数都有关,SO2 浓度与MP 阳性病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体流行及分布情况。方法收集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所有呼吸道感染的住院和门诊患者670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清中11种呼吸道病原体的Ig M抗体,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季节的病原体抗体阳性率以及合并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70例患者中检出病原体抗体290例(290/670,43.28%),其中乙型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其他依次为:嗜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甲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A和埃可病毒;检出的病原体抗体阳性290例中,单项感染的224例(224/290,77.24%),双重感染的51例(51/290,17.59%),三重及以上感染15例(15/290,5.17%)。2)所有患者中女性病原体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P0.05);不同年龄组呼吸道病原体感染阳性率有明显差异(P0.05)。3)不同季节病原体抗体的阳性率有差异,春冬季的病原体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夏秋季(P0.05)。结论该地区呼吸道感染患者检出的呼吸道病原体抗体以乙型流感病毒和嗜肺军团菌为主,感染类型以单项病原体感染为主,且可根据不同的流行病学差异进行有效的病原体预防和控制,尤其对在易感人群中注射疫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2020~2022年广州地区2 182例儿童7种呼吸道病原体流行态势进行分析并探讨原因。方法 选择自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共2 182例儿童患者的呼吸道病原体检查结果,即甲型流感病毒(FluA)、乙型流感病毒(Flu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人副流感病毒(PIV)、腺病毒(AdV)、肺炎支原体(MP)和肺炎衣原体(Cpn),分析不同年度、年龄、性别、季节间各病原体阳性构成比和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RSV在2020~2022年、各个年龄段、男童/女童、春季/夏季/秋季中成为阳性病原体构成比排名第一的优势毒株,2022年和FluA并列第一,冬季则被PIV所取代。RSV检出率(5.42%)高于PIV(1.86%)、FluA(0.93%)、AdV(0.44%)、MP(0.36%)、FluB(0.19%)和Cpn(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022年度FluA检出率(3.27%)与2021年(0%)、2020年(0.75%)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021年度PIV检出率(3.31%)与2020年(0.9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28d新生儿RS...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荧光纳米颗粒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等检测效能。方法以培养的RSV和其他呼吸道病原体以及280例具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作为标本来源。分别anjiang采用RSV荧光纳米颗粒快速检测试纸条和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检测同一份标本,分析两种检测试纸条的检测效能。结果荧光纳米颗粒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灵敏度高于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对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腺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无特异性反应。结论 RSV荧光纳米颗粒快速检测试纸条在检测性能上高于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潍坊地区喘息性疾病呼吸道病原感染情况以及与喘息性疾病的关系。方法采集2012年1月-2013年3月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的喘息性疾病400例患儿的痰标本,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7种常见病毒一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IVA),流感病毒B(IVB),副流感病毒-Ⅰ、Ⅱ、Ⅲ(PIV-Ⅰ、Ⅱ、Ⅲ),细菌培养检测细菌。采集静脉血3ml离心制备血清,采用金标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400例患儿共检出呼吸道病毒202例,阳性率50.5%,检出肺炎支原体128例,阳性率32%。检出细菌101例,阳性率25.2%。病毒病原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常见,细菌病原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病原混合感染率为28.5%。不同疾病主要感染病原各异,其中毛细支气管炎以病毒感染为主,支气管哮喘以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主,喘息性支气管炎以细菌感染为主。结论本组资料显示呼吸道病毒是潍坊地区喘息性疾病住院患儿的第一病原,肺炎支原体次之,细菌是混合感染的的常见病原,以病毒合并细菌感染为主,其次是病毒合并支原体感染,多见于毛细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组,提示混合感染是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进行病原联合检测,明确多种病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李娇  林琳 《医学信息》2019,(3):96-98
目的 探究儿童呼吸道感染者肺炎支原体及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检测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月~8月收治的8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设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5例儿童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肺炎支原体及衣原体,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咽拭子培养法检测,比较两组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抗体检出率,ELISA法与咽拭子培养法对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分析研究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抗体阳性分布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抗体、MP-IgA抗体、MP-IgG抗体及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CP-IgM抗体、CP-IgG抗体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对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阳性的检出率为54.12%高于咽拭子培养法的36.47%,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对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阳性的检出率为58.82%高于咽拭子培养法的3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抗体阳性在各种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均有表现,其中,肺炎和支气管肺炎的阳性检出率较咽炎、扁桃体炎均较高。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是引发肺炎和支气管肺炎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上小儿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的方法,并了解病原谱及其感染的特点,为临床病原体检测和抗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3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在我院行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的412例患儿的血清标本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以上412例患儿检出的抗体阳性率为83.0%,其中386例为混合感染,并且根据患儿年龄的不同进行分组,即0~1岁组、1~3岁组、3~6岁组及其6~14岁组,在阳性率上分别为74.73%、94.11%、97.43%、95.52%,各组之间两两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并且病原体多为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并病毒。对患儿的发病时间进行调查发现,检出的病原体阳性率较高的时间段为2月、3月、4月11月和12月,阳性率均在90%以上,而检出阳性率较低的月份为6~10月。结论临床上检出的病原体阳性率与月份和患儿的年龄具有密切相关性,并且多为病毒感染合并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因此,必须结合小儿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特征积极的进行感染的相关防治。  相似文献   

17.
呼吸道九联检广泛应用于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筛查,其关键步骤是由医师观察荧光显微图像,并结合病原体的荧光特点进行判别,存在耗时和经验依赖性高等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利用机器视觉进行荧光显微图像中病原体识别的方法。根据荧光特点,将9种病原体分为3类:第1类是绿色荧光的菌体(包括嗜肺军团菌、Q热立克次体和肺炎衣原体),第2类是细胞外围荧光模式(包括肺炎支原体);第3类是混合荧光模式(包括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素、乙型流感病素和副流感病毒)。对于第1类病原体,通过对图像进行和二值化处理,再经轮廓提取和面积滤波等方法,实现病原体的识别;对于第2、3类病原体,对原始RGB图像进行颜色分离,对红色和绿色通道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再经轮廓提取和面积滤波等方法,实现病原体的识别。通过收集856例呼吸道患者的样本进行九联检,并对比本识别方法与人工判别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各类病原体,所提出的自动化病原体识别方法与人工判别结果符合率均在93%以上,整体符合率较高,对于辅助医师进行判别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上海市儿童住院病例中呼吸道症候群的病原谱及临床特征, 为疾病的预防及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结合熔解曲线的判定方法对634份下呼吸道吸取物标本进行22种病原体检测, 采用卡方检验对不同检出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634份住院病例标本中, 555份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 总阳性率为87.54%, 检出的病原体主要为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 MP)、腺病毒(adenovirus, 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A, FluA)及博卡病毒(bocavirus, BoV);多重感染的比率大于单一感染, 多重感染的病原体类型是ADV、RSV、FluA或者BoV伴MP共感染;在年龄分布中, FluA在"<2岁"和"2~5岁"这两个年龄组检出率较高, RSV在"<2岁"年龄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年龄组, 而冠状病毒在"2~5岁"和">5岁"的检出率要高于"<2岁"年龄组;结合临床症状的分析显示, RSV在非发热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咽拭子和部分血清进行病毒分离、红细胞凝集试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和免疫酶标固相吸附试验进行研究.结果 4298例咽拭子中分出流感病毒200例,其中上呼吸道流感病毒172例阳性,占流感病毒阳性率的86.0%;分出呼吸道合胞病毒150例,下呼吸道合胞病毒139阳性,占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92.7%;及分出单疱病毒20例;单疱病毒阳性率0.5%.460例肺炎和支炎血清检测巨细胞病毒IgM 82例阳性,CMV-IgM阳性率17.7%.结论流感病毒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呼吸道合胞病毒、巨细胞病毒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流感病毒流行有2个高峰(每年3~4月及7~8月份).单疱病毒在上下呼吸道感染中为散发病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ELISA技术,建立肺炎支原体(Mycoplosma pneumonia)抗原检测方法。方法制备肺炎支原体的多克隆抗体,建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标本中的肺炎支原体,对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检测。结果本方法可以检测毒株的1/2^12的稀释样品,对甲型流感病毒(H3N2亚型、H1N1亚型)、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Ⅰ型、Ⅲ型)、呼吸道腺病毒(Ⅲ型、Ⅶ型)、肺炎衣原体无特异性反应。结论本肺炎支原体抗原检测方法可用于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样品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