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单幅图像场景深度的获取一直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难题。使用高斯分布函数或柯西分布函数近似点扩散函数模型(PSF),再根据图像边缘处散焦模糊量的大小与场景深度之间的关系估算出深度信息,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真实世界中图像模糊的缘由千变万化,高斯分布函数以及柯西分布函数并不一定是最佳的近似模型,并且传统的方法对于图像存在阴影、边缘不明显以及深度变化比较细微的区域的深度恢复结果不够准确。为了提取更为精确的深度信息,提出一种利用高斯-柯西混合模型近似PSF的方法;然后对散焦图像进行再模糊处理,得到两幅散焦程度不同的图像;再通过计算两幅散焦图像边缘处梯度的比值估算出图像边缘处的散焦模糊量,从而得到稀疏深度图;最后使用深度扩展法得到场景的全景深度图。通过大量真实图像的测试,说明新方法能够从单幅散焦图像中恢复出完整、可靠的深度信息,并且其结果优于目前常用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光场相机可以通过一次拍摄,获取立体空间中的4D光场数据,渲染出焦点堆栈图像,然后采用聚焦性检测函数从中提取深度信息。然而,不同聚焦性检测函数响应特性不同,不能适应于所有的场景,且现有多数方法提取的深度信息散焦误差较大,鲁棒性较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光场聚焦性检测函数的深度提取方法,获取高精度的深度信息。方法 设计加窗的梯度均方差聚焦性检测函数,提取焦点堆栈图像中的深度信息;利用全聚焦彩色图像和散焦函数标记图像中的散焦区域,使用邻域搜索算法修正散焦误差。最后利用马尔可夫随机场(MRF)将修正后的拉普拉斯算子提取的深度图与梯度均方差函数得到的深度图融合,得到高精确度的深度图像。结果 在Lytro数据集和自行采集的测试数据上,相比于其他先进的算法,本文方法提取的深度信息噪声较少。精确度平均提高约9.29%,均方误差平均降低约0.056。结论 本文方法提取的深度信息颗粒噪声更少;结合彩色信息引导,有效修正了散焦误差。对于平滑区域较多的场景,深度提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王春洁  王建 《计算机仿真》2022,39(3):220-223
为避免单幅散焦图像中光栅及空间不确定性的影响,改善图像的峰值信噪比、信息熵与平均梯度,提出基于模糊聚类的单幅散焦图像深度恢复方法.以原单幅散焦图像为依据,采用多分辨率分析法规划逐步下降分辨率的图像簇,并通过无监督模糊聚类法将物体轮廓化,完成单幅散焦图像物体与背景的分割.采用边缘细化暗通道去雾算法调整分割得到的物体轮廓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深度图像作为一种普遍的3维场景信息表达方式在立体视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Kinect深度相机能够实时获取场景的深度图像,但由于内部硬件的限制和外界因素的干扰,获取的深度图像存在分辨率低、边缘不准确的问题,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彩色图像边缘引导的Kinect深度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方法 首先对深度图像进行初始化上采样,并提取初始化深度图像的边缘;进一步利用高分辨率彩色图像和深度图像的相似性,采用基于结构化学习的边缘检测方法提取深度图的正确边缘;最后找出初始化深度图的错误边缘和深度图正确边缘之间的不可靠区域,采用边缘对齐的策略对不可靠区域进行插值填充。结果 在NYU2数据集上进行实验,与8种最新的深度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作比较,用重建之后的深度图像和3维重建的点云效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提高深度图像的分辨率的同时,能有效修正上采样后深度图像的边缘,使深度边缘与纹理边缘对齐,也能抑制上采样算法带来的边缘模糊现象;3维点云效果显示,本文算法能准确区分场景中的前景和背景,应用于3维重建等应用能取得较其他算法更好的效果。结论 本文算法普遍适用于Kinect深度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问题,该算法结合同场景彩色图像与深度图像的相似性,利用纹理边缘引导深度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可以得到较好的重建结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运动模糊去除算法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单幅散焦图像去模糊算法鲜有研究。为针对性地解决单幅图像的散焦模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散焦图像去模糊算法。首先级联两个残差网络,分别完成散焦图估计和图像去模糊;随后,为了保证散焦图和清晰图像的深度特征可以更好地跨阶段传播以及阶段内相互作用,在残差网络中引入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循环层;最后,整个残差网络进行了多次迭代,迭代过程中网络参数共享。为了训练网络,制作了一个合成散焦图像数据集,每一张散焦图像都包含对应的清晰图像和散焦图。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相较于对比算法在主客观图像质量评价上均有显著优势,在复原结果中具有更锐利的边缘和清晰的细节。对于真实双像素图像散焦模糊数据集DPD,该算法相比DPDNet-Single在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性(SSIM)上分别提高了0.77 dB、5.6%,因此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处理真实场景散焦模糊。  相似文献   

6.
目的 雾霾天气使图像降质,严重影响军事、交通和安全监控等领域信息系统的正常运作,因此图像去雾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目前主流的单幅图像去雾算法主要利用各种与雾相关的颜色特征实现,但不同的颜色先验知识往往存在各自的场景局限性。为提高图像去雾的普适性,提出一种特征学习的单幅图像去雾方法。方法 首先通过稀疏自动编码机对有雾图像进行多尺度的纹理结构特征提取,同时抽取各种与雾相关的颜色特征。然后采用多层神经网络进行样本训练,得到雾天条件下纹理结构特征及颜色特征与场景深度间的映射关系,并估算出有雾图像的场景深度图。最后结合大气散射模型,根据场景深度图复原无雾图像。结果 与主流去雾算法的结果定性对比,复原后的图像细节更清晰,颜色更自然。采用均方误差和结构相似度定量评价各算法去雾结果与真实无雾图像的相似度,本文算法结果与真实无雾场景间的相似度最高,达到99.9%。结论 对实验结果的定性及定量分析表明,本文算法能有效获取有雾图像的场景深度,复原出视觉效果理想的无雾图像,且具有很好的场景普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使用单幅RGB图像引导稀疏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点云构建稠密深度图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然而现有方法在构建场景深度信息时,目标边缘处的深度依然存在模糊的问题,影响3维重建与摄影测量的准确性。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阶段指导网络的稠密深度图构建方法。方法 多阶段指导网络由指导信息引导路径和RGB信息引导路径构成。在指导信息引导路径上,通过ERF (efficient residual factorized)网络融合稀疏激光雷达点云和RGB数据提取前期指导信息,采用指导信息处理模块融合稀疏深度和前期指导信息,并将融合后的信息通过双线性插值的方式构建出表面法线,将多模态信息融合指导模块提取的中期指导信息和表面法线信息输入到ERF网络中,提取可用于引导稀疏深度稠密化的后期指导信息,以此构建该路径上的稠密深度图;在RGB信息引导路径上,通过前期指导信息引导融合稀疏深度与RGB信息,通过多模态信息融合指导模块获得该路径上的稠密深度图,采用精细化模块减少该稠密深度图中的误差信息。融合上述两条路径得到的结果,获得最终稠密深度图。结果 通过KITTI (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Toyota Technological Institute at Chicago)深度估计数据集训练多阶段指导网络,将测试数据结果提交到KITTI官方评估服务器,评估指标中,均方根误差值和反演深度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768.35和2.40,均低于对比方法,且本文方法在物体边缘和细节处的构建精度更高。结论 本文给出的多阶段指导网络可以更好地提高稠密深度图构建准确率,弥补激光雷达点云稀疏的缺陷,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深度相机能够对场景的深度信息进行实时动态捕捉,但捕获的深度图像分辨率低且容易形成空洞。利用高分辨率彩色图像作为引导,是深度图超分辨率重建的重要方式。现有方法对彩色边缘与深度不连续区域的不一致性问题难以有效解决,在深度图超分辨率重建中引入了纹理复制伪影。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鲁棒的彩色图像引导的深度图超分辨率重建算法。方法 首先,利用彩色图像边缘与深度图像边缘的结构相关性,提出RGB-D结构相似性度量,检测彩色图像与深度图像共有的边缘不连续区域,并利用RGB-D结构相似性度量自适应选取估计像素点邻域的最优图像块。接着,通过提出的定向非局部均值权重,在图像块区域内建立多边引导下的深度估计,解决彩色边缘和深度不连续区域的结构不一致性。最后,利用RGB-D结构相似性度量与图像平滑性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多边引导权重的参数进行自适应调节,实现鲁棒的深度图超分辨率重建。结果 在Middlebury合成数据集、ToF和Kinect数据集以及本文自建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先进方法,本文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纹理复制伪影。在Middlebury、ToF和Kinect数据集上,本文方法相较于次优算法,平均绝对偏差平均降低约63.51%、39.47 %和7.04 %。结论 对于合成数据集以及真实场景的深度数据集,本文方法均能有效处理存在于彩色边缘和深度不连续区域的不一致性问题,更好地保留深度边缘的不连续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光场相机通过一次成像同时记录场景的空间信息和角度信息,获取多视角图像和重聚焦图像,在深度估计中具有独特优势。遮挡是光场深度估计中的难点问题之一,现有方法没有考虑遮挡或仅仅考虑单一遮挡情况,对于多遮挡场景点,方法失效。针对遮挡问题,在多视角立体匹配框架下,提出了一种对遮挡鲁棒的光场深度估计算法。方法 首先利用数字重聚焦算法获取重聚焦图像,定义场景的遮挡类型,并构造相关性成本量。然后根据最小成本原则自适应选择最佳成本量,并求解局部深度图。最后利用马尔可夫随机场结合成本量和平滑约束,通过图割算法和加权中值滤波获取全局优化深度图,提升深度估计精度。结果 实验在HCI合成数据集和Stanford Lytro Illum实际场景数据集上展开,分别进行局部深度估计与全局深度估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先进方法,本文方法对遮挡场景效果更好,均方误差平均降低约26.8%。结论 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处理不同遮挡情况,更好地保持深度图边缘信息,深度估计结果更准确,且时效性更好。此外,本文方法适用场景是朗伯平面场景,对于含有高光的非朗伯平面场景存在一定缺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针对深度图像分辨率非常低的问题,结合同场景高分辨率彩色图像,提出一种基于彩色图约束的二阶广义总变分深度图超分辨率重建方法。方法 首先将低分辨率深度图映射到高分辨率彩色空间;然后利用二阶广义总变分模型,将带有边缘指示函数的高分辨率彩色约束项作为正则项,使得深度图像超分辨率重建问题变成最优求解问题;最后通过迭代重加权和原—对偶方法进行求解。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有效地保护图像的边缘结构,在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都可达到很好的效果。结论 本文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深度图分辨率非常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单幅自然场景深度恢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离焦测距算法是一种用于恢复场景深度信息的常用算法。传统的离焦测距算法通常需要采集多幅离焦图像,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大的制约性。文中基于局部模糊估计提出单幅离焦图像深度恢复算法。基于局部模糊一致性的假设,本文采用简单而有效的两步法恢复输入图像的深度信息:1)通过求取输入离焦图和利用已知高斯核再次模糊图之间的梯度比得到边缘处稀疏模糊图 2)将边缘位置模糊值扩离至全部图像,完整的相对深度信息即可恢复。为了获得准确的场景深度信息,本文加入几何条件约束、天空区域提取策略来消除颜色、纹理以及焦点平面歧义性带来的影响,文中对各种类型的图片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恢复深度信息的同时有效抑制图像中的歧义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散焦图像深度测量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田涛  潘俊民 《机器人》2001,23(1):15-19
提出了基于散焦图像深度测量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采用一台带有远心镜头的CCD摄 像机,沿光轴方向移动摄像机拍摄两副图像,根据所拍摄目标图像的散焦半径与图像的大小 计算目标景物距摄像机的距离.采用远心光学镜头代替普通镜头可使图像的大小与散焦半径 之间的关系简单.该方法融合了图像的大小与散焦半径两种信息,使深度计算更加准确.由 于该方法只需要一台参数固定的CCD摄像机,可以免除图像间的配准和特征点的选取,有利 于实时系统的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显微图像散焦特征的微操作机器人深度信息提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吕遐东  黄心汉  王敏  彭刚 《机器人》2003,25(4):322-326
提出了一种单目显微视觉下微操作机器人深度信息的快速提取方法,通过计算微操作空间中 X-Y平面的散焦图像特征,表征图像清晰程度,从而获得机械手在Z方向的深度信息.实验 特征曲线证明方法简洁快速,有效的反映了微操作深度信息的变化和机械手在纵向的运动特 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不均匀散焦模型获取景物深度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景物三维重建的关键之一是从景物图像中获得景物目标到摄像机的距离。研究了一种基于散焦图像的计算景物距离的算法。该方法基于不均匀散焦模型,并且只需两幅改变光圈指数得到的散焦程度不同的图像,因此可以避免图像的大小匹配问题。根据图像的点扩散函数的形式,可以通过优化的方法求得深度。模拟和真实实验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景物散焦图像的距离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视觉中,景物三维重建的关键是从景物的图像中计算出景物目标到摄像机的距离,提出了一种基于散焦图像计算景物距离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远心光学镜头拍摄景物图像,通过改变像检测到镜头的距离获得同一景物的两幅散焦程度不同的图像,将获得灰度图像转换成梯度图像。利用矩不变原理计算梯度图像中边缘区的大小与整个图像匹配大小的比Pe,根据两幅图像的Pe值计算出景物的深度。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对该方法产生的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Edge and Depth from Focu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method to obtain the reliable edge and depth information by integrating a set of multi-focus images, i.e., a sequence of images taken by systematically varying a camera parameter focus. In previous work on depth measurement using focusing or defocusing, the accuracy depends upon the size and location of local windows where the amount of blur is measured. In contrast, no windowing is needed in our method; the blur is evaluated from the intensity change along corresponding pixels in the multi-focus images. Such a blur analysis enables us not only to detect the edge points without using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but also to estimate the depth with high accuracy. In addition, the analysis result is stable because the proposed method involves integral computations such as summation and least-square model fitting.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fundamental properties of multi-focus images based on a step edge model. Then, two algorithms are presented: edge detection using an accumulated defocus image which represent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blur, and depth estimation using a spatio-focal image which represents the intensity distribution along focus axi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highly precise measurement has been achieved: 0.5 pixel position fluctuation in edge detection and 0.2% error at 2.4 m in depth estimation.  相似文献   

17.
刘红  贾郁  程鸿  韦穗 《计算机工程》2010,36(18):169-170
提出一种基于各向异性热扩散方程的散焦图像深度恢复算法。利用各向异性热扩散建模散焦成像过程,将散焦图像深度恢复转化为带有整体变分正则化项的能量泛函极值问题,通过迭代获得景物的深度信息。该算法不需要恢复聚焦图像,并且未施加额外的约束条件。模拟和真实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且深度恢复效果优于最小二乘法。  相似文献   

18.
带有投射光栅的散焦图像的准确分割是3维物体复原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准确地进行散焦图像分割,基于所提取的带光栅散焦图像特征,提出了一种将多分辨率分析与模糊聚类技术融合实现图像分割的算法。该算法是利用多分辨率技术来建立面向像素特征向量的多级图像联系矩阵,并在图像低分辨率级进行基于模糊聚类的区域分割。实验证明,该技术不仅克服了直接分割的困难,而且提高了分割的正确率,因此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高频能量参数Eh的微操作纵向深度估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曾明  张建勋  陈少杰  王湘晖  赵新 《机器人》2004,26(4):351-356
提出了利用散焦图像的高频能量参数获取深度信息的新方法.算法实现步骤分为两步:首先通过标定实验,从一组在2μm间隔深度下采集的微工具序列模糊图像中导出深度计算方程,然后,在实际深度估计中,测得深度对应的能量参数,代入深度方程,求解出深度值.在测试实验中,讨论并解决了微工具形状不均对标定实验的影响.该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到NKTY-MR系列微操作机器人系统,准确快捷地完成了深度估计和自动调焦的操作.  相似文献   

20.
Depth from defocus(DFD),as a typical shape reconstruction method,has been widely researched in most recent years.However,all the existing DFD algorithms require at least two defocused images with different camera parameters.Unfortunately,in micro/nano manipulation,any change on visual sensor's parameters is absolutely forbidden.Therefore,a novel DFD method to reconstruct the shape of a nano grid on micro/nano scale is researched in this paper.First,the blurring imaging model is constructed with the rela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