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鹏  赵冬青  梁万琴  陈实 《西南军医》2010,12(4):729-730
目的探讨横断位结合冠状位CT扫描对眼眶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4例经CT诊断的眼眶爆裂性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眶内壁骨折103例,眶下壁骨折26例,复合骨折125例,同时伴有眼外肌肿胀132例,副鼻窦积血积液47例,眶内及眼睑积气25例,眶内容物疝入相邻鼻窦内18例。结论 CT扫描尤其结合冠状位扫描对眼眶爆裂性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HRCT诊断眼眶底壁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高分辨力CT(HRCT)诊断眼眶底壁骨折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10 5例眼钝力伤患者进行横断 冠状高分辨力CT扫描 ,进行图像对比分析。结论 :10 5例患者中 41例有眼眶底壁骨折 ,其中眶内下壁骨折 15例 ,眶下沟骨折 16例 ,眶底前缘骨折 10例。合并眶内容物疝出 2 5例 ,窦口—鼻道复合体狭窄 4例 ,眶下神经管或眶下孔骨折 5例 ,鼻泪管骨折 2例。结论 :HRCT冠状扫描显示眼眶底壁骨折优于横断扫描。眼眶底壁骨折HRCT诊断除应仔细观察骨折类型以外 ,还应充分估计眶下神经、窦口—鼻道复合体及鼻泪管的损伤情况 ,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预后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3.
眼眶单纯内侧壁骨折的CT诊断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分析和评价CT、特别是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对眼眶单纯内侧壁骨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眼眶单纯内侧壁骨折患者的CT资料。男27例,女3例。轴位扫描22例,冠状位和冠状位加轴位扫描各4例,其中25例行HRCT扫描。结果 骨折发生在眶内缘1例,筛骨眶板29例。结果 CT特别是HRCT能细致地显示眼眶内侧壁的解剖结构,能精确地显示眼眶单纯内侧壁骨折的直接、间接征象和并发症,是最重要和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眼眶爆裂骨折(orbital blowout fracture)是指外力作用于眼部使眼眶内压力骤然增高导致眶壁内部发生骨折而眶缘无骨折,一般发生于眶内、下壁。2003年6月~2007年7月,笔者采用螺旋CT扫描准确地对眼眶爆裂骨折特点及眶壁、眶内容物形态定位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影像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眶窦联合入路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爆裂性眶骨骨折的诊断方法,手术进路及新材料应用。CT扫描是检查爆裂性眶骨骨折最好的方法,眶窦联合入路是严重眶下壁骨折最佳术式,聚乙烯生物材料修复眶骨骨折是目前最好的选择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眶壁爆裂性骨折的CT征象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眶壁爆裂性骨折的CT表现与临床资料。结果:7例手术治疗,2例保守治疗,均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CT扫描是诊断眶壁爆裂性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可根据CT征象决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CT对眼眶爆裂骨折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筛选24例眼眶爆裂骨折患者,男18例,女6例。采用GE 8800型CT扫描仪扫描。结果:单眶壁爆裂骨折15例,双眶壁爆裂骨折5例,复合爆裂骨折4例。结论:CT是诊断眼眶爆裂骨折最精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螺旋CT扫描立体成像对眼眶爆裂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分析眼眶爆裂骨折螺旋CT(SCT)容积扫描的表现,旨在对本病作出早期诊断。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眼眶爆裂骨折的SCT轴位扫描图像以及多平面重建(MPR)和三维(3D)重建立体图像的CT表现。并根据CT征象将其分为3型:(1)单眶壁爆裂骨折;(2)双眶壁爆裂骨折;(3)混合型骨折(并发其他面部直接骨折的爆裂骨折)。结果 眼眶爆裂骨折的直接SCT征象为眶壁骨质连续性中断、粉碎、凹陷及曲度失常;上颌窦和筛窦内“泪滴征”是诊断眼眶下壁和内侧壁爆裂骨折的特异性间接征象。由于骨折局部往往伴有软组织增厚及眼外肌的改变,所以对早期诊断、选择治疗方法、估计预后及法医学鉴定可提供更多的信息。结论 SCT容积扫描立体成像对诊断眼眶爆裂骨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眼眶内、下壁骨折的CT征象、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2例眼眶内、下壁骨折患者行CT扫描,男36例,女6例, 横轴位扫描19例,横轴位加冠状位扫描23例。结果:眼眶内侧壁骨折32例,眼眶下壁骨折18例。结论:CT能清晰显示眼眶内、下壁骨质结构及骨折征象,对骨折部位、程度的发现与确定完全而精确,是当前外伤检查中性价比最高的一种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眼眶单纯内侧壁骨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和评价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对眼眶内侧壁骨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眼眶单纯内侧壁骨折患者的CT资料。男性42例,女性8例,40例为新鲜骨折,10例为陈旧性骨折。均行冠位及轴位扫描。结果:50例均为筛骨外侧板骨折。结论:HRCT能清楚地显示眼眶内侧壁的解剖结构,能精确地显示眼眶单纯内侧壁骨折的直接、间接征象和并发症,并能够较准确地区分骨折的新旧及是否为骨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6层CT MPR对眼眶爆裂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眼眶爆裂骨折的16层CT的横断位、MPR及3D图像。结果:MPR能准确显示骨折,直接显示出骨折线11例,内直肌增粗32例,眼肌及眶内脂肪疝入副鼻窦者26例,内直肌及眶内侧壁之间脂肪间隙变窄或消失者25例,眶内及眼睑皮下积气20例,副鼻窦积液或塌陷者35例。46例均见眼眶周围软组织肿胀。眶内侧壁骨折以横断面显示最佳,眶下壁骨折以冠状面及矢状面显示最佳,混合性骨折以冠状面显示最佳。结论:16层CT容积扫描的MPR能全面而准确地诊断眼眶爆裂骨折,对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常规头颅CT对眼眶内侧壁骨折的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常规头颅CT对眼眶内侧壁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常规头颅CT可疑眼眶内侧壁骨折者行眼眶CT扫描。结果40例中35例在眼眶CT上确诊为眼眶内侧壁骨折,常规头颅CT显示的眼眶内侧壁骨折征象包括:眼眶内侧壁内陷、内直肌增粗、筛窦密度增高及眶内积气。结论常规头颅CT可以作为眼眶内侧壁骨折诊断或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眼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2例眼眶骨折的患者进行MSCT常规扫描加多平面重建(MPR)结果分析。结果眼眶内、外侧壁骨折以横断面显示效果最佳,眶顶及眶下壁骨折以冠状面及矢状面显示效果最佳,混合性骨折以冠状位图像显示效果最佳。结论 MSCT扫描结合MPR能减少眼眶骨折的误、漏诊,运用窗技术对周围软组织损伤的诊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眼眶内侧壁骨折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38例眼眶内侧壁骨折患者的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常规横断位薄层扫描,必要时加扫冠状位。结果:显示骨折线14例,筛窦积血24例,筛板内陷24例,同时合并内直肌肿胀13例,筛板内陷24例,同时合并内直肌肿胀13例,眶内及眼睑积气4例,球内出血1例,眶内血肿1例,玻璃体脱位1例,球内异物1例,合并其他骨折17例。结论:CT不仅能发现眼眶内侧壁骨折,并可显示其内情况,周围软组织及邻近骨折的改变,是日前诊断眶内侧壁骨折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眼眶爆裂性骨折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奇  肖利华 《武警医学》2008,19(5):467-470
眼眶爆裂性骨折是眶部挫伤所致的眶壁骨折,由Mackenzie于1844年首先提出,Smith和Regan于1957年命名,它系由直径大于眶口(有人提出直径大于5cm)的物体钝性打击眼眶软组织和眶缘,使眶内压突然升高,引起眶壁最薄弱处(如眶内壁和下壁)向外爆裂所致,而眶缘完整。由于常伴有眶内容物疝出或嵌顿可产生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凹陷、眶下神经知觉消失等临床表现,其发病机制目前有两种学说,即眶内流体压力增高学说和眶底扣压学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眼眶陈旧性与非陈旧性爆裂骨折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445例眼眶爆裂骨折的CT图像,分析骨折的部位、程度、形态及其特点。结果:单纯内侧壁骨折873例,单纯下壁骨折328例,内侧壁及下壁同时骨折244例。眼眶非陈旧性爆裂骨折CT表现为骨质明显中断,骨折线清晰,邻近副鼻窦腔积液、积血,近期复查窦腔内积液明显吸收,有皮下及眶内气肿,无眼球内陷;陈旧性爆裂骨折CT表现为骨质变形,骨折线光滑连续,复查窦腔内无明显变化,无皮下及眶内气肿,眼球不同程度内陷。结论:CT扫描能够准确显示眼眶爆裂骨折的直接及间接征象,明确骨折部位、程度,客观评价非陈旧性或陈旧性骨折,对于临床诊断、治疗、法医鉴定具有重要价值,但不能明确判断眼眶部位的具体受伤时间。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对眼眶爆裂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的多平面重建(MPR)对眼眶爆裂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80例眼眶爆裂骨折的患者行MSCT容积扫描得到常规轴位图像后,通过重建得到MPR图像.结果眼眶爆裂骨折的直接MSCT征象表现为:51例眶壁骨质连续性中断、4例可见粉碎骨折及25例眶壁骨质凹陷及曲度失常;间接征象为56例眶内软组织受压移位、8例见上颌窦内结节状或息肉状突起及34例副鼻窦内积液等.眶内壁骨折以横断面显示最佳(34/80),眶下壁骨折以冠状面及矢状面显示最佳(13/80),混合性骨折以冠状面图像显示最佳(4/80). 结论 MSCT容积扫描的多平面重建能全面、准确地诊断眼眶爆裂骨折,为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牛昊  马秀丽  安奇   《放射学实践》2013,28(2):204-206
目的:探讨儿童trapdoor眼眶骨折的CT表现。方法:搜集经手术证实的trapdoor眼眶骨折的患儿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3~14岁。所有患儿均有眼球转动障碍,其中12例合并恶心、呕吐。所有患儿均在外伤后3天内行CT平扫。结果:18例trapdoor眼眶骨折发生在下壁16例,内侧壁2例。骨折处CT表现为线状或裂隙状透亮影,眼外肌和眶内脂肪箝闭于骨折处10例,单纯眼外肌箝闭于骨折处3例,单纯眶内脂肪箝闭于骨折处及相应眼外肌局部增粗5例。结论:儿童trapdoor眼眶骨折CT主要表现为骨折处合并眼外肌和/或眶内脂肪的箝闭,CT是术前诊断trapdoor眼眶骨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423例眼眶骨折的CT研究   总被引:69,自引:1,他引:68  
作者分析423例眼眶骨折的临床与CT资料,根据骨折的特点将眼眶骨折分为三类,即爆裂骨折、直接骨折及复合型骨折。爆裂骨折最多见,占52.72%骨折发生于眶内,下壁,以单壁骨折较多。直接骨折占30.02%,以单壁骨折多见,并以外壁骨折较多。复合型骨折占17.26%。各壁均可发生,均为多壁骨折。眼眶骨折的直接征象是眶壁骨质连续性中断、粉碎及移位。副鼻窦内“泪滴”征是诊断眼眶下壁骨折的特异性间接征象,由于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74例(男54,女20例)共77个眼眶(左36,右41)做直接倾斜矢状CT扫描,层厚3或5mm。73个眼眶也行冠状扫描,6个行横断层检查。其中47个眼眶见67处眶壁骨折,36处累及眶底,22处于眶内侧壁,9处在眶顶。作者指出,眶底骨折的检查中,横断层CT扫描估价眶底骨折是一种粗略的方法。文中2例眶底骨折均未发现。直接冠状扫描几乎垂直于四个眶壁,是估价中1/3面部和眼眶外伤最好的位置,直接倾斜矢状扫描眼眶放置方法是使病人头向定位板方向转30度,使扫描层面平行于动眼神经和下直肌的走向,这样可在1~2个CT层面上显示下直肌纵行图象。该组83%眶底骨折在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