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卵巢早衰与自身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卵巢功能过早衰竭,临床表现为继发性(或原发性)闭经,以血清雌二醇(E2)水平下降和促性腺激素水平上升为特征,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一系列低雌激素症状,如:阵热多汗、面部潮红、阴道干涩、性欲低下等。统计表明,POF的发病率约1%-3%,原发性闭经中POF占20%-25%,继发性闭经中占10%-20%。但迄今为止,POF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尽管国内外学者提出众多假说。诸如遗传、感染、理肜代谢因素、药物等,但均不能圆满地解释POF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其临床特征。近年来有学者提出POF并非不可逆,残存的卵泡功能可能再度复活,发现POF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为POF病因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卵巢早衰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早衰(POF)是指女性40岁前因某种原因引起的闭经、不育、雌激素缺乏、以及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占妇女总人数的1%-3%^[1]。资料统计:其发病率〈20岁为1/10000,〈30岁为1/1000,而〈40岁则为1/100。原发性闭经患者中POF患病率为10%-28%,继发性闭经患者中POF发生率为4%-18%^[2]。  相似文献   

3.
自发性卵巢早衰并不等同于早绝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发性卵巢早衰(POF)指40岁前出现的非化疗、射线或手术所致的闭经伴高促性腺激素低雌激素综合征。表现在卵巢内分泌功能的丧失以及不育并造成深层次的心理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促性腺激素闭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认识水平的提高,高促性腺激素闭经-卵巢早衰的检出率增加,显示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目前认为其为多因素引起的征侯群,临床表现主要有闭经,血促卵泡成熟激素(FSH)升高,雌二醇(E2)下降。而在永久性闭经常出现月经紊乱,卵巢储备功能下降,随着赠卵体外受精的成功,以生育为目的治疗有了进展,但激素替代治疗(HRT)仍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卵巢早衰约有1%的发生率:遗传因素是卵巢早衰的一个重要病因。卵巢早衰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多基因遗传病,与X染色体异常、X连锁基因突变、常染色体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6.
卵巢早衰约有 1%的发生率。遗传因素是卵巢早衰的一个重要病因。卵巢早衰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多基因遗传病 ,与X染色体异常、X连锁基因突变、常染色体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7.
宋北剑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0):3183-3185
<正>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y failure,POF)是指月经初潮正常或延迟,第二性征发育正常的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持续性闭经、性器官萎缩,伴有促性腺激素包括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升高,而雌激素降低的综合征。40岁女性POF的发病率约为1∶100,30岁为1∶1 000,20岁为1∶10 000〔1〕。POF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短期的雌激素缺乏,患者会出现更年期  相似文献   

8.
高促性腺激素闭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认识水平的提高,高促性腺激素闭经—卵巢早衰的检出率增加,显示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目前认为其为多因素引起的征侯群。临床表现主要有闭经、血促卵泡成熟激素(FSH)升高、雌二醇(E_2)下降。而在永久性闭经前常出现月经紊乱、卵巢储备功能下降。随着赠卵体外受精的成功,以生育为目的治疗有了进展。但激素替代治疗(HRT)仍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卵巢早衰的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夏广蕊  胡晓燕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9):2758-2760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是指正常发育的妇女在40岁以前因某种原因引起卵巢功能衰竭.其表现为继发闭经、低雌激素(E2<25pg/ml)和高促性腺激素(FSH>40IU/L、LH>30IU/ml)状态,习惯称之为早绝经.40岁前POF的发病率约为1%~3%[1,而30岁内的发病率为0.1%[2.  相似文献   

10.
287例闭经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闭经是妇科疾病中常见的症状[1],通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原发性闭经较为少见,往往由于遗传学原因或先天发育缺陷引起,主要有米勒管发育不全综合征、性腺发育不全、对抗性卵巢综合征、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和低促性腺素性腺功能减退.其中性腺发育不全包括特纳氏综合征、46,XX条和46,XY条索状性腺发育不全.  相似文献   

11.
付凤霞 《现代保健》2013,(19):110-112
目的:探讨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不孕不育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笔者所在计划生育服务站不孕不育门诊2010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8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患者,给予人工周期+尿促性腺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7例(60.7%)妊娠;4例(14.3%)卵泡发育成熟,但成熟卵泡大于3个,放弃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妊娠计划;5例(17.9%)卵泡成熟,但未成功妊娠;2例(7.1%)促卵泡发育失败。共用32个促排卵治疗周期。结论:应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治疗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疗效肯定,但需要注意的是不一定一个周期就能成功,因为不孕不育因素牵涉到夫妻双方多个因素;还有一点就是要警惕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治疗期间必须B超密切观察卵泡发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继发性高促性腺激素闭经(SHA)的病因与表现的异质性(多样性)以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45例SHA病历,电话或通信随访到71例,描述其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影像学、腹腔镜及骨密度检查指标、治疗和随诊情况。结果病因可能涉及遗传、免疫、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抑制治疗等医源性因素以及受感染、环境和心理等影响。闭经之前月经形式多种多样,闭经之后7例患者一度恢复自然月经,甚至妊娠。72.7%的患者呈低骨量。结论SHA从病因、病程到临床表现都有明显的多样性,对SHA不要放弃促生育的努力,还应关注其低骨量等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启肝毓坤汤治疗卵巢早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卵巢早衰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6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用西药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组用启肝毓坤汤,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采血。对比治疗前后临床症状、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3%(41/46例),对照组为79.49%(31/3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经过治疗后,腰酸坠胀症状消失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FSH、LH、E_2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E_2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后两组间FSH、LH的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启肝毓坤汤可以有效改善由卵巢早衰引起的激素变化,且能缓解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化疗的出现显著改善了各种癌症患者的预后.然而,对于绝经前女性患者,由于化疗导致卵巢功能严重受损,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近年来,医学上提出许多新的卵巢功能保护技术.其中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GnRHa)对于卵巢功能的保护在不同年龄、癌症类型的...  相似文献   

15.
姚妍怡  宋婕萍  郭淮  王波  张慧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9):4561-4562
目的:探讨原发性及继发性闭经患者外周血细胞染色体异常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7例原发性及继发性闭经患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培养,G显带,显微镜下核型分析。结果:在67例原发性及继发性闭经患者中共检出染色体异常20例,总异常率为29.85%。其中,38例原发性闭经患者中染色体异常17例,异常率44.74%;29例继发性闭经患者中染色体异常3例,异常率10.34%。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嵌合、重复、缺失、异位及倒位。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原发性或继发性闭经的主要原因,对闭经患者外周血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研究闭经的病因、估计患者预后和及时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卵巢储备功能监测研究进展与卵巢早衰的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卵巢早衰(POF)指40岁以前出现绝经,并呈低雌激素(E)水平和高促性腺激素血症状态,发病率约为1%。目前临床常用的生化指标检测是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的升高,E水平的降低,尚缺乏能够早期预测和诊断POF的确切指标。随着生殖医学的发展,对卵巢储备功能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卵巢储备功能是指卵巢内存留卵泡的数量和质量,反映女性的生育能力;卵巢产生卵子能力减弱,卵泡细胞质量下降,导致生育能力下降,称卵巢储备能力下降。卵巢储备能力下降,有可能发展为卵巢功能衰竭。因此,早期发现卵巢衰竭倾向,可以延缓甚至逆转POF。现就卵巢储备功能监测研究进展在POF的预测及诊断中的应用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7.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导致40岁以前的妇女出现闭经、不孕、潮热多汗、性欲低下为主要特征的围绝经期症状,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威胁生殖能力的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POF的诊疗规范尚需完善,宗旨是早发现、早治疗,评估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制定合理的、个体化雌孕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方案。面对POF患者应采取积极的医疗行为-心理指导-社会生活综合治疗,提供科学的预防措施,并对其进行按期随访和关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低下(IHH)导致下丘脑性闭经(HA)不孕患者的治疗方案和结局。方法收集2003年7月至2010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例确诊为IHH导致HA不孕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分析促性腺激素(Gn)刺激卵巢进行诱导排卵的反应性及治疗结局(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经人工周期治疗3个月后,采取A方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B方案[hMG+高纯度尿促卵泡素(HP-hFSH)+hCG]两种诱导排卵方案,优势卵泡发育成熟后,指导同房或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排卵后予黄体支持治疗。结果 11例HA不孕患者共计进行26个周期Gn刺激卵巢治疗,以22个周期为治疗有效观察点(因各种原因取消4个周期),则诱导排卵有效率为84.61%(22/26)。在22个有效治疗周期中,11例患者临床妊娠为7例;妊娠结局:自然流产为1例,孕龄8个月时脐带绕颈致胎死宫内引产为1例,足月分娩为5例。周期妊娠率为31.82%(7/22),累积妊娠率为63.64%(7/11)。B方案的Gn用药时间短于A方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CG日优势卵泡数和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与A方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Gn是治疗HA和无排卵性不育的有效方法,促排卵率高、妊娠结局较好。但是否值得推广,值得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9.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评价了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高危因素。认为,年龄〈35岁,多囊卵巢及使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或维持黄体可明显增加OHSS的危险性,卵巢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及卵巢自分泌炎性细胞因子和血管渗透因子在OHSS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原发性闭经(PA)中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症(IHH)的临床特征,总结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IHH患者的临床特征,并与15例月经规律正常的不孕妇女进行对照,比较血FSH、LH、E2、PRL、T水平。对15例IHH患者进行人工周期和尿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治疗,比较治疗3个周期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子宫和卵巢的变化。结果:IHH患者内外生殖器官幼稚,第二性征不发育,细胞遗传学检查其染色体核型均为46,XX。血FSH、LH和PRL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妇女(P<0.001),血E2和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人工周期治疗后血FSH等5种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子宫、卵巢体积较前显著增大,有12例临床妊娠。结论:人工周期治疗后予HMG促排卵治疗是对有生育要求的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