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以10μmol/L穿心莲内酯干预PC-3人前列腺癌细胞,噻唑蓝(MTT)、流式细胞仪和qRT-PCR实验检测细胞活性、凋亡及细胞中miR-206表达。将miR-206模拟物转染至PC-3细胞,检测细胞活性及凋亡率。采用q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前列腺癌组织中miR-206和斯钙素(STC)2表达,Targetscan在线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06和STC2的靶向关系。结果以10μmol/L穿心莲内酯干预PC-3细胞,细胞活性下降、凋亡率增加、miR-206表达上调;过表达miR-206能够降低细胞活性并促进细胞凋亡。在前列腺癌组织中,miR-206低表达而STC2高表达;Targetscan在线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表明STC2是miR-206的靶基因。抑制miR-206表达可逆转穿心莲内酯对PC-3细胞活性和STC2表达的抑制及凋亡的促进作用。结论穿心莲内酯能够抑制PC-3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miR-206并抑制STC2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穿心莲内酯对人口腔鳞癌(OSCC)细胞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实验检测穿心莲内酯对SAS人OSCC细胞系增殖的作用;Western印迹检测穿心莲内酯对SAS人OSCC细胞系中p65、p65(Ser536)和cyclin D1表达的影响;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穿心莲内酯对SAS人OSCC细胞系中p65(Ser536)和cyclin D1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实验表明穿心莲内酯可抑制SAS人OSCC细胞系增殖并且其抑制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性(P<0.05);Western印迹以及细胞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穿心莲内酯可降低p65磷酸化以及cyclin D1表达(P<0.05)。结论穿心莲内酯可以通过抑制p65磷酸化减少cyclin D1表达,从而降低核因子(NF)-κB活性抑制SAS人OSCC细胞系增殖。穿心莲内酯可以作为治疗OSCC的潜在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3.
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琼  李曙光  董建华  叶再元 《山东医药》2009,49(12):108-109
穿心莲Nees又称穿心莲乙素、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干燥的地上部分。过去有关穿心莲内酯的药理研究多侧重于抗菌消炎方面。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提高免疫力、抗肿瘤等方面的功效逐渐被认识,并展示出了喜人的抗肿瘤效果。  相似文献   

4.
分析穿心莲内酯的研究现状,介绍穿心莲内酯抗菌、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保肝利胆等药理作用,指出穿心莲内酯直接的作用机制靶点和机制尚未完全阐释清楚,需要更多的实验研究跟进。  相似文献   

5.
抗菌肽具有广谱抗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和肿瘤的活性.不同的抗菌肽具有不同的活性谱.该文综述了不同来源的抗菌肽对肿瘤细胞的抑制和杀伤作用及其机制,展望了抗菌肽抗肿瘤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杨宏丽  冯利 《山东医药》2023,(13):104-107
中药肉桂为樟科樟属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经通脉之功效,因其具有强大的抗肿瘤活性而受到广泛关注。中药肉桂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分为三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非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无机元素。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为挥发油)是中药肉桂的主要活性成分,在挥发油中肉桂醛的含量最高。有研究报道,肉桂醛和肉桂提取液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干扰肿瘤细胞周期以及抑制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展现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其分子调控机制涉及多条细胞信号通路,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以及自噬相关信号通路。但目前尚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后续还需研发肉桂醛或肉桂提取液的新型抗癌药物进行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7.
张健 《山东医药》2012,52(32):101-103
双膦酸盐类药物(BPs)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可有效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和功能,诱导破骨细胞的凋亡。研究提示BPs还具有抗肿瘤作用,BPs能抑制肿瘤细胞的自分泌活动[1],抑制肿瘤细胞对骨的黏附和侵袭[2],并能通过促进骨的二次矿化作用,高效修复溶骨病灶[3],因此该药已广泛用于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对免疫抑制小鼠吞噬细胞吞噬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运用氢化可的松制造免疫抑制小鼠模型;用高剂量穿心莲内酯(200 mg/kg)、低剂量穿心莲内酯(100 mg/kg)处理模型组小鼠,检测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力和肠道内容物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肠球菌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吞噬细胞吞噬力和吞噬率均显著降低(P0.05),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含量显著升高(P0.05),肠杆菌、肠球菌含量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穿心莲内酯(200 mg/kg)治疗模型组小鼠可使吞噬细胞吞噬指数和吞噬率及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肠球菌的含量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穿心莲内酯可提高小鼠非特异性免疫,改善肠道菌群,将为穿心莲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穿心莲内酯对体外培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达Th1细胞因子IFN-γ mRNA及Th2细胞因子IL-4 mRNA和IL-10 mRNA的影响及其抗HBV的活性.方法 分别应用穿心莲内酯10mg/L(实验组)及0.1%二甲基亚砜(对照组)加入细胞培养液中刺激CHB患者PBMC.不同浓度穿心莲内酯(实验组)及阿德福韦(对照组)刺激HepG2.2.15细胞系,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处理后PBMC的IFN-γ tuRNA、IL-4 mRNA及IL-10mRNA表达水平及HepG2.2.15细胞系HBV DNA复制水平.结果 穿心莲内酯10 mg/L处理16 h后,实验组PBMC的IFN-γ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Z=-2.78,P=0.05),IL-4 mRNA及IL-10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Z=-3.82,P<0.01),IFN一γ/IL-4 mRNA的比例较对照组明显提高(Z=-3.82,P<0.01),不同浓度穿心莲内酯对HepG2.2.15细胞系HBV DNA复制无明显影响(t=11.88,P>0.05),而阿德福韦对HBV DNA有抑制作用(t=15.95,P<0.05).结论 穿心莲内酯对CHB患者PBMC内IFN一γ mRNA、IL-4 mRNA及IL-10 mRNA的表达水平有调节作用,改善Th1/Th2平衡,对HBV DNA无直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肝素、低分子肝素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抗凝药物.近年来研究发现,其还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临床用途,包括抗血管生成及抗肿瘤作用等.肝素、低分子肝素可通过改变肿瘤细胞的细胞和分子学环境而干预肿瘤的发展,例如,肝素、低分子肝素具有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抑制血管形成,通过抑制乙酰肝素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等酶的活性及作用阻止细胞外基质及基底膜的降解,抑制肿瘤细胞黏附及其随后向组织的侵袭、迁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