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齐文学  杨雪 《黑龙江医学》2002,26(6):427-427
随着影像检查的普遍应用 ,对梗阻性与非梗阻性黄疸的鉴别准确率较高 ,同时对梗阻部位以及梗阻性质的确定 ,也具有较大诊断价值。本文对 2 5例梗阻性黄疸的各种病因、梗阻部位及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1 资料和方法2 5例病例均为我院 1998- 0 1~ 2 0 0 1- 12 ,经手术病理证实。 2 5例患者男 18例 ,女 7例。年龄最小 9岁 ,最大 6 5岁 ,平均 5 2岁。临床上均出现黄疸。采用RT - 30 0 0型、麦迪逊SA - 6 0 0 0型 ,线阵实时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 3 5MHz。检查前病人空腹 ,先取仰卧位 ,在右季肋区及上腹部做纵、横、斜等多方切面检…  相似文献   

4.
罗军国  徐爱国  杨勇 《黑龙江医学》2001,25(12):910-911
目的 探讨B型超声对梗阻性及非梗阻性黄疸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声像图特点 ,并确定梗阻部位及性质。方法 对 30例梗阻性黄疸术前经超声诊断 ,术后病理对照分析 ,观察并总结声像图特征。结果 按病因分肿瘤组、结石组及其它组。其中肿瘤组 16例占 5 3 3% ,与病理符合率 87 5 % ,结石组 10例占 33 3% ,其它组 4例占 13 4 %。结论 目前B型超声是鉴别梗阻性或非梗阻性黄疸最有效的检测手段 ,并对判定梗阻部位及性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肝外恶性梗阻性黄胆218例临床分析宁夏青铜峡铝厂医院外科(751600)冯英选宁夏医学院附院外科(750004)薛长林薛腊梅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MOJ)临床是以胆管癌为主引起阻塞性黄疸,我国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现将1978~1996年间收住的21...  相似文献   

6.
潘全球 《华夏医学》2001,14(6):863-863
肝外梗阻性黄疸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 ,引起梗阻性黄疸的原因很多 ,表现复杂多变。超声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现将我院经超声显像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5 9例肝外梗阻性黄疸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 9例肝外梗阻性黄疸患者均为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在我院住院病例 ,其中男 40例 ,女 19例 ,年龄7~ 76岁 ,平均年龄为 42岁 ,均系临床诊断或疑诊为梗阻性黄疸的住院患者 ;经 B超诊断及手术病理证实。1.2 方法 使用仪器为 SONOACE6 0 0 0型超声诊断仪 ,探头为 3.5 MHz。患者禁食 8h以上 ,按常…  相似文献   

7.
何云  王飏  刘若川 《广西医学》2000,22(1):105-106
肝外梗阻性黄疸临床较为常见,超声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现将我院经超声显像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8例肝外梗阻性黄疸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68例病人均为1994年1月1999年3月我院住院病例,其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1.5~86岁,平均年龄为46岁,系临床确诊或疑诊为梗阻性黄疸的住院病人,经B超诊断及手术、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原因、早期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恶性梗阻性黄疸78例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手术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原因依次为胰头癌(43.6%)、胆管癌(28.2%)、胆囊癌(15.4%)、十二指肠乳头癌(10.3%)及其它少见原因(2.6%)。早期诊断有赖于重视上腹饱胀、乏力、纳差等前驱症状,及时检测血清胆红素及进行彩超、CT等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9.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1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经皮穿刺肝胆道引流术(PTCD)及胆道内支架置入术(PTIBS)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187例,男112例,女75例,PTCD治疗66例,PTCD PTIBS治疗121 例,穿刺右肝管引流143 例,穿刺左肝管引流29例,双侧肝管同时穿刺引流15例.结果 187 例中,手术成功187例,PTCD成功率100%,发生并发症15例,其中菌血症或败血症 8 例,出血 2 例,胆汁血症 3例,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支架放置失误1 例.所有病例经对症治疗后无后遗症发生.结论 PTCD创伤小,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是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较好的引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疗效。方法在B超或X线引导下对3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皮经肝穿刺的方法,进行梗阻胆管的外、内/外引流或内支架置入治疗。结果所有35例患者均成功实施引流,患者黄疸、疼痛及发热等症状明显改善,平均血清总胆红素从术前的320.0±98.5 mol/L降至术后106.4±84.3 mol/L,少部分患者术后出现血性胆汁、胆道感染和引流管脱出等并发症。结论在B超或X线引导下采用经皮经肝穿刺的方法,实施胆管引流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肝外梗阻性黄疸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引起梗阻性黄疸的原因很多,表现复杂多变。以往由于下段胆管解剖位置深,较细而弯曲,且易受胃肠气体的干扰,使超声显示模糊不清。现将我院2002—2007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5例肝外梗阻性黄疽超声显像总结分析,以探讨超声在诊断肝外胆管梗阻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恶性梗阻性黄疸采取双介入治疗,观察分析双介入疗法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39例病例在置管引流术后2周至1个月内,采用经皮股动脉插管至肝动脉并灌人化学药物。结果39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平均生存期超过11个月。结论对恶性梗阻性黄疸采取双介入治疗是一种较好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院1980年1月~1987年10月B超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疸173例,均经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B超机型:美国ADR-4000型和AlOKaSSD-280线阵超声成像仪,探头频率3.5MH_2。 2.性别与年龄:男72例、女101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2岁。 3.临床特征:见表1 4.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质51~85umol/1(3.0~5.0mg/dl)31例,103~171umol/1(6.0~10.0mg/dl)89例,>171umol/1153例。SGPT(温氏法)100~350单位72例,350~500单位45例,>500单位56例。大便呈陶土色33例。  相似文献   

14.
林希存  李智涛 《浙江医学》1997,19(5):277-278
我院1980~1996年共收治恶性梗阻性黄疸126例,其中误诊50例(39.7%)。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张菊丽 《中外医疗》2014,(32):178-179
目的探讨超声波在肝外梗阻性黄疸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6月—2013年7月期间诊断为肝外梗阻性黄疸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肝外梗阻性黄疸的84例患者中确定诊断中,胆总管结石患者有48例,超声波检测诊断的符合率是89.6%;胆管肿瘤患者26例,超声波检测诊断的符合率是83.5%;炎症病变患者10例,超声波检测诊断符合率是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超声波诊断定位的上段、中段、下段的符合率都高于术中定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波在肝外梗阻性黄疸临床诊断方面具有微创、安全、简单等特点,对于肝外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17例肝外梗阻性黄疸的B超诊断分析李静,李君,李艳罗(包钢卫生处,包头014010,包钢医院)B型超声检查对黄疽的鉴别诊断,尤其对有无梗阻性黄疸、梗阻部位以及便阻性质的确定,有较大的诊断价值。本文对17例肝外梗阻性黄疽超声显象检查资料进行分析。1临床...  相似文献   

17.
18.
分析肝外胆道梗阻性黄疸梗阻部位,B超声像特点及方法,并对误诊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疽是指因恶性肿瘤压迫或侵及胆道系统的肝门部、胆总管中段,胆总管下段及壶腹部所致的肝外胆道梗阻之黄疸。能导致肝外恶性梗阻黄疽的恶性肿瘤很多,常见的有原发性胰头癌、肝外胆管癌及壶腹部癌;少见的有胆囊癌和胃肠道转移癌。  相似文献   

20.
对肝外胆管结石致梗阻性黄疸临床误诊为急性黄疸性肝炎,详尽分析其误诊原因,提高对该病早期诊断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