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缪冬 《物理测试》2003,(4):28-29,39
着重介绍运动气体流量测量的温度、压力补偿方法以及温度、压力测量修正公式,并通过正确选择工艺数据、自动化仪表及测量精度,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提高了测量精度,保证工艺设计安全运行,取得很好的生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常映辉  周杰 《机床与液压》2022,50(10):129-132
矿用设备系统主要采用负载敏感系统来实现液压系统的节能,负载敏感系统中多路阀是主要的控制元件,在每一联多路阀处一般都配置压力补偿阀,而根据压力补偿阀在系统中的位置可分为前置补偿和后置补偿。分析现有前置压力补偿多路阀的特性,提出一种不使用调压弹簧的前置压力补偿技术,在保证前置补偿的基本功能的同时,具备流量抗饱和特性。  相似文献   

3.
结合机床的具体参数,阐述了全流量补偿数学模型的简化过程。通过位移传感器测量因负载、温度变化导致的油膜厚度差异,应用PLC控制技术调整变频器频率,修正伺服电机的转速,对大型立式车床静压导轨的油膜厚度进行精确补偿,提高其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4.
采用负荷传感系统和压力补偿技术对液压挖掘机的流量进行控制,其中负荷传感控制挖掘机主泵的输出流量;压力补偿实现挖掘机复合动作时的流量分配.两者与电子控制技术结合起来,则使液压挖掘机在按需供油、节能降耗以及改善操纵性能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进气道是飞行器动力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测量进气道流量系数是进气道风洞试验的重要内容。对来流马赫数Ma=4.5,5.0和6.0状态下皮托管进气道开展流量系数测量研究,通过对比理论值和实测值,获取各状态流量系数修正系数。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来流马赫数增加,进气道流量系数与理论值偏差较明显,并逐渐增大。超声速风洞试验通常认为测量截面总温与来流总温相等,通过对测量截面总温与来流总温偏差以及测量截面流场畸变情况的分析,判断测量偏差主要是由测量截面总温等于来流总温的假设导致的。在高超声速风洞试验中,由于模型壁面热交换的存在,测量截面总温低于来流总温,进气道流量系数测量时需要进行总温修正,以提高流量测量精度。   相似文献   

6.
设计以PIC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涡轮流量计,用于蒸汽流量的测量。结合气体流量与密度的特点设计温度压力补偿电路,并用串口液晶显示模块实时显示所测的流量大小、温度和压力,同时可利用键盘进行参数的设定和修改。该方案节省了资源,提高了性价比,保证了系统的精度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带压力补偿功能的比例控制回路中传统单级补偿阀弹簧可调性差引发流量控制方式单一的问题,研究一种基于变压差压力补偿原理的比例控制手段。以一种带新型变压差压力补偿单元的马达控制回路为研究对象,针对控制回路进行仿真,获取仿真环境下比例控制阀流量及压力的变化规律,揭示负载发生变化时,带变压差压力补偿单元的比例阀控制回路系统的抗干扰特性和调速机制。最后比对实验结果并对仿真模型的正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研究的变压差压力补偿回路相比传统单级压力补偿回路性能更优,可通过调节压力补偿阀先导元件的设定值使比例控制回路拥有更大的流量调节范围。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的压差补偿调速液压系统结构复杂、动态特性差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压差传感计算流量反馈的流量控制方法.给出了流量控制原理图,并利用AMESim中的HCD模型库构建了带阀芯位移传感器节流阀的模型,进而建立了基于AMESim和Simulink平台的液压控制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阀口流量对压差的阶跃响应特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针对多余力影响电液负载模拟器加载精度的问题,增加了流量补偿回路。由于运动的承载系统强迫负载模拟器跟随其运动产生多余力,而多余力是影响电液负载模拟器跟踪精度的主要因素。利用流量补偿速度回路、伺服阀力回路分别控制负载模拟器速度和输出力,从结构上实现力与速度的解耦,消除被测系统主运动对电液负载模拟器加载精度的影响。利用阀口压差对速度回路中的伺服阀流量进行修正,以消除压降对流量的影响从而提高流量补偿回路动态性能。基于PID控制建立系统数学模型并搭建物理仿真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分析证明该方案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王灏  黄越  罗刚  黄家海 《机床与液压》2018,46(11):82-84
现有调速阀基本都是采用机械压力补偿器或是流量传感器进行压差补偿,该方案会导致系统结构复杂性增加、能量损失大和流量控制精度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采用数字压差补偿方案对流量进行精确控制。建立Valvistor阀数学模型,分析获得系统输出流量、先导控制电压、根号下压差之间的近似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以双线性插值法为工作原理的流量补偿控制器;建立基于双线性插值原理的比例调速阀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阀的静态控制精度较高,并且具有较好的等流量特性,负载扰动时具有较高的流量补偿精度且动态响应较快。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电液比例位置伺服系统的结构和特性,提出智能极点配置位置控制策略,证明其存在性。并且针对对称阀控制不对称缸流量不连续特性,提出一种数字流量补偿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流量控制伺服阀流量饱和现象,对可能造成伺服阀流量饱和的关键结构尺寸进行分析,揭示了导致流量饱和的各关键结构尺寸之间的关系。针对流量饱和情况,分别提出了目标曲线为线性和非线性情况下用窗口梯度补偿流量的计算方法,并用穆格公司某型号伺服阀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3.
彭敏 《硬质合金》1997,14(4):249-250
1前言在硬质合金小型试验设备中,常常遇到流量控制问题,特别是气体流量很小时,难以精确控制,需用特殊的测控方法才能达到要求。2控制要点2.1流量小(5~151/min),要求气体流量设定量可调;流量传感器灵敏度高;测量才能准确。2.2在充气过程中,气体压力是不断变化的,  相似文献   

14.
俞家栋 《上海金属》1992,14(5):42-46
本文分析了板带轧机压下油缸液压控制回路的设计特点,并介绍了液压压下速度的计算方法和速度图的绘制,以及额定压下速度的确定。文章还就流量补偿技术的意义和效果作了阑述。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流体测量仪测量参数单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超声波技术测量流体多参数的方法。当传播距离不变时,利用超声波在流体中的传播速度间接得到流体的体积流量、密度、质量流量。由于流体流量、密度等参数均受温度影响,故设计过程中以温度作为参考信号,为所求参数就行实时补偿。同时,测量仪以FPGA为控制核心,实现高速信号采集与处理,以软件插补算法实现超声波传播时间的精密计算,使测量结果更加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在传热学理论基础上研制而成的新型流量计。它安装方便,对管道要求宽松。传感器的体积很小,几乎不造成流体的压力损失,对流体的流态影响甚微。对热导式传感器探头的关键问题--温度补偿进行了理论探讨,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实际标定和测量试验。该流量计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应用范围广、功能价格比高、抗干拢能力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陈叙  陈奎生 《机床与液压》2019,47(14):54-57
负载独立流量分配(LUDV)因其抗流量饱和及节能广泛应用在液压挖掘机上,但因阀口开启或负载交替变换成为系统最高压力时,会产生一定的液压冲击。针对这一问题,分析LUDV控制原理,并根据LUDV系统以AMESim为平台建立模型,给定交替变化负载信号,对多路阀、补偿阀进出口压力流量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是正确的;适当增加压力补偿阀弹簧刚度、适当减小补偿阀阀芯最大位移及适当扩大节流口直径可减弱液压冲击,提升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的电动伺服比例换向阀存在结构复杂、动态特性差的不足,提出一种伺服电机驱动的大流量比例换向阀,采用定差减压阀进行压力补偿,直流电机作为动力元件,通过丝杠螺母机构连接阀芯轴,以此控制主阀芯的位置。设计双闭环控制系统提高阀芯控制精度。运用动力学原理建立比例换向阀数学模型,对比例换向阀稳态性能进行理论分析,研究其动态性能。进一步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了比例换向阀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了稳态与瞬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比例换向阀阶跃响应速度达到36 ms,验证了所提出的比例换向阀具有较好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通过瞬态特性仿真得到比例换向阀的阀口流量随电机转角的变化曲线,获得电机转角和阀口流量特性控制函数;验证了采用定差减压阀方案可以在负载变化时进行较为理想的压力补偿,比例换向阀的控制精度达到98%。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型的瞬态流量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瞬态流量的各种测量方法,提出了一种利用测量两个压差来测量瞬态流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数控机床丝杠传动误差正反双向补偿功能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数控机床丝杠传动误差补偿原理,探讨了丝杠误差测量及制订误差补偿表的方法,实现了数控机床丝杠误差正反双向补偿功能,提高了机床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