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正忌口一般是指在疾病治疗中注意饮食禁忌,以免影响治疗效果。饮食忌口是中医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正如名医张仲景所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宜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关于饮食忌口古人早有论述,《黄帝内经·灵枢·五味》就提出有关饮食的五禁忌问题:"肝病禁辛、心病忌咸、脾病忌酸、肺病忌苦、肾病忌甘苦",明确地提出了饮食的禁忌;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亦  相似文献   

2.
<正>自古人们就非常重视饮食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保其正也"的说法。意思是说,在患病过程中必须注意饮食调养,避免饮食的失当,才能保持人体的正气,战胜病邪。《金匮要略》中讲:"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更说明了饮食对身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与恢复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春节期间,阖家团圆,免不了吃吃喝喝,但暴饮暴食容易导致腹胀、腹痛、泄泻、呕吐等一系列消化系统病症.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中提出饮食养生的观点,揭示了饮食与健康、疾病的关系,对指导我们养生保健、科学饮食,有很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连云港地区青少年饮食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饮食问题,为提高青少年饮食知识(K)、态度(A)、行为(P),建立健康适当的宣教模式。方法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统一由营养健康调查小组开展问卷调查。结果连云港地区的青少年有严重的不健康饮食问题,在BM I指数中只有55.7%青少年属于正常体质,35.8%的青少年偏瘦。饮食营养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城乡间及文化程度不同的青少年中,健康饮食知识的正确率都不到60%,在青少年不健康饮食行为中(偏食、饮食不规律、路边小吃)都在20%左右,报刊杂志等传媒是青少年获取饮食知识的主要来源,有66.3%的青少年有获取健康饮食知识、行为的需求。结论连云港地区青少年缺乏健康的饮食知识与态度,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营养与食品的宣教工作急需加强,应针对该地区青少年饮食现状建立合理健康的膳食结构与宣教方式。  相似文献   

5.
孙清廉 《长寿》2010,(7):36-36
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重视饮食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如早在《金匮要略》中就有“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益则益体,害则成疾”之说,说明了饮食对身体健康、疾病的发生与康复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饮食有节 《尚书》中指出:“食哉惟时”。即饮食必须定时,要有规律性。只有这样,才能及时获  相似文献   

7.
对维护健康来说,饮食有一个得法与不得法之说。得法者有益于健康,反之则有损身心。《内经》:“阴之五官,伤在五味”,就是说人体五脏可因饮食失宜而导致疾病。因此,在调理饮食中,应注意饮食中的“四宜”,即早、节、缓、淡,以使身体能够对食物较  相似文献   

8.
一部文艺作品往往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我们通过读《水浒传》可以了解宋代饮食生活的遗迹。也可以通过中国古代关于烹调与饮食的古籍来了解,如宋代浦江的《吴氏中馔录》、陈达叟的《本心斋疏食谱》、林洪的《山家清供》、郑望之的《膳夫录》、黄庭坚的《食时五观》、司膳内人的《玉食批》以及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倪瓒的《云林堂饮食制度集》等,这些古籍,对研究宋元时期的饮食文化均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于饮食卫生,在我国历代典籍中有过较多的论述,有的至今仍为现代医学研究的课题。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饮食与疾病密切相关,如《吕氏春秋》中说:“人以食为天”,指出饮食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但若不能谨慎饮食,将致病从口入,并主张要“食能以时”、“无饥无饱”、“无疆厚味,无以烈味重酒”,而且饮食要有一定的姿势,“饮必小咽,端直无戾”。如此,“是之谓五脏之葆”。《黄帝内经》则系统地论述了饮食卫生,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饮食有节”,指出平时饮食要有一定的节制,最好按时定量,切勿暴饮暴食,以免胃肠发生病变。《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高梁之变,足生大疗,受若持虚。”“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  相似文献   

10.
一、饮食有时。古人主张先饥而食,先渴而饮。就是说,不要等到十分饥渴时才饮食,饮食要讲究定时、定量。《千金要方》中载:“饮食以时”。就是说饮食必须定时,要有规律性。才能使身体及时获得维持生命的营养素,使气血盛而肌体健。如果饮食缺乏节制,零食不离口,脾胃得不到休息,久而久之,导致食欲减退和胃肠疾病等,即所谓“寝食不时,百病丛生”。 二、合理调配。饮食调配与中药的配伍一样,要按规矩、循准绳、无偏过,方可有益于身心。配膳中主粮与杂粮的搭配、荤菜与素菜的搭配、寒性与热性食物的搭配、五味的搭配,都应恰到好处,而且要  相似文献   

11.
正日前,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组织的2016年度饮食方式评比中,得舒(DASH)饮食得到全美医学营养专家的肯定,在38种饮食方式中脱颖而出,连续6年被评为年度最佳综合饮食方式。那么,这是一种什么饮食方式?对我们是否有借鉴作用?得舒饮食是由1997年美国的一项大型高血压防治计划发展出来的饮食模式,是公认的最健康饮食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养生之道源远流长 ,且学派甚多 ,各具特色 ,其中 ,佛家关于节食断食、戒肉食素、饮茶禁酒的养生方法 ,有其独特之处 ,对今人端正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 ,保持身心健康不无借鉴作用。———节食断食。早在中国第一部中医古典《内经·素问》中就有“饮食有节 ,起居有常”的记载。《吕氏春秋》中也说过 :“食能以时 ,身必无灾。凡食之道 ,无饥无饱 ,是之谓五藏之葆。”这些都是古人对节制饮食有益人体健康的认识。在佛典中对节食养生的告诫则更加有甚。《养生经》说 :“食知止足” ,提醒人们严防贪食无厌 ,只有“饮食有节便身”(《索经》) ,…  相似文献   

13.
人到老年宜节食。古时《诸子集成·管子·形势解》中指出:“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内经》中也指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宋代名养生学家娄居中则指出:“若贪生务饱、  相似文献   

14.
最新发现     
《中国保健营养》2007,(10):8-10
《中国保健营养》征稿启事《中国保健营养》现征集以下稿件!"健康之旅":稿件要突出在旅游过程中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悟(健康心态);在旅游途中关于健康饮食等的所见、所闻、所感。"食之有道":有关健康饮食、时尚饮食、食疗的文章,稿件要求突出  相似文献   

15.
颜士州 《医食参考》2020,(5):I0001-I0001
我们离不开饮食,饮食不仅仅是一种生理需要,更是通过饮食来享受人生乐趣。人们对于饮食的要求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这与文化传统、人文习惯、风俗信仰有关。宋朝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饮食四方异宜,而名号亦随时俗言语不同。”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医学会杂志X JAMA)发表的一篇文章显示,在2012年,美国因心脏病等导致的死亡中,有近一半与不健康的饮食方式相关。火箭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胡桃红提醒,要想心脏健康,饮食上最好做到三多三少。少吃盐:研究显示,在所有的不健康饮食方式中,高盐的危害最大。胡桃红告诉记者,高盐对人体的危害已经是老生常谈,大量临床数据反映,高盐摄入与人体血压呈正比,高盐饮食有升高  相似文献   

17.
董丽 《健康生活》2008,(5):22-22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是祖国医学《黄帝内经·素问》中论及长寿之道的三要素。由此可见。我国人民历来就非常重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许多有关健康的谚语格言也有相当的科学性,例如“少吃多滋味”、“成多短人寿”、“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当然.对某些饮食习俗也应因时因人制宜而论,不可一概奉为金科玉律,譬如从常理来说,饮食宜全不宜偏,但有时合理的偏食是有益健康的。  相似文献   

18.
医圣张仲景对饮食有着特殊的讲究。这种讲究在《金匮要咯》一书中有大量的记载,归纳起来,即“两五四配加新鲜”:饮食中的主食应五谷相兼,粗细搭配;副食中菜肴的性味和烹制的味道要五味相配;饮食要与四季气候特点相配;食品原料要新鲜。  相似文献   

19.
刘静  刘飞  刘霞 《时尚育儿》2016,(3):117-117
作为中医药宝贵遗产的一部分,养生学理论已超过2000年。而《黄帝内经》作为中华民族的智慧在医学和养生学方面的总结和体现,对饮食养生有精辟见解,其中包含了“饮食有节”、“五味”、“均衡饮食”等饮食思想,对健康饮食有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金匮要略》中所叙病人的饮食状况与疾病的关系。方法将书中有关病人饮食状况的论述归纳为:饮食如故、消谷善饥、能食、食少、不欲食、不能食、食后变证等七个类型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从病人不同的饮食状况可以辨别疾病的病位、属性、趋势、传变、邪正盛衰、阴阳虚实,以及对病证的鉴别,指导治疗用药,推测预后转归等。结论了解病人的饮食状况对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有重要作用,值得很好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