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B股向境内居民开放引起了投资者结构的变化,它不仅影响市场流动性,股价波动率等微观行为,也影响投资者对于公司信息的判断与反应.本文研究了B股市场开放后的盈余公告效应,结论发现开放前后B股市场的盈余公告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投资者结构的变化确实影响了投资者的盈余公告效应.但B股市场的盈余公告效应仍然没有趋同于A股市场.  相似文献   

2.
我国股票市场透明度变革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2003年12月8日我国沪、深两市提高交易前市场透明度这一"自然实验",考察市场透明度变化对我国股票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交易前市场透明度提高后,沪、深两市的市场质量总体上都得到显著改善,具体表现为:价格信息效率显著提高,市场流动性显著增强,价差中信息不对称的成分呈逐月减少的趋势,股价波动性先升后降.研究结果表明:沪、深两市提高交易前市场透明度的改革举措有助于改善市场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3.
许香存  李平  曾勇 《管理学报》2010,7(1):123-130
运用上海A股股票的交易数据,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开盘集合竞价由封闭式改为开放式后市场流动性的变化。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检验了开盘交易量比率和连续竞价市场的买卖价差、市场深度、流动性比率和弹性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在开放式集合竞价机制下,交易者参与开盘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连续竞价开始后15min内的市场流动性明显减少。根据不N的交易者对信息揭示的反应不同,得到如下结论:实行开放式集合竞价开盘不仅吸引了更多的交易者参与交易,提高了开盘价格的信息效率,而且缓解了交易者对开盘信息的过度反应。  相似文献   

4.
中国股票市场一体化的时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B股对境内投资者开放这一标志性事件,采用VECM-DCC-MVGARCH模型,分别从长期和短期考察中国股票市场一体化的时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B股对境内投资者开放后,市场在长期意义上从完全分割走向部分整合;且A股市场处在信息传递的主导地位,信息的短期传递和吸收日益迅速.  相似文献   

5.
应用香港市场的案例,研究了引入卖空制度后个股的交易活跃程度、流动性、波动性与信息不对称的变化,提出了噪声交易者假说,即引入卖空制度后重要的变化是噪声交易者会出于对更高亏损可能的担心而退出交易或变得谨慎.实证结果发现:引入卖空制度会带来交易活跃程度下降、流动性下降以及信息不对称水平升高.同时,通过对知情交易概率(PIN)...  相似文献   

6.
测量股票交易中的信息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证券价格的主要因素是不对称信息和投资者的流动性需求。通过交易对价格影响的持续程度可以区分流动性和不对称信息对价格的影响。流动性的影响是短暂的,而不对称信息对价格的影响则是持久的。本文利用交易和报价调整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分析了交易对报价调整的影响,从而考察了在我国股票市场上不对称信息对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VPIN指标度量沪深300成分股的知情交易程度,并检验其定价效应及其与信息不确定性的交互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 VPIN可以通过提高买卖价差影响市场的流动性风险,并带来显著的横截面和时序上的风险溢价; 2) VPIN对风险溢价的解释能力优于信息不确定性因子,而信息不确定性对知情交易具有同向调节作用; 3)当对个股的信息不确定性、规模、动量以及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控制后,VPIN的定价效果依然显著存在.与此同时,Fama-Macbeth分析结果还表明,VPIN与传统风险因子不存在内生性问题,也不是传统风险因子的替代变量; 4)在公司发布各类重大公告前都存在显著的异常风险溢价和异常交易量,而上述异常值可以被同步出现的异常VPIN值所解释.  相似文献   

8.
利用生存分析理论建立一个高频交易强度模型,分析随市场流动性特征的改变,知情与非知情交易强度的变化. 选取上证流动性高和低两组股票数据作为对照样本,检验知情、非知情交易在不同流动性股票中的表现. 结果发现: 两组股票中,随着交易量的增加知情交易强度增大,非知情交易强度减少; 高流动股票中,随价差增大知情交易强度增加,非知情交易强度减少; 低流动股票中,随价差增大知情交易强度减少,非知情交易强度增加. 同时发现,两组股票, 知情交易间正相关; 高流动股中,知情交易与非知情交易间负相关; 而低流动股票中,知情交易与非知情交易间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股票流动性、股价信息含量与企业投资决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微观结构和公司财务学的交叉研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以2001年~2007年仅发行A股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高频数据构造相对有效价差和相对报价价差衡量股票流动性,考察股票流动性、股价信息含量与公司投资决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股票流动性与股价信息含量呈倒U型关系,但是股票信息含量的大小并没有影响到投资和股价之间的敏感性,说明市场上的投资者可能更多的是挖掘管理者已有但没有披露出来的私有信息,而不是管理者没有的私有信息,因而管理者并不需要据此进行投资决策。此外,股票流动性与企业投资水平正相关,意味着股票流动性通过扩展企业的投资机会集而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使用不同的代理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均没有改变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0.
才静涵  夏乐 《管理科学》2011,14(2):71-85
应用香港市场的案例, 研究了引入卖空制度后个股的交易活跃程度、流动性、波动性与信息不对称的变化, 提出了噪声交易者假说, 即引入卖空制度后重要的变化是噪声交易者会出于对更高亏损可能的担心而退出交易或变得谨慎.实证结果发现:引入卖空制度会带来交易活跃程度下降、流动性下降以及信息不对称水平升高.同时, 通过对知情交易概率(PIN)的分析发现, 在引入卖空制度后, PIN值确实呈现出显著升高的趋势, 而使其升高的因素就是噪声交易者参与程度降低.噪声交易者假说较好地解释了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11.
假设风险资产出清价值由多个基本面组成,比较分析了同质与异质信息结构下交易者策略的相互作用及对市场的影响。结果发现:交易者人数增加所导致的竞争会提高市场流动性及市场信息效率,同时对同质交易者产生挤出效应和对异质交易者产生促进效应;异质知情交易者在私人信息质量方面的竞争则会加剧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市场流动性;异质交易者间通过信息质量的竞争决定收益分配。理论上,市场流动性存在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2.
投资者异质信念不但是股票市场的现实,也会引起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变化。本文建立从两期到多期的交易模型,利用马尔科夫决策过程模拟投资者的预期演化,旨在分析由于信息不对称和认知偏差导致的多种异质信念共存的情况下,投资者异质信念与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投资者异质信念的波动程度、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和信息不对称程度均与股票市场流动性呈现负相关关系;而投资者规模与股票市场流动性正相关。利用MATLAB软件数值模拟多期交易过程,验证了在投资者预期演化的情况下,上述规律仍然成立。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行为金融和市场微观结构的研究范畴,也对投资者优化决策行为及监管部门加强流动性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做市商制度下证券价格的形成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证券价格的形成要受到交易机制的约束,也会受到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信念以及对信息获知程度的影响.文章将把这两方面因素结合起来考虑,把信息不对称引入模型,对做市商市场的证券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均衡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在存在做市商的证券市场,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信念和获知信息进行交易以使预期效用最大化,交易指令的下达与执行传达了证券清算价值的信息.做市商通过对指令信息的观察而进行双向报价,为市场提供了流动性;另一方面,证券市场的有序运行不仅跟交易机制有关,还受到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信念以及信息上的差异等的影响,这也是决定证券价格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股票市场流动性从正常到缺失转变是历次金融危机的重要表现,投资者关注是信息传递到股市引发流动性变化的前提,本文以中国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从投资者有限关注角度分析市场流动性的反转问题。研究发现,在牛市、熊市和震荡盘整不同市场周期下投资者关注度与股市流动性之间存在非对称关系,通过门限模型进一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是市场状态对投资者关注行为的调节作用,当市场状态未超过门限值时,投资者关注度与股市流动性呈正向关系,超过门限值时二者关系转变为负向。本文丰富了行为金融领域的相关理论,为投资者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决策依据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特有的机构投资者私有信息搜寻数据,研究了机构投资者的信息搜寻、透明度与私有信息套利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信息搜寻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降低了私有信息套利,而且机构投资者信息搜寻、信息披露透明度在私有信息套利严重的公司对降低私有信息套利的作用更加明显。同时,本文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机构投资者信息搜寻与信息披露透明度对私有信息套利存在交互效应,随着信息披露透明度的提高,机构投资者信息搜寻对私有信息套利的边际效应下降。  相似文献   

16.
韦立坚 《管理科学》2016,19(11):90-102
利用计算实验方法考察T + 0交易制度对市场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正常还是异常波动的市场中,相对于T + 1,T + 0 制度降低了日内波动性、增加了日内流动性和定价效率,因而改善了市场质量。这是由于在T + 1制度下,投资者买入股票后,如果当天的市场价格发生较大波动或其预测价格发生了变化,投资者无法进行日内卖出,只能把需要当天卖出的订单累积到下一天早盘集中卖出,从而导致市场价格发生大的波动,如果由此又触发其他投资者的止损点,会导致市场进一步下跌并加大市场波动。T + 0制度则避免了上述问题,使得基本价值波动能够在日内消化,同时活跃的日内交易又改善了流动性,从而提高了市场质量。  相似文献   

17.
利用计算实验方法考察T+0交易制度对市场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正常还是异常波动的市场中,相对于T+1,T+0制度降低了日内波动性、增加了日内流动性和定价效率,因而改善了市场质量.这是由于在T+1制度下,投资者买入股票后,如果当天的市场价格发生较大波动或其预测价格发生了变化,投资者无法进行日内卖出,只能把需要当天卖出的订单累积到下一天早盘集中卖出,从而导致市场价格发生大的波动,如果由此又触发其他投资者的止损点,会导致市场进一步下跌并加大市场波动.T+0制度则避免了上述问题,使得基本价值波动能够在日内消化,同时活跃的日内交易又改善了流动性,从而提高了市场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