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痰萋-尼氏染色和结核培养检测方法在HIV感染者中筛查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用直接涂片萋-尼氏染色和结核培养(培养同时做中性罗氏培养基分离培养和Bact/Alert 3D系统培养)检测方法对2097份HIV感染者痰标本抗酸杆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萋-尼氏染色和结核培养法检测痰标本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6%、15.2%;318份标本培养阳性,其中94份标本涂片阳性,224份标本涂片阴性.结论 结核培养能提高HIV感染者中筛查肺结核阳性检出率,有助于HIV感染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直接涂片法阳性检出率低,作为HIV感染者中筛查肺结核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溶痰液涂片法在痰液的抗酸杆菌检测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于该院检验科痰液检查者的痰标本共计1100份,将每一份样本同时进行直接涂片法和溶痰液涂片法来检测痰标本中的抗酸杆菌,检测两种方法对抗酸杆菌的阳性检测率。结果溶痰液涂片法的阳性率为3.09%,直接涂片法阳性率为1.36%,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各种痰液的检出率和阳性等级都高于直接涂片法。结论在结核病的抗酸杆菌的检测方法中,溶痰液涂片法阳性检测率明显优于直接涂片法,可以作为快速诊断结核病的方法和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结核病人痰标本质量与抗酸杆菌检出率的关系,提高实验室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为结核病的治疗和控制提供准确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已确诊的肺结核患者160份痰液标本,根据留取质量分为四类,脓样、干酪样痰;黏稠痰;血痰;口水样痰.直接萋-尼氏抗酸染色,涂片法检查抗酸杆菌,比较不同质量的痰液涂片抗酸杆菌检出率.结果 干酪样痰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为45.45%,血痰检出率为32%,粘液痰检出率为8.89%,口水样痰检出率最低.结论 重视痰标本质量,指导病人留取合格的痰标本是提高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夹层杯集菌离心涂片法检测抗酸杆菌提高门诊肺结核患者诊断准确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 762例门诊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同时进行直接涂片法、浓缩集菌涂片法和夹层杯集菌离心涂片法检测抗酸杆菌,比较3种方法对即时痰的阳性检出率;对145例确诊肺结核住院患者的痰标本同时进行浓缩集菌涂片法和夹层杯集菌离心涂片法检测抗酸杆菌,比较2种方法对清晨痰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夹层杯集菌离心涂片法检测门诊即时痰标本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为15.6%,明显高于浓缩集菌涂片法(9.2%)和直接涂片法(5.9%)(P〈0.05);同时夹层杯集菌离心涂片法在检测确诊肺结核住院患者的清晨痰标本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浓缩集菌涂片法(P〈0.05)。结论夹层杯集菌离心涂片法检测抗酸杆菌能够有效地提高门诊患者的确诊率,减少肺结核病的漏诊率,为临床医生的诊断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4):364-367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涂片法检测痰抗酸杆菌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结核内科2017年6~8月收治的251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留取所有患者的夜间痰、晨痰、即时痰各1份,采用液基细胞学涂片法、直接涂片法和罗氏培养法检测痰抗酸杆菌,比较3种方法对痰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并以罗氏培养法为金标准,比较直接涂片法和液基细胞学涂片法检测痰抗酸杆菌诊断肺结核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直接涂片法、液基细胞学涂片法和罗氏培养法对晨痰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夜间痰和即时痰(χ~2=7.492、18.323、4.111、19.443、4.349、18.305,P<0.05)。液基细胞学涂片法、罗氏培养法检测夜间痰、晨痰、即时痰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高于直接涂片法(χ~2=8.690、5.024、4.594、11.288、7.386、7.571,P<0.05);液基细胞学涂片法检测夜间痰、晨痰、即时痰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与罗氏培养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9、0.232、0.392,P>0.05)。直接涂片法、液基细胞学涂片法和罗氏培养法对血痰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高于脓性痰、黏液痰、唾液痰(χ~2=4.102、43.867、28.275、4.107、76.758、31.772、4.214、56.033、27.490,P<0.05)。液基细胞学涂片法、罗氏培养法对脓性痰、血痰、黏液痰、唾液痰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高于直接涂片法(χ~2=9.814、11.943、5.061、4.174、4.103、8.361、26.054、23.941,P<0.05);液基细胞学涂片法检测脓性痰、血痰、黏液痰、唾液痰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与罗氏培养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6、0.045、1.539、0.056,P>0.05)。以罗氏培养法作为金标准,直接涂片法检测痰抗酸杆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0.33%、94.41%,液基细胞学涂片法检测痰抗酸杆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72%、93.18%,液基细胞学涂片法检测痰抗酸杆菌的灵敏度高于直接涂片法(χ~2=33.507,P<0.05),液基细胞学涂片法与直接涂片法检测痰抗酸杆菌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7,P>0.05)。结论液基细胞学涂片法检测痰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且生物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痰标本质量与抗酸杆菌检出率的关系.方法 采用痰直接厚涂片法,萋-尼氏染色法,比较各种不同性状痰标本与抗酸杆菌的检出率.结果 干酪痰检出率最高,依次为粘液痰、血痰,唾液检出率最低.结论 痰标本质量与抗酸杆菌检出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68例结核病病例细菌学检测结果,探讨提高抗酸杆菌检出率的方法.方法2011年来我院传染门诊就诊的结核患者的68例,收集每人痰标本3份,采用痰涂片和痰培养法检测病人痰标本,鉴别培养基培养法鉴定分支杆菌菌种.结果68位结核患者,涂片阳性的12人,阳性率为17.6%;培养阳性的20人,阳性率为29.4%;培养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涂片的阳性率,两者联合阳性率为35.2%.培养的结果是分离出126株的分枝杆菌中非结核分支杆菌5例,占4.0%.结论培养阳性检出率优于涂片检查,两者联合应用的阳性检出率优于其中任何一种方法;近年来非结核分枝杆菌发现率有增高趋势,结核分枝杆菌与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治疗与预防是不同的,检验科开展分支杆菌的培养和鉴定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王少波 《海南医学》2003,14(3):67-67
目的 探讨痰标本的咳痰时间对抗酸杆菌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痰直接厚涂片萋-尼氏抗酸染色显微镱检查。统计不同咳痰时间的痰标本阳性检出率和全部阳性痰标本按咳痰时间的分布。结果 2946份痰标本中,清晨痰、夜间痰、即时痰阳性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462份阳性痰标本中,按清晨痰、夜间痰、即时痰统计分布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 咳痰时间痰标本抗酸杆菌检出有很大影响,要强调清晨痰的送检。  相似文献   

9.
<正> 在肺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中,主要是发现传染源和消灭传染源,在没有条件(拍摄X线胸大片和做结核杆菌培养)的基层卫生医疗单位,在进行肺结核病的普查时,直接利用厚涂片法查出抗酸杆菌,是寻找传染源最好的方法。每个病员检查多少次最为合适,本文即以多次厚涂片法查痰,和培养法进行对比和探讨。材料及方法标本来源:取本院280例就诊病员的痰标本,每例直接厚涂片连续3~5次,做一次培养。厚涂片法:按结核病细菌学检验方法暂行规程规定法操作。培养:根据痰液粘度加2~5倍4%硫酸于  相似文献   

10.
超声雾化取痰涂片查找抗酸杆菌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超声雾化取痰涂片查找抗酸杆菌效果观察广州市结核病肺部肿瘤防治所(510180)刘志辉,黄业伦广州市卫生学校谢宝来0引言对于无痰或少痰肺结核病人,取什么标本涂片查找抗酸杆菌,方法颇多[1],但效果不一。我所自1992年开始采用生理盐水作介质对无痰或少痰...  相似文献   

11.
李娜  邱珊 《甘肃医药》2013,(10):732-734
目的:评价痰抗酸染色和快速结核菌培养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对458份痰标本同时采用抗酸染色涂片法和快速结核菌培养法进行检测,并对其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458例痰标本抗酸染色阳性160例,阳性率34.9%;结核菌培养阳性223例,阳性率48.7%;其中痰抗酸染色涂片与结核菌培养均阳性150例,阳性率32.8%;痰抗酸染色涂片阳性,结核菌培养阴性10例,阳性率2.2%;痰抗酸染色涂片阴性,结核菌培养阳性73例,阳性率15.9%;痰抗酸染色涂片与结核菌培养均阴性225例.结论:痰快速结核菌培养阳性率高于抗酸染色涂片,但不能过分依赖仪器,应对可疑标本做好涂片验证.抗酸染色报告时间短,价格低廉,两种方法在结核病的诊断中相互弥补,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痰液标本不同性状对抗酸杆菌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6~2009年痰涂片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71份痰液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为17.5%(1409/8071),4种不同性状的痰液(干酪样痰、血痰、脓粘痰、泡沫水样痰)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2.5%、42.4%、22.8%、3.2%,合格性状痰液标本(干酪样痰、血痰、脓粘痰)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不合格痰液标本(泡沫水样痰)。结论:痰液标本性状直接影响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留取合格的痰液标本是提高抗酸杆菌直接涂片检出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肺结核病引起了世界重视,采取了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中为了降低漏检数,提高涂片阳性检出率。肺结核病人痰标本直接涂片找抗酸杆菌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而抗酸染色法则是其中关键之一。我们对2种不同的抗酸染色方法进行了比较,发现方法各有裨益,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结核病人痰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同一结核病人的痰标本,分别采用直接厚涂片法、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法和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结果经X光片诊断疑似为肺结核的48例患者中:直接厚涂片法查出痰菌阳性15例,阳性率为31.3%;痰菌培养阳性18例,阳性率为37.5%;噬菌体试验阳性37例,阳性率为77.1%。经统计学处理,噬菌体试验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直接痰厚涂片镜检法和痰菌培养法,P<0.05。结论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对疑似病例、复杂难治病例,特别是菌阴结核病患者的诊断,无论在检出率及检测时间上均优于痰涂片和培养法,适宜于在基层实验室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痰涂片镜检对发现传染源,选择治疗方案,考核疗效,评价防治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当前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实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项目中对门诊180例结核患者脓样痰和140例唾液型黏液痰作直接涂片及培养分析并作比较。对实验方法作初步探讨。材料与方法标本:为患者晨起清洁口腔后深呼吸咳出干酷腔样痰3~5ml于无菌容器内送检。材料:萋-尼氏抗酸染色液,改良罗氏培养基。检测方法:①涂片镜检法:取脓样、干酪样部分0.05~0.1ml,涂于玻片上,作抗酸染色后油镜下观察100~300个视野,按标准化报告阴性或阳性结果。②培养法:痰标本均经10%NaOH…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上用直接涂片法来检查抗酸杆菌是诊断结核病的一个重要手段,但目前所用的方法阳性率低,且镜检时结果不易观察,为此,我们采用厚膜涂片染色后进行透明,操作程度简单易行,结果易于观察,使抗酸杆菌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值得推广,现介绍如下。一、方法 1.将厚膜涂片加热固定后,滴加5%石炭酸复红染液加温5分钟,勿煮沸,并防止染液蒸发干。 2.加硫酸美兰洗一次,再加3~5滴染5分钟后水洗。 3.加20%醋酸酒精边滴边倒掉,重复3~5次,即达到透明要求,水洗干燥,镜检。二、结果阳性痰标本、阳性脑脊液标本、阳性尿液标本和纯结核菌各50份,分别用一般方法和抗酸透明染色法进行对照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酸染色与金胺O荧光染色在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98例结核病门诊就诊病人的痰液,收集其痰液制作标本,采用痰涂片抗酸染色法和金胺O荧光染色法检测所有标本中结核杆菌的阳性检出情况,统计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结果金胺O荧光染色检测结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为29.4%,痰涂片抗酸染色法检测结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20.1%,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胺O荧光染色法对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高于抗酸染色法,荧光染色过程简单,镜检过程所涉及的视野少,更易于临床操作。  相似文献   

18.
吕建渊  钱建康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6):5077-5078
<正>痰涂片检查抗酸杆菌是发现传染源、选择化疗方案和考核疗效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的基石。目前,临床检查痰液抗酸杆菌多采用直接涂片法进行抗酸染色,但检出率不高。为提高痰检阳性率。笔者将痰液经高压灭菌后离心沉淀涂片。阳性率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痰结核杆菌的检查对诊断、治疗结核病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痰结核杆菌的检出率 ,我们采用直接厚涂片法 ,沉淀法 ,漂浮集菌法对痰进行结核杆菌检查 ,比较 3种方法结核杆菌检出率。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我所就诊者 ,诊断肺结核者 87例。1.2 试剂 抗酸染色液 (自配 ) ,0 .5 %氢氧化钠液 (自配 )。1.3 方法 1.3.1 直接厚涂片法 取患者晨痰 0 .1ml,在玻片上涂 2×2 .5cm痰膜 ,自然干燥后 ,抗酸染色、镜检。1.3.2 沉淀法与漂浮集菌法 取痰 4ml,加等量 0 .5 %氢氧化钠混匀 ,经 12 1℃高压灭菌 2 0分钟 ,凉后取 4ml置离心…  相似文献   

20.
痰检抗酸杆菌操作改良及结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痰涂片找抗酸杆菌是诊断结核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做好痰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坚持原有厚涂片、萋一纳(Ziehl—Neelsn)氏染色方法学的基础上,针对原操作方法中痰涂不开、不匀与玻片面不易粘附,染色、自然干燥费时等存在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的改良,现简述如下: 一、材料及方法 (一)标本采集:要求送检痰必须是晨间漱口肺部深咳痰或就诊时间留取的黄色浓痰。唾沫、唾液、鼻、咽分泌物等不合格标本一律不予检验或嘱病人按发给的留痰须知要求重留送检。 (二)涂片法:直接厚涂片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